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4700000022

第22章 蕾妮·里芬斯塔尔 非常罪,非常美

她是希特勒口中“完美的德国女人”,

作为希特勒的御用导演,

她用十七万英尺的胶片描摹了人类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

作为导演、演员、摄影家、舞蹈家、作家、潜水高手她在那个战火不断的岁月里呼风唤雨。

仅仅因她曾为希特勒工作过七个月,她的一生都被钉上了十字架。

1.平民窟走出的德国嘉宝

一九〇二年八月二十二日,柏林郊区的夏天总是温和的,可对于管道工老里芬斯塔尔而言,外面的天气对他来说没有多大意义,仿佛一个管道工就应该生活在潮湿闷塞的管道里。直到有一天他厌倦了这种生活,并且上帝给了他一个女儿,于是他开始动脑筋做起了暖气设备的生意。

开始并不容易,但总算不用再一直待在管道里了,而是把那些可恶的管子卖给其他人。直到他的女儿蕾妮长到十八岁时,他们一家人还住在城郊的穷人区,当时正是一战结束,欧洲是一片百废待兴,这也给那个勤恳的老里芬斯塔尔提供了翻身的机会。

他将女儿送到了国家艺术学校,虽然小家伙似乎对绘画并不感兴趣,但在一百多名被甄选的学生中还是成了能被录取的两名幸运儿之一。蕾妮出落得很漂亮,实在不像是一个管道工的孩子,她四岁就开始写诗,不喜欢学钢琴,却还是在柏林音乐厅学生音乐会里技惊四座,老里芬斯塔尔偷偷地观察着这一切,内心觉得很欣慰,这个丫头会成为一个上等人。

等到蕾妮十六岁时,这一天对她来说很重要。在美术学校的广告栏她看到了一张招募舞蹈演员的广告,于是便偷偷瞒着家人去参加了甄选,不过毫无经验的她这次并没有被选上。然而对舞蹈的兴趣还是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后来她靠着她的天赋和努力进入了这所舞蹈学校。

又是一次大胆的决定,她从国家艺术学校退学,决定成为一名专业的舞蹈演员。一九二二年,蕾妮·里芬斯塔尔正式在慕尼黑登台献艺。无数掌声香花扑面而来,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小姑娘,显然她是抢足了风头。

二十岁的蕾妮终于成了一名真正的芭蕾舞演员,她在舞台上所显露的大气,让人实在不敢相信她仅仅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然而就在布拉格暴风骤雨般的掌声中,她太过投入以致让膝盖受了伤。也许命中注定芭蕾这个小小舞台是留不下蕾妮·里芬斯塔尔这样凌烈的女人的。

经过四年的休整,她看到了另一个机会,也正是一张海报改变了她的后半生。素有“高山片之父”之称的阿诺德·范克要筹划他的新片《圣山》,这位著名导演素来就是以严厉著称的狠角色,蕾妮大胆主动写信给他,信上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和她的照片:

“请让我主演你的电影,只有我才是你电影中的女主角。”

阿诺德·范克被这大胆且魄力十足的女人吸引住了,他只是提醒了她一句话,如果有胆子亲自攀越电影里的峭壁,就可以成为他的女主角。蕾妮·里芬斯塔尔用她的果敢不仅是攀越了那座峭壁,甚至还徒手翻越了欧洲版图上几乎所有的白云岩山峰。

对她而言,任何一次挑战都是能催生她精神力量的振奋剂。正是凭借着她这份胆识,十部电影拍下来,好莱坞被这德国女人所震动,冯·斯登堡心怀敬佩地对她说:“我可以把你变成第二个黛德丽。”

不过蕾妮·里芬斯塔尔的理想却不是成为第二个嘉宝,她开始撰写剧本,在游说电影公司为她投资失败后,这个女人开始自己单干起来。由她自编、自导、自演的高山电影《蓝光》一出台便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银奖。

那是一九三二年,黑暗前最后的一段黎明时光,任何人包括蕾妮本人也没有想到,改变她整个命运的时刻即将到来。

2.女人是不被允许犯错的

就在她的处女导演作品《蓝光》获奖的第二年,**党便上台了。历史翻开了全新的一页,每个人都只能顺从那股命运的力量,即使是像蕾妮·里芬斯塔尔那样石头一般坚强的女人。一九三四年,希特勒计划在纽伦堡举行一次盛大的阅兵仪式。三十二岁的蕾妮·里芬斯塔尔被命运选中成为这部纪录电影的导演,这就是后来臭名昭著的《意志的胜利》。

如果排除电影背后的政治因素,影片本身所流露出的宗教意味是深沉的。电影手法所带来的巨大煽动力也是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不过这股力量没有被人善用,而变成了战争机器上的发条,加速了那位狂人的毁灭行动。

作为曾是出色的舞蹈演员的蕾妮,对画面的节奏和动感她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把握。在动静之间的转化几乎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时常她会使用一种大胆的静止画面,这在当时的纪录片领域还是从来没有运用过的手法。

长达九十分钟的《意志的胜利》没有一句解说词,将艺术性和记录性融为一体,风格如高山峻岭般让人望而却步。此后电影学院的学生们每每都会翻出这部被人称作是“垃圾”“战争机器”的影片来学习观摩,如果你能理解在这个德国女人脑子里只有纯粹的美和艺术,你就可以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被这部“邪恶的”电影所征服。

这部影片一出,世界一片哗然,在战争剑拔弩张的时刻,艺术往往显得如此势单力薄,人们只会对这个希特勒偏好的女人报以恶言,以致传出了蕾妮·里芬斯塔尔就是希特勒的秘密女友的传言。

而对于满脑子只有艺术和美的蕾妮·里芬斯塔尔而言,担任《奥林匹克》的导演是另一次百年难遇的机会,她几乎调动全国之力去达到一个影像艺术的至高点,虽然这背后是一双肮脏的手去推动的,还沾着犹太人的血,但在那个时代被迫为**服务的人很多,她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不过是借着这个机会去实现了一个艺术的理想。

她满怀理想并声称:奥运会开十四天就要结束,而我的电影至少要让人看二十年。

一九三八年四月二十日,《奥林匹克》一公映,美国《洛杉矶时报》就发出了这样的评论:“这部影片是摄影机的胜利,是银幕的史诗。”

此时战争还没有爆发,《奥林匹克》所带来的影像盛宴是全人类的,不过掌声还未响起战争就来了,蕾妮·里芬斯塔尔一生的幸运也就此用尽。

3.她的一切罪根源于她对美的沉溺

由**发起的战争爆发了,不知道蕾妮·里芬斯塔尔是悬崖勒马还是突然醒悟自己成了一个被人利用的工具,她完全处于了息影的状态,拒绝一切和**宣传片有关的活动,然而此时再刻意拉开她与希特勒的关系似乎已经太晚了。

战后,扑面而来的谩骂声此起彼伏,她成了第一批被逮捕的电影人之一,她被关进了监狱。虽然后来被释放了,但从此她所做的一切都被人无情地抵触着,她被唤作希特勒的情妇,**的宣传工具。

中年后她出走非洲,跟随海明威小说里的描述,她将自己又重新置于旷野的冒险之中。电影是拍不成了,她就拿起了相机,出了一本有关土著生活的摄影集。这本名为《努巴》的摄影集里充满了唯美的风格,然而即使是如此,还是为她招来了舆论的轩然大波。而在她七十二岁高龄时,为了参加深海潜水培训班,她少报了二十岁,最终她拿到了资格证,人们这才发现她成了世界上有史以来年龄最长的潜水者。

以“左岸英雄”自居的桑塔格就质疑:在她对力与美的夸张中,掩盖了她对种族身份的划分,这还是换汤不换药的***审美品位。然而一向性格直爽的蕾妮甚至不顾正中敌人下怀地回答记者有意刁难的提问,“对我来说,作为被摄体,老人和孩子都显得没有魅力。”这次她的直脾气又一次给她惹来了麻烦,以致那段时间她必须聘请三个秘书才能处理完每天所收到的信件。

无论是她做的非洲土著生活作品展还是海洋世界的摄影,只要是蕾妮·里芬斯塔尔的作品每到一处展览都会有抗议者打上门来,“**展览!”“不许兜售***美学!”标语常换常新,但态度从未改变,蕾妮终于愤怒了。

“不要因为我曾为希特勒工作了七个月而否定我的一生!”

她对所有人这样说,即使这句话多少有些道理,但人们对她的偏见直到她一百零三岁辞世还是没有息声。就在她一百岁高龄时,这位总不服输的德国女人潜到了深海拍摄她的海底世界。这样的冒险一直持续到她一百零三岁时的一个清晨,她沉沉睡去,没有再醒来。

还是影评人理查德·考利斯在这个世纪老人过世后说了句公道话,对于她的一生遭遇,“那是因为《意志的胜利》拍得太好了,加上,她的风格,加上,她是个女人,一个美丽的女人”。

同类推荐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和尚皇帝:朱元璋》为丛书之一,介绍了早年生活、投军从戎、建立明朝、身葬孝陵、历史评价。《和尚皇帝:朱元璋》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千古枭雄朱元璋

    千古枭雄朱元璋

    少年贫寒,徘徊在死亡边缘;中年称王,终创建千秋霸业;千古枭雄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他,做过和尚,做过乞丐,终君临天下,成为九王至尊;后人评说,他是明君,惩治贪官毫不留情;后人评说,他是暴君,兔死狗烹杀人如麻,他,被人称为千古枭雄——朱元璋。
  •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福建闽侯人。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新月派女诗人,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精选了丘吉尔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他是中国两代领导集团的核心成员,在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中,陈云是主抓经济的第五号人物,排在毛刘朱周之后。在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中,陈云是“第二号人物”,仅次于邓小平。他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素有共和国“掌柜”之赞誉,他的经济思想深度影响了中国经济体制和时代进程,对现在的经济体制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邓小平称赞他是“改革开放的副总设计师”。他在“文革”前经历了三起三落,毛泽东多次说他“右”,但是又不能不在经济发生困难时把陈云“请”出来。他有哪些过人的经济才能?他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中,属于少数没有被打倒的高级领导人,遭到的批判也不多,他有哪些高明的人生智慧?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第一权妃

    第一权妃

    推荐最新文《妖妃难驯:爷,夫人又撩汉了》她背弃家国,以万人的鲜血,染红他的帝座。他却挽她人登上帝位,一道圣旨,她被冠上乱伦苟且的罪名。天下愚民,被蛊惑,以为喝她的血能灭病痛,她被刺百刀饮血,最后被渣男渣女剜心而亡,孩儿被摔亡。灵魂不灭,竟然重生在相府庶出四小姐身上。嫡母狠心,嫡姐伪善,姨娘庶妹狼子野心,她步步惊心,遇神杀神,遇佛杀佛。这一世,她是嗜血修罗,要毁了他的天下,杀了他的人,誓把人间,变成地狱。她是妖妃秋意浓,一世艳骨,凡尘杀戮,不想成佛,只想成魔。
  • 在路上

    在路上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末世之渡劫飞升

    末世之渡劫飞升

    唐唐新书:《星际大佬的掉马生活》谢谢小可爱们来支持来阅读。这是一个末日的世界,和平已不复存在,丧尸横行,人心险恶。末世爆发的第三年,伴随着人类的是无数的战争、死亡,杀劫抢掠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在这个丧尸横行,人心难测的地方,唐清越为了救堂妹却被堂妹亲手推进丧尸群,大难不死,重生到末日前十天,随身空间让她发现了修仙者这个秘密,从此走上强者的逆袭之路。【喜欢唐唐的读者,请加群:209147284】
  • 优秀员工的8项修炼

    优秀员工的8项修炼

    只有抱着“为自己工作”的心态,才能心平气和地将手中的事情做好,最终获得丰厚的物质报酬,赢得社会的尊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是本书的主旨所在。本书介绍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工作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语言通俗易懂,观点鲜明透亮,理论和案例相结合。不仅帮助你了解,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改变”。书中汇集了大量职场精英的经验,提供了工作中应对各种问题和挫折的技巧和程序。本书有助于员工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杰出;是成就员工职业辉煌、提升企业凝聚力、建立企业文化的完美指导手册;是一本很适合单位培训和个人发展的职场读物。
  •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大全集(超值金版)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大全集(超值金版)

    对于人生道路上的鲜花与掌声,就非易事。大的挫折与大的灾难,能不为之所动,能坦然承受,这就是一种度量。但对于坎坷与泥泞,能以平常心视之,也就是会选择懂放弃。佛家以大肚能容天下之事为乐事,佛家常说:“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一个人拿得起是一种勇气,这便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既来之,则安之,这是一种超脱,放得下是一种度量。有处世经验的人大都能等闲视之,屡经风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拿得起放得下,但这种超脱又需要多年磨炼才能养成。学会选择,实为可贵;懂得放弃,才是做人的真谛
  • 触动心弦

    触动心弦

    他的悲摧之处在于顾盼生辉的美人对他的熟视无睹,如若终生不相识,他还会不会为她的无视而失落,继而陷入情网?她却无知无觉,始终沉浸在自己的梦中不能醒来,那又绿江南岸的微风细雨能否转入此间来……你许我一抹笑颜,我馈你一世芳华!且看一段都市男女的爱情童话……
  • 砺炼完美人格

    砺炼完美人格

    塞缪尔·斯迈尔斯在这方面的兴趣一直被“砺炼完美人格”这一主题所吸引,他习惯于从给那些年轻人的演讲体会中做些记录,有时在几个小时的课堂后作笔记,记下阅读、观察和生活经历的结果,因为他在构思与此相关的主题。
  • 极品仙修

    极品仙修

    你知道魂魄到底是什么吗?你知道修仙和修真的区别吗?修仙只是自欺欺人之道,只有修真才能超凡脱俗。一个罗辰道袍手持法剑的老头说道:“我乃大罗金仙”一个清羽道袍手握拂尘发须洁白的老头说道“贫道乃太上仙君"李清不屑的看了它们一眼说道:“你们两个把脸凑过来,让我给你们印上本座的足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