登陆注册
1225900000003

第3章 闽商引路人:拼搏已成传统(1)

开拓进取,为国利民--原全国侨联主席庄炎林

庄炎林老先生父子两代都是中国华侨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侨领。庄炎林的父亲庄希泉出身华侨实业世家,曾担任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早年便以家资救助革命,白色恐怖时期,五次坐牢,矢志不渝,在长达一个世纪里,始终以民族独立和祖国昌盛统一为己任。在父亲的影响下,庄炎林16岁就参加了革命,为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华侨事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吸引外资立下汗马功劳。庄炎林父子在海内外侨界享有很高的威望,被大家亲切称誉为“两代侨领”。

庄炎林曾说:“我家祖辈的根在福建,福建是我引以为荣的故乡。”

有人问他: “你是福建人,又在福建当过父母官,你认为福建人的特点是什么?”

他说:“福建人最突出的特点是豪爽、诚信、讲义气、重乡情,有爱拼才会赢’的创业精神。”

没错,福建人最引人景仰的,也是我们正要挖掘和发扬的,就是这种敢拼敢赢的创业精神。

其实,这种创业精神,在庄炎林身上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如果我们把闽商的这种精神说成一个品牌,那庄老先生就是其代言人的不二人选。

20世纪80年代,他顶着卖国的骂名,破除重重阻力,招商引资,勇于“第一个吃螃蟹”,为国家筹建旅游饭店,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正是他的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深深地激励着海内外的福建人。继庄炎林老先生之后,智慧的闽南人蕉风椰雨,胼手胝足,艰苦创业,很多人都成了鸿商巨贾。如今,提起庄老,不论是腰缠万贯、地位尊贵的集团大老板,还是福建商圈里的一个普通人,都为他关心桑梓、爱国爱乡的赤子情怀和勇于拼搏的精神所感动。

追寻庄老的足迹,如同缓缓展开了一副历史的画卷,我们看到的,是庄老追求光明、鞠躬尽瘁、爱国爱乡的光辉历程。

庄炎林1921年出生,童年在上海、厦门读书,后来随父母侨居新加坡,1935年回国就读于广西大学。庄炎林的母亲余佩皋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不幸的是,1934年余佩皋因积劳成疾在上海病逝。临终前,她嘱托远在厦门年仅13岁的庄炎林继承母志,献身革命。受父母的影响,特别是从小就受到父亲“永爱中华、此志不渝”的教诲,庄炎林很早就立下了报国大志。1940年9月,庄炎林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在两广参加游击战争,还担任过广西大学的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广西自治区委交通联络员和桂林市委书记。

1942年,中共广西地下党遭到破坏,经济上陷入极度困难状态。庄希泉、庄炎林父子等一行七人跋山涉水,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到达澳门,再由庄炎林等三人冒险潜入沦陷后的香港,将自己家中的财产全部运出。随后,面对动荡的时局,为了让更多人拥有美好的明天,庄炎林父子毅然把香港的家产都捐助给了革命,而他们一家人却吃稀饭咸菜,勤俭节约,过起了清贫的生活。

福建解放后,庄炎林任福建省团委副书记、书记及省青年联合会主席,后任省委文教部副部长、省人民委员会秘书长、晋江县委第一书记、闽江水电工程局党委第一书记。在任职期间,庄炎林兢兢业业,为家乡福建的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稳定了,封闭多年的国门也打开了,不仅港、澳、台同胞形成回乡探亲潮,肤色各异的外国旅游者也纷纷来华旅游观光。1978年8月,国家成立旅游总局,庄炎林调任副局长兼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社长。当时,向庄炎林委任此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交给他这样一个任务:“你的工作,就是招商引资,筹建旅游饭店。”庄炎林甫一上任,就感到自己肩膀上沉重的责任。

当时,随着来华旅游观光人员的与日俱增,住宿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泱泱大国的首都北京,那时只有7家涉外饭店,床位5200张,实际达到接待标准的仅1000张左右,而且基础设施、服务态度、管理水平都与国外的星级宾馆相差甚远。一国之都尚且如此,外地就更不用说了。到庄炎林上任时,旅游住宿问题已经成了对外开放的瓶颈,建设旅游饭店势在必行。但是在当时,利用侨资、外资建旅游饭店是新事物、新现象,蕴含着解放思想、突破固有经济体制的意义,肯定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阻力。做这项工作,不仅要处在风口浪尖上,更重要的是,不能被风浪刮倒,要站立潮头,敢于吃第一只螃蟹!

要知道,那时的中国刚刚走过颠倒黑白的10年,对侨资、外资还因惯性存在着极高的敏感度,要大张旗鼓地碰触这一块,需要高深的策略以及加倍的勇气和智慧。但是,这难不倒庄炎林。因为,他有一颗为国为民的火热红心;因为,他是不怕任何困难、敢拼敢做的福建人。

从廖承志副委员长手中接下任务后,庄炎林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他心中牢记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和廖承志副委员长的叮嘱,第一炮非常重要,必须打响,这第一家合资饭店打不响,或打了哑炮,不仅是个人名誉扫地的问题,还将影响中国旅游事业的进程。庄炎林对周围的飞短流长一概置之不理,和侨办、外资办的人员顶着风险,排除各种干扰,克服种种困难开展工作。终于,建国饭店破除重重阻力,于1982年4月顺利竣工。建国饭店开业当年,就盈利150万元,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务院专门下文号召学习。

庄炎林终于松了一口气,但是,他的拼搏之路似乎刚刚开始。和如今的闽商不同的是,他的拼搏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千千万万的百姓以及党和国家委以他的信任。

1988年12月,第四次全国侨代会召开,庄炎林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侨联主席。由此,他与“侨”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侨”倾注了全部的爱,深受归侨侨眷和侨胞的崇敬。他在担任全国侨联主席期间,提出“小机构,大事业;办实体,广联系;多服务,作贡献”的方针,领导各级侨联加强联谊工作,立足国内,面向国外,发挥侨胞人数众多、资金雄厚、人才济济的优势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离休后,他走遍了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及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行程数十万公里,积极宣传改革开放和党的侨务政策,增进了归侨侨眷和侨胞对祖国的感情。

庄炎林热爱祖国,也热爱家乡。他在福建整整工作了25年,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他多年如一日地给予海内外闽商无限的支持和关怀。他不但积极促进海外闽商回国回乡投资,协助祖国和家乡的经济建设,还竭尽全能地为国内闽商开辟或拓展海外市场铺路搭桥,在海内外闽商中有着很高的声誉。庄炎林这个侨领做得已经不是名副其实、兢兢业业所能形容。

如今,87岁的庄炎林依然身体健壮,神清气爽,耳聪目明,思维敏捷。2008年5月,北京奥运会的圣火传递到厦门,厦门是庄老先生的故乡,这里的第100位火炬手就是庄老。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庄老举起编号为“6232”的奥运火炬时,也分明感觉到了它的分量。在那一刻,赤子与祖国,革命与人生,创业与拼搏,健身与强国……这些关键词都在奥运的五环旗下交集、联结在一起。庄炎林,这位为革命、为祖国作出巨大贡献的老人的名字,在奥运圣火的照耀下,更加熠熠生辉!绿叶对根的情意

--福建籍菲律宾商界大亨林照顺

说到林照顺这个名字,也许我们很多人都不熟悉,可是在菲律宾,这却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在那个华侨聚集的南亚岛国,说林照顺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人物也毫不为过。可是,在菲律宾高朋云集、产业密布的林照顺,如今却频繁地在中国内地出现,为中国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财富,他不为什么,只为自己是中国人,自己的根在中国。尽管他生长在菲律宾,创业在菲律宾,但从本质上说,他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福建人,他所创造的商业传奇,展开来,也是最能代表闽南商人敢拼敢做精神的动人华章。

林照顺1938年7月13日出生于菲律宾,祖籍中国福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那个新旧交替的动荡年代,福建等地大量的百姓无法生存,便纷纷南渡迁往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南洋”地域。这些人中就有林照顺的爷爷。老一辈人背井离乡,生计的艰难可想而知,所幸林家人从骨子里携带着福建人特有的商业天分,到菲律宾后,林家人便开始经商。所以,林照顺的爷爷是商人,父亲也是商人,林家开着商店,主要做些布匹的买卖。林照顺从小耳濡目染,对做生意的事情几乎是无师自通。18岁时,他离开了学校,进入自家的商店开始从商,正式跨进了商界。这一进去,就是几十年的摸爬滚打。

最初,林照顺在爷爷和父亲的店里干活,做些收账的事情。后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席卷了菲律宾,林照顺家的生意也受到了极大影响,多年的积蓄毁于一旦。此时的林照顺已经长大成人,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年轻的他毫无畏惧地和大家一起从头开始,还是做布匹生意。事实证明了他的能力,林家人的布因为花样和配色都很出色,因此极受欢迎,别人家的一码布能赚一毛钱,他们的就能赚两毛钱,而且还常常是供不应求,服装厂的人买去做成衣服都会卖得很好。就这样,林家开始慢慢复兴。

可是,从20世纪初就离开祖国漂流异乡的林家,有着浓厚的封建大家长制气氛,在磨难中迅速成长起来的林照顺开始感到束手束脚,心怀大志的他不甘心一辈子被长辈的意志支配,于是毅然选择了离开。毫无疑问,他的决定惹恼了家中的长辈,他从家里出来时几乎身无分文。但是,这难不倒自信、聪颖、为做生意而生的林照顺。就算他失去一切,他还有闽南人那一身敢拼敢赢的铮铮傲骨。

从家里出来后,林照顺开始卖从美国进口的布。他一般都是整船地买进来,然后去卖。可是,他自己根本就没有钱,怎么能买得起那整船的布呢?这就是林照顺的过人之处了,他敢去试,敢去做,他没有钱,但有一种比钱更珍贵的东西--信义。在买布之前,他会先去问市场上的商人或者街头的行人,你们需要什么样的布,如果我有这样的布你们买不买?先把买家定下来,拿到一部分钱,他再去船上买。很奇特的思路,很本色的冒险。现在的我们也许不会相信这样的方式能够做成事情,“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没见到东西,我怎么把自己的钱给你?我凭什么相信你?但林照顺就是做到了,而且做成了不止一笔买卖。在这个过程中,他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当然也为自己赚到了不少财富。就这样,林照顺用他的信义赚来了第一桶金。

1958年,林照顺已经积累下了一定的资本,他决定好好地做一番事业。经过缜密的市场调查,林照顺瞄准了高档棉质衬衫市场,他把握时机,用攒下的9500比索外加上向父亲借来的资金创办了自己的服装厂。林照顺是个非常聪明好学的人,加上他从小跟布料打交道,对服装设计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颇具天赋,几乎一学即会。他亲自参与自己服装厂生产服装过程中的设计、选材等环节,费劲心思,常常夜很深了还在一个人琢磨,力求每一件衣服都做到最好。最终,他以独到的设计、优良的质量和精明的市场开发策略使服装厂慢慢壮大,越来越多的外商开始向他订货,渐渐地在当地的服装业中脱颖而出。20世纪70年代,林照顺慢慢延展开自己的事业,将十几个工人的小服装厂做成了一个拥有8000多工人的大型纺织厂。

由于当时纺织厂的很多订单来自宝岛台湾,林照顺和台湾有了密切的联系,经常在菲律宾和台湾两地飞来飞去。

宝岛台湾,正如其名,蕴藏着无限的商机,就看你能不能发掘。在台湾工作一阵子后,林照顺发现台湾的虾都是从菲律宾进口的,而且卖的价钱特别高。他认识到这是个极大的商机,于是便回菲律宾建起了一个虾类养殖基地。因为虾要在海水和淡水之间才能更好地繁殖,所以他总是奔走于菲律宾的两个小岛之间,为了更快捷更方便,他甚至不惜代价买了一架飞机代步。最终,凭借不懈的努力,他的虾类养殖基地规模越做越大,成为当时菲律宾最大的虾类繁殖点,员工也越来越多,飞机也添了一架又一架。

随着飞机的增多,拼无止境的林照顺又有了新的想法,他准备开设一家飞行学校,这是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他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硬是办起了一家拥有二十多架飞机的飞行学校,这是菲律宾第一家飞行学校,也是菲律宾唯一一所专业培训飞行员的学校。与此同时,他还先后开办了纸厂、养猪场,承包了金矿,与菲律宾政府合开了BANKwISE银行等,他的企业迅速扩展为多元化国际型上市集团。

到这时,林照顺已经拥有了常人无法企及的财富和地位,但是,他从没想过要停下拼搏的脚步。20世纪80年代,林照顺只身来到中国香港,转向投资房地产业。那时,香港的房地产市场几经沉浮,直到1984年中英就香港回归问题签署“中英联合声明”,房地产业才开始复苏,林照顺分毫不差地抓住了这一机遇。随后,伴随着香港房地产业的兴隆发展,他的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在攀越一座座事业高峰的过程中,林照顺结识了很多好友,这些好友关系几乎都贯穿了他的一生。他对别人总是不吝帮助,能伸手相助时他绝对不会袖手旁观,因此,当他遇到困难时,总能得到那些受过他帮助的人的援手。这一点,有些像美国那位大名鼎鼎的“教父”,所不同的是,林照顺是白道上的“教父”,而且他对人的帮助从不是以收取回报为前提,他是本着自己的一颗火热的心本能地助人,所以,他的获得比“教父”崇高得多、自然得多。比如他有一位菲律宾著名银行建南银行的朋友,这位朋友与他是至交好友,每次他做生意缺钱用时,这位朋友都会慷慨解囊帮他渡过难关,如果他碰到难处而不向这位朋友求助,对方反而会不高兴。这两位在菲律宾数一数二的大佬间的纯净的友情,真是让我们这些平凡的后辈汗颜,如今的我们,谁还能拥有如此过命的朋友?其实,获得必有付出,按照林照顺先生的话来讲,就是“做好人命就好,做坏人命就不好”,你对别人怎样,别人也会对你怎样。不计回报的付出才是真正的付出,才是崇高的付出。

在对祖国的态度上,林照顺也是这样崇高地付出着。

同类推荐
  • 莫言:诺奖的荣幸

    莫言:诺奖的荣幸

    本书是国内唯一部零距离、长时间,及时而又深度解读莫言的权威读本。莫序,道出了他们同窗同道之间的深情厚谊;朱文,更见证了莫言从北京魏公村走向斯德哥尔摩红地毯的神奇道路。附录中朱寒汛的万字散文《小鼠侃象》更真实地记录了一个“80后”文学青年对莫言的别样观察,前后呼应,形成了父子两代研读莫言的独特景观。代后记,全面真实地回顾了近30年前,莫言与朱向前们追逐文学梦想的小环境和大背景。
  • 光魂

    光魂

    本书介绍了一个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西欧的“尤里卡计划”和中国的“863计划”联系在一起的名字——中国光学之父、中国精密机械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仪器仪表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现代计量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一个集二十多个“中国第一”于一身的人。他就是中国著名光学家王大珩的生平事迹。,本书是《中国国防科技科学家文学传记》丛书之一,是中国当代传记文学
  •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精选了丘吉尔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海明威在古巴

    海明威在古巴

    本书系最新引进的海明威传记。作者是海明威侄女和著名女摄影家卡伦娜,书中介绍了海明威在古巴生活和创作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介绍了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小说《老人与海》的创作过程。书中还首次披露了海明威与卡斯特罗的友谊。
  • 朱新礼如是说

    朱新礼如是说

    1992年,朱新礼在山东沂蒙山区的沂源县创建汇源果汁厂,后迁址北京,汇源果汁目前已经发展成主营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公司与汇源果汁在港联合公告,可口可乐拟以约24亿美元收购汇源果汁所有已公开发行的股份。这一业界最强并购的消息一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轰动(尽管收购案未获审批)。本书忠实记录并深入剖析了朱新礼从一个县经贸委副主任成长为果汁行业(甚至中国当代)顶级企业家的艰辛过程,从创业精神、经营理念、资本运作、商战智慧、品牌推广、营销攻略、质量控制、渠道建设、企业家精神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为读者提供了一场关于中国企业家智慧的饕餮盛宴。
热门推荐
  • 凡间的毒药:嬴政的女人

    凡间的毒药:嬴政的女人

    迷离是一只未得道的狐狸精,却爱上一个冷漠无情,又心有所属的男人,他说,“我的温柔,只会对待一人,那便是阿房,我的爱也只会对待一人,那也是阿房,而你迷离,什么都不是。”清楚他所爱的迷离,丝毫不计较付出……当赢政与迷离相爱时,可恨的王母娘娘竟然将迷离送往千年后,并惩罚她一辈子得不到所爱人的真心,身处千年后的迷离,该怎样面对生活种种痛苦与磨难……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惊世毒妃之轻狂大小姐

    惊世毒妃之轻狂大小姐

    落魄的凌家小姐,懦弱,资质低下,丑,备受欺凌。最后被所谓的情敌推进冰冷的河水里。然而再次睁眼,目光冷冽,摄人心魂!一切都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当丑颜褪去,那是绝世容颜。当她展露风华,那是万丈光芒,震惊世人!我是吃货我骄傲,毒舌气死人不偿命。美男倾尽所有,只为博她一笑。唯他不离不弃,携手碧落黄泉。……“你必是我的妃,我生命中唯一的女人!”男人那完美精致的容颜上带着一抹邪魅的笑意,是那样的惊为天人。“我可不想嫁给一个比我还好看的男人。”她冷哼一声。“那可由不得你。”男人微微一笑,他的笑容仿佛让天地都为之失色,而语气中带着不容拒绝的霸气和占有。新文已发《第一神算:纨绔大小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的灵异笔记

    我的灵异笔记

    自认为史上最流弊的神棍,遇上被五鬼缠身的美女,倒霉催的生活从此开始了,一件件扑朔迷离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尽在《我的灵异笔记》!
  • 搞怪皇妃

    搞怪皇妃

    做飞机也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有机会学琴棋书画也不错。可是,人太优秀了也不好。
  • 一只萌凤鸣翠柳

    一只萌凤鸣翠柳

    一只萌凤鸣翠柳,隔壁美人儿不曾偷~宠文+甜文,HE,有点慢热,求收藏求评啊~~~~~~~一只萌凤鸣翠柳,勾了两个男人的芳心,让人神魔三界为她掏心掏肺。凤尊在小凤还是一颗蛋的时候就爱她爱的要死要活,为了这唯一的妹妹操碎了一颗少男心,可偏偏自己这灵气中透着憨气的傻妹妹从来没领过情。胡绯第一次见着小凤的时候,她还不会说话,哭得像个小鸽子,惹人怜爱,从此瞒着天地视为掌中宝,奈何神妖疏途,小凤奄奄一息,胡緋只能忍痛割爱,说不得谁是谁的劫。龙族的太子御向来清心寡欲,却也扭不得宿命,一心看上小凤,想着法子为她好,甚至忍着心中苦痛,亲手把她送进别人的怀里,他那样尊贵的身份,却也不免在袅袅情路上磕磕绊绊。你说这情是剧毒,它固然让胡绯半死不活大半辈子,可胡绯却一生未说过后悔二字。你说这情是祸水,龙杳和莫乙相爱引得神魔大战,生灵涂炭,最终抵不过生死相随四个字。小凤仰着天真的小脸:“谈情说爱难道不是两个的事?哪来引得这么多人这些个事?”是也,是也,风月本是一线牵,何来神鬼闹惊天。
  • 玉米玫瑰

    玉米玫瑰

    发现新事物新感觉是好的,似乎觉得在旧的事情上又有了一点新的意思更是深厚的甜蜜。
  • 我的野蛮同事

    我的野蛮同事

    同时也可能是最容易与之发生计较、竞争、磨擦,甚或产生感情的对象。 你和同事、上司、下属之间,是否有以下难解的困扰,自然成了我们每天相处最久的伙伴,不知如何处理? 和同事之间:被嫉妒、排挤、性骚扰?同事爱偷你的点子和业绩,让你有苦难言?和上司之间:主管爱抢功?偏心?叫你背黑锅?想升官司加薪,对于现代人而言,却不知如何启口吗?……和下属之间:如何有效管理?在办公室内:如何处理办公室内的恋情、同事间冲突? 部门分成三派,你该如何表态? 有了《我的野蛮同事》这本好书,工作几乎占了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办公室内的同事,一切恼人的办公室问题,都可以迅速迎刃而解!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