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3700000025

第25章 梁惠王下 (2)

注释~~~①明堂:本为天子接见诸侯而设的建筑。这里指泰山明堂,在泰山下,是周天子东巡时所建,后被齐国侵占。②已:止。即“不毁”。③岐:地名。在今陕西岐山县一带。④耕者九一:指井田制。把耕地划成井字形,每井九百亩,周围八家各一百亩,属私田;中间一百亩属公田,由八家共同耕种,收入归公家,所以叫九一税制。⑤关:道路上的关卡。市:集市。讥:稽查。征:征税。⑥泽梁:在流水中拦鱼的设备。⑦孥:本指妻子儿女。这里用作动词,不孥,即指不牵连妻子儿女。⑧“哿矣”二句:引诗见《诗经·小雅·正月》。哿,王引之《经传释词》:“家大人曰:……哿与哀相对为文,哀者忧悲,哿者欢乐也。……毛传训哿为可,可亦快意惬心之称。”茕:孤单。⑨公刘:人名,后稷的后代,周朝的创业始祖。⑩《诗》云:引诗见《诗经·大雅·公刘》。这是一首歌颂公刘功绩的诗。糇粮:干粮。橐囊:都是盛物的东西,囊大橐小。思:语气词,无义。戢:同“辑”,和睦。用:因而。光:发扬光大。干戈戚扬:四种兵器。爰:于是。方:开始。启行:出发。《诗》云:引诗见《诗经·大雅·绵》。这是一首歌颂周族兴起业绩的诗。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率:循着。浒:水边。爰:语首词,无义。姜女:也称太姜,太王的妃子。聿:语首词,无义。胥:动词。省视,视察。宇:屋宇。

译文~~~齐宣王问道:“别人都建议我拆毁明堂,拆掉它好呢?还是不拆掉好呢?”

孟子回答说:“这个明堂,是天子的殿堂。大王如果想施行王政,就不要拆掉它了。”

宣王说:“实行王政的道理,能说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从前周文王治理岐山,耕田的人只上缴九分之一的农业税,做官的人可以世代承袭俸禄,在关卡和市场上只稽查而不征税,池泽鱼梁不禁止捕鱼,犯罪的人不牵连妻室儿女。年老没有妻子的人叫鳏夫,年老没有丈夫的人叫寡妇,年老没有儿女的人叫孤老,年幼没有父亲的人叫孤儿。这四种人,是天下的穷苦百姓而又无处诉说的人。文王实行仁政,一定最先考虑到他们。《诗经》上说:‘快乐呀,是那些阔人;可怜啊,这一批孤独。’”

宣王说:“这话说得好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认为这些话说得好,那为什么不去实行呢?”

宣王说:“我有个毛病,我喜爱财货。”

孟子说:“从前公刘也喜爱财货。《诗经》上说:‘收割粮食装满仓,备好充足的干粮,装进小袋和大囊。紧密团结争荣光,张弓带箭齐武装。盾戈斧铆拿手上,开始动身向前方。’因此留在家里的人有积满谷仓的粮食,移居他处的人有包裹的干粮,然后才可以开始出发。大王如果喜爱财货,与老百姓共同享用它,这对于施行王政有什么影响呢?”

宣王说:“我有个毛病,我喜爱女色。”

孟子回答说:“从前周太王也喜爱女色,很爱他的妃子。《诗经》上说:‘周太王古公亶父,一大早驱驰快马。沿着西边的河岸,一直走到岐山下。带着妻子姜氏女,勘察地址建新居。’在那个时候,里边没有怨恨找不到丈夫的女子,外边没有空身一人的男子。大王如果喜爱女色,与老百姓共同享受这种幸福,这对于施行王政有什么影响呢?”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①者。比(bì)其反也②,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③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注释~~~①之楚游:去楚国游历。之,动词,去。②比:及,到。反:同“返”。③士师:法官。士:指士师下面的乡士、遂士等属官。

译文~~~孟子对齐宣王说:“大王的臣子中有个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而自己去楚国游历的人,等到他回来的时候,他的朋友已经让他的妻子儿女挨饿受冻,(对待这样的朋友,)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说:“和他绝交。”

孟子说:“如果司法官不能管理好他的下属,那应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说:“罢免他。”

孟子又说:“如果一个国家的四境之内不能治理好,那又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左张右望,把话题扯到一边去了。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①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②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③也。”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注释~~~①故国:指历史悠久的国家。②世臣:世代建立功勋的大臣。③亡:去位,去职。

译文~~~孟子谒见齐宣王,说:“平时所说的‘故国’,并不是说那个国家有高大的树木,而是指有世代建立功勋的大臣。可大王您现在却没有亲信的大臣了,过去所进用的人,现在也不知到哪里去了。”

齐宣王说:“我凭什么识别他没有才能就舍弃他呢?”

孟子回答说:“国君选择贤才,如果迫不得已,就该把原本地位低的人提拔到地位高的人之上,把原本关系疏远的人提拔到关系亲近的人之上,这能不谨慎吗?左右亲信都说某人贤能,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贤能,也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贤能,然后去考察他,发现他是真正的贤才,再任用他。左右亲信都说某人不贤,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不贤,也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不贤,然后去考察他,发现他真不贤,再罢免他。左右亲信都说某人该杀,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该杀,也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该杀,然后去考察他,发现他真的该杀,再杀掉他。所以说,是全国人民杀的他。这样,才可以做老百姓的父母官。”

诵读星级★★★

原文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①,武王伐纣②,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zhuàn)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③。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注释~~~①放:流放。桀:夏朝的末代君主。②纣:商朝的末代君主。③一夫:犹“独夫”。朱熹《集注》:“言众叛亲离,不复以为君也。《书》曰‘独夫纣’。”

译文~~~齐宣王问道:“商汤王放逐夏桀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有这回事吗?”

孟子回答说:“史书上有这些事。”

宣王说:“臣子杀死国君,可以吗?”

孟子说:“败坏仁德的人叫做贼,败坏道义的人叫做残,残贼一类的人,叫做一夫。我听说过杀了一个独夫民贼纣王,没有听说过臣子杀死国君。”

诵读星级★★

原文 齐人伐燕①,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②,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③。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④。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⑤。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⑥,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⑦而已矣。”

注释~~~①齐人伐燕:齐宣王五年(前315),燕国内乱,齐宣王趁机进攻燕国,很快就取得了胜利。②五旬而举之:据《战国策·燕策》记载,当齐国的军队攻打燕国时,燕国“士卒不战,城门不闭”,因此齐国军队五十天就攻进了燕国的首都,杀死了燕王哙和相国子之。③不取,必有天殃:因齐宣王认为他攻打燕国太顺利,“人力不至于此”,是天意。所以如果不占领它就是违背天意,必有灾殃。④武王是也:指武王灭纣。⑤文王是也:指文王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但仍然事奉殷商而没有造反。⑥箪:盛饭的竹筐。食:饭。浆:米酒。⑦运:转。

译文~~~齐国人攻打燕国,战胜了它。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五十天就打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呀。如果我们不占领它,一定会遭到天灾吧。占领它,怎么样?”

孟子回答说:“如果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便是。如果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文王便是。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老百姓用竹筐装着饭菜,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大王的军队,难道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他们那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如果您想让他们的水更深,火更热,那么他们也就会转而去寻求其他的出路了。”

诵读星级★★

原文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书》曰:‘汤一征,自葛始①。’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②也。归市者③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④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⑤,后来其苏⑥!’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⑦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⑧,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⑨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⑩,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注释~~~①汤一征,自葛始:这是《尚书·汤征》所亡佚之文,今伪古文《尚书》将其采入《仲虺之诰》。②云霓:云彩和虹霓,都是下雨的征兆。③归市者:指做生意的人。④吊:安抚、慰问。⑤徯:等待。后:王,君主。⑥后来其苏:君王来了就会有起色。苏,苏醒,复活。⑦系累:束缚,捆绑。⑧重器:指贵重的祭器,如鼎之类。⑨倍地:疆土扩大一倍。⑩旄倪:老人和小孩。旄,通“耄”。八十、九十岁的人叫做耄,这里通指老年人。倪,指小孩子。

译文~~~齐国人攻打燕国,占领了他的土地。一些诸侯国在谋划救助燕国。齐宣王说:“不少诸侯在谋划着要来攻打我,该怎么办呢?”

孟子回答说:“我听说过,只有七十里的小国而在天下推行仁政的,商汤就是这样。没有听说过凭借千里的大国而害怕别国来攻打的。《尚书》上说:‘商汤初次征伐,从葛国开始。’天下人都信赖他,当他向东方进军时,西边国家的老百姓便抱怨;当他向南方进军时,北边国家的老百姓便抱怨。都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到后面呢?’老百姓盼望他,就像大旱的时候盼望乌云和彩虹一样。到市场上做生意的人照常做生意,种地的人照常种地。只诛杀那些暴虐的国君来抚慰那些受害的百姓,就像天上下了及时雨一样,老百姓非常高兴。《尚书》上说:‘等待我们的国君,国君来了,我们就可以复活!’如今燕国的国君虐待他的百姓,大王您的军队去征伐他,燕国的老百姓以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所以用饭筐装着饭菜,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假如杀死他们的父兄,抓走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抢走他们宝器,这怎么可以呢?天下各国本来就害怕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的土地又扩大了一倍,却不施行仁政,这是挑动天下的军队攻打齐国了。大王您赶快发出命令,放回燕国老老小小的俘虏,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再和燕国的民众商量,为他们选立一位国君,然后从燕国撤回齐国的军队,那么,还可以来得及阻止各国兴兵。”

诵读星级★★

原文 邹与鲁哄①。穆公②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③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④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⑤,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jī)⑥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⑦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⑧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注释~~~①哄:冲突,交战。②穆公:即邹穆公。孟子是邹国人,所以穆公问他。③莫之死:“莫死之”的倒装。“之”指“有司”。④疾:憎恨。⑤转:弃尸。沟壑:山沟。⑥几:接近,差不多。⑦曾子:孔子的学生曾参。⑧尤:责备,怪罪。

译文~~~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问孟子说:“我的官吏死了三十三个,可老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效死的。杀了他们吧,却不能杀尽;不杀吧,又恨他们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长官死去却不去营救。到底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灾荒年成饥饿岁月,您的老百姓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沟,年轻力壮的四处逃荒,差不多有上千人吧;而您的粮仓里堆满粮食,货库里装满财宝,官吏们没有谁把这些情况向您报告,这是在上位的轻忽而且残害老百姓啊。曾子说:‘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现在就是老百姓报复他们的时候了。您不要责怪他们!您施行仁政,那么老百姓自然会亲近他们的领导人,肯为他们的长官而牺牲了。”

诵读星级★★

原文 滕文公①问曰:“滕,小国也,间(jiàn)②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③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④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注释~~~①滕文公:战国时滕国国君。滕国,古国名,西周分封的同姓诸侯国,在今山东滕县西南。②间:处于。③池:城池,也就是护城河。④效:献,致。

译文~~~滕文公问道:“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处于齐国和楚国的中间。是事奉齐国呢?还是事奉楚国呢?”

孟子回答说:“这个策略不是我所能想到的。如果您一定要我谈谈看法,只有一个办法:把护城河挖深,把城墙加固,与老百姓一起坚守它,宁可献出生命也不抛弃,老百姓也不退去。做到了这样,那就可以有所作为了。”

诵读星级★★

原文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①,吾甚恐,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bīn),狄人侵之,去之歧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②,为可继③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④?强⑤为善而已矣 。”

注释~~~①薛:城邑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它原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国灭后该地为齐所得,齐威王将它作为小儿子田婴(即孟尝君)的封地。在《战国策·齐策一》中有孟尝君“将城薛”的记载(薛原是国都,应有城墙,可能是灭国时遭到了破坏,所以要加以重修),有人认为即此处所说的“筑薛”。因薛接近于滕,所以滕文公感到恐慌。②垂统:传之后世。③可继:赵岐注:“君子造业继统,贵令后世可继续而行耳。”④如彼何:拿他怎么办。⑤强:勉力,努力。

译文~~~滕文公问孟子道:“齐人打算修筑薛城,我很担心,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答道:“过去太王住在邠地,狄人来侵犯,于是就离开那儿到歧山下定居。这不是经过选择采取的做法,是不得已啊。要是能施行善政,后世子孙必定有人能称王天下。君子创立基业留传给后代,正是为了能代代相继。至于说能否成功,那就是天意了。您拿齐人怎么办呢?只有努力施行善政罢了。”

诵读星级★★

同类推荐
  •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生动介绍了《诗经》的产生、收集与流传、周民族史诗和怨刺诗、《诗经》中的爱情诗、《诗经》的情感和思想、《诗经》的特色和地位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热门推荐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1)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学会选择 懂得放下

    学会选择 懂得放下

    学会选择,你的心灵得到了洗涤,生活就会变得简单。人生的苦楚源于不舍得勇敢放下。懂得放下,人生才会得到解脱.快乐才会一生相伴。人要学会选择,选择自己该做的事,才不会委屈了自己。人要懂得放下,放下心中难舍的痛,才不会迷失了自我。
  • 创意大师的习惯

    创意大师的习惯

    在问及创意从何处来时,许多著名的创新者都表示,他们自己也不太清楚,想法自己就冒了出来,不过他们都明白,要是自己不采取行动,也会有别人这么做。这些创意大师并非人云亦云,他们说的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意思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表示,在产生创意的过程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切莫骄傲自满。我们很有理由相信,伟大的创意就隐含在常识中,如果有人能将自己的思想和时代精神调齐,他们就能看到这些好主意,进而起到枢纽的作用,把这些想法应用于现实。
  • 女性烟火

    女性烟火

    女作家空灵和她出狱的诗人丈夫来“西部一线天”采风时已是第二年的秋天。第二年的秋天是个什么样的秋天呢?这真是个硕果累累的秋天。这个秋天埋葬了很多往事,又开始了很多新的故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新编咳喘病配餐宜忌

    新编咳喘病配餐宜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营养、健康问题。药补不如食补,一日三餐不仅仅只是为了充饥果腹,“怎样才能吃得可口?怎样才能吃出健康?”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书帮您从花样繁多的菜式中精选出适合您的营养好菜,有针对性地介绍几百道常吃、易做的菜式,集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和全面性于一体,一定能够满足您和家人的需要。最新、最全、最完美的咳喘病配餐大系!方便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地区、不同口味的人士阅读。
  • 沙狼

    沙狼

    有时候,人的生活与人际关系已经大大地复杂化了。我国的悠久的文明史,看完一部又一部的小说,我们甚至于无法想象一下它的主人公们生活在怎样的自然环境中,特别众多因而显得不无拥挤的人口,无法想象他们在与别人的勾心斗角或者爱爱仇仇之外的生存状态。悠久的在人际关系上下功夫的文化传统,近百年来社会变迁的频仍与剧烈,飞速发展,近数十年来阶级斗争这一门“主课”的熏陶,以及愈来愈多的人涌向城市,不知道是不是由于现代文明的日新月翼,向往城市……所有这些因素,都使我们的文学、我们的神经紧紧盯着鸽子笼式的楼房间里的人际的亲合与斗争不放
  • 良婿美夫

    良婿美夫

    这里是女尊世界,一场乱世被终结的故事。这里的女人才华横溢,野心勃勃,群雄逐鹿,意图争霸天下!温文如玉最后黑化的元国陛下楼止。偏激执着宛若疯子的冥国陛下冥玥。风流腹黑的雅君。她们是这乱世中最优秀的女子,是男子们趋之若鹜的对象!她们手握重权,只要跺一跺脚,这天下都得为之颤抖。她们之间互相斗勇斗谋,彼此算计,战场厮杀,抢占她国领土,谁才是最后的胜利王者?(本文纯女尊,女强男娇弱,若不能接受请绕道。)公子读者群②105549799敲门砖,任意男主名字。
  • 经营一家最赚钱的酒店

    经营一家最赚钱的酒店

    有人说酒店就是在一幢大楼里,有几百个客人正在消费,又有几百个员工正在为客人服务。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每个人都是服务生。提供满意的服务,就是酒店管理的归宿。如何提高酒店服务水平,让顾客满意,如何提高管理能力,经营一家赚钱的酒店?阅读本书,你可以找出你酒店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
  • 名医童养媳

    名医童养媳

    同是穿越,沈妍的穿越之旅可谓巧妙到极致,混乱到精彩。出身寒门的亲爹中状元,娶公主,抛妻弃子,当了陈世美,为了养活亲娘幼弟,沈妍无奈之下,决定卖身为奴。头顶刚插上稻草,就有人说她一脸旺夫相,被人选去做了童养媳。她果然旺夫,刚做童养媳半年,她的小相公先考中童生,又认祖归宗。沈妍狂晕,没想到她那拈酸古怪的小相公竟然有这么显赫的家势。……怂恿亲娘改嫁,在妯娌成排、妻妾成群的夫家站稳脚,帮婆婆争权贵之家的一席之地,为相公谋夺嫡子名份,还要面对一个有权有势的亲爹、金尊玉贵的公主继母。混乱,非一般混乱。不怕,咱有半吊子医术傍身,中医养生食疗、经络穴位皆通。她多方周旋、八面玲珑,亲疏远近,应付得体。很快,名满京城,令人侧目。……小相公高中状元,公主的绣球抛来了,她将何去何从?步了老娘的后尘,她高声叫好,没有丝毫悲哀,孰不知等她垂青候选的公子王孙早已排到城门口了。白马王子一抓一大把,想选一个好相公还不容易?皇子、世子、贵公子,外加一个金光闪闪的财神爷,海选、复试、决赛,就你吧!本姑娘将就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