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4000000008

第8章 陈涉世家(2)

武臣到了邯郸,就自立为赵王,陈馀做大将军,张耳、召骚两人任左、右丞相。陈王知道后非常恼怒,就把武臣等人的家属逮捕了囚禁起来,打算杀死他们。上柱国蔡赐劝说道:“秦王朝还没有灭亡就杀了赵王将相的家属,这等于又生出一个与您为敌的秦国来。不如就此正式封立他。”陈王于是派遣使者前往赵国去祝贺,并把武臣等人的家属迁移到宫中软禁起来,又封张耳的儿子张敖做成都君,催促赵国的军队迅速入函谷关。赵王武臣的将相们商议说:“大王,您在赵国称王,并不是楚国的本意。等楚国灭秦国以后,一定会来攻打赵国。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不派兵向西,而派人向北攻取燕国的辖地以扩大我们自己的领土。这样赵国南据黄河,北又有燕、代的广大土地,楚国即使战胜了秦国,也不敢来压制赵国。如果楚国不能战胜秦国,必定会倚重赵国。到时候赵国趁着秦国疲乏,就可以号令天下了。”赵王觉得有理,因而不向西出兵,而派了原上谷郡的卒史韩广领兵北上去攻取燕地。

燕国的旧贵族和豪杰们劝韩广说:“楚国已经立了王,赵国也已立了王。燕国地方虽小,过去也是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希望将军您自立为王。”韩广回答说:“我的母亲还留在赵国,这不行。”燕人说:“赵国现在正西面怕秦,南面忧楚,他没有力量阻止我们自立。况且以楚国的强大,都不敢杀害赵王将相的家属,赵国又怎敢加害将军的家属呢?”韩广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于是就自立做了燕王。过了几个月,赵国派人将燕王的母亲及家属送归燕国。

原文

当此之时,诸将之徇(xùn)地者①,不可胜数。周市北徇地至狄②,狄人田儋(dān)杀狄令,自立为齐王,以齐反,击周市。市军散,还至魏地,欲立魏后故宁陵君咎为魏王③。时咎在陈王所,不得之魏。魏地已定,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周市不肯。使者五反,陈王乃立宁陵君咎为魏王,遣之国。周市卒为相。

将军田臧等相与谋曰④:“周章军已破矣⑤,秦兵旦暮至,我围荥阳城弗能下,秦军至,必大败。不如少遗兵,足以守荥阳,悉精兵迎秦军。今假王骄,不知兵权⑥,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因相与矫王令以诛吴叔,献其首于陈王。陈王使使赐田臧楚令尹印⑦,使为上将。田臧乃使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以精兵西迎秦军于敖仓⑧。与战,田臧死,军破。章邯进兵击李归等荥阳下,破之,李归等死。

阳城人邓说(yuè)将兵居郯(tán)⑨,章邯别将击破之,邓说军散走陈。铚人伍徐将兵居许⑩,章邯击破之,伍徐军皆散走陈。陈王诛邓说。

陈王初立时,陵人秦嘉、铚人董(xiè)、符离人朱鸡石、取虑人郑布、徐人丁疾等皆特起,将兵围东海守庆于郯。陈王闻,乃使武平君畔为将军,监郯下军。秦嘉不受命,嘉自立为大司马,恶属武平君。告军吏曰:“武平君年少,不知兵事,勿听!”因矫以王命杀武平君畔。

章邯已破伍徐,击陈,柱国房君死。章邯又进兵击陈西张贺军。陈王出监战,军破,张贺死。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陈胜葬砀(dàng),谥(shì)曰隐王。

注释~~~①徇:掠取地盘。②狄:县名,今山东高青县东南。③宁陵君咎:即魏咎,魏国诸公子之一,宁陵君为其封号。宁陵,在今河南宁陵南。④田臧:吴广的部将。⑤周章:即周文。⑥兵权:用兵作战的变通之术。⑦令尹:战国时楚国掌军权的最高官员,相当于后世的宰相。⑧敖仓:秦朝的大粮仓,在今河南荥阳东北敖山上。⑨邓说:陈涉的部将。郯:在今山东郯城北。张守节《史记正义》认为,“郯”应作郏。因郏在荥阳南,离陈郡较近,地理形势更相合。⑩铚:县名,今安徽宿县西南。伍徐:陈涉的部将。许:县名,今河南许昌市东。陵:应作“淩”,县名,今江苏泗阳县西北。取虑:县名,今江苏睢宁县西南。徐:县名,今安徽泗县南。东海守庆:秦朝的东海郡太守名庆者。东海,郡名,郡治在郯。大司马:周代官名,掌军政大权。汝阴:县名,今安徽阜阳。下城父:邑名,今安徽蒙城西北。砀:县名,今安徽砀山县。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之意的称号。隐王:陈胜起义功业未终,故谥为隐王。隐,有哀怜之意。

译文~~~在这个时候,到各地侵占土地的将领,数不胜数。周市北上攻城掠地到了狄县,狄人田儋杀了狄县县令,自立为齐王,凭借齐的力量来反击周市。周市的军队溃散了,退回到魏国的地方,打算立魏王宗室宁陵君咎做魏王。这时咎在陈王那里,不能回到魏地去。魏地平定以后,大家想共同拥立周市做魏王,周市不肯接受。使者先后五次往返于陈王与周市之间,陈王才立宁陵君咎做魏王,遣送他回魏国。周市最终做了魏相。

将军田臧等人一起谋划说:“周文的军队已被打败,秦军早晚就要到来,我们围攻荥阳,久攻不下,如果秦军到来,一定会被打得大败。不如留下一小部分兵马,足以守住荥阳就可以了,然后以其余精锐的军队迎击秦军。现在假王吴广骄横,又不懂得用兵,没法和他商议,不杀了他,我们的计划恐怕会失败。”于是就假造陈王的命令杀了吴广,把吴广的头献给陈王。陈王就派使者赐给田臧“楚令尹”的大印,任命他做上将。田臧派部将李归等人驻守荥阳,自己带了精锐的部队西进到敖仓迎战秦军。双方交战,田臧战死,军队被打败。章邯又进军到荥阳攻打李归部队,击败了他们,李归等人战死。

阳城人邓说领兵驻扎在郯城,章邯另派部将击败了他们,邓说的部队溃逃到陈郡。铚人伍徐率兵驻守在许县,章邯的军队又击败了他们。伍徐的军队也都逃到陈郡。陈王就把邓说杀了。

陈胜刚为王时,陵县人秦嘉、铚县人董、符离人朱鸡石、取虑人郑布、徐县人丁疾等都分别起兵反秦,他们领兵把东海郡名叫庆的郡守围困在郯。陈王听说后,就派武平君畔做将军,督率郯地的各路军队。秦嘉不接受这个命令,自立为大司马,不愿意隶属于武平君畔。便对他的军吏们说:“武平君年纪轻,不懂得军事,不要听他的!”接着就假托陈王的命令杀了武平君畔。

章邯打败伍徐以后,接着进攻陈郡,陈王的上柱国房君蔡赐战死了。章邯又领兵进攻驻守在陈郡西边的张贺部队。陈王亲自出来督战,结果楚军还是战败,张贺战死。腊月,陈王退到汝阴,在回到下城父时,他的车夫庄贾杀了他,投降秦军。陈胜死后安葬在砀县,被后人“谥”为隐王。

原文

陈王故涓人将军吕臣为仓头军①,起新阳②,攻陈下之,杀庄贾,复以陈为楚。

初,陈王至陈,令铚人宋留将兵定南阳③,入武关④。留已徇南阳,闻陈王死,南阳复为秦。宋留不能入武关,乃东至新蔡⑤,遇秦军,宋留以军降秦。秦传留至咸阳,车裂留以徇⑥。

秦嘉等闻陈王军破出走,乃立景驹为楚王⑦,引兵之方与⑧,欲击秦军定陶下⑨。使公孙庆使齐王⑩,欲与并力俱进。齐王曰:“闻陈王战败,不知其死生,楚安得不请而立王!”公孙庆曰:“齐不请楚而立王,楚何故请齐而立王!且楚首事,当令于天下。”田儋诛杀公孙庆。

秦左右校复攻陈,下之。吕将军走,收兵复聚。鄱(pó)盗当阳君黥(qíng)布之兵相收,复击秦左右校,破之青波,复以陈为楚。会项梁立怀王孙心为楚王。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huǒ)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zhuān)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陈王信用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高祖时为陈涉置守冢(zhǒng)三十家砀,至今血食。

……

注释~~~①涓人:官名,掌管宫中洒扫、洗涤等内务。仓头军:吕臣所率士兵皆戴青巾为号,故称仓头军。仓,亦作“苍”。②新阳:在今安徽太和县西北。③南阳:郡名,郡治在宛县,即今河南南阳市。④武关:在今陕西咸阳市东。⑤新蔡:县名,今河南新蔡。⑥车裂:古时酷刑,以车马撕裂人的肢体。徇:示众。⑦景驹:楚贵族后裔,姓景名驹。⑧方与:县名,今山东鱼台北。⑨定陶:县名,今山东定陶西北。⑩公孙庆:秦嘉的部将。齐王:即田儋。左右校:武官名,即左右校尉。这里指左右校尉统领的军队。鄱:县名,今江西波阳东。当阳君:英布的封号。黥布:即英布,因受过黥(在额上刺字)刑,故有此称。英布曾在鄱为盗,故又称“鄱盗”。青波:即青陂,在今河南新蔡县西南。宫门令:守卫宫门的官。夥颐:叹词,表示惊讶或惊羡。沉沉:深邃的样子。这里形容宫殿富丽堂皇。颛:同“专”。中正:官名,掌考核官吏、确定官吏升贬。司过:官名,掌纠查官吏过失。司:同“伺”,窥探。血食:指享受祭祀。因为祭祀时要宰杀牲畜做祭品,故有此称。

译文~~~曾做陈王侍从的将军吕臣组织了一支青巾裹头的队伍,在新阳起兵,后攻打陈郡,攻克后,杀死庄贾,又以陈郡作为楚国的根据地。

当初,陈王刚到陈郡的时候,曾令铚县人宋留领兵去平定南阳,再进军武关。宋留攻占了南阳后,却传来陈王被杀的消息,于是南阳又被秦军夺了回去。宋留没法进军武关,就往东到达新蔡,不料又遇上秦军,宋留带着部队投降了秦军。秦军押解宋留到咸阳,将他车裂示众。

秦嘉等人听说陈王的军队已经战败逃走了,就立景驹做了楚王,率兵到了方与,准备在定陶附近袭击秦军。于是派公孙庆去见齐王田儋,想联合他一同攻秦。齐王说:“听说陈王战败了,至今生死不明,你们怎么能不向我请示就自立为王呢?”公孙庆说:“齐不请示楚国而立王,楚国为什么要向齐请示才能立王呢?何况楚国是首先起义反秦的,理当号令天下。”田儋就杀了公孙庆。

秦的左右校尉率领部队再次攻打陈郡,攻下它。将军吕臣逃了出来,重新集结兵马。并与当年在鄱阳为盗后被封为当阳君的黥布的军队联合起来,共同攻击秦的左右校尉,在青波把他们打败了,将陈郡又夺回楚国。这时正好项梁立楚怀王的一个名叫心的孙子做了楚王。

陈胜称王总共六个月的时间。当王之后,以陈为国都。陈胜从前受雇耕田时的老伙伴听说他做了王,来到了陈,扣着宫门说:“我要见陈涉。”守宫门的官员要把他捆绑起来。经他反复辩解,才放开他,但仍然不肯为他通报。等陈王出门时,他拦路呼喊着陈涉的名字。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这个人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后,惊叹道:“夥颐!你当王的宫殿可真大真深啊!”楚地人把“多”叫做“夥”,所以现在天下流传称王叫“夥涉”的俗语,就是从陈涉开始的。这个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放肆,常常跟人谈起陈涉的一些旧事。于是有人对陈王说:“您的那位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王就把这个人杀了。从此以后,陈王的故交旧知都纷纷离去,他的身边再没有可亲近的人。陈王任命朱房做中正,胡武做司过,专门监察群臣的过失。将领们攻占了地盘回到陈,稍不服从他们的命令,就抓起来治罪,以苛求群臣的过失来表示自己的忠心。凡是他们不喜欢的人,一旦犯了错,不交给负责司法的官吏去审理,而是擅自审问定罪。陈王却很信任他们。将领们因此就不再亲近依附陈王了。这是陈王所以失败的原因。

陈胜虽然死了,但他所封立派遣的侯王将相最终灭掉了秦,这是由陈涉首先起义反秦促成的。汉高祖时,在砀县安置了三十户人家为陈涉看守坟墓,到现在仍按时杀牲祭祀他。

……

同类推荐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热门推荐
  • 盗仙记

    盗仙记

    王盗,从小与爷爷相依为命,受老头子临终嘱托,为了果腹生存,他做了仙道门派的外门弟子。入了山门,却发现修道者性情冷漠,弱肉强食。为求得道成仙,王盗勤奋修炼,渐渐在修仙界展露头角。借助金手指无相宝衣,得窥天道。且看他如何杀神,除妖!纵横天下,一统三界!
  • 孤女宅斗手札

    孤女宅斗手札

    被大房算计产业,被三房算计嫁妆,被王爷看上,被太后嫌弃:这是青蕴出嫁前。被小妾使绊子,被宫里人来回折腾,被丈夫宠上了天:这是青蕴出嫁后。孤女——王妃——国夫人,这是青蕴的一生。
  • 撞到恶魔学长

    撞到恶魔学长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带着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捻,我就跑,轰的一声学校不见了…….正式加入渊海私立学园第一天,我呢,.喜玫玫穿着超级美美的裙子去,哼着歌儿走在宽敞的校园小道,哦不,是大道上。哦,MYGOD,站在大道边一脸坏笑的帅哥是怎样?虾米?唱歌唱到需要以扫地来偿还债务?这位仁兄有没有搞错,我不过唱个歌而已,什么时候就欠了债了。二年级A班的这位学长是很拽厚,居然敢扣罪名在我头上——什么污染学校环境,对校长不敬,所以,要清扫学生会办公的地点一个月作为补偿?切,谁理你,叫我扫地,我就去嗑瓜子,气死你,哈哈。
  • 只要儿子不要相公

    只要儿子不要相公

    穿越变成大肚子少妇!还有个英俊少年,自称是我丈夫?连番轰乍令人无法接受,受刺激过度引发腹痛,折腾半天终于顺利早产,该死的古董生完孩子就拆桥,只要孩子不要人,一脚将我踢出房当作下人使唤,还不许我见那刚出生的娃。好小子,咱走着瞧!
  • 恐怖迷影(走进科学)

    恐怖迷影(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芸编指痕

    芸编指痕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会说才会赢

    会说才会赢

    一本终于让你开窍的口才书!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就把“口才、金钱、原子弹”作为在世界上生存的三大法宝;而20世纪60年代后,世人又将“口才、金钱、电脑”作为最有力的三大法宝。在这几大“法宝”改变的情况下,“口才”一直都独居法宝之首,足见其重要性。《会说才会赢》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口才实例,详细地介绍了一些说话方法与技巧,也单独介绍了交谈口才、社交口才、职场口才、处世口才、朗诵口才、演讲口才、论辩口才等。实景实情,令人身临其境,发现口才的奥妙,学会说话的技巧。
  • 为什么你勤劳却不富有

    为什么你勤劳却不富有

    本书揭示了快速告别“穷忙族”的18个秘密。人人都不希望自己是一个空有才华的穷人,人人都想摆脱穷忙成为富闲一族。如何才能实现这个梦想呢?显然,任凭命运摆布的人是不能成为富闲族的。只靠辛勤劳作而不知道思考的人也不能摆脱穷忙。本书阐述了一些让你摆脱穷忙成为富闲族的方法和技巧,那就是:首先要有成为富闲族的想法,运用潜意识的力量,相信自己能成为富闲族,从而在心里形成财富暖流。其次是,要培养财富智慧,培养良好的习惯,要敢于冒险,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出正确的决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马上行动……另外,本书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测验。读完这本书,你就会明白,摆脱穷忙成为富闲族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难。
  • 中西合俎集

    中西合俎集

    本丛书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如是学术旨趣——静虑澄心,“虚怀若谷,静一至道”。于学科建设而言,此为根本,当有深意焉。“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同时“皓首穷经”,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拓展学术境界,提高专业能力。我们高悬起“学术境界”这把标尺作为理想的目标去衡量、读解与阐释外语教学生动的现实实践,试图以求“道”之旨“月印万川”,鉴照理论与教学实际,使其呈现“有我之境”。丛书的核心理论追求就是“求道”,并将其悬为映照万川之“月”,作为价值尺度,以求“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