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700000060

第60章 墨尔本的阿妹

参加中国剧作家代表团访问墨尔本艺术节,见到了阔别已久的雷阿妹。

阿妹是我在上海的朋友,到澳大利亚闯荡了多年,她家开的中国餐馆挺红火,距离墨尔本的唐人街不远。到一个新的城市,中国人总是要去唐人街看看,好像那里有着自己冥冥之中亲切熟悉的气息。

经常出入墨尔本的唐人街的华人,对唐人街所处的小卜街(I,ittle—burke st.)一带的里巷和澳华博物馆印象格外得深刻。2000年,澳华博物馆获得了墨尔本市议会的财政支持两万元,该博物馆自筹两万元,邀请了当地两位艺术家威廉斯和波尔缔,在高汉坊合作,以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方式,重现20世纪初居住在这里的华人家庭的生活面貌,那个家庭的主人从19世纪20年代到1960年一直在高汉坊居住,是个水果商人,曾经他是唐人街显赫一时的领袖。

到马年的春节,这个街道挂上了一条长达70公尺的纸制的巨龙,由博物馆离开地面8公尺延伸到小卜街,巨龙的龙身贴满了这个家族弥足珍贵的生活照片,过往游人能看到风中舞蹈的龙,听到悠扬古典的中国民乐,同时,喇叭不停地播放由这个家族后人讲述的家族史。上路的时候,他们两手空空,梦是他们唯一的行李,希望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真是不可思议的巧合,一时间我有亦真亦幻的感觉。雷阿妹,踏上墨尔本的第一个华人女性!她就像一颗种子落地生根、枝繁叶茂。一百多年前的那个阿妹与今天的阿妹--同姓同名的两个女人,同样的四处漂泊,同样的他乡明月,同样的追逐梦想,同样的多舛命运……

上海的阿妹,她在国内曾经参军到部队文艺宣传队当文艺兵,唱唱跳跳干了几年,酷爱舞台艺术,自然是做了很多年的明星梦,复员回家后,发愤苦修,考取了戏剧学院,专攻表演艺术。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在国内还算是有影响的话剧团,以阿妹的形象和气质,科班出身,在剧团算是有潜力有竞争力的女主角,可是,当她进入到这个环境之中,才发现舞台的残酷,这个空间给女主角提供表演机会、出名机会太难。名利永远是“狼多肉少”,人与人便微妙地处在那种你死我活的状态里,若是费尽周折得到了主角戏份儿,不付出超人代价是不可能的。即便是你的业务能力当之无愧,也会陷入绯闻的泥潭,衍生出关于一个美丽的女演员和人到中年的剧团团长暖昧关系的传闻,或者是与导演之间的爱情故事……洁身自爱的女人很累,人人都在“作秀”地活着,实在太累。阿妹也有着不安分的灵魂。尽管一无所有,可年轻就是盘缠,激情就是本钱,我们跋涉青春。

她终于下决心远走高飞,一飞就飞到了澳大利亚。初来乍到,原来钟爱的戏剧事业只能是个梦,首先要面对《哈姆雷特》中所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样严重的问题。刚来的时候,饥寒交迫,看到了中国同胞中有资金有能力开一家小小的“中国餐馆”,都令她羡慕得眼睛冒绿光。生存、赚钱的最好途径是做餐馆,语言关过了,便是在餐馆中打工挣钱,她也尝试过到布里斯本、黄金海岸跟几个同胞合伙去开一个果汁店。起早贪黑,滚雪球似的积攒,打拼到36岁,才当了一个餐馆的小老板娘,满以为算是获得了自由,可以喘息一下了,定睛一看,中国改革开放啦,周围到澳大利亚来闯荡发展的中国人一下子冒出来那么多,到了异国他乡,同胞们的聪明才智恣意膨胀,雨后春笋般地在自己周围抢生意、抢空间。倾轧、背叛、小奸小坏、委琐庸俗。她叹息自己怎么奋斗了十多年,还是没逃离泥淖,那种在大陆剧团时的那种泥潭?如今,凡出国干餐馆起家的人个个让她厌倦,自轻自贱地瞧不起,她感觉中国餐馆成了一种符号:成了华人一种无奈、无能而低层次的符号,与优雅的生活品质咫尺天涯。

阿妹盘算着要想活得精彩而有尊严,提升自己的格调,还是与当地人结婚最保险。最后,她在周围追求者中选择了一个欧裔入托尼嫁了他,一个离过婚,形象平淡,性格温和的好先生。我们聊天,谈论到社会人生发生的许多事情,他总是喜欢用一句刚学会的中国话问:“为什么?”像个幼儿园的大孩子。阿妹选择他结婚,是因为托尼的综合指数比较理想,她说浪漫是年轻必然被传染的流行病,这一辈子总得被传染上几次,感染过后就有了抵抗力。浪漫是感性的需要,而太感性的一生无疑会活得很累。一生就那么几十年,“算计人生”是体现女人智慧的,不算计人生的人是愚蠢的。结婚实际上是人生一种算计的、理性胜利的结果。婚后生活,她转向了房地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圈子。过上了中产阶级的体面日子。周围是白人为主的生活社区,远离了她很早就发誓要远远逃避的中国人的圈子。她的中国餐馆租给了另外一个华人经营。

然而,托尼的明朗和聪明毕竟是源自两方文化背景,中国文化的太多东两他不懂,阿妹的郁闷没人能懂。与生俱来的某种对大自然的感觉,简单干净的几个字,饱含多少情感和韵味,他不懂。比如:中国人说的“骏马塞北狼烟,杏花江南绿水”,12个字,其中的意思,在阿妹听了,简直可以让人看到画面的色彩,可以浮想联翩的,而托尼怎么能懂?

有一次,圣诞节的夜晚,他们两人路过维多利亚艺术中心,草地上传来了悠扬的二胡曲,托尼听不太懂,但是,他天性乐观,随之高兴得手舞足蹈,连连丢钱给拉琴的女孩。他把女孩当做艺术家而不是卖艺人,这是西方人文化素质使然。阿妹听了那曲调,如同被人施了魔法一样,动弹不得,驻足难行,那是一曲悲凉苍劲的《江河水》啊,阿妹的眼泪夺眶而出,她抬头看托尼依然微笑的眼睛,但是,托尼在傻笑。她从他的眼睛中看到的还是“不懂”。她看着拉琴的人--一位年轻的中国女孩,感情专注地操弓垂首,黑头发在寒风中飘动着,光滑的额头,透着东方人的聪明,她面前的地上,放着一个中国民间的绣花兜兜,路人给她的钱币和硬币堆积了一些,阿妹赶快掏出自己口袋里所有的钱币……她就站着听,那是忘情地倾听,是心心相印地倾听。一曲完了,阿妹委婉地问那个女孩,老家是哪里的?生活得怎么样?圣诞节怎么还在这里?女孩告诉她:是来自北京,自小跟酷爱京剧的父亲学会了二胡,来了很多年,读书毕业后开始工作,生活得还不错,喜欢抽空在当地华侨剧团中参加戏剧活动,今夜,特来拉琴,本意来说并不是为了挣钱,仅仅是因为过圣诞节对于她来说,没有贴肤贴心的那种亲切,年年如此,司空见惯似乎不那么开心。于是,突发奇想,激情使然,索性来到草地上尽情地拉琴宣泄……

那个瞬间,阿妹感到华人的骄傲,甚至有点嫉妒她的特立独行。

是的,贴肤贴心的亲切,中国女孩的音乐拨动她的心弦,谈及话剧爱好,更让她心里有什么被唤醒的激动,话剧是自己最心仪的高尚事业,因为不可能,所以心仪得凄婉哀绝。不可能是因为出国多年来她生活的目的太物质,为了生存,她只能变得很物质。精神是太奢侈的东西,话剧事业就是让她敬畏的“供”起来的精神层面的追求。原来她打算把戏剧永远“供”起来的,铁了心当个戏剧发烧友。打工挣了钱,她也走进过剧院,穿上最漂亮的裙子,打扮得妩媚高雅,挽着托尼的手臂,走进剧院体味着那久违的特殊的静谧沉醉的氛围。凡是当地剧院的演出信息她总是追踪关注,“戏剧盒子”(Playbox)剧场是她最爱去的地方,尤其重视来自大陆的华人戏剧演出。现在,她远离了华人圈子,她在逃避所谓庸俗的同时也逃避了自己的文化追求。过去的日子,又有了吸引她转身的东两。回家的路上,她问自己,丰衣足食了,日子滋润而安逸,为什么总是感觉遗憾和缺失了什么?于是她也动了心思,打算业余时间参加戏剧实践,重回舞台。

白天听了几代华人的故事,夜晚失眠的我想了很多。千万个怀有梦想的跋涉者和千万个跋涉者的梦,让人生有了许多瑰丽和峥嵘。眼前仿佛一幕幕话剧场面,那些鲜活的人物粉墨登场,在暗影中晃动。

音乐:二胡曲《江河水》

场景:中国餐馆--地球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国餐馆。

人物A与B,时空两个。A:1863年,那个叫雷阿妹的女人,历经干难万险来墨尔本的第一个华人,靠餐馆起家,成为一块华人海外创业成功之里程碑;华人进取、苦斗、落地生根、生生不息的生命爱情故事写进了博物馆;

B:20世纪的雷阿妹,同样带着锅碗瓢盆、方便面来闯天下的,却躲避瘟疫似的躲避着中国餐馆周围进进出出的中国人,逃离后又怅然回首--耐人寻味的是两位阿妹的戏剧人生,穿越时空,她们在我面前述说,述说的是她们那个时代的动荡和辛酸,说着彼时彼刻的感受,爱恨情仇,人生的经历似曾相识,有的情节可以重叠。日常欲望来说,古人与今人有何差异?

博物馆记载的历史恰如其分地揭开了帷幕的一角,雷阿妹传奇,编剧或许能够洞悉她们的故事背景,而我们如何走进她们最真实的私人领地,走进她们的心路历程,透过乱云飞渡的世事看清人性的本质与复杂?

100年前的阿妹家族,汉濡新土,骨埋青山,回首间已是千里万里。100年后的阿妹,禁不住忆旧怀国,故人如梦。两个沧桑女性的戏剧场景,本来设在迷人的海边城市墨尔本,不知为什么,却总在另一个虚拟场景:中国小餐馆,孤零零地处在荒原,“荒原”的意向在我脑海萦绕不止……

早上喝咖啡的时候,我将上述拉杂的梦幻似戏剧灵感片段讲给了阿妹听,阿妹听着,怔了半晌,亮着眼睛说这个构思太好了,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你写吧,写出来无论是小说、戏剧还是电影,一概我出钱排演,我一个人来演两个时代的“阿妹”!欢迎你和你的中国戏剧家同行,明年到墨尔本来看新戏!

墨尔本的阿妹,这出戏剧故事,不仅是关于移民,关于励志与梦想,我更想要告诉你,人,是怎样没有诗意的栖居。

同类推荐
  • 独特的浩然现象与中国当代文学

    独特的浩然现象与中国当代文学

    浩然作为跨越十七年、“文化大革命”、新时期的见证作家,他在每个生命阶段的创作都预示着当代文学的转折性意义,他在文学意义上的重要性不言自...
  • 陶渊明诗文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陶渊明诗文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和赞美。鲁迅先生曾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也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乐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 素怀诗草

    素怀诗草

    我与高升同志相识已经多年。最初,他给我的感觉是气质儒雅、为人谦和,后因工作关系接触多了,感到他勤于思考干事练达。近日有幸读到他的诗作,让我对他又有了新的认识,感到他才思敏锐、心存高远,大气荡然。这部《素怀诗草》小诗集,是他发自心底对学习、工作、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知感悟。内容涉及较广,既有从政从经的体会、对当代人情世故的诠释,也有对世事国事家事的观察和理解。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化的讴歌和赞叹,表达了对祖国、对事业、对家乡及对朋友的深厚情感。
  • 天地颂(第三部)

    天地颂(第三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感悟·独白卷(读者精品)

    感悟·独白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热门推荐
  • 拜金女仆的邪恶少爷

    拜金女仆的邪恶少爷

    第一次见面:他给了她一个大大的见面礼:一汪水花……第二次见面:她华丽丽的倒在了他的怀里,接住了,然后扔给了助理……第三次见面:他成了她的顶头上司,见面礼,你做我女仆……从此她的噩梦开始了……
  • 受益一生的心计学

    受益一生的心计学

    从古至今,人们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婚姻、交际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某一层面的心计活动。《受益一生的心计学》分别从职场、处世、办事、生活、恋爱、家庭、销售、谈判、管理、说话、社交等方面详细讲解了不同领域中不同心计学的使用方法,立足于现实,取材于生活,用实例佐证“心计学”,内容丰富,语言轻松,相信你可以在随意的阅读中,学到严肃的生活哲学
  • 初恋是只丑小鸭

    初恋是只丑小鸭

    初恋都是丑小鸭,有一天,我们会怀念当时的脆弱和卑微,然而,成熟的爱情才是羽化了的天鹅。初恋的感觉是美好的,尽管那个时候他们不懂爱情,尽管那时他们都还小。虽然现在他们都长大了,想起初恋的那段时光,脸上依然挂着笑容。
  • 冷君虐之恨殇(完)

    冷君虐之恨殇(完)

    红颜倾城,倾国倾城。她有绝世的容貌,倾国的容颜。她的人生真的应了倾国倾城。一场意外的战争,将她推到了争斗的风头浪尖。国仇家恨,生离死别,这红尘的战场,千军万马,孰是孰非?一边是至深至爱的人一边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敌国皇帝她的爱最后情归何处?
  • 三年天下

    三年天下

    三年为限,她以婚约换天下,为他出谋划策,冲锋陷阵。三年后,他坐拥天下,锦绣万里,却觉得百尺朝堂不应成为鹰击长空的桎梏,狠心将她赶出了自己的世界。却不想她却成为自己心只所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界之冥府军团

    异界之冥府军团

    明争暗斗的国之政治,哪怕面对的是整个大陆,泯灭的人性。生命的价值何在,得到的友情,也会扞卫!,血雨腥风的残酷战争。我不愿意失去,一场车祸,造就了实力强悍的死灵君主
  •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又名《大宋演义中兴英烈传》、《武穆王演义》,写岳飞出身,立志精忠报国,驰骋沙场,身先士卒,骁勇无比,后来被秦桧陷害,死后显灵,秦桧冥司遭报、以告慰岳飞忠魂的故事。此书结构完整,编年记事详实,对后世有关岳飞题材的小说戏曲创作,影响深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