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200000011

第11章 础润而雨(2)

然而这一时期的梁启超从思想体系而言,仍是师承康有为的梁启超。《时务报:上发表的梁启超作《读日本书目志书后》,除照录康有为《读日本书目志序》外梁启超又称引康的“改制”说,提出“藉观明治维新”,而“发愤以改政”的j张,此文一经刊出,立即为张之洞注意,并由汪康年、汪诒年兄弟出面,力图使婆启超不再援引“康学”,以为规避。

梁启超顿时觉得《时务报》实在是不好办的,原以为同仁办报制肘较少,不斗发行愈多、声名愈广,那险象便也接二连三了。其时汪康年为《时务报》总理,宜筹款、发行之责;梁启超为主笔,担撰述、文字之纲,职权本来分明,汪康年却要干预笔政且又涉及师门,梁启超不能不认真对待了。

梁启超告诉汪诒年:

启超之学,实无一字不出于南海。前者《变法》之议(此虽天下人之公言,然弟之所以得闻此者,实由南海。去年之不引者,以报之未销耳。),未能征引,已极不安。日为掠美之事,弟其何以为人?弟之为南海门人,天下所共闻矣。若以为见一康字,则随手丢去也;则见一梁字,其恶之亦当如是矣。为销报计,则今日之《时务报》谁敢不阅;谓因此一语,而阅报者印至裹足,虽五尺之童,知其不然矣。

梁启超的这一番话,于学问和人格都是掷地有声的,也是梁启超不妥协的宣示。其实,岂只是维护师门,在同样发表于《时务报》的《知耻学会叙》中,刑当时清朝政府官僚腐败的抨击,已经达到了摧枯拉朽的程度,为有清以来所未见。

从古到今,由今溯古,学会多矣!而知耻学会则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顾名思义,该学会的总旨是知耻,其诞生于甲午战败、国耻累积之后,实在是生逢其时。

让人知耻,便是有人不知耻。在中国,不知耻者是些什么人?梁启超认为:官惟无耻,故不学军旅而敢于掌兵,不谙会计而敢于理财,不习法律而敢于司李,聱聋跛疾,老而不死,年逾耋颐,犹恋栈豆,接见西官,栗栗变色,听言若闻雷,睹颜若谈虎,其下焉者,饱食无事,趋衙听鼓,旅进旅退,濡濡若驱群豕,曾不为怪……

梁启超道出了多少人民大众的心声。

难怪张之洞对刊有《知耻学会叙》的该册《时务报》“恐招大祸”而急急令饬“千万勿送”了,并认为“太悖谬,阅者人人惊骇”。

一个没落的阶级,也许是更加敏感的阶级;一个腐败的权力群体,也许是更加凶残的权力群体。无耻并不是麻木的代名词,即便洋务派首领如张之洞,当梁启超均笔锋触及到洋务运动“自强新政”的破产,并一起归人无耻官僚之类,而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权势、地位时,便真相毕露了。

张之洞再三授意幕僚致函汪康年,抑制改良派的议论。乘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任职,只能“遥领笔政”时,汪康年延用私人,未经梁启超同意便修改梁启超的艾稿,徐勤的文章被腰斩,就连康有为之弟康广仁要在《时务报》登载大同得译书两的广告,也因有《孑L子改制考》的书名而“见却”。

1898年3月3日,忍无可忍的梁启超致书汪康年,提出于梁汪之间选择其一:‘请兄即与诸君子商定,下一断语,或愿辞,或不愿辞,于廿五前后,与弟一电,卑弟得自定主意。如兄愿辞,弟即接办;如兄不愿辞,弟即告辞,再行设法另办。”

汪、梁之争,并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

汪康年的背后是张之洞。

梁启超只有手中的一枝笔。

汪康年当然不会放弃已经握在手中的权力。

梁启超离开了《时务报》,离开了这一份由他造就也造就了他蜚声海内的报纸。

梁启超当无遗憾。因为在他主持笔政时,《时务报》尽扫陋习,创开风气,已宁公论。

梁启超在《时务报》大体完成了《变法通议》的写作,这一篇篇如秋风扫落十的文字,摧折了多少枯朽,滋润了多少新芽。

《时务报》馆小楼上的洋蜡熄灭了,维新之光升起了。

岳麓山下,橘子洲头,眺望三湘大地,自有别的一番情趣,开阔、空旷,使人中往。1897年11月,梁启超应谭嗣同、黄遵宪之约到长沙,虽然还在“遥领笔政”李上海《时务报》撰述,可是因为汪梁之争日趋公开、激烈,对湖南时务学堂中文象教习这个位置,梁启超已经有一番谋划了。

其时,黄遵宪刚调任湖南按察使。巡抚陈宝箴对新学也颇为支持,且提调熊希令鼎力相助。谭嗣同正如春风得意,湖南时务学堂也因此而有了相当规模,更何况乏有了梁启超的加盟,湖南大有“变法”、“新政”的领先一步的态势。一时间,二人志士云集湘楚,好不热闹。

梁启超亲自制订的《湖南时务学堂学约十章》为:一曰立志,以天下为己任,白救亡而献身;二日养心,破苦乐,破生死,破毁誉,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斥移;三日治身,忠信笃敬;四日读书,穷尽上下千古,纵横中外之学;’五曰穷里,深思考,勤观察;六曰学文;七日乐群;八曰摄生;九日经世;十日传教。这卜条学约,自然没有完全脱离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然其总的目示却是学以致用,全面发展,为中国的自强立志,为民族的救亡献身。

梁启超开列的学员需读书目中有:《万国公法》、《几何原本》、《日本国志》、化学鉴原》、《格致汇编》、《万国史记》等等。

梁启超的教学也自备一格,他以教习《公羊》、《孟子》为轴心,同时糅以古錾儒学、西洋科技、中外史地等,再进而发挥康有为的“改制”、“大同”思想,占合中国实际,听者无不屏息静气,而梁启超则声情并茂,辅之以手势,有时开怀笑,有时热泪滚滚。

湖南时务学堂,实质是准备维新变法的政治学堂。

如果说梁启超在《时务报》是以笔下风雷呼唤中国人奋进的话,那么他在长沙时务学堂,却是面对面地在训练一支生力军了。

梁启超每天上4小时课,其风度、举止颇像乃师康有为,又更多了一些随和、亲近,毕竟他只有24岁。当学子们鞠躬、一行礼如仪,每一天的教习开始时,梁启超总会用温情的目光迅速地向每一个学子问好,然后把那目光停留在最得意的门生蔡锷身上,再翻开一个厚厚的书包,里面是讲义以及学生们的作业。

梁启超的眼睛有点红,他总是熬夜。

40个学生的作业,写的是感想、体会、笔记,如饥似渴地求学的心灵里,会生出无数美妙的想法,便全都写在作业本上。因为他们知道梁启超会有妙语连珠的语,少则几百言,多则上千言,给蔡锷批的最多,写完最后一本的批语,再写上落款“总教习梁批”时,每每总是夜深之时,唯闻更鼓之声偶然从巷子深处传出;或者已是黎明,淡淡的白光又将渐次展现窗外这个古城的山色风韵。

梁启超几乎是不知疲倦的。

还有谭嗣同,在金陵“候补”一年,如同到深山出家,写成了《仁学》一书,不想再“候补”下去了,回湖南后把家小安置在浏阳,一个人到长沙参加筹创时务学堂。梁启超一到,只要稍得空闲二人便一起议论时政,诗歌互答,常常想起夏穗卿以及他的一句诗:一灯静如鹭。

也常常说到岳麓书院--宋代中国四大书院之首,以及佛教入湘。

梁启超:“始祖东渡,一苇慈航,至魏晋南北朝而隋唐,佛教在中国已经广为弘扬、深入民心,原因何在?除教义经典慑服人心外,更有一心传道者,山高路远万难不辞之故也。”

“麓山寺是佛教人湘后最早的一所寺庙,建于西晋泰始四年。弟每在岳麓山下散步,见托钵僧、苦行者飘然而过便顿生敬意,我辈什么时候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行而践道呢?”谭嗣同慨然道。

.梁启超:“不妨说我辈已在行之矣。舍科举而求新学,办报馆而为新论,今日湘地学堂或能留名万古,文坛闯将、国家栋梁焉知不在我莘莘学子中?”

谭嗣同:“真是‘昭潭无底’,‘惟湘有才’!”

这一夜,蒙蒙金月在上,滔滔湘水在下,已经是了无睡意了。

梁启超转身从内室取出一块名贵的菊花砚,告诉谭嗣同,这是唐才常昨日所送。以为至宝,而用宣纸层层包着置于卧榻枕头之旁。

梁启超不仅文章好,字也好,对古墨旧砚名笔之爱好不亚于一本本线装书。

谭嗣同接过宝砚细细把玩一番后,当即题诗一首:

空华了无真实相,用造蔚偈起众信。

任公之砚佛尘赠,两公石交我作证。

谭嗣同本是激烈慷慨之人,写完赠诗,搁笔沉思良久后问梁启超:…一灯静如孽’应作何解?”谭嗣同又在思念夏穗卿了,三个好友走了两个,只剩下本来就郁幡寡欢的夏穗卿,能不教人牵挂?

梁启超亦然,在上海时曾去信约夏穗卿写稿,此公却少有兴趣,偶尔回札也是三言两语,或谓:“《楞严经》愈读愈假,兄以为然否?”有一次只写一行字:“终j栖栖为底忙?”这一句却有出处,当年在北京有一段时间梁夏几乎无日不见,有三天梁启超不在会馆住,回来后只见案头有夏穗卿的留诗:

不见佞人三日了,不知为佞去何方。

春光如此不游赏,终日栖栖为底忙。

“你说他‘一灯静如鹭’,他也知‘春光如此不游赏’。可见,这如鹭之静,是智的,是出神到单足而立,惟其时才有澄思眇虑也。”梁启超言毕,又补充道:当初夜深人静,我与穗卿对饮时用的是两根灯草的油灯。”

“想那两根细长灯草的油灯,也似白鹭。”

“先醉了自己再燃起火光。”

“可是这佞人又作如何讲?”谭嗣同问。

梁启超:“那实在可看出穗卿学问根底的。古人自谦便称‘不佞’,《论语》又皂‘仁而不佞’,还说‘非敢为佞也,疾固也’,不佞又何谦之有呢?想起一部书训诂,道:‘佞,才也。’不佞即不才,仁而不佞即仁而无才,非敢为佞即不敢自分有才。穗卿称我为‘佞人’,也是在挖苦我的墨学狂,《庄子·天下》篇论墨子皇术总结一句是‘才士也夫’。于是穗卿便先称我‘才士’,再加以训诂辗转注解一番,一变便成了‘佞人’!”

谭嗣同叹道:“真不知才是何物?如穗卿之怪、之静、之醉,他醉后是否有言?”

梁启超:“他好杯中物,其量无底,却只是微醉,微醉之后更为静穆,倘若此穗卿肯写点什么,一定是满纸精彩纷呈的怪语怪论,可惜他不为,只是微醉女笑。”

谭嗣同:“偶有高论却也清醒得惊人,如说‘割尔等的头’。”

“割头的事情总是不太美妙。”

谭嗣同:“恐也总是不可避免。”

梁启超:“然。如《扬州十日记》所载,令人发指眦裂,此杀戮世界,非急以法维之,人类或许就要灭亡!”

《扬州十日记》、《明夷待访录》是清廷的禁书,梁启超“窃印”之“加以按芋,秘密发播,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时务学堂可以称为维新学堂了。湖一省,在黄遵宪、谭嗣同、梁启超的合力推动下,另有《湘报》、《湘学报》以“全省新政之命脉”南学会。南学会的具体创办者为谭嗣同、唐才常和熊希龄,讲演为活动形式,把甲午之后,民族危机深重,“敌氛压境,沿海江十数省,风声鹤唳,草本皆兵”之情形诉诸以百姓。1897年冬,德国侵略者又强占胶州湾,国主义瓜分中国已是燃眉之急,南学会将这一时事形势及时报告会友,轰动一时。

南学会之后,湖南各府州县纷纷设会,计有:湖南不缠足会、延年会、学蒯会、公法学会、法律学会、群萌学会、任学会、舆算学会、龙南致用学会、明达等会等。

《国闻报》评论说:“湖南风气日开,较之沿海各省,有过之无不及也。”

在中国历史的一个紧要关头,湖南是“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

梁启超也为湖南而自豪:

自时务学堂、南学会既开后,湖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各县州府私立学校纷纷并起,学会尤盛。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自是以往,虽守旧者日事遏抑,然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湖南之士之志,不可夺也。

湖南时务学堂梁启超门下的高材生,如李炳寰林圭、蔡锷等从此常常谈论国家大事,并以“起虽振敞,上利于国,下泽于民”为己任。同时也直剞“朝廷纲纪败坏”。蔡锷则以“求学苦读,匡济日艰,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决不随俗沉浮以污”为人生的目标。

湖南守旧派的攻击也甚嚣尘上了。

王先谦指康有为学说为“心迹悖乱,人所多知”;而康门之下的梁启超乃“阐扬师说,贼我辛人”。又指南学会谭嗣同等人是“逞其邪说,放厥篝词”,一律扣上了“首创邪说,背叛圣教,败灭常,惑世乱民”的罪名。

梁启超自然是首当其冲地被口诛笔伐之者:“雹六经,灭圣经也;托改制,乱成宪也;倡平等,璺纲常也;申民权,无君上也;孑L子纪年,欲人不生有本朝也。”

爆竹一声辞旧岁。新的一年,1898年来临了。

中国人民已经习惯了:希望中的一年总是在岁望中过去。

希望,失望,失望而又希望。虽说失望总是巨大的,可是智者所感所觉所见自希望,哪怕渺小到若小露、若新萼、若星火,却总是视之为新世纪曙光之先兆。

风雨飘摇中的世纪末啊!

艰难跋涉中的先行者啊!

梁启超又要收拾行装了,康有为命他“即刻赴京”。

同类推荐
  •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真实记录了冯玉祥将军一九三零年以前的政治生活。全书从他降生写起,直到弱冠从军、滦州起义、兴兵讨袁、力挫张勋、驱逐清废帝、参与北伐等,采用作者自述形式,绘声绘影、真切而感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叙述形式上,均有历史特色。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和尚皇帝:朱元璋》为丛书之一,介绍了早年生活、投军从戎、建立明朝、身葬孝陵、历史评价。《和尚皇帝:朱元璋》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所选取的这些女性,不仅自身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她们的身世、命运都具有传奇性,可以说她们身边的男人也都不是等闲之辈,每个人都具有很强的传奇性和故事性,所以能够激起女性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不单单只是停留于对优秀女性的欣赏、崇拜。作者默默以优美动人的笔触娓娓道来,讲述了这些传奇女性的生平,她们的成就,她们的悲喜,她们的感情生活,她们的事业波折。信息含量大,且作者在编写中对于细节的把握非常动人,从女性角度出发,体察幽微地描摹了这些众人眼中高高在上的女人,她们内心最温柔的细节和最伤痛的感触。"
  •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总会有某个角度,总有“见仁见智”的情况,因为人的本质也是不断展开的过程,因而读人只有在过程之中才能够不断超越原有的层次,进而不断地深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我们要从开端上解读,在过程中领会,在历史中诠释,在未来中把握。读人要在历史的延续中读出人性、人的特征与人的本质。人在面向世界生成的同时,历史也按照人的本性特征不断展开,从历史中能够看到人的发展轨迹。在这个意义上,读史就是读人,在人的本质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因素的价值。
热门推荐
  • 许我向你看(上)

    许我向你看(上)

    那一天的很多细节,韩述都已经成功地忘记了,记忆好像有块黑板擦,悄无声息地抹去了他害怕回想的片断,留下满地粉尘……唯有一幕他怎么也擦不掉——她站在被告席上,而他在台下。韩述不敢看她的眼睛,却期盼着她能望他一眼。可是她没有,他知道,一秒也没有。桔年的心里住着一个人,她坚信那个人只是闭上了眼睛,很多年后,她做了一个梦,那个人终于睁开双眼对她微笑,然后她却哭了。521级台阶上的那颗石榴树,年年开出一样火红刺目的花朵,曾经一笔一划刻下的“hs&jn”,谁陪着谁一起来看?
  • 早安,机长先生

    早安,机长先生

    【风尚阁】告诉你,阅读是一件美丽的事。http://m.pgsk.com/fengshang/文案:简心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爱上这样一个人。他沉静如佛,喜怒不形于色,有时腹黑有时世故,有时冷漠有时体贴。而她,仿佛永远都猜不到他的心思。可就是这么一个人,让原本懂事自持的她一头栽进了那个深渊,并且无怨无悔。他是航空公司机长,身边美女无数,而她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小丫头,他大概是看一眼都觉得多余。谢妈妈一声令下被他接走后,简心就知道,从此她就是他最大的负担。她住进他家,给他造成万般困扰,想离开,却发现再也离不开。一直以为爱他只是她一个人的事情,于是,她将这件事藏得很深很深。直到那一天,他说,以后再也不许任何人吻你,除了我。
  • 十秒钟看透你的对手

    十秒钟看透你的对手

    FBI都不懂得读心术。汇集古今中外众多有识之士的研究心得。辨人于弹指之间,察其心而知其人;观人于咫尺之内,识其言而审其本,潇洒地辗转于生活的竞技场中,把人生的发球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 新编大众家常菜

    新编大众家常菜

    本书共分为家常菜和特色菜两大部分。家常菜对于厨艺初学者来说,可以从中学习简单的菜色,让自己逐步变成烹饪高手。对于已经可以熟练做菜的人来说,则可以从中学习新的菜色,为自己的厨艺秀锦上添花。
  • 箭霸乾坤

    箭霸乾坤

    村庄剧变,父母失踪,亲人离散,无助少年卷入异世大陆,是巧合还是阴谋,重重谜团,层层陷阱。懵懂少年自强不息、愤然崛起。看他如何催元神,学箭术,揭谜团,寻至亲,一人一箭舞乾坤!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萌芽:全国高考满分作文精选
  • 小园月夜:最优美的校园美文(时文选粹)

    小园月夜:最优美的校园美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百余篇校园散文,或生动活泼,或清新怡人,或优美独特,如雨后树林下湿润的草地,绿得让人称叹,软得让人想去抚摸。这些散文拾缀了校园中一个个优美的故事作为切入点,将校园的美丽和青春往事一一展现,以精简准确的菁菁语丝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散文之后都有思考和回味,乘着青春的列车,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 邪王的神医萌妃

    邪王的神医萌妃

    他们相隔千年,却意外相遇,她曾是他在这个世界里感受到的唯一温暖,他曾是她在这个世界里的最爱。相爱容易,相守太难,几经离别,生死不弃,宁负天下不负卿!是相信真爱?还是相信宿命既定的姻缘?男主很腹黑,入坑需谨慎~
  • 效率达人:高效工作50招

    效率达人:高效工作50招

    本书教会你提高工作效率的50个好方法,通过树立高效意识,我想把工作做好,天赋和才智固然重要。矫正不良方法,培养良好方法,也为之付出了艰苦努力,但就是提不高工作效率,没有业绩和效果,这是为什么呢?是天赋不够还是才智不足呢?其实要成为职场中的精英,获得骄人的成绩,重塑自身、改变命运;工作业绩、奖金、甚至晋升全都会在认真阅读本书之后接踵而来。,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正确方法更不可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