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燥热的天气里,就连吃一顿午饭也依旧让人热得满头大汗,勉强用完之后,我便起身向大哥告辞准备回屋。刚欲起身,却听慕誓言问道:“夕儿小姐如果一直在房间之中呆着,岂不浪费了这大好时光,也违背了自己当初下江南时的想法了啊。”
我刚欲回话,却听大哥说道:“是啊,夕儿,不用急着回屋,誓言对这一代甚为熟悉,不如就让他带你四处逛逛吧。”
被大哥如此一说,我反而不好说些什么了。只见那慕誓言点头答允,并告诉大哥一定不让我有负此行。
如此,我便又坐下,继续听他们说些江湖之事。
红影非飞绿影随,美景如画心相追,执教华颖惹群玉,双蝶共舞身前行。
因慕誓言早已答应大哥带我前去游览杭州城,于是,从第二日起,他便带我去各地闲逛。如此两日下来,我竟与他也渐渐熟稔了。我虽依旧对他不冷不热,却不得不承认他的博才多识以及风趣健谈深深的吸引了我。而他讲予我的各地动人的故事,更是在我心中激起串串涟漪。
这日早起,天气便有些灰蒙蒙的,有淡淡的雾气笼罩在杭州城的上空。与大哥用完早膳之后不久,我便携惜梅步出了客栈,前往杭州城有名的十里郎当处与慕誓言相见。今日我们相约一起前去游览西湖。
在这雾气蒙蒙的天气中,我并不急躁的向前漫步。也大约只有一刻钟的功夫便已赶到了十里郎当。
远远地,便望见一身白衫的他端正立于亭中,正背对着我凝望着远处。我快步朝前行去,在亭中与他并肩而立。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远方群峨巍巍,在雾气的笼罩之下更加成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美景。
站在长亭之内放眼望去,无限的大好河山尽揽眼底,心中有种说不出的畅快淋漓之感。我闭上双眼仰起头,深呼吸这绿水长天的气息,连心也变得平静无比。
“沈小姐可是被咱们大尹朝的大好河山所倾倒么?”,他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我点头,身边传来他的一声低叹,以及一句似听见又仿似并未听见的话语:“……为沈小姐所倾倒啊!”睁眼向他望去,却见他依旧望着远方,并不像说过什么话的模样,不禁暗自摇头,许是风声,被自己错听了。
离开十里郎当向西湖行去之时,天空的雾气渐渐的变成濛濛细雨,我与他轻撑两把纸伞漫步在前往西湖的路上。
到达西湖时,细雨已经下成小雨。有风轻吹着,我不禁想起了“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佳句。 望着那美景如画近在咫尺的西湖,情不自禁离开了慕誓言径自向西湖之上的凉亭快步行去。
站在亭中远望西湖,只见那美丽的西湖在斜风细雨的沐浴下,湖水荡起丝丝清波,岸边绿柳在风中轻轻摇曳。行人三三两两,各种色泽的纸伞在湖边岸上静静绽放,为这本来绿意盎然的西湖添上些许艳丽的色彩。
我心中说不出的欢喜,转身,便望见慕誓言依旧持伞立于雨中,他的目光正静静的在我脸上流淌,见我望他,便向亭中行来。我笑着望向他说:“慕公子,谢谢你,谢谢你让我看到如斯美景。”
他却不说什么,只慢慢步入亭中,对我说道:“沈小姐请看右方。”
我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远处一座巍峨山峰,山峰之上一座七层高的巨塔矗立其中,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好不壮观!即使是在雨中,也依旧不减丝毫壮丽之感。
“那便是**塔了。”他的声音依旧淡淡的,似今天的风一般,直叫人舒爽到心底。
“雷峰塔,原名皇妃塔,又名西关砖塔。它是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雷峰塔最美的时候便是黄昏时与落日相映生辉的景致,被当地人命名为‘夕阳西照’,并被史书列入西湖十景。
清雍正年间成书《西湖忘》上书:孤塔屹然独存,砖皆赤色,藤萝牵引,苍翠可爱。日光西照,亭台金碧,与山光倒映,如金镜初开,光珠将附,虽赤城枉霞不是过也。”我望着那略微倾斜的塔身说着:“正是这些美景及称赞,方使的雷峰塔从此闻名于世,可是如此么?”
我回望着慕誓言,只见他也回过眸来:“夕儿小姐果真是博才多学,只是,清雍正年间是什么意思?”
暗暗咂舌,我怎么忘记了这是一个史书上没有的时代,竟然将现代对雷峰塔的表述说给这一个古人听,他不疑惑才怪!
见他正望着我,忙笑道:“没什么,快看那里,多美。”
他应声回过头去,转移了他的注意力后,我暗吁一口气,还好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