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200000003

第3章 凌云塔下(1)

珠江三角洲南端,广东新会县城往南约二三十公里,正当西江入海之处,因为阿海冲积相隔而成的七个小岛中央,便是茶坑村--梁启超的桑梓之地。

西江水涨水落,南海涛声依旧。

日落日出,总是江花璀璨,夏秋之际,村前清澈的小河上,会有风帆驶过,把日B江花剪成碎片,恍若熔金,对应着天上的或者暮云合璧,或者朝晖万道。

村后有一座小山,长着青松翠竹。山上的凌云塔建于明代。绕塔漫步,珠江三角洲可以尽收眼底,南海潮亦隐约可见。

新会属亚热带气候。

你无法想象,这样的气候下茶坑村的土地所具有的似乎是无穷无尽的活力:花开四季,严冬无雪,有桑园、柑橘、香蕉,还有行销海内的大葵扇。

这只是一个方面。茶坑村的居民每每被海岛气候中常见的台风侵扰,风声涛声睦枯拉朽,教人骇然。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茶坑人,却已经习以为常了。茶坑纣的气候可谓忽晴忽雨忽冷忽暖。《新会县志》云:“一日之间,雨晴寒暑,顷刻则易。夏秋之间,时有飓风,或一岁数发,或数岁一发。又有石龙风,其作则黑云瓤海,猝起俄顷。”

抗拒灾难,善于应变,身处飓风中心而不惊不慌,便成了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造就的新会茶坑人的性格。又因为世居小岛,为外面的世界所吸引,因此好读、尚学问、求仕途、向往升官发财光宗耀祖,便也成了茶坑世风。

1873年,茶坑村又添新丁--梁启超诞生于风声雨声涛声中。

“这孩子必有大出息!”人们都这样说。

“中国极南之一岛民也。”梁启超自谓。

“汝自视乃如常儿乎?”

父亲梁宝瑛在梁启超两岁时,便这样常常训斥梁启超。那时,在母亲膝下,梁启超已开始认字了。

祖父梁维清视乃孙梁启超为天下奇才,四岁的梁启超便在祖父的教导下读《诗经》,到了晚上,祖父给他讲故事,待会儿他再背书,困了就与祖父同榻而卧。

梁维清教梁启超写字,所临的字帖全是柳公权的,并对梁启超说:“汝日后书法应如柳公权的刚健婀娜,进士及第,皇上朱批,先见字而后见文,汝当记取。”

梁启超记住了,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且有一笔好字。

6岁之后,梁启超进了他父亲开办的私塾中读书,念《中国略史》、《五经》等,并开始写诗作八股文。梁启超的天赋,加上祖父、父母的悉心教诲,神童之名一时传遍茶坑及新会县城。梁氏家人把振兴家业的希望全寄托在了天赋极高的梁启超身上,施以教诲,令其读书,再加上没有贫寒人家的衣食之忧,凡此种种使孩童时的梁启超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8岁时,少年梁启超已能作八股文,下笔便洋洋千言,至于吟诗作对已是寻常事了。

一日,有梁启超父亲的朋友到访。此公亦是教书先生,见启超在侧,冷不防道:“听着,对我一联。”遂脱口而出上联:“东篱客赏陶潜菊。”

梁启超是时只有8岁,孺子也,竟也兴起道:“听我下联。”脱口而出:“南国人思召伯堂。”

教书先生击掌叫好:“小子可造!”

梁宝瑛却笑眯眯地嗔怪道:“还不谢先生!以后不得无礼。”

每逢这样的场合,梁启超便会恳求父亲:“我可以去玩一会吗?”

自然是恩准,因为对联对得好,梁宝瑛觉得好有光彩。

梁启超便去爬山,望着凌云塔,好高的塔,好大的风!

这村后的小山山上的塔,是梁启超的倾心之地。或许那山上的绿色更能使人有生命蓬勃的感觉吧!或许在一个孩子的眼里,凌云塔的岿然是茶坑村的高度吧!

幼小的心灵总是被山野的绿色和凌云塔的高大所吸引,那是充满着童稚与幻息、渴望成长的心灵。梁启超的聪慧以及家庭的影响,使梁启超深以为自己不是一个寻常儿童,并且只要有机会便力图证明这一切。

凌云塔下,梁启超有时与孩童们相聚嬉戏,有时独自漫步遐想。他仰望高塔,觉得这塔还少了点什么,缺什么呢?对了,倘若有一副对与凌云塔共存,岂不是留垮青史吗?关于这副对,梁启超已经想了好几天,终不理想,曹植作七步诗,这是咀父讲的,“我何不绕塔七圈呢?”固然,七圈之后,梁启超得一联:

凌云塔下凌云想,海阔天空,迢迢路长;

天竺国里天竺望,云蒸霞蔚,须臾妙相。

梁启超兴匆匆地下山,回到祖父的书房里研墨挥毫,写完联语后落款为:新会粱启超。

祖父与父亲已经在门口窥视片刻了。他们看见喜滋滋的梁启超还在自我欣赏,更走进书房对着那联语各自摇头晃脑品味一番后,不约而同地赞道:“好!”

梁维清喜形于色。他感觉到孙子的联语不同凡响,凌云想、天竺望,着实非同孚常,便对梁宝瑛说:“有赏,拿一吊钱来!”

新会梁氏勤俭持家为门风,也不过十几亩田地维持生计,赏一吊钱,这是从未百过的。即便逢年过节的压岁钱,也不过三五铜钱而已。

梁启超却对祖父说:“我不要赏钱。”

“为何?”

“我要那一套《古文观止》。”

这可是祖传的梁维清的心爱之物,不立,给这个孙子倒是理所当然的。梁维清人书柜中取出《古文观止》,用衣袖一拂,对梁启超说:“好好念!”

梁启超大喜过望,乐得直拍手。

茶坑村还有一座古庙。

正月十五,梁维清必定要带着梁启超到庙里走一走,奉上香火之余,不厌其烦井这座庙的来历,以及庙里供奉的24忠i、孝子的画像。元宵之夜,山门洞开,丁火辉煌。是时也,茶坑村100户村民穿爱进出,可谓盛况空前。

梁维清携梁启超的手,于熙熙攘攘之旁若无人地告诉梁启超:“此乃朱寿昌弃寻母也。”“此乃岳武穆精忠报国誓死北正也……”梁维清如数家珍,并且告诫梁苦超道:“人生一世,来去匆匆。奸恶者为舌人唾骂,惟忠孝诚爱者不朽于世,汝当己取!”

“记住了。”梁启超认真、严肃地告诉祖父。

家祭之日,梁氏一家都会到梁家祖坟所在地的崖山祭拜。祭拜梁氏祖宗,也祭拜南宋末年的忠臣将士。

崖山古战场,倘若这山上的石头会说话,这石头上的草木能写文章,是一篇伺等壮丽的史诗。

南宋末年,赵爵退至崖山,元将张宏范率蒙古铁骑紧追不舍,南宋名将陆秀夫以最后的残兵余勇奋力抗击。大势已去难挽狂澜之既倒,陆秀夫先将自己的爱妻推人海中,然后又背负着南宋皇帝赵呙投海自沉。梁维清每每说及这一往事,总是老泪横流。

从茶坑村去崖山要坐船,接近崖山时有一怪石,高达数丈突兀于大海之中,石上有碑文,上刻:“元张宏范灭宋于此。”

舟行往返,经过这怪石时,梁维清便一脸沉痛,把南宋故事说了一遍又一遍,然后便抑扬顿挫地吟哦陈独麓的《山木萧萧》:

海水有门兮上下,

关山无界限华夷……

听着祖父的慷慨悲歌,梁启超沉思默想着,或许崖山古战场,陈独麓的《山木萧萧》以及梁维清都正在梁启超的心田里,播撒着忧国忧民的种子……

查新会梁氏,曾得家学渊源,后又渐离官场,十世为农。据《梁氏历代世系图谱》所记,广东有梁姓始于宋朝的梁绍。梁绍,字季美,进士出身,为官广东,后居南雄珠矶里。梁绍传3代,梁南溪迁居新会大石桥;再传12代梁谷隐立户于茶坊村。梁谷隐之十世孙名光悦,字光恒,为梁启超的高祖;光悦之子炳昆为梁启超的曾祖;炳昆的第二子维清即为梁启超祖父。

梁维清苦读诗书,曾想通过科举进仕,改变梁氏十世为农、家道中落的现状。梁维清之妻黎氏为其时广东提督黎弟光之女。梁维清却终于苦读不成只中了个秀才,挂名府员生员,做了个不入流的八品官--教谕。无论如何,这在茶坑村也是个人物了,多少也有点银子收入,便购置了十几亩好地,过着“半为农者半为儒”的乡绅生活。

待到梁启超出生,孙子天资聪慧且又刻苦好学,使梁维清大为振奋,梁家再起似已指日可待了。

母亲赵氏出生于书香门第,幼读诗书,在梁家的长辈中,也是对梁启超要求晟严格的。

1902年,梁启超写《我为童子时》一文中,回忆道:“我为童子时,未有学校也。我初认字,则我母教我……祖父母及我父母皆钟爱我,并且责骂甚少,何论鞭挞。……我家之教,凡有罪过,皆可饶恕。惟说谎话,斯断不饶恕。”

有一日,6岁的梁启超“不记因何事,忽说谎一句”,晚饭后,被梁母传至房内,“严加盘诘”。小小梁启超惊讶地发现了一个盛怒的母亲,。几不复认识为吾母矣!”而平时,梁启超所熟知的母亲总是含着笑,总是温情脉脉地教儿子认字……母亲的发怒竟是如此之可怕!盛怒时的母亲告诉梁启超:“汝若再说谎,汝将来便成窃盗,便成乞丐!”这一夜梁启超无法入睡,祖父与父亲再三教诲的“仁义礼智言”,怎么忽然就忘了呢?一句谎话使母亲生那么大的气,为什么?梁启超想明白了:以欺人为得计与盗贼何异?为男子汉,无信无誉岂非乞丐?梁雇超后来做了个梦,梦里母亲微笑如常。

三岁定八十,更况六岁乎?

1882年,梁启超刚满9岁。

和别的那些9岁的孩子相比,梁启超已经是饱读史书的了,而且已经感到了某种重负--部分的原因是他的家庭,从祖父到父母乃至乡亲邻里,对梁启超期望太高、太急。

刚满9岁,祖父便要梁启超到广州去考秀才,父母亲也欣然同意。

梁启超只得从命,心里却有点胆怯。

毕竟是9岁的孩子。

祖父给梁启超讲了很多赶考的故事,无非是十载寒窗苦,一朝榜上有名便光宗耀祖等等。

梁启超却按捺不住了,不是说十载寒窗玛?他对祖父说:“我才9岁。”

祖父一笑,笑得自豪:“梁氏后生,岂是他人可比?”

“我怕我考不上。”

“那倒无妨,梅花香自苦寒来,再读再考。”

祖父怕梁启超负担太重,便又讲了苏东坡与两位朋友一起去九江赶考的传说。因突发大水,舟行困难,耽误了时间,考场门卫不让进,苏东坡非进不可,并口出狂言:“尔误我,乃误国。”有主考官听得争吵,出来调解,使以对联试探苏东坡的才学,出上联为:

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二号生,走了

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进九江,十分

来迟。

苏东坡稍加思索,挥笔写成下联:

十年寒窗,读了九八卷诗书,进了七六五个考场,四返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梁启超听罢雀跃:“我们不也坐船去广州?”祖父点头称是。

“要是晚了,我也跟考官对对子。”

祖父摇手连连:“晚不得!我们早早去。”

9岁孩童,做着秀才的梦,腮边挂着微笑。

岭南11月,新谷登场,秋风徐来。

一条木船,一叶风帆由新会沿西江而上,赶赴广州。这木船上坐的便是梁启赶及新会县的赶考者。谁见了梁启超都惊讶:这孩儿去干吗?梁启超自然也甚觉奇怪,不免胆怯起来,所有的人都可以做自己兄长,有的四五十岁,那是长辈了,还考秀才干吗?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辽、西夏、金在建立自己本民族的政权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本书中叙及的阿保机、阿骨打、萧太后等。正当中原地区出现宋金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崛起于漠北高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 世界名人轶事

    世界名人轶事

    本系列书精选英语名著作品,并加上一些生词注释,使读者无须处处翻查词典,影响阅读兴致。同时每篇配上中译文,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此外,还附有题解说明,介绍作品主旨、背景、寓意以及修辞特色等。英语学习部分,选出原文中较实用的词汇和句式,介绍其现代用法。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达到“阅读名著,学好英语”的效果。
  • 吉祥起名一本通

    吉祥起名一本通

    本书内容包括:起名:人生事儿;人与姓名,一生相伴;姓名命理与人生福运;好名伴一生,福运益终身;起名文化与风俗演变;起名方法微言大义,各有千秋等。
  • 张颔传

    张颔传

    张颔先生是我省考古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在新中国考古事业上有重大贡献,其代表性成果为《侯马盟书》,即对1965年在侯马新田发现的春秋末期晋国赵、韩、魏诸国结盟文字进行了全面的考证。张颔先生在史学界、考古界、天文学界、书法界的多方面才华,被社会所广泛认可。《张颔传》由我省著名作家韩石山根据张颔先生的经历,采用采访体的形式撰写而成,是韩石山继《李健吾传》《徐志摩传》之后的又一部名人传记力作。
  • 斯大林(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斯大林(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从事社会主义宣传,被神学院开除,坐牢、流放,斯大林有一个革命家应该有的典型经历。
热门推荐
  • 重生庶女之不做孽皇妃

    重生庶女之不做孽皇妃

    她是无欲无求的白家庶女,却平白卷入一场诡异风波里,死因不明。重生而来,她带着无边的怨怒,却在一场雨下清净一身魔念。本欲此生悠然,奈何那人步步紧逼。可是繁华过后,是阴谋还是痴情…“柏溪,天下这么大,你怎么偏偏就要赖上我?”她无奈的说道,面上是一片无可奈何的苦笑。柏溪微微一笑,凝视她的双眼澄澈自然:“因为,天下这么大,却只有一个你。”“苏家就你一个独子,还是不要想跟着我了,我可是做着最低贱的贱业!”自再次醒过来后,她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气愤过,这姓苏的家伙油盐不进,软硬不吃,打不得骂不得,他自己的事她能怎么办?“白姑娘,在下一心求教,还请白姑娘不吝赐教啊!”苏卿黎笑得风清月朗,越发衬得人丰神如玉,俊朗非凡。“白汐颜!你已经一个月没有回皇宫了!你到底想怎样?”赫连煊狂躁的吼道,该死的,朕已经有两个月没有开过荤了!白汐颜慢条斯理的整理着桌案上的账簿,脸不红气不喘,淡淡的说道:“夫君国事繁杂,又贪好房中事,所以妾身只想好好休息。”
  • 汽车养护与急救

    汽车养护与急救

    本书站在专业汽车修理人员的角度,从车主和驾驶员朋友的实际情况出发,用通俗化的语言简要地介绍了汽车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驾驶员朋友自己能够动手或者有必要知道的一些关于汽车养护翻故障应急修理的相关知识。其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汽车养护、汽车故障诊断基础、常见部件的保养及汽车运行中一些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理。
  •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那些枯燥的、呆板的经济学术语在这些美妙的、离奇的故事里摇身一变,立刻鲜活了起来,杯酒释兵权是一个典型的帕累托改进;愚公移山是一种成本最高的选择;司马相如有钱就学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 郑板桥为什么“难得糊涂”? 在这本书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经济学不仅不再枯燥呆板,走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而且变得像小说一样有趣、精彩、耐人寻味。用轻松、幽默的笔触讲述了很多著名的、精彩的、有趣的历史故事,并将这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与枯燥乏味的经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作者避开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现实生活,用历史故事诠释经济学,用一种全新的视角,用经济学解析历史故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奸妃宫略

    奸妃宫略

    魂穿五年,权势熏天的老爹和新帝斗得风生水起。一不小心成了炮灰,还要进宫演无间道。不做贵妃,她宁可当个小女官,眼巴巴的盼着出宫的日子。后宫水深,皇帝有事没事招她两下,妃嫔们恨得肠子痒。阴谋算计接踵而至,谁都想给她小鞋穿。大爷的,慕容紫不干了,掀桌逆袭!奸狠毒辣?必须有样学样。心计手段?你们不是对手。当一群以皇后为首的疯女人处心积虑想把她往死里整时,她正和皇帝培养感情。只要搞定了这个男人,权势有,地位有,天下有,尔等都是渣渣。中途开挂杀狠后,杀恶妃,杀逆臣,杀尽一切挡路的人。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汇编。最为重要的经典,堪称儒家思想第一书。《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 鸽子飞过天空

    鸽子飞过天空

    小说真实感人,人物命运跌宕起伏,语言叙述张弛有序,是作者近年来的突破之作。
  • 平民高校II:贵族学生驾到

    平民高校II:贵族学生驾到

    有钱,又长得帅气男生,对于女生们的吸引力是致命的。亚洲巨红的彩虹乐团三子,集女生们的万千宠爱于一身。突然有一天降临到一所普通高校,可想而之,全校的女生们都疯了。她平凡的16岁女高中生,为了嫁给安希辰,想尽办法来到彩虹乐团三子家里面,当上了小女佣,只为了离偶像更进一步。1
  • 医女手札

    医女手札

    前一刻她还在大秦替父亲挡剑,再睁开眼就来到这个古里古怪的时代,并且被人用匕首抵在喉间……听说澹台先生被人劫持时七少很不屑,果然百无一用是书生。结果见歹徒手里是个娇滴滴的小姑娘,七少咂咂嘴觉得这小姑娘真是惹人怜爱啊!从此,堂堂都督府的七少就差成了澹台家的倒插门女婿!(如果你喜欢飞飞的小说请收藏一下,谢谢啦!另外我那些可爱的书友们,谢谢你们不离不弃!)
  • 中国文明简史

    中国文明简史

    本书是一本大家写给大家的人文通识读物,带你进行一次典雅深邃的中国文明审美之旅。全书包括了史前时期、夏朝和商朝、周朝、秦朝、汉朝等十三章内容。从浩繁卷帙的长卷中,追索文明的发展,聆听历史的足音,感受中华文明的厚重、丰富与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