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3500000050

第50章 燕子飞时(4)

沈晋东留在英山养伤,没有随二十二旅转战中原。工作队下乡之前,他把一支二号加拿大枪送给苏蔚,并且手把手地教会了她怎么使用它。这支小巧玲珑的武器让工作队的人眼热不已。苏蔚为此很得意。这是战争年代人们能够享受到的唯一特权,而且是和生命紧紧关联的特权,它离矫情遥远,充满了人情味。苏蔚非常认真地记住了沈晋东的那些话。沈晋东一脸严肃地对苏蔚说:“不要随便开枪,即便打得昏天黑地了也不要轻易射出你的子弹,除非对方已经冲到你的面前,踩疼了你的脚,你再把枪口对准他的鼻子,用力地搂火。”苏蔚说:“我不会有机会用上它的。”沈晋东盯着苏蔚说:“等你真的有机会用上它时再用,你会宁可没有那样的机会。”

苏蔚后来认定沈晋东对战争有着过人的敏感,他就像一个男巫一样能预知不测。苏蔚所在的这个工作队,四天之后在红花咀与一支自卫队遭遇。那支自卫队有六十多人,工作队加上十五团的战士一起只有十七个人。十五团的那个班长命令他的一名战士和一名本地的农会干部冲回县城报警,自己带着另一名战士断后,掩护工作组的人退到山下的一个垸子里。工作队的人匆匆退进垸子里,十几个人,抢了一个大院子分头藏了起来。十五团的那个班长后来是拖着一条断腿爬进来的,他的那个战士已经牺牲在外面了。

“节约弹药!”班长红着眼朝院子里的人们喊,“如果张汉全能冲出去,咱们至少得坚持到天黑,如果他冲不出去,咱们得靠这些弹药捞本!”

苏蔚被吓坏了。她的脸色苍白。有一阵子她甚至不能把那支加拿大手枪从枪套中拔出来。她跟着前面的人跌跌撞撞地朝垸子里跑,她差一点跌进垸子前面的水塘里。她见两个女同志一头钻进床下,把步枪的枪口瑟瑟地伸出来。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也应该找一个这样的地方钻进去。她在发抖,有一种令人窒息的恐惧。可是,当她把枪套里那支小巧玲珑的手枪抓在手里之后,她突然平静了,好像回到一种神奇力量的保护之中。她甚至还大着胆跑过去,帮助队长把打折了腿的班长往院子里拽。班长看了她手中的那支“加拿大”一眼,说:“你这支枪没屁用。”他从腰里抽出一颗手榴弹交给她,说:“紧急的时候用这个。”

自卫队很快包围了院子,子弹把两寸厚的枣木大门打得木渣四溅。有一个工作队的人中了弹,大声地呻吟着。班长在东厢房里拼命叫喊:“都趴到地上去,不要抬头!”

大门很快被撞开了。一群自卫队的人冲进院子。工作队的枪也响了。有好几个自卫队的人被打倒在院子当中。有一个自卫队的人冲得猛,人已经冲到堂屋里了。十五团的一个战士跑上去用刺刀把他刺倒。其他的自卫队的人见状,急忙退出院子,然后朝院子里丢了两枚手榴弹。十五团那个战士正在自卫队的尸首上解子弹袋,没躲及,被炸成了一张筛子。班长哑着嗓子喊:“谁也不许到院子里去,都趴在屋里别动!”大家就都趴在那里不动。

苏蔚紧紧握着那支“加拿大”,趴在班长身边。班长回头望了她一眼,咧嘴笑了笑,说:“别紧张,他们在明处,咱们在暗处,他们讨不着咱们什么便宜的。”

果然有好长一段时间,自卫队没有动静,他们只是弄来了两挺机枪,一刻不停地往院子里扫射,弄得院子里硝烟呛人。躲在厢房里的人没事,躲在堂屋里的人,有两个被打中了,其中一个没有死,一声一声在那儿叫唤。

自卫队接下来组织了两次冲锋。工作队在班长的指挥下,以命相搏,顽强地把自卫队打了回去。班长后来也牺牲了。他是被一串机枪子弹击中的。那个时候,他正倚在厢房的门槛上朝院子里射击,他的一条腿断了,倚在那里没办法把身子伏下去,机枪子弹像飞轮似的把他的半爿脑袋都削了去,血肉溅了趴在旁边的苏蔚一脸一身,苏蔚用“加拿大”打倒了一个冲进东厢房来的自卫队的人,咬着牙把手中的那颗手榴弹丢了出去。手榴弹在院里滚出两尺,跳起来炸开,把好几个自卫队的人炸倒了。

自卫队退出院子,苏蔚在厢房里听见外面有人大声吆喝,叫都去弄柴火来。院子里有人绝望地喊:“他们要烧房子了!”苏蔚朝班长爬去。她的军装被地上到处流动的血浆浸透了。苏蔚尽量强迫自己不去看少了一半脑袋的班长,把他手上的那支马步枪拿过来,再从他身上解下子弹袋,爬回自己先前的位置上。屋里的血腥味浓极了,苏蔚差一点没吐出来。

天在渐渐黑下去,有很长一段时间外面没有动静。苏蔚在这段时间里清点过自己手中全部的弹药,马步枪里有四发子弹,“加拿大”原先有两匣十发,打掉了一发,还有九发。她现在一共有十三发子弹。它们不算太少,但是它们不可能永远这么多。她不知道东西厢房和堂屋里还有多少工作队的人活着,但她知道他们不可能从这个院子里冲出去了。她现在反而不慌了,只是有一点儿遗憾。想到自己会死在这个偏僻的院子里,心里有些难过。她在黑暗中把那些发着暗光的铜壳子弹一粒一粒摁进弹匣里的时候对自己说,十二发子弹是那些自卫队的,一发是自己的,说什么她也不会做他们的俘虏。她这么想着,就朝一边的班长看了看。她发现他那么安静地躺着,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枪声再度响起的时候,一支支火把投进院子里来。房子很快烧了起来,院子里一片通明。苏蔚先打光了马步枪里的子弹,然后用“加拿大”射击。有一个自卫队的人差一点就扑到她身上来了,她对着他一连扣动了四次扳机。燃烧的椽子和檩子开始往下掉。她的头发烧着了。她朝天井爬去。她的枪膛里只剩下四发子弹了。有一个浑身冒烟的自卫队的人朝她奔来。她对着他打了两枪。现在她只有两发子弹了。她绝望之极。她看见她的好几个同事被大火烧得跑出屋来。工作队队长被几把大刀砍倒了。两个女同志被揪住,拖出院子去。她靠在天井的水漏下面。她知道这是最后的时刻了。她把手中的那支“加拿大”举起来,对准自己的太阳穴,轻轻闭上眼睛。

院子外面突然响起了一阵爆豆似的枪声。枪声猛烈极了,还夹带着由远而近的冲锋号声。苏蔚睁开眼睛。她发现情况有些不对。火仍然在燃烧,而且越来越猛,但院子里的自卫队却在到处躲藏。他们大多都被急促的火力打倒在门口。苏蔚像傻了似的。她看见火光之中,沈晋东裹着一团青烟率先冲进院子。他的脖子上吊着白色的绷带,绷带像一段云似的在他的胸前飞舞。他用一只手举着一支汤姆式冲锋枪,大步跨进院子。他眼睛眨都不眨地把两个自卫队的人打倒在堂屋的台阶上。然后他提着枪,眼睛里冒着火光大声地喊:“苏蔚!苏蔚!你在哪儿?!”

苏蔚无力地靠坐在天井里,手中的“加拿大”滑落到地上,眼泪潸潸地淌了下来。

十一

苏蔚在这场遭遇战中受了一点轻伤,很快就好了,被大火燎掉的头发,没多久也长出来了。苏蔚经过了一场生死之间的战斗,成熟了许多,她再也不像过去那么爱大惊小怪了。后来别人告诉她,那天十五团的那个战士跑回县城来送信,沈晋东听说了,不顾伤还没好,立刻带着十五团的一个连飞兵驰援,一路上那些小伙子竟没有一个撵上了他的。别人说起这件事时欷歔不已,苏蔚却很平静,脸上什么表情也看不出来。

沈晋东到卫生队来看望苏蔚,苏蔚交给沈晋东一封信。和上次的那信一样,信上是一首诗。沈晋东看不懂诗,拿着它去找罗芬。罗芬一看,诗是南朝萧纲的《双燕离》:“双燕有雄雌,照日两差池。衔花落北户,逐蝶上南枝。桂楝本曾宿,虹梁早自窥。愿得长如此,无令双燕离。”罗芬看得有些发呆。沈晋东在一边急了,一个劲儿问:“诗上到底说的什么,快告诉我!”罗芬恨恨地白他一眼,没好气地说:“告诉你有屁用,你能懂吗?”沈晋东愣了一下,说:“罗芬你怎么了?”罗芬省过来,知道自己带了情绪,叹一口气,笑道:“好了,好了,老沈恭喜你,你现在可以去向苏蔚求婚了。”

沈晋东和苏蔚的婚礼是开春的时候举行的。婚礼很隆重,军分区、县委、南下干部队、十五团都有领导参加。县里还特意宰了一只羊。总之当时能拿得出来的手段,都尽心尽意拿出来了。对沈晋东和苏蔚的婚姻,大家都说好,一个英雄咬金、一个美人勇气,双方又代表着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是最具团结性的结合,这样的婚姻,哪里有什么可挑剔的?

夏沉石在沈晋东和苏蔚结婚前的一天离开了英山。他调往广济的四区工作。苏蔚和罗芬送夏沉石。夏沉石背着一个装了几本书的包袱,头也不回地走远了。罗芬叹了一口气,说:“呆子怪可怜的。”苏蔚征怔地站在那里看着夕阳把城关外的那条河映出一河碎金。

沈晋东婚后不久也离开了英山回二十二旅了。他是伤愈归队的。二十二旅那时正在中原一带打得热火朝天,沈晋东一个劲地闹着要归队。沈晋东走时心满意足。他说:“这回就是死在战场上也不亏了。”这话差点没让苏蔚流下眼泪来。苏蔚那天送沈晋东送出十几里路,眼圈一直是红的。苏蔚对沈晋东说:“你既然这么猴急着要娶我,你就要对我负责,回部队后多经点心,别让子弹撵上你。”沈晋东认真地点点头,说:“老婆你放心,像我这样的福气人,子弹是不肯沾我的边的,等全国解放了,我就来接你。”

沈晋东走之后一直没有消息。苏蔚则回到了五分区。那是解放战争的最后一年,战事繁乱。苏蔚因为工作的需要,总是不断地在英山、罗田、麻城、广济调来调去。她开始思念沈晋东,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1949年旧历新年前,苏蔚生下了一个男孩,她给孩子取名叫识机。孩子满月不久,苏蔚和罗芬被军分区调去,派回武汉,充实那里的地下党力量,为解放武汉做准备。1949年5月16日,东野士兵的大脚板踏上了汉口江汉关的沥青马路,武汉解放了。苏蔚和罗芬立刻公开身份,调往军事管制委员会工作。苏蔚把寄养在老乡家里的小识机接回来,接到在武昌教书的父母家,自己全身心地扑进了繁忙的工作中,日子过得倒也十分充实。苏蔚的父母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女儿投奔了革命。他们是一对同情共产党的老知识分子,他们对女儿嫁给一个共产党的团长这件事表现出了极大的赞赏。小识机有一段时间闹奶,老是哭,他只要一哭老教授就放下书本,从他的书房踱到婴儿床前站下,一本正经地对小识机训话。老教授说:“你这个小共产党,你哭什么?你们共产党讲流血不流泪,你一哭你就不像共产党了,你给你的共产党老子丢脸呢!”说也奇,老教授这么一说,小东西还真的不哭了。苏蔚的母亲后来说给苏蔚听,苏蔚听了以后哈哈大笑。

1951年春节刚过的一天,苏蔚正在英德洋行的军区楼上起草一份通告,罗芬突然冲了进来。罗芬高兴地大叫:“苏,我有他们的消息了!”

苏蔚一时没听明白,愣在那里发呆。

罗芬嚷:“你看着我干什么?我的话你没听明白呀?我说我知道老李老沈他们在什么地方了!”

苏蔚打了个颤,这才醒悟过来。她站起来的时候把砚台都打翻了,墨汁儿染了一桌。

罗芬说:“他们在重庆。他们两个都在。他们很好。告诉我的那位同志说,他们俩都活着,什么事也没有。”

苏蔚全身软软地靠在桌子边上,冲着罗芬直傻笑。

罗芬说:“你傻笑个什么,还不快写点东西!那个同志马上要回四川,我要他给咱们捎封信去!”

苏蔚答应着,手忙脚乱地找笔找纸。她心里乱急了,还有点发慌,一时不知道该往纸上写点什么。她先在抬头写下了“夫君”两个字,想一想把这页纸揉了。她重新写下“沈晋东同志”五个字,想一想不满意,又揉了。这么一连揉了好几张纸。到这个时候她才发现,她对那个做她丈夫的人太陌生,她甚至连怎么称呼他都不知道。

罗芬是急性子,在一边很快写完了信,然后就过来催苏蔚。苏蔚没办法弄清自己如堵的思绪,想一想,索性依照前例,提笔在纸上写下了一首诗:“杏叶新阴拂女墙,风吹小燕过池塘。相期定似逢寒食,乍见争如说故乡。弄影不教沾柳絮,衔泥何惜点琴囊。双栖并翅真怜汝,愁杀卢家春昼长。”写罢,将信封好,交给罗芬,那时已是两眼如润,一脸烫红。等罗芬匆匆走后,苏蔚呆坐在那里,又后悔了,想自己好歹是一名革命军人,不该有那种缠缠绵绵的弃妇心理,那样反而显出自己没有觉悟。苏蔚想把那封信追回来,可又一想,追回来了,再写点什么在上面呢?这么一想,也就由它去了。

过了半年后,一纸调令由西南军政委员会发往中南军政委员会,商调苏蔚罗芬两人入川工作,理由自然是照顾家属随军。商调令很快批准下来。沈晋东李苹托人捎话,要苏蔚罗芬一刻不停,连夜入川。苏蔚和罗芬喜出望外,匆匆转了组织关系,也没有什么东西好收拾的,两人跟随一支南下的干部队,搭乘一艘民生公司运生纱的江舶从武汉溯水而上,九天之后抵达重庆。

苏蔚没有带识机,她把孩子留在父母家。见到沈晋东的那一瞬间她觉得她这么做是对的,要不然她根本不可能让自己也像个孩子似的呜呜地哭出声来。

十二

最初团聚的日子是美好的。沈晋东在重庆警备司令部工作。苏蔚在军政委员会工作。他们在浮图关安了一个家。组织上为他们请了一位姓刘的中年阿姨做家务。如果沈晋东那边没有要紧的公事,一般情况下他们每天都能在一块儿过夜。

沈晋东和苏蔚对战后的团聚都表现出了极大的欣喜。在这方面,沈晋东比苏蔚表现得更为突出。两人见面的头一天晚上,沈晋东差点没把苏蔚揉碎了。沈晋东说:“你让我想死了!”苏蔚何尝不是思念得苦,她对两个人的团聚看得很重。不过苏蔚不习惯光着身子睡觉,她老是试图从沈晋东的怀里挣脱出来,去穿上衣服,但她每一次都没能得逞。苏蔚其实并不一定非得这么做,她是十分眷念沈晋东强有力的怀抱的。他的身上挥发出一种味道,是那种强烈异性的味道,它使她有一种眩晕的感觉。同时他的宽厚结实的怀抱给了她安全感。她蜷在他的怀抱里,整个身心都是放松的。她想告诉他,在他们分别的这三年时间里,她对他的牵挂刻骨铭心,那些牵挂更多的是痛苦,它们使她很快地成熟起来。不知为什么,她最终没有说出这些话来。

苏蔚看得出来沈晋东是真爱她的。沈晋东喜欢热闹,礼拜天的时候,沈晋东总是邀很多同事到他们家里来吃饭。沈晋东把苏蔚拉到每一位同事面前,丝毫不掩饰他的得意炫耀道:“你们自己说说,你们谁的老婆比我的老婆漂亮?”那些同事一个个凑拢来睁大眼睛从头到脚地看苏蔚,就差没掰开嘴看牙口了。那些同事说:“气人!老沈你是成心不让我们活。要说都是人,要说不是,凭什么就该你那上面插一朵鲜花?”弄得苏蔚一脸通红,挣脱沈晋东逃开去,沈晋东就和他那些同事在后面哈哈大笑。

同类推荐
  • 当爱情只剩残骸

    当爱情只剩残骸

    没有性感撩人的身姿,也没有万众宠爱集一身的环境,但她有一颗豁达开朗的心,一个天使一般美丽的笑容。
  • 红楼梦(最爱读国学书系)

    红楼梦(最爱读国学书系)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从《红楼梦》反映的思想倾向来看,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
  • 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下)

    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下)

    本书以旧派武侠名家王度卢《宝剑金钗》中的李慕白为原型,将小李探花李寻欢摆弄于朋友义气与爱人情感的强烈冲突中,加之以武林争霸的阴谋与野心,在情节上表现得极有戏剧张力,而无论是“兵器谱”中的正邪双方(天机老人、金钱帮主、小李探花、银戟温侯、嵩阳铁剑)或未列兵器谱中的阿飞、荆无命,乃至于女阴谋家林仙儿,都写得有声有色。这部作品运用了相互映照的写法,深刻描摹出一个人光明与黑暗、狂野与温和的性格冲突,是古龙小说中最经得起以心理学理论作品。
  • 2009年中国悬疑文学精选

    2009年中国悬疑文学精选

    本书是“2009年选系列丛书”的悬疑文学作品选,精选了2009年度最优秀的悬疑文学作品,尽显年度悬疑文学写作之盛景与实绩,入选作者广泛,作品主题内容丰富,风格与手法多样,全书包括了生死翡翠湖、方圆、迟到的复仇、多重加密、聊斋会、我这样的人、一线危机、香芙街的蛋糕店等16篇。
  • 张居正(第一卷):木兰歌

    张居正(第一卷):木兰歌

    本书是系列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的第一卷。围绕着张居正与首辅高拱这两位权臣之间的政治斗争,展示了宫庭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写出了斗争的复杂与残酷,塑造出了张居正、高拱、冯保、李贵妃等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中国气功

    中国气功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气功》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人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黑色感情线

    黑色感情线

    多年前的一次遇见,缘分天注定。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黑老大与女大学生的爱情故事,荡气回肠,终成佳话。
  • 阴魂不散Ⅱ

    阴魂不散Ⅱ

    本书是继阴魂不散之后的故事,梨花带来的诅咒还没有停止,死去的人们就是死去了,可是这些事情不是随着死去的人而淹没在这个世间,正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区区一介人生又能奈何。且看阴魂不散II之魔高一丈。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帝姬赋

    帝姬赋

    推荐新文《帝妻》,此文乃《帝姬赋》的第二卷:帝姬赋第一卷谁家陌上少年郎结局:他绝世的面容在熹微的晨色中泛着微冷的光,在她耳边轻轻吐气,邪肆一笑:“从此这个世界上,再无帝姬!。”第二卷谋动天下,不久之后即将开始连载!最美丽的传说,最痴情的帝王!最刻骨的爱!最绝望的恨!最彻底的背叛!最悲伤的恋!-------------------------------------------------------------------------------------------------------你有没有爱过一个人?你有没有恨过一个人?你有没有被最爱的人伤害过?你有没有被最爱的人背叛过?她的温柔,原来是专为他配备的世上最冰冷的毒。虽不会穿肠烂肚,却教他万劫不复!南宁,轩辕帝国独一无二的帝姬,她的落梅山庄广罗天下奇才,掌控天下一半的经济命脉。南宫少卿,一个有着离奇身世的神秘少年,被南宁带回落梅山庄。几次三番,他对她舍命相救。可最终,她回报他的却是一剑穿心。她冰冷的剑锋刺穿他的胸膛:“从始至终,你都不过是一枚卑微的棋子!”那一刻,身体的痛疼抵不上心底的荒凉,他的心,死在了她冰冷的目光中。那一刻,他立下毒誓,只要我不死,从此,我便要你看着,你所在意的,是怎样一点一点毁灭在我这颗卑微的棋子手里的!被打落悬崖,却意外生还,带着对南宁刻骨的恨意,他投奔了敌国,他发誓,要将她所在意的一点一点摧毁,要让她痛不欲生。可是,当复仇的机会来临,他真的能下得去手么?而当年的真相,又真的是那样的么?他能为之舍命的女子,为什么会如此残忍的对待他?她,是真的无情无心,还是有着什么隐衷?绝望的爱,刻骨的恨,纷飞的战乱,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上演,拿什么救赎,人心的罪恶,欲望的魔鬼?----------------------------------------------------------------------------------------------------梅花树下,落英缤纷,是谁的倩影,如梅花般孤独绽放?落日湖畔,烟霞漫天,是谁家少年,独立凝眸,折一枝青柳,将过往的时光,珍藏!一年前,云中一役,轩辕国国王身受重创,病入膏肓,帝姬神秘失踪。一年前,云中一役,燕云国一少年六出奇计,救燕帝于危难之间,自此少年丞相南宫少卿之名响彻四海!从此轩辕大地战火连连。历史因这个少年的出现而改写,原本该结束的战争无限延长。这三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发生在同一时间,其中,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联?又隐藏了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呢?一年后,在一个边远的小城,帝姬重现人间。真相浮出水面,一段恩怨情仇拉开了序幕!《帝姬赋》的视频地址:?pstyle=1亲们,在这里,初晨作一个调查,以下几个问题,亲们感兴趣的留言回答,谢谢!1.书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哪位?2.你最喜欢的章节是哪几章?初晨的群:46268034感兴趣的欢迎加入!推荐晨的新文《九重凤阙》推荐好友梦幻雪的文《情倾绝世妖姬》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哦!
  • 蜜糖皇后

    蜜糖皇后

    【文案】★江湖追缉令:唐十三!……男,唐门第三十四代传人。生擒者可获得武林中人梦寐以求的什么花宝典!★王朝追缉令:唐觅!(咬牙切齿中)男!大内侍卫统领。生擒者这朝野之上想当什么官就当什么官!★唐氏追缉令:蜜糖!女!蜜糖,蜜糖,回来吧!可可好可怜啊!生擒者可获‘蜜糖可可’未来宝贝孩儿干爹(干娘)殊荣!(大内太监圈子里流传的版本可不是这样的。据说,当今皇上下了旨的准皇后居然跑了。这皇家的面子可往哪儿搁啊?)三道追辑令一出,皇室、江湖人仰马翻辑!辑!辑!通缉的一方头大如斗逃!逃!逃!逃跑的一方如鱼入水追!追!追!追人的一方欲哭无泪且看一场热闹非常,搅得皇室与江湖皆鸡犬不宁的——追妻之旅究竟最后鹿死谁手,且听我那个什么什么道来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是炉火边的一场倾谈;流言,是口耳间的一阵私语。传奇与流言是流传在市井街头的生动故事,如同生命不能没有自由与激情一样,传奇与流言是生活必备的两样调味品,是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有声有色。传奇与流言,从来不是历史的传统主题,但是它们作为亲历和见证历史的一种方式,其中或多或少地烙下了当时重大历史变迁的身影。不要轻视传奇与流言的历史作用,虽然我们难辨真假,虽然历史不能再现,但是,印刻在传奇与流言上的,却是历史最为深刻的一面。所有的历史人物,全部的历史事件,都被忠实地记录在传奇与流言当中。这些或豪迈、或凄美、或浪漫、或感伤的精彩遗迹
  • 首席大人手下留情

    首席大人手下留情

    就像一阵微风拂过脸颊一样,你清凉了我,就像一首美妙的乐曲,你打动了我,本以为我们的擦肩而过是必然的,却不知原来这真的只是一场我的梦……梦醒了,也就只有我自己而已。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