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3900000044

第44章 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自序①

《史记》

本文是《史记》的自序,也是司马迁的自传,人们常称之为司马迁自作之列传。不仅一部《史记》总括于此,而且司马迁一生本末也备见于此。文章气势浩瀚,宏伟深厚,是研究司马迁及其《史记》的重要资料。

太史公曰②:“先人有言③:‘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上大夫壶遂曰④:“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⑤,诸侯害之,大夫雍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⑥,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pìn)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汤武之隆,诗人歌之。《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⑦,改正朔⑧,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⑨,幽于缧(lěi)绁(xiè)。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yǒu)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⑩,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注释

①《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为《史记》所作的序文,列在全书最后。本篇是从中节选的一部分。

②太史公:司马迁自称。

③先人:指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

④壶遂:西汉天文学家,曾和司马迁一起参加《太初历》的编定,官至詹事,秩二千石,故称上大夫。

⑤司寇:掌刑狱、纠察的官。

⑥五行: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由水、火、木、金、土等可以相生相克的五种元素构成,这五种元素被称作“五行”。

⑦封禅: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礼。封,在泰山上设坛祭天。禅,在泰山南面梁父山上辟基祭地。

⑧正朔:一年的第一天。正是一年的开始,朔是一月的开始。古时改朝换代,都要重新确定正朔,以示受命于天。

⑨李陵之祸:天汉二年(前99年),汉武帝以贰师将军李广利为主力,骑都尉李陵为偏师,兵分三路击匈奴。李陵率军深入匈奴腹地,遭匈奴主力围困,最后矢尽援绝而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被处以宫刑。这就是“李陵之祸”。

⑩孙子膑脚:孙子,即孙膑。齐国人。战国时著名军事家。曾与庞涓一起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做了魏国大将,但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他才能不及孙膑,心生嫉妒,设法将孙膑骗到魏国,挖去膝盖骨。孙膑辗转逃回齐国,被齐威王任为军师,著有《孙膑兵法》。膑,古代的一种酷刑,即挖去膝盖骨。

陶唐:即尧。尧最初被封在陶(今山东定陶县南),后迁到唐(今河北唐县),故史称陶唐氏或唐尧。

麟:指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在雍狩猎时获一白麟的事情。

译文

太史公说:“先父曾经说过:‘周公死后五百年而有孔子。孔子死后到今天又五百年了,是到了光扬圣明时代,修正《周易》,续写《春秋》,以《诗经》《尚书》《仪礼》《乐经》为根本的时候了。’”意思就在这里吧!意思就在这里吧!我怎么敢推辞呢。

上大夫壶遂说:“从前孔子为什么要作《春秋》呢?”太史公说:“我曾听董仲舒先生说:‘周王朝衰落破败之时,孔子担任鲁国的司寇,诸侯们把他视作危害,大夫们把他视作绊脚石。孔子知道自己的意见不会被采用了,主张不会被施行了,于是把自己的是非观念寓于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中,以此作为天下的准则,贬抑天子,斥责诸侯,声讨大夫,都是为了施行王道罢了。’孔子说:‘我想只是把自己的思想用苍白的言语记录下来,不如将其寓于具体的行为事件中更显深刻切实而又清楚明白。’《春秋》这部书,从上而言,能阐明夏禹、商汤、周文王的治国之道,自下而言,能分辨人间的伦理纲常,澄清疑惑,明辨是非,判定犹豫之事,褒扬善良,贬斥丑恶,推尊贤良,鄙视无德无能之人,恢复已经灭亡的国家,接续已经断绝的世系,弥补残缺,振兴衰颓,这都是王道的重大内容。《易》阐明天地、阴阳、四时、五行的关系,所以长于表示变化;《礼》规定了社会的伦常纲纪,所以长于指导行为;《书》记载上古帝王的事迹,所以长于指导政务;《诗》记载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所以长于表现风俗;《乐》是礼乐建立的根据,所以长于怡悦性情;《春秋》明辨是非,所以长于治理百姓。因此,《礼》用来节制人的行为,《乐》用来引发和乐之情,《书》用来指导政事,《诗》用来表达情意,《易》用来推演事物的变化,《春秋》用来引导人们遵守道义。治理乱世,使之走上正轨,没有比《春秋》更有用的了。《春秋》数万字,要旨数千条。万物万事的聚散离合,都记在《春秋》里面。《春秋》中,记载大臣杀死君主的有三十六起,国家灭亡的有五十二个,诸侯奔逃不能保住其政权的,不计其数。推究其之所以如此,都是因为失去了根本。所以《周易》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所以说:‘大臣杀死君主,儿子杀死父亲,不是一朝一夕的原因,而是长期形成的。’所以,治理国家的人不能不知道《春秋》,否则,面前有人进谗言就看不到,背后有人叛逆作乱就不知晓。为人臣的不能不知道《春秋》,否则,处理日常事务就不知道怎样做才合适,遇到突发事件就不知道如何变通。作为君主、父亲而不通晓《春秋》大义的,一定会蒙受首恶的罪名。作为大臣、儿子而不通晓《春秋》大义的,一定会陷入篡位弑父的死罪而被诛杀,落得一个恶名。他们实际上都以为自己在做好事,只是在做的时候不知道是否合礼义,承担了莫须有的罪名也不敢推卸。因为不通晓礼义之旨,以至于做国君的不像国君,做大臣的不像大臣,做父亲的不像父亲,做儿子的不像儿子。做国君的不像国君就会受到大臣的侵犯,做大臣的不像大臣就会遭杀身之祸,做父亲的不像父亲就会没有道德伦常,做儿子的不像儿子就会不孝。这四种行为,是天下最大的过错。把这天下最大的过错加在他们身上,他们就只能接受而不敢推卸。所以,《春秋》这部书,阐明了礼义的根本。礼的作用在于防患于未然,法的作用在于惩处已经发生的罪恶,法的惩恶作用容易看到,而礼的防患作用不容易被人了解。”

壶遂说:“孔子那个时代,在上没有圣明君主,在下贤臣得不到任用,所以孔子作《春秋》,欲用言语文辞来判明礼义,作为一个君主的法典。现在,您上遇圣明天子,下有自己的职守,万事俱备,都各得其所。你所论说的,想要说明什么呢?”

太史公说:“嗯嗯,不不,不是这样。我听先父说:‘伏羲最为淳朴厚道,他作了《周易》中的八卦;尧、舜时代的兴盛,《尚书》予以记载,礼乐由此而作。商汤、周武王时代的兴隆,诗人们加以歌唱。《春秋》推尚善良,贬斥丑恶,崇尚夏、商、周三代的盛德,赞美周王朝,并非全是讥讽啊。’汉朝建立以来,到当今圣明天子,天降祥瑞,泰山封禅,改换历法,更换服色,承受天命,恩泽远播,海外风俗殊异之地,也通过重重翻译叩开关,请求进献和拜见的,不可胜道。各级大臣官员,竭力歌颂天子圣德,也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心意。况且,贤能之士不被任用,是国君的耻辱;皇上英明神圣而他的盛德没有流播天下,是有关官员的过错。再说,我曾担任史官一职,如果废弃圣明天子的盛德不去记载,埋没功臣、世家、贤大夫的事迹不去记述,遗弃先父的嘱托,没有什么罪过比这更大了。我所记述的历史,只是整理那些社会传闻而已,谈不上什么著作,而你却把它与《春秋》来作比,这就错了。”

于是我把相关文字进行编排。写作七年,太史公遭李陵之祸,被囚牢狱之中。于是喟然叹道:“这是我的罪过吗?这是我的罪过吗?身子已被摧毁,没有什么用处了!”事情过后又深思道:“《诗》《书》之所以辞意隐约,这是作者要实现他们的意志。从前周文王被囚禁在羑里,推演出了《周易》;孔子受困在陈国、蔡国,作了《春秋》;屈原被楚怀王放逐,写下了《离骚》;左丘明双目失明,这才写出了《国语》;孙膑遭受膑刑,而著有兵法;吕不韦贬迁蜀地,后世才有《吕氏春秋》流传;韩非子被囚禁在秦国,《说难》《孤愤》诞生;《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圣贤为抒发胸中愤懑所作。这些都是人内心抑郁聚结,理想主张得不到实现,所以才追述往事,希望将来的人能够对自己有所了解。”于是我记了从黄帝开始,经唐尧直到武帝获白麟为止的历史。

一文一语

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

同类推荐
  • 中国的眸子

    中国的眸子

    无论是处境还是心境,我们这代人是中国土地上一批最复杂、最独特的人——一边为祖国与民族的新生唱着赞歌,一边为自己作了那个时代陪葬的青春唱起挽歌;回忆噩梦般的过去,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双份的勇气;走向曙色中的未来,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几倍的辛劳。毛泽东的两句话,那意思还真是说对了。收在本书中的几篇作品,在一个新时期开始的时候,肯定与读者已经见得太多的浅吟自斟、杯水微澜以及具有某种装饰性、仅有动物性的作品迥然不同,除了命运使然外,还因为自上世纪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现实,以及这现实中总有披裹斑斓神话的历史暗度陈仓,让我常常有捕捉它们并解读它们的强烈冲动
  •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是“文革”前孙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集。《白洋淀纪事》即是“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的作品。它从1958年问世迄今已有几个版本,多次印刷,成为新中国以来广为流传的作品集之一。今次新版,除了收入可以收集到的,“文革”前他所创作的所有作品外,还特地将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合在一起出版。《铁木前传》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要全面了解和认知孙犁的创作风格,不可不读它。读了这本书,读者就会很好地理解孙犁的那些自述和评论文字,同时,对孙犁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的文学创作,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
  •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美人何处

    美人何处

    安意如最新散文集,依然是解读古典,全书分两部分内容——解读古代美容时尚,通过赏析古代女性的经典故事,以其独有的特质为本,与当下美容话题形成对比、解析。如:杨贵妃的风韵和现今的减肥话题、金庸笔下小龙女的清新和现今的美白话题等。解读古代情商高的美女。文字隽永,将古代美与现代美给予新的注释。如:褒姒以及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牡丹亭中杜丽娘的爱情观、王宝钏一生倔强且悲凉的等待,鱼玄机与温庭筠的故事等。
  •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宋词写艳情而不轻佻,写富贵而不卑俗,如行云流水、老松柔柳,临风伴月,情调闲雅,怀抱旷达,使人心驰神往,无限沉迷。这本《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正是我们在学习、借鉴先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的精华之作。本书编撰体例除原词和鉴赏外,特附词人名片、注释、插图及后人点评。“词人名片”做介绍,力求言简;“注释”疏通义,力求准确;“鉴赏”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助于读者掌握原语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适量的“插图”则以视觉形象与语境交相辉映,触发大家的灵感。另外,我们还搜集了较为经典的后人点评,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启发思考。
热门推荐
  • 家族秘史

    家族秘史

    一个男人,N个女人,爱情、人伦、道德、人心轰然洞开,比《大红灯笼高高挂》更具传奇色彩的家族秘事!美丽的女乞丐与尘缘未绝的老和尚产生了爱情,于是有了我姥爷,有了我姥爷和他嫂子的爱情结晶我舅,有了一个家族的翻云覆雨,男男女女的恩怨情仇。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爱上了美女导师

    我爱上了美女导师

    蓝莹莹带女儿林小雨到超市购物,小孩子因调皮撞到了年轻女子戴小芳,使两个女人彼此认出了对方,并找家清静的咖啡屋坐下细聊,蓝莹莹对戴小芳好友讲述了自己在校园里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罗曼史……那天,林春雨自驾车返校来到交叉路口问路,与蓝莹莹邂逅相遇,被她的那双迷人眼睛深深地勾住了魂。蓝莹莹是名大学女教师,性格活泼开朗,豪气大方,美丽贤惠,喜欢捉弄人。知道林春雨是名新生,自驾车上学,误认他是名官二代或是富二代……
  • 家有青春期男孩:父子共战青春期必读书

    家有青春期男孩:父子共战青春期必读书

    我们知道,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也胜过好学校。其实,好爸爸一样胜过好老师,也一样胜过好学校。但是,你做到了吗?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讲?你做到了吗?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到上述两点,请阅读并实践《家有青春期男孩》,其中的各种技巧与理念,一定会让你成为一个好爸爸!让你这个好爸爸胜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也胜过好学校。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清穿之傲娇有理

    清穿之傲娇有理

    修真大陆,傲娇千金,携带灵宠麒麟欢欢,灵魂空间魂穿清朝,成为郭络罗·宜悠。无父?不怕!无母?也不怕!巴住老公胤禩,在清朝傲娇到底!
  • 号角声声

    号角声声

    介绍了秦汉前后的各大战争,远古的战争、奴隶社会中的著名战役、秦汉时期的著名战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战役、隋唐时期的经典战役、弱势两宋时期的战役、元的拓展疆土、明王朝的著名战役、满清的军事斗争
  • 闺宁

    闺宁

    谢姝宁死了。同幼子一道死在了阳春三月里。可眼一睁,她却回到了随母初次入京之时。天上白茫茫,路上雪皑皑,年幼的她被前世郁郁而终的母亲,和早夭的兄长一左一右护在中间。身下马车摇摇晃晃,正载着他们往她昔日噩梦驶去……
  • 古代帅哥

    古代帅哥

    她,端木灵。与几个好姐妹一起去东方明珠游玩,没想到竟穿了?在古代她举目无亲,没想到其她的三个姐妹竟然跟着她一起穿到了古代,悲哀的是,她们几个人并不像书中所说的那样穿越时空都会有一段美好的爱恋,那些个古代帅哥们咋比二十一世纪的帅哥还要拽呢?看她们怎么反击,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