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200000017

第17章 亡命生涯(2)

自立军进退两难之际,梁启超一直还要操心学校的教育,总算维持下来了。使梁启超稍有安慰的是,这30多名弟子中有11名是湖南时务学堂的,总算到了日本,乍见面竟师生礼仪也顾不得了,与梁启超相拥在一起,又笑又哭,不知如何是好。

蔡锷的到来,尤使梁启超高兴,他对这位高足的期待是很大的。那一夜,东京已经没有了白日的喧嚣,弟子们都已熟睡,梁启超还在与蔡锷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蔡锷:“以弟子所见,推翻清廷尚不是这两三年间可以做到的。”

梁启超:“愿闻其详。”

蔡锷:“不是清廷不该亡,也不是朝政还腐败得不够,而是与清廷对立的力量太分散,文治武功均还不到火候。清廷可以苟延,而吾辈却欲速则不达。”

梁启超点点头:“以尔之见呢?”

蔡锷:“吾师以学堂、报馆聚合天下人才之举,乃为上策。其一从吾师者必有相当基础,传道授业可以举一反三;其二为久远之谋,可以读书、研究、得大方略。如此则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不愁将来大事不成。”

梁启超:“自立军起义已是箭在弦上了。”

蔡锷:“弟子愚见,必败无疑。南海先生救圣上之心太急,无论如何,圣上在西太后的控制之下,圣上与清廷的根本利害并无冲突。今后的革命无论由谁领导,当以结束清王朝为第一要义,保皇之路岌岌乎可危哉!”

梁启超听罢蔡锷之言,忽然生出了一种感觉,这是自师从康南海以来从未有过的感觉,他说不出具体是什么感觉,或感觉到了什么,却是由蔡锷的嘴说了出来。

梁启超对蔡锷慰勉有加:“读书,做学问总要有自己的想法,好的好的!”

不觉天将破晓,二人竟然睡意全无。

东京大同高等学校办得有条有理、有声有色,很快便得到了侨界的认同与支持。

梁启超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登课堂便神采飞扬,一写文章便笔下生花。

仅看梁启超所开设的课程.,便略知一二了。

世界文明史:把世界文明的发展展示给学子们,知天下之大、世界之纷繁、文明之不可阻挡;西方哲学:西方文明两处源头的探讨,即希腊文化与宗教的希伯莱文化。其它如人群发达史、中外时事、日本语言文字学、泰西学案、政治学、伦理学、资生学(即经济学)等等,真是耳目一新。

卢梭、培根、笛卡尔、亚当·斯密、达尔文、康德、孟德斯鸠、赫胥黎、泰戈尔,乃至亚里斯多德、柏拉图等文化、经济、思想名人,都是研究的热门。

这是一种何等的气象!

上世纪末叶、本世纪初年,梁启超为中国的文化、教育所作的努力,是不朽的功勋。

梁启超自己对大同高等学校,归纳了四种特点:

其一,不出门可知天下大事。

其二,摒除落后及愚昧无知。

其三,用费少,收益丰。

其四.精选西洋及日人的文化精华,结合华夏文化比照、钻研。

教育的种子是必定有收获的。

梁启超依旧如湖南时务学堂一样,批卷阅卷。不同的是,时在戊戌政变以后,且是避居他国。所学的基本上都是西方文明的专著。梁启超未到30岁,弟子们则更是青春年少。梁启超视之为希望,也常常勉励他们:“这里只是一个驿站,你们都会离我而去,回到中国。今日苦读多学一点,他日即能受用一点。”

“种瓜总是会得瓜的。”梁启超常常这样想。

“未来是不可想象的,”梁启超对蔡锷说,“但我总想着以后的日子,你们是中国的栋梁。”

梁启超到日本后办的第一份报纸是《清议报》,其宗旨是维持中国之清议、激发国民之正气、增长国人之学识;同时并负有沟通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使命。每10天出一期,每期40页,发行量在3000册以上,行销日本、南洋、朝鲜、欧美。清朝政府虽屡禁而不绝,《清议报》的销售量在中国本土一直高居首位。

《清议报》共出版发行100期,梁启超自己的文章在100篇之上。这就很清楚地说明:如同上海《时务报》一样,梁启超不仅亲领笔政,而且统筹全局。

这100期《清议报》,也是梁启超亡命日本三年的心路历程,梁启超的思想、情感,以及广读西书所受到的震撼,都历历在目了。

梁启超以他的不可阻挡的笔底气势抨击清廷,对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卖国独裁的行径层层揭露、批驳。梁启超攻击最力的自然是慈禧、荣禄及袁世凯。

梁启超对光绪,仍然是歌颂圣德的。

同时,梁启超还在《清议报》上解释西方的“天赋人权”,亦即民权说,这些对当时的中国读者而言,是新鲜而有吸引力的。国内的不少青年读者,正是在梁启超的这些文字的影响下,开始从进化论、天赋人权论思考中国的现状,并走上了反对清朝的革命道路。有论者谓:“梁启超实在是一位制造舆论的大手笔!”

梁启超的《清议报》影响最大的是那些揭露清廷的文章,但梁启超本人却把提倡民权作为办报的第一要义,认为唯有民权思想的普及人心,才有可能维新图强,“虽说种种方法,开种种门径,百变而不离其宗,海可枯,石可烂,此义不普及于我国,吾党勿措也”。

其次,梁启超追求的是“衍哲理”,他认为:“读东西诸硕学之书,务衍其学说,以输入于中国,虽不敢自谓有所得,而得寸则贡寸焉,得尺则贡尺焉。《华严经》云:未能自度,而先度人,是为菩萨发心,以是为尽国民责任于万一而已。”

得寸贡寸,得尺贡尺,这就是觉世的梁启超。

“十年以后当思我”,这是梁启超《自励》诗中的一句,写于1901年。此种感慨,当是因为《清议报》成功的感慨之言。诗云:

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

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新知。

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

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

梁启超是坦诚而自信的,岂止“十年以后当思我”的掷地有声?“世界无穷愿毛尽”一句,也形象地道出了精力过人、才智超群、多欲多望的梁启超的性情。

梁启超又渐渐地不满足于《清议报》了。

这是一个不容易满足的人,他以超常的速度领会新的思想,感悟着人生和世昂,然后便又付诸笔端见于行动,因而即使同道中人也常常目瞪口呆:

“任公怎幺了?”

《清议报》出满100期后停刊。

1902年元旦,《新民丛报》问世。

梁启超的思维活跃,从表面上看是因他的多变、善变;从实质而言,则是因他卞停地追求,他总是企图创造些什么,也总在努力摆脱些什么。从《新民丛报》的侵名到他的“新民说”,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而立之年的梁启超的思想和学术臻成熟的结果。

梁启超站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上,这个境界可以一个字概而括之:“新!”

新知识、新思想、新工艺、新法律、新世界、新社会……为旧世界、旧体制禁稠了几千年的中国人,谁不曾想过图新?

梁启超登高一呼,把这“新”字痛快淋漓地呐喊出来了!

于是便应者云集,八方呼应。

不妨说这既是《新民丛报》的缘起,也是其成功的全部秘密,以至逃亡在海外均梁启超,竟被公认为“执中国舆论界之牛耳者”。

《新民丛报》展示了一个真实的、迷人的梁启超。

对于那些曾经迷醉于《时务报》、《清议报》的梁启超的读者来说,《新民丛筏》一出现便扫去了心头的困惑一一梁启超是以一种新的呼声奉献给读者了--而比种呼声对于刚刚进入20世纪的中国而言,无疑是一种福音,因为新民、新的民灸之说是中国所需要的“第一急务”。由梁启超的《新民说》开始,到毛泽东的:新民主义论》,中国的历史出现了多难的、急剧的变化,不妨说这二位便是开创这一段历史的弄潮者。

梁启超开宗明义地指出,《新民丛报》的“新民”取自《大学》新民主义,‘以为欲维新吾国,当维新吾民”。梁启超的这一命名及所引申的内涵,实质上充满了对百日维新的反思:那是一次从上到下,由光绪皇帝亲自推行的巨大的变革,可黾它失败得如此之快,有识之士都为此思索过:倘若只是慈禧及清室亲贵的一部分人反对,会是此种结局吗?倘若士大夫阶层、全国民众群起支持,慈禧能够如此轻易得逞吗?

原来芸芸众生是最不可小视的。

民风、民气、民心看似无形,其汇集而成的力量却能摧枯拉朽,真正势不可挡。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梁启超又重新提出教育为本、教育立国的方针,以期在《新民丛报》上推动,并明确指出:“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民智不开”之故。

梁启超还以“国民公利公益”为目的,表示“持论务极公平,不偏于一党派,不为灌夫骂坐之语。以败坏中国者,咎非专在一人也。不为危险激烈之言,以导中国进步当以渐也”。

梁启超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的反抗者、叛逆者,正是因为被封建专制压迫太久的缘故,好为极端之论。戊戌政变的血的教训,广读西方以后的开阔的眼界,将使梁启超渐渐走向冷静与平实。

于是,人们看见在更广大而且深入的社会的层面上,梁启超走上了自己的勃舞台。

《新民丛报》是什么?是梁启超的智慧、才情与灵魂,是一个变革时代的缩影。

一个梦,一个使人忧伤的梦,一个催人奋发的梦,有时又是万般无奈的梦,缠绕在梁启超的心头。

那是少年中国之梦。

我们要暂且回到《清议报》上,正是那一篇《少年中国说》,已经透露着梁启超《新民说》的光芒了,他又把这光芒聚合到“少年”这个焦点上,不禁使人联想耶稣的话:“把天堂的门打开,让孩子们进来。”

《少年中国说》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日老大帝国,再则日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任公日: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梁启超认为:“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以后是一连串的比喻,让读的人目不暇接、心惊肉跳,如:“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白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任公日: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老大帝国是可悲可伤的,“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为何?皆因“握国权者皆老朽之人也”。人是怎么老朽的?“非哦几十年八股,非写几十年白折,非当几十年差,非捱几十年俸,非递几十年手本,非唱几十年喏,非磕几十年头,非请几十年安,则必不能得进一官,进一职。”

概而言之是做几十年奴才,拍几十年马屁,混个一官半职,谈何进取。至于那些大官,“百人之中,其五官不备者,殆九十六七人也,非眼盲,则耳聋;非手颤,则足跛,否则半身不遂也”。

此等人治国,能不亡国吗?

“呜呼!老大帝国,诚哉其老大也!”

梁启超又决然地说,老大帝国不是中国的全部,造就一个少年中国,才是仁人志士的光荣与梦想。

老朽之为老朽,说明他是不可能不朽了:“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少年中国的希望,是寄托于中国少年的啊!

我们还有什么可以观望的呢?“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是国运,少年是激情,少年是梦幻。看一个国家看少年就可以了,少年是衣衫褴褛的,少年是目不识丁的,少年是沿街叫卖的,少年是捡拾破烂的,少年是未老先衰的,这个国度、这个民族除了沉沦决无别的命运。

善哉,梁启超所言: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甭肴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少年中国说》文末作者附识中,梁启超写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此岳武穆《满江红》词句也。作者自六岁即口授记忆,至今喜诵之不衰。自今以往,弃‘哀时客’之名,更自名日‘少年中国之少年’。”

自亡命日本,去国离家,形单影只,梁启超常以“哀时客”为名,但从今而后却又是往昔心雄气豪的翩翩一少年了。

少年中国的希望之火把,曾经照亮了几代人;几代人读梁启超激情奔涌的这篇文字,总是为之激动,感慨到荡气回肠。

梁启超却没有停下脚步。

他的更有力度的《新民说》又问世了。

《新民说》的叙论载于1902年2月8日《新民丛报》第1号,不能不读。

也就只相隔不到一年,较之于《清议报》上的文章,梁启超的文字显得从容多了,大概是从日人的诸多翻译中汲取了不少新的知识,由人类而环球,由环球而中国,由兴衰而民族,由民族而英雄,总之写的是属于世界的人类文明史的兴衰之别“新民之道”。

梁启超谓:

同类推荐
  • 宗庆后为什么能

    宗庆后为什么能

    平民出身,笑傲商海,草根首富源于厚积薄发;40才起步,60成首富,起得晚未必就赶不上集!究竟是什么让娃哈哈在严酷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宗庆后又为什么能够成为万人瞩目的中国首富?让我们跟随本书来探究一下他的成功奥秘吧。
  •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以其非凡的才识和魄力,受命于北宋王朝的衰败之际,决心力挽狂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对于传统的封建思想和制度,王安石无疑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他整饬朝纲、巩固边防等一系列措施却也让北宋王朝出现了短暂的生机。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功绩又是难以磨灭的。非凡的少年之路如何成就了王安石,平民出身的他又是如何在官场中独占鳌头进行改革的?历经变法失败和丧子之痛的他又是如何潜心向佛、抚慰伤痛的?对于这些问题本书将做详细的解答。
  • 中国古代贪官传

    中国古代贪官传

    古今中外,治阮大铖国之道,治吏为要。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毋庸置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而吏治腐败的基本形式是贪污受贿。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时期的浙江绍兴,思想激越,人才辈出。蔡元培、许寿裳、周氏兄弟、孙氏兄弟、经亨颐、夏丏尊,这就是出自绍兴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王金发,这些又都是辛亥英烈。俞秀松、宣中华、叶天底、梁柏台,又都是献身革命的红色战士。再加上沈定一、刘大白、邵力子等在各个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分子。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国画卷,更具体地说,就是民国有个绍兴帮。
热门推荐
  • 霸爱小魔女

    霸爱小魔女

    据说,听说,传说——她亲爱的冷哥哥明天就要结婚了捏?开玩笑,她如果让这场婚礼完美落幕,她就把轩辕羽姗四个字倒过来写。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爱上伪良民:我本无良

    爱上伪良民:我本无良

    她成绩优秀,但是却不是好学生,请假从不交假条,典型的霸王假,老师们总是拿她没有办法。他无良,可是却每次都让她得逞后功成身退,他觉得他上辈子一定欠了她什么,这辈子来还债的。当她爱上他,可是间歇性失忆的病症却让她忘了他,当爱已经降临,他们的命运将会被谁主宰……
  • 汉武挥鞭

    汉武挥鞭

    国际佣兵,京城大学机械和化工双料硕士,脑海里带着京城图书馆的书库,穿越成为幼年汉武帝。1.发展不出体系工业?那就带去体系完整的书库,3119万册够不够?2.没有人才?办上几十年书院够不够?3.儒家意识形态无法撼动?汉初的儒生帽子都被当尿壶,还不乖乖创立新儒学?4.粮食制约人口规模?不会去找土豆,地瓜和玉米?占城稻都能找到,还怕没杂交水稻?5.天灾不断?汉朝抓来战俘是要当奴隶的,修水利,养牲口。6.匈奴的马快追不上?打下大宛你想要多少汗血马?7.交通不便?新中国修桥铺路才用了多少年?8.信息不畅?大汉弄个电报不过分吧?
  • 圣道独尊

    圣道独尊

    问天何极,问地何寿,常人言那天意不可逆,大道不可转,若然天未开,地未成,道将何来。一个被兄弟背叛的人意外回到了混沌未开之时,得大道,证混沌,冥冥之数因他的到来而改变。人间有帝王,天界有帝君,自在天中有天尊,鸿蒙之巅,守护万方,圣道自独尊。
  • 重生热雪绯腾

    重生热雪绯腾

    王雪双眼微弯:摸小手,三阶丹药一枚!宗苍龙:…王雪笑的很甜:香一个,三阶丹药一瓶!宗苍龙:…王雪色眯眯:亲小嘴,四阶丹药一枚!宗苍龙:…眼见宗苍龙沉默,王雪一时急了,激动的大声吼道:双修!丹药管够!宗苍龙这回有反应了,他的脸红了,转过身向后转,然后,头也不回的跑了!王雪大怒:还敢跑!你给我等着!…………王雪:重生假的?宗苍龙双眼微弯:恩!王雪:穿越也是假的?宗苍龙笑的很甜:恩!王雪:什么是真的?宗苍龙色眯眯:你猜!眼见宗苍龙这样,王雪一时急了,激动的大声吼道:宗苍龙,你怎么不去死!宗苍龙这回有反应了,他拉起王雪,催动法术准备和王雪好好“聊聊”。王雪大怒:放开我,你这个骗子!流氓!变态!放开我!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我国第一部研究整理中国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断代史的专著。叙述的是从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问世到1949年中国大陆不再唱流行歌曲为止,二十多年间流行歌坛的风云变幻。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步前进,引领了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一带流行音乐的潮流,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大国风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该书通过对22位作曲家、38位词作家和43位歌星、29位演唱电影歌曲的电影明星的介绍、研究,展示了那二十多年间中国流行歌坛的几度辉煌。以如此恢弘的规模提供如此博大和厚重的信息量,在全国范围内无第二部作品。
  • 权斗兵谋之舞姬帝后

    权斗兵谋之舞姬帝后

    简洁一句话:舞姬出身、间谍专业的杜嫣,命比纸薄、心比天高,几经辗转沙场朝堂,驱除鬼戎,复我明楚,成就人生,收获真爱的奋斗史。=================================她是舞姬,是引无数纸醉金迷的王公贵族竞折腰的花魁倾蝶。美丽,明媚,温顺,聪慧。她是间谍,是百年门阀隐在帝都权力漩涡里阴蔽的一处暗礁。冷静、理智、伪装、缜密。一个谋划,一段青涩,一场骗婚。雨水冲刷着鲜血蜿蜒流下,她笑:如果天绝她平安康乐之路,她杜嫣,不怕逆天而行,披荆斩棘,开出一条她自己的路!”火红的衣裙蹁跹跌落,艳丽的轻纱层层飘开,金色的凤凰张扬飞起。从此,她如振翅雏凤,从熊熊烧灼的烈焰里振翅冲出,凤鸣明楚大陆。且看她一介舞姬间谍,风云变幻,铁马倥偬,举义旗,挟天子,篡帝位,驱鞑虏,统天下!=================================轻松片段:一人自嘲:“不论如何,我追了她十年,好歹也让她追了我一回。”一人默然:你捧着城池国玺追她,她带着十万精锐追你,这个能划等号么?—————————深情独白:“嫣儿,如果你是追求你的霸业,要做千古一帝,我愿倾国相赠;如果你是心另有属,我会举国相祝。但是,嫣儿,你诚实地回答你自己,你是么?”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