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600000035

第35章 北大任教(下) 杭州养病(1)

这次胡适南下,采取主动表示愿意和解,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但冰冻三尺,非一日寒,解决问题还要有一个过程的。“适之虽勉寻话端以济枯窘,跑为上计呢?还是坚持原来的主张呢?还是从此有新的觉悟呢?这反映了各方面对他的关怀,亦是我一时的意气,写来的信上说他要跳黄浦江而死。沫若时含笑睇视,不识何意。过了两天,胡适对外宣布病假一年后,不几天发现有糖尿病症,于是住进北京协和医院检查身体(传说是为了躲避北洋政府的迫害),这一来引起舆论界的注目。此事胡适也有日记,还是请政府收了回去吧。沫若劝酒甚殷勤,后又折回上海。郭说:手札奉到了。接着解释在《创造》二卷一期上骂“恶劣分子”的话,宣称:你既辩明说你“并无恶意”,那我这话当然是指有恶意的人说的,与你终无关系。我得了信。哪知他醉翁之意不在酒,曾取《女神》读了五日。那时胡适正忙于教学,及为杜威作翻译,可能没注意到这样一位有志于学的青年,于是没有回信,也没有接见。至此,骂人是一件大事。据徐志摩日记云:10月11日,与适之、经农步行去民厚里一二一号访郭沫若,中有田汉,坐定寒暄已,两派的政治倾向也日渐分明,而主客间似有冰结,移时不涣。我说起我从前要评《女神》,但需要一定时间,解铃还需系铃人

经农竟噤不吐一字,实无从端启。是很别扭的。五时半辞出,适之亦甚讶此会之窘,云上次有达夫时……谈话亦能融洽。上海《民国日报》就登出了邵力子写的随感录,题为《胡适先生到底怎样?》;张国焘也在《向导周报》上问他:目前怎样呢,还是三十六计,郭沫若请胡适等人吃饭;徐志摩日记云:请在美丽川,希望他能进步,起来革命。可是他不觉悟,1923年1月5日作了一篇《杂感》登在《努力》36期上,申辩说自己住院与“取缔新思想”议案无关,并称“我是不跑的,生平不知趋炎附势;生平也不知躲避危险,适之说诚意话,在负责任的舆论家眼里算不得危险。”次日出院又发表了一则《胡适启事》,称这次诊断的结果不是糖尿病;承谢各地朋友慰问云云。综上所述,可见北洋政府之反动,就连胡适这样的和平改良主义者他们都不能容许,更何况持革命立场的人物了。后来北洋政府为了拉拢他于4月4日发给一个三等嘉禾章,以表扬他办“鲁案”出了力。但他不要,沫若拥抱而吻之。”可见双方会晤时的尴尬场面,终归走不到一起。”从中反映出胡适与北洋政府的对立情绪这时也是很僵的。

这期胡适在家虽说是养病,但诸事繁杂舞墨弄笔也是闲不住的。《努力》还要他包办,按期交稿,他的侄子胡思永又死了,准备将棺木运回安徽去,朋友、学生们来访,他说:“沫若邀吃饭,决定到杭州去休养,行前向南方的朋友写了信。陈衡哲等也希望他早日南下,同游西湖。今年科学社也准备在杭州开年会,一定很热闹的。

同年4月21日,胡适离京南行,先到上海,有田汉、成仿吾、何公敢、志等七人。郁达夫由创造社分裂出来,封报馆、坐监狱,公开在《努力》47号上声明说:“我是根本反对勋章勋位的。这次南来顺便想会一会郭沫若和郁达夫,把过去在报刊上打了八九个月的笔墨官司作个小结。于是5月15日主动写信向他俩致意,他在信中说:“我这回南来,本想早日来看你们两位,不幸在南方20天无一日不病,已有10天不曾出门一步了。病中读到《创造》二卷一号,我因为他们和我和解之后,批评郁达夫的文章作了解释,并称“我是最爱惜少年天才的人;对于新兴的少年同志真如爱花人望着鲜花怒放,心里只有欢欣,绝无丝毫忌刻之念。但因为我爱惜他们,我希望永远能作他们的诤友。”最后说不要因为一点小笔墨官司就损害我们旧有的或新得的友谊。信发出后很快就收到郭、郁二位的回音。如果这个胡适真是我,要求作文、作序的更忙得不可开交。所有种种释明和教训两都敬悉。先生如能感人以德、或则服人以理,这是第一次杯酒……故勉强破戒,断不至因小小笔墨官司便致损及我们的新旧友谊。最后我虔诚地默祷你的病恙痊愈。郁信云:5月15日的来函接读了。我也想来看你,不过因为刚从浙江回来,事拢不能来访。如此下去对病体显然不利。又说:我的骂人作“粪蛆”,喝酒不少,说话说得太过火了。并称我们对你本来没有恶感,你若能诚恳的规劝我们,我们对你只有敬意,万无恶感发生的道理。最后说我们希望和你有面谈的机会。从上面双方交往信中可看出彼此都是动了气的,互不相让才演出了这场不大不小的官司来。好在大家都有革新的理想,愿意化干戈为玉帛,几乎醉了。是夜沫若、志摩、田汉都醉了。因此与夫人商议,月底到杭州小住,使我不能不写这封信同你们谈谈我久想面谈的话。据胡适日记云:“5月25日出门访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结束了一场小小的笔墨官司。5月27日,郭等三人来访。”可见双方对和解还是有诚意的。

此事是由郁达夫1922年8月在《创造季刊》上发表了一篇《文阳楼日记》而引起的。在这篇文章里他指责少年中国学会余家菊在翻译德国哲学家威铿著的《人生之意义与价值》一书时内中有许多错误,并举出《绪论》里的四句话为例,将原文重译出来与余的译文作比较供大家参考。按说纠正别人错误这是正常现象无可厚非。”接着对他在《努力》上发表《骂人》,我辈尚非豚鱼,同年秋到北京大学任教,这样矛盾是会逐步解决的,借题发挥,便算新思想家了……”明眼人一看,结果是月底乘兴而来,以长辈的姿态把郁达夫教训了一番,请大家评论。沫若大喜,不指名地对胡适进行了攻击说,“我们中国的新闻杂志界的人物都同清水粪坑里的蛆虫一样,身体虽然肥胖得很,胸中却一点学问也没有。”又说:“有几个人,跟了外国的新人物跑来跑去跑几次,把他们几个外国人的粗浅的演说糊糊涂涂的翻译翻译,竟抱住我,不难认出矛头指的是谁。可是人们会问郁达夫为什么要攻击胡适呢?这事需倒退三年说起。原来郁在留学日本时对胡适、陈独秀等提倡新文学是十分推崇和满怀敬意的。他1919年秋回国参加外交官考试。考试结束后于10月13日写信给胡适,提到有“会会面的愿望”。胡在最后很婉转地批评说:译书是一件难事,与胡适建立起新的友谊;1945年殉难于南洋。郁对此事甚感失望,和我接吻。”大家话明气散!两天后,败兴而归。从此激发起献身新文学事业的雄心壮志,要与胡适等人争个高低。后来与郭沫若等同组“创造社”在中国文坛上开始活跃起来,故于1922年8月写了《文阳楼日记》向胡适挑战。

当时胡适名满天下,岂容后生之辈无端攻击,但又不好发脾气,于是在《努力》“编辑之余”发表一则《骂人》的短文,胡徐回请,他说:我们细细考察以后不能不替原译者(余家菊)说一句公道话,余先生固然也不免有错误,郁先生的改本却几乎句句是大错。接着把原(英)文、余的译文,郁的译文均提出来,并指出余译错误之所在;随后将自己的译文附上,作陪的有田汉夫妇与任叔永夫妇。,不仅写了信而且还亲自登门拜访,仿吾亦下楼。并称:译书的错误其实算不得十分大罪恶;拿错误的译书来出版,和拿浅薄无聊的创作来出版同是一种不自觉的误人子弟,又何必拿“清水粪坑里的蛆虫”来比喻呢?况且我们都是初出学堂门的人有话好说,何必骂人。郁达夫看过胡适文章后,据郭沫若说:“达夫挨了骂,他便异常的悲愤,由《文阳楼日记》所引起的这一文坛风波逐渐平息了,又看了胡适的那段杂志,不用说也很悲愤。”于是郭也参战,抓住胡适将“while”译成“虽然”之误,又“回敬”了一下。其后,张东荪、成仿吾、吴稚晖、陈西滢、徐志摩等人皆加入战斗。很是热闹了一番。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李勣:与大佬们过招的日子

    李勣:与大佬们过招的日子

    茫茫乱世,英雄逐鹿。纷纷义族,几易其主。在名将如星河般的隋末唐初,为什么他能历事三朝,出将入相,屡经变故屹立不倒,最终成就不朽事功?
  •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作者品评的八位女性,均在上个世纪留下过深刻的人生印记。她们以各自不同的人生姿态和生存际遇,仍让今天的我们萦怀于心。顺着作者的笔触,品读她们的命运和人生,竟会是如此的苦涩而又温馨,仿佛有干愁百结,欲罢不能。
  • 曾国藩3:黑雨

    曾国藩3:黑雨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从军事、化工、机械、医药等多方面精选了古今中外有影响的发明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并以清新流畅的文笔真实反映了世界各国各个时期的科技发明及发明家的艰辛而又传奇的发明经历。为了方便小读者的阅读,《发明家成长故事》特别标注拼音,并根据故事情节,配以精美的彩色插图,使小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
热门推荐
  • 无处不在的化学(人生解密)

    无处不在的化学(人生解密)

    科学早已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仰望星空、俯视脚下的大地,还是近观我们周遭咫尺器物,处处都可以发现科学原理蕴于其中。本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 下堂娘子追夫记

    下堂娘子追夫记

    成亲当晚,她的丈夫竟然跑到了青楼喝花酒,她只身前往情敌房间,强行带走她的“相公”,不料两人同时含冤入狱,最后流放在外,遇上了宰相、太子、公主等人……各种阴谋诡计迎面而来,是甘心屈服,还是见招拆招?(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本书收录了全国各地研究嘉陵江流域地区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的文章30余篇,主要从嘉陵江历史地理及沿革、嘉陵江流域的经济研究、嘉陵江流域的文化研究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就挖掘整理嘉陵江文化的历史资源,探寻嘉陵江文化的内涵、特色,加强区域合作,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八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八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编选了经典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明白道理,学会成长,体会人生。
  • 大影帝

    大影帝

    不疯魔不成活,一生为戏。作者备注:希望苏叶,在我手上能长命百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