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200000009

第9章 公车上书(3)

康有为的上层路线已经走到穷途末路了。

衮衮诸公,有谁不是“龌龊保位”的?

真是:“虎豹狰狞守九关,帝阍沈沈叫不得。”

平心而论,康有为的前仆后继也不是毫无所获。帝党中人如翁同稣、孙家鼐、艾廷式等一直在注目康有为,并不时在光绪面前有所荐举,埋下了伏笔。而这也让西太后及后党之人痛恨到食不甘味夜不寐席的地步。

何谓事业有成,康有为的解释是:有朋友,有对手;有出类拔萃之朋友,有势匈力敌的对手;则有望也,有大望也。

对手是不用找的,自己会跳出来。朋友却需要了解、联络、应酬,大胆交往,小心维系。

康有为和梁启超在汗漫舫里讨论着“群体”的事儿。

康有为说:“中国士人向来散漫,不敢相聚讲求,只知坐而论道,倘若思开风气创一新鲜局面,非合大群不可。”

梁启超似乎对此已有考虑,想到了更深一层:“合群就需会议,合大群就得大会议,如在外省,一个地方官便足以制止。凶之需得合群于京师,且有若干官员参与,则方可登高呼远,使八方响应。”

康有为深以为然,两人商定先办一张报纸,再设会,进而合群会议,达到以歼风气之目的。

办一张报纸的前景使康梁二人喜不自蔡,可以发表同仁的文章,可以传播自己的观点。但思虑之下,还是应以介绍西方各国的社会政治、史地、风情为主,以朗别开生面,耳目一新。同时发挥公车上书的主旨,讲富国强兵之道,维新变法之源,故而取名为《万国公报》。

1895年8月17日,公车上书之后,康有为、梁启超精心策办的《万国公报》正式发刊,逢双日出版,首期刊印千余份,委托送《京报》者代递,“分送朝士,不收分文”。

梁启超的办报生涯实由此开始,《万国公报》上每期一篇的言论文字,均出自梁启超之手。难怪御史杨崇伊读后便说:“此等文章不是康有为便是梁启超所写,总之‘康党’不甘寂寞也!”

总有人希望别人甘于寂寞,在寂寞中死去,他自己却决不寂寞。

1895年的11月初,北京秋色正浓。

康有为与梁启超相约,去陶然亭饮茶,并商议成立强学会一事,急需商定的是:领衔者何人为妥?

饮茶,康梁所同好也。公车上书前后忙于政事,就连饮茶也是匆匆忙忙的。原来广东人讲究饮茶,除了茶好水好以外,还得有时间慢饮慢品慢聊,今天算是得费余了。到得陶然亭是上午10时,在茶室里落座,一壶功夫茶沏好,得稍稍浸泡片刻,第一道茶还要回壶。阳光暖暖地照着,秋风凉凉地吹着,窗外是一大片芦聋荡,轻柔地摇曳于阳光之中。

一边品茶一边说陶然亭的掌故,竟然忘记所为何来了。

康有为:“陶然亭始建于康熙三十四年,其时的工部郎中江藻于古寺慈悲庵中建敞厅三间,取名为陶然亭。”

梁启超:“当是白居易诗意,‘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笑一陶然’。”

康有为点点头:“其实,此园一直是荒凉的,园中多杂草、芦苇、水潭,这便多出了一份野气。还有芦苇,自生自灭自强不息,岂不如同我等布衣乎?”

说到这里,康有为似乎有些伤感:“卓如,你我常被人斥为狂生、狂徒,究竟何狂之有?”

梁启超:“便似这芦苇,偏偏不去豪华宅院做小摆设,就在荒凉处站着,任它夏来青冬来黄,无大欢喜也无大悲伤,在那些万紫千红看来,不也显得狂态毕露吗?”

康有为目光里难得笑盈盈的:“有道理,‘就在荒凉处站着’!”一摸茶杯,那茶已凉了。自然是换茶叶重新沏上开水,接着又是一番议论。

梁启超言归正传了:“我想强学会的宗旨应该开宗明义、简便醒目--探求中华民族自强之学。”稍作停顿,梁启超又说:“这发起人的领衔者,似应既与我等有同气相联处,又有官方色彩也可借此保护,您说呢?”

康有为略作思考:“翁同稣如何?”

“不妥,离皇上太近。”

“也是。常熟太过谨慎,恐也无此胆量。李端菜呢?”

“也不行,离皇上又远了点。”

两人沉思良久,目光一碰不禁同时脱口而出,道出一个人名来:“文廷式!”

联络之下,不仅文廷式应允参加,还有陈炽、袁世凯、徐世昌等方面要员。站在背后支持强学会的则有翁同稣、孙家鼐、张之洞、刘坤一等人。就连其时正在做着“伴食宰相”、“韬光养晦”的李鸿章也表示愿意捐银2000元。李鸿章此举却为“帝党”要员陈炽所拒绝,甲午之后丧权辱国,人人皆日李鸿章可杀,“虽身存而名已丧”,不少人避之唯恐不及了。

北京宣武门外后孙公园内,秋风落叶之际,强学会正式成立。规定:强学会中人定期集会;购置图书、仪器,尤其是欧美史地、人文及科技新书。当时购买这一类书籍之不易,已是后人所不能想象的了。梁启超痛切地感到中国士人往往不知道世界之大,便想购置一张世界地图,在北京各家书店“遍求而不得”,后托人从上海购得一幅。购得之后又如何呢?不要说中国的芸芸众生了,即便是读书人,又有几人去玩味地图、看那蓝色海洋包裹着的地球,又有几人会去思量造物的奥妙,于经纬之间寻找自己的位置呢?

梁启超若干年后忆及当初感叹道:“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壁,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人来观,即欣喜无量。”

除此之外,强学会还倡导“翻译西书,传布要闻”。

1895年12月16日,《万围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的机关报,以梁启超、汪大燮为主笔。

北京有了这样一张报纸了:公开宣传西方科技之发达,公开评论中西社会之得是,公开呼吁中国唯变法维新才能跟上世界潮流。

不消说,这是19世纪末年,以康梁为主导,中国曾有过的让思想冲出禁锢的尝试。

《中外纪闻》居然能一期发出3000张,这使主持笔政的粱启超十分雀跃。

《京报》送至各官室富户人家,初衷是企图影响这些京城中握有权柄的人,哪舶道后来却成了“谣言谋反”、企图结党的证据。御吏杨崇伊便断章摘句、危言耸1斤,上奏朝廷,谓强学会贩卖西学、攻击国体、要挟外省大员,破坏社会安定,请立即查禁。

军机处知会步军统领,立即行动。

跟日本人一打便输,对付几个读书人却绰绰有余。听说要“捉人”,强学会会员“纷纷逃匿”,有的甚至“破涕泣下”哀求当局宽容。京师强学会无形中已解敦,兵丁到后孙花园强学会会所封门时,一应图书、仪器、资料连同梁启超本人的。‘服器书籍皆没收,流浪于萧寺中者数月”。

时为1896年1月20日。

强学会被封,《中外纪闻》被禁,而此时康有为正{生联络张之洞办上海强学会及《强学报》奔波于粤沪之间。而北京的局面还要看一看,梁启超便听信了文廷式的一句话:“稍安毋躁,或有转机。”

光绪身边的人及朝中主张改良的官员,不甘心就此挨一闷棍;而光绪也知道实在需要有一处言路能介绍西方,以为需要时之援引。御史胡孚宸正好有奏章送达,《书局有益人才请饬筹设以裨时局折》。光绪乘机将强学会改为官书局,使之“维系一线”,由孙家鼐主持,梁启超也参与其事。但比起同仁群贤共聚一堂的痛快淋漓,已是暮气沉沉的了。报纸还是不能办,没有广布舆论的阵地,不能痛陈时弊,梁启超于心不甘,感慨时局维艰,办报之心愈切!

官书局里无所事事,闷得发慌。

1896年的初春时节的北京仍然寒气逼人,好在还有夏穗卿,每日对坐,竟也心生暖意。

忽一日,有人造访找康有为。梁启超告之南海先生已回广东了。

此人便是谭嗣同。

谭嗣同知道梁启超是康南海门下高足,公车上书的风云人物。梁启超却不知其人。此人自称是湖南浏阳人,眉宇间透露出一股精明强悍之气,而灼灼有神的目光中却有深深的忧思。言及甲午兵败,慷慨激昂,谓:“丧权辱国者无一不是贪官泻吏,人心不古,世无清风,不敢言义,不敢言死,唯听举世滔滔皆言利,兴我亡毅均在我也!”

梁启超顿时被谭嗣同的谈吐所吸引,便问:“下榻何处?”

“北半截胡同,浏阳会馆。”

梁启超仍住在新会会馆,相距不远,便邀谭嗣同到住处畅叙,顺路又去贾家胡同的一间小屋想拉上夏穗卿。正在自斟自饮的夏穗卿已有三分醉意,却硬是把他们二位留下来了:“薄酒、烈酒、苦酒,均是待客之酒;唯官场豪宴乃为毒酒。二位倘坚辞,则视我杯中物为毒酒也。”

夏穗卿的小屋也实在太寒酸了,一床一桌两把椅子,别的空间堆满了书,3人同桌,有一人需坐在床上,桌子上倒是空空如也,3只酒杯一碟花生米而已。

谭嗣同兴致很高,便出门去了一家熟食店,拎回一堆下酒菜。

梁启超与夏穗卿相交已有几年了。

夏穗卿杭州人,光绪进士,1890年授礼部主事。1891年,梁启超第一次到北京与李蕙仙完婚,偶识夏穗卿,两人一见如故,成为至交。学富五车的夏穗卿是梁启超“江外佬”朋友中的第一个,学问以精、深、怪闻名,梁启超常常与之辩论,结果如梁启超所说“十次有九次我被穗卿屈服”。

两个人吵得热烈也吵得艰难,因为梁启超说广东官话,夏穗卿是尖声尖气的杭州腔,常常是吵到紧要处,都要求对方“你再说一遍”,吵来吵去,夏穗卿便说:“走,喝酒去。”因为还没有吵出结果,梁启超只得跟着去喝酒,可是喝酒之后梁启超便更不是夏穗卿的对手了,一则梁启超酒量不大,二则夏穗卿有酒助兴,思维更加敏捷。

尽兴而归时,夏穗卿问:“我们吵了吗?”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原是官宦子弟,其父谭继洵官至湖北巡抚,教子极严。谭嗣同幼年丧母,为父妾所督,自幼好学,并且“能文章,好任侠,善剑术”,弱冠之年即从军新疆,为刘锦棠幕府。以后游历于直隶、新疆、甘肃、陕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浙江、台湾各地,体察风土人情,物色壮士豪杰。谓:“此生若是平庸而过,枉为七尺好男儿!”

谭嗣同自己也惊讶,与梁启超、夏穗卿均为初交,却如同至友。他走南闯北10年,什么样的地方口音都听过,所以梁启超的广东官话、夏穗卿的杭州话均不影响与之交谈。

话题最热烈的还是战败议和,割让台湾,谭嗣同去过宝岛便略叙岛上日月潭之美景,高山族之风情,据谭嗣同考察,台湾一地祖宗来自福建的为多,广东也有。台湾人以整只大虾煮汤,味带酸甜;并好食香菇、木耳均与福建同。茶以乌龙为主,香片为辅,乌龙中出名的是采于云雾山巅的冻顶乌龙,是乌龙之味兼有绿茶之祷碧,可谓一绝。

夏穗卿:“干一杯,我还有话请教二位。”

一杯酒下肚,夏穗卿却转身取来纸墨笔砚,眼睛似开似闭,画了一张中国地蛩:“倘若再割地以外人,你们猜先割何处?”

梁启超:“还要割下去?”

夏穗卿:“岂能不割?比如一个西瓜既已切下一刀,便只有再切,你想食之,别人也想尝一尝。国运式微,贪官当朝,战之既不胜则不战,但又要图享乐做万寿,如西太后之在颐和园,不割怎么办?只要北京不割出去便算太平盛世。”

谭嗣同:“除了割地,当朝已无事可做了。”

夏穗卿:“非也!尚有另一割。”

谭嗣同:“愿闻其详。”

夏穗卿:“割尔等的头。”

谭嗣同默然沉思,梁启超以为只是夏穗卿的戏言,便道:

“兄与我等同赴菜前口?”

夏穗卿不答,随口吟出两句诗来:“君自为繁我为简,白云归去帝之居。”

自此以后,这三个一见倾心的朋友,天天见面,天天豪论,也少不了饮酒。论学问的根底之深,夏穗卿不让梁启超;论对现状不满态度之激烈,梁启超略输谭嗣司;至于西学,谭嗣同是认识梁夏之后发奋钻研的,凭着他的才情与思维敏捷,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谭嗣同常常一边倾听梁启超放言大同三世说时,一边冥想世界之未来。而梁启匿所惊讶者却是康有为的“微言:大义”,与谭嗣同的侃侃而谈何其相似。夏穗卿在更多的时候则是不发一言,他用目光与至友交谈,或赞许或困惑或不以为然,但总黾真诚的。倘若开口便是怪论、妙语。

他们并非只是谈维新、革命。

这些19世纪末的中国青年饱学之士,他们对世界的怀疑是因为他们所学折知甚丰,而不是胸无点墨者的无知之言。有一次,他们谈佛教、佛经,那个串代的文人学子没有不研读佛经的。夏穗卿终于开口了:

“《楞严经》是段的。”

梁启超与谭嗣同愕然,然后自然是一番争吵:“这自古相传法轮常转中传播的登文,怎么会是假的呢?”

“你去读。”夏穗卿如是说。

夏穗卿厌世太深。

梁启超“凡事都有兴味”,欲望太强。

谭嗣同则刚烈愤世,如火如炽。

朋友是不必凡事相同的。梁启超说:“受夏、谭影响亦至巨。”谭嗣同则谓自己‘自交梁启超后,其学一变”。梁启超致信康有为,力荐谭嗣同:“敬甫之子谭复生,才识明达,魄力绝伦,所见未有其比……”

夏穗卿却依旧静穆,依旧饮酒。

梁启超要去上海了,为《时务报》事。

谭嗣同要去金陵了,遵父命“就官为候补知府”。

夏穗卿还住在北京贾家胡同那一间堆满了书与酒瓶的小房间里。偶尔写一首小诗:“冰期世界古清凉,洪水茫茫下土方。巴别塔前一挥手,人天从此感参商。”

同类推荐
  • 中外历史名将之谜

    中外历史名将之谜

    《中外历史名将之谜》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从中外历史上众多的名将中选择了十几位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力图将这些著名将领的人生经历尽可能全面细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把众多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谜题掀开其神秘的面纱,给读者一窥真相的阅读快感。在写作风格上,《中外历史名将之谜》也力求通俗易懂、精准生动,注重其中的趣味性与可读性,以满足不同层面读者的阅读需要。我们真诚地希望这本全真、立体的《中外历史名将之谜》能够使读者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
  •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清代文学与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了在小说领域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作品,对封建社会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无愧为传统的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而其作者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也是本卷所要重点评介的人物。
  •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徐志摩,以“情诗”闻名于世,本书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调讲述一代才子徐志摩的传奇人生。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诗人生命中不可错过的三个女人,他与她们之间又经历了怎样的感情纠葛……《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带你亲临“情圣”徐志摩的世界,解析大诗人不为人知的婚姻内幕。
  •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以其非凡的才识和魄力,受命于北宋王朝的衰败之际,决心力挽狂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对于传统的封建思想和制度,王安石无疑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他整饬朝纲、巩固边防等一系列措施却也让北宋王朝出现了短暂的生机。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功绩又是难以磨灭的。非凡的少年之路如何成就了王安石,平民出身的他又是如何在官场中独占鳌头进行改革的?历经变法失败和丧子之痛的他又是如何潜心向佛、抚慰伤痛的?对于这些问题本书将做详细的解答。
  •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福建闽侯人。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新月派女诗人,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热门推荐
  • 请记得我一直都在

    请记得我一直都在

    即使有一天,你转身离去了。我希望,你会记得。有个女孩一直在原地等着你。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学会说话、懂得礼仪(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说话、懂得礼仪(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说话,不仅是一种生理功能,更是一种能力,它适用于任何场合,谈判时要用,工作中要用,日常生活中同样要用。怎么用好这个工具,《学会说话懂得礼仪》将告诉你答案。成功有道可循,礼仪便是其中之道。礼仪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礼仪的表现却是需要行为技巧来实现的,礼仪有时是一面镜子,它能照出你的修养品德和为人。有时又是天使,它能帮助你与人和睦相处,帮助你成就辉煌未来。家和万事兴,家庭需要礼仪: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见面需要礼仪;事业有成,同事间需要礼仪。总之,人际交往离不开礼仪。
  • 搞定难搞的孩子

    搞定难搞的孩子

    《搞定难搞的孩子》收集了孩子身上最令家长头痛的、普遍存在的问题,用词条的形式进行解释,并提供解决方案。每个词条都包括:释义——用儿童心理学知识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专业解释;典型表现——列举这种行为在孩子身上的各种表现;多发情形——这种行为在怎样的情形下更加多发;错误成因——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心理原因;解决方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具的实用药方;误区警示——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此种行为时需要绝对避免的做法。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那个价值不斐的清洁夏天

    那个价值不斐的清洁夏天

    那年的夏天,到现在,田斐都记得十分清楚。他第一次注意到夏小洁的时候,那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全国统一高考。而那平凡的女孩到底有什么吸引着自己,从而一步步不自觉的靠近,步步靠近,只为探寻她的与众不同。那年夏天,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价值不菲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一等庶女:腹黑世子妃

    一等庶女:腹黑世子妃

    无人问津?自生自灭?不就是个庶女身份,有那么惹人看不起吗?她偏就不信这个邪。步步为营,千般计较,只为着头上一片青天。偏偏造化弄人让她当个冲喜新娘,冲喜就冲喜,高攀就高攀,任凭你阴谋阳谋,都叫你有来无回自作自受!祖母精明,婆婆嫌弃,更有小鬼阴险,且看小小庶女如何扭转局面,翻身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