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500000029

第29章 萧齐——骈文的转向与要素的完备(5)

作者应用的虚词有:虽、犹有、是以、斯乃、而、并、良用、宜、庶、以等。在这仅一百三十六字的短文中,竟连用这么多虚词粘合、转折,确实有一种腾挪跌宕之致,表达其再三反复致意的诚恳,“处处矜练窅邈”,确算得上委曲尽致了。如若删去,文脉不仅不流畅贯通,反而会晦涩难懂,比如“庶畅此幽襟,以旌蓬荜”句,如去掉“庶”字,语气则一变为肯定,就直白、气硬了。这是段落内的,对整篇而言,虚词的贯通,尤为重要。为较全面考察,兹列一些篇章系联的虚词,如:

鲍照《芜城赋》:是以、若无。

谢惠连《雪赋》:于是、若乃、若乃、若乃。

谢庄《月赋》:若夫、若乃。

鲍照《舞鹤赋》:于是,当是时也。

江淹《恨赋》:试望、于是、至如、至乃、或有、已矣哉。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故、乃有、或乃、至如、又若、傥有、下有、是以。

江淹《诣建平王书》:昔者、(下官)本、(下官闻)、(下官)虽……然……、(下官闻)、方今。

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夫、有、既而。

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臣闻)、于时、尔乃。其中,文中各段的虚词连缀较多,一并列举如下:然、如、固、犹且、可谓、若夫、莫不、方、信可以、乃、既而、信。

这些虚词,大约可代表宋齐时作品起承转合时习用的虚词。整体上,虚词的运用比魏、两晋熟练多了。正是这些虚词,使文气流动,生色了许多;否则,只是一味地堆砌四六字句,又怎能不板滞、阻涩呢?但是,也有不用虚字,而文气已转入后者。如刘孝仪《从弟丧上东宫启》:“茫昧与善,一旦长辞,攀附鳞翼,三十余载。”即用“一旦”而潜转文意。《六朝丽指》第45条有集中论述。当然,如只借文意本身做到“上抗下坠,潜气内转”,确是一种高难度的技法。

再看故实、成语的点化。“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即在于阐明深微的事理,或援古证今。《文心雕龙?事类》中,刘勰又简略勾勒了事类的发展历程,先秦时是“略举人事”,或“全引成辞”。汉代,从贾谊、司马相如,到扬雄等“颇酌于《诗》《书》”,刘歆“历叙于纪传”,而渐综采拾。汉“崔班张蔡(指崔骃、班固、张衡、蔡邕),遂捃摭经史”了。显然,隶事的范围在不断扩大,方式也不断变迁。遗憾的是,刘勰只下叙到汉末,即崔班张蔡时为止。跨过魏晋,见魏晋时相关论述。到了刘宋时期,“略举人事”还依旧留存,但“全引成辞”就几乎踪迹全无了。就是“略举人事”,也比先前灵活、成熟多了。这个时节,隶事是以点化见长,高者,了然无迹、宛如己出;劣者,不免堆砌故实,一如钟嵘《诗品》所讥嘲的“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如书钞”。这里,不妨就上述文举一些例子,看一下时人是如何点化故实的。概括而言,点化情形,大致分以下两种:

一、引用前人成辞,略加变动,或必易一二字:这种情况比较多见,兹举两个例子。如《芜城赋》中“才力雄富,士马精妍”,就是略加改变《汉书》卷九十六《西域传》中“材力有余,士马强盛”而来,又以“雄富”、“精妍”构成偶对,改变先前的散体句式。再如《雪赋》中“驰遥思于千里,愿接手而同归”,本是“千里遥思,展转反侧”,“携手同归”,但为与上文“践霜雪之交积,怜枝叶之相违”构成一五节奏的偶对,使语气连贯而下,而变成六字句,加一“驰”、“愿”领起;其中,又改“携”为“接”,取得生新的效果。《月赋》中“洞庭始波,木叶微脱”,就是脱胎自《楚辞》“洞庭波兮木叶下”,而变成整齐的四字对句。由这三例也能看出,略加变动大致有两个原因,即求新与偶对的需要。

再如,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漾舟玄圃,必集应阮之俦;徐轮博望,亦招龙渊之侣。校核仁义,源本山川,旨酒盈罍,嘉肴益俎。曜灵既隐,继之以朗月;高舂既夕,申之以清夜。”就是把还有较多散句的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变成了整齐的四六对偶句式。

二、融会、点化故实:如《芜城赋》“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就是分别截取陆机《拟东城一何高》“京洛多妖丽,玉颜侔琼蕤”中的“东都”;曹子建诗“南国有佳人,华容若桃李”中的“南国”;左九嫔《武帝纳皇后颂》“如兰之茂”,《好色赋》“腰如束素”中的“蕙、纨”;宋玉《笛赋》“頳颜臻,玉貌起”,以及扬雄《蜀都赋》“姚朱颜,离绛唇”中的“玉貌绛唇”等核心语词,添上“妙姬”、“丽人”,“蕙心纨质”构成偶对,进而典型地概括出了丽人的娇姿、意态。这种熔铸、点化手法,确实高超;李善注时就说:“兰蕙同类,纨素兼名,文士爱奇,故变文耳。”又如《月赋》中“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据李善注,即采自《吴录》“长沙桓王名策。武烈长子,母吴氏有身,梦月入怀”,以及《汉书》“元后母李亲梦月入怀而生后,遂为天下母”事,但也显然,谢庄已变成了整齐的对仗了;同时也凸显了主题,即月光所起到一兴一亡的特定作用,意蕴悠然。

再如《恨赋》中“脱略公卿,跌宕文史”,本来习惯上称“摆落汉魏,宪章殷周”。钱钟书称之为“语言眷属”,之类,跌宕也多形容文章遒劲、曲折;但江氏爱奇,挪移过来表现一种洒脱不羁的沉浸状态——在文史中跌宕不羁,倒也别具一格。又,“此人但闻悲风汩起,血下沾衿”句,据李善注,本来是《琴道》“若此人者,但闻秋风鸣条,则伤心矣”,以及《尸子》“曾子每读丧礼,泣下沾衿”;但江氏为强调风的力度强,着一“汩”字;强化悲的程度深,加一“血”字。这样,极度悲恨的意蕴就完全烘托出来了。再如《雪赋》中“岐昌发咏于来思,姬满申歌于黄竹”,“岐昌”指周文王,名昌,曾居于岐山之下;“姬满”指周穆王,名满,周为姬姓国。很明显,如直称周文、周穆,则索然寡味,偶对也显然不佳;为此,各取其名,再加上特有的地名、姓氏,就构成了较别致的偶对。接着,再截取与雪相关的《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和《穆天子传》中“天子游黄台之丘,大寒,北风雨雪。天子作诗三章,以哀人夫:‘我徂黄竹员寒。乃宿于黄竹’”的核心语词“来思”与“黄竹”,熔铸而成一工整的偶对。这种点化,显然非同一般了。这也正显示了谢惠连的灼灼才华了。

这是句的点化。当然还有段落的整体化用,如上引江淹《诣建平王书》中“下官闻亏名为辱,……泣尽而继之以血也”一段,就是挪移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与李陵《答苏武书》而成。当然,更大的层次上,整篇文章实际上是在竭力模拟邹阳《狱中上书自明》一文。江氏善于模拟,其曾作《杂体诗》三十首,被选入《文选?杂拟》,其《杂体诗?序》:“关西、邺下,既已罕同;河外、江南,颇为异法。今作三十首诗,学其文体,虽不足品藻渊流,庶亦无乖商榷。”即感于关西(西汉)、邺下(曹魏),河外(西晋)、江南(东晋)文风的差异,而拟作。也显示其拟作水平之高。但这种整篇的化用、模拟,在整个南朝,不甚多见罢了。但是在特殊情形下的模拟——江氏命悬一线,自不能一概视为浮浅的练笔之作。从横的历史进程看,这种融会、点化故实的手段,历宋、齐、梁三代越来越多,其精致的效果也堪人赞叹。

其实,上所言的“引用前人成辞,略加变动”,实际上也是选词凿句的功夫。这一时期,特别是动词运用之妙,有时真令人叹为观止,如鲍照《芜城赋》中“当昔全盛之时,车挂,人驾肩”,文本于《战国策》卷八《齐策》中苏秦说齐宣王时的渲染“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但鲍改“击”为“挂”,变“磨”为“架”,新奇中凸显摩肩接踵的繁华情形,可谓苦心孤诣。“孤蓬自振,惊砂坐飞”句,一个“自振”,一个“坐飞”,渲染无故而致、极度空寂的环境,生发一种奇峭、幽峻的效果,称得上淋漓尽致。至于“熏歇烬灭,光沉响绝”句,着一“歇”字、“沉”字,言其衰败之际,竟连天光、声响也一并沉绝,则他物又焉能留存!真是衰败之极,难怪许梿也不禁有“奇峭”、“遒劲”之称;这当然也体现了鲍照的凌厉文风。这种因习语的改变而奇警的例子在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也有表现,“扬袂风山,举袖阴泽”,本是苏秦游说时说的“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这里却更以极度夸饰的手段,言一起扬袂竟能扇动高山,一起举袖竟能荫蔽川泽,则其人之多,力度之大,概可想见。而江淹凿词炼句的功夫更堪称一流,李善在注《恨赋》时就直称江氏“爱奇尚异”,最典型、世人熟知的例子就是“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李善注时就说:“《孟子》曰:‘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登楼赋》曰:‘涕横坠而弗禁。’……然心当云危,涕当云坠。江氏爱奇,故互文以见义。”有意思的是,江氏文中“骨”、“魂”字都用得特别高妙,甚至有惊心动魄、飘风泣雨之感:

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拔剑击柱,吊影惭魂。(《恨赋》)

积毁销金,积谗磨骨。……履影吊心,酸鼻痛骨!(《诣建平王书》)

炎穴一光,骨烂魂伤。(《山中楚辞五首》其五)

乐天理性,敛骨折步,不践过失之地。(《与交友论隐逸书》)

未有凭凌我江郊,侵轶我河县,而不流魂漂骨、丹宗血祀者也。(《讨沈攸之尚书符》)

参错报善,茫昧云玄。敛魂幽石,委气空山。肤若流波,身如绝烟。(《宋故安成王右常侍刘乔墓志文》)

李兆洛评伏义《与阮籍书》:“其铲句凿字,亦江、鲍(照)所祖”,伏氏文中,如“闻吾子乃长啸慷慨,悲涕潺湲;又或拊腹大笑,腾目高视”,“笃意文学,积书盈房,无不烛览,目厌义藻,口饱道润,俯咏仰叹,术若纯儒”中“拊”、“腾”、“ 盈”、“ 烛”、“ 厌”、“ 润”等字都新颖别致,较有力度,体现了雕章琢句的特色。对此,言为江、鲍所祖,确不虚指,上举“骨”字用法就说明了这一点。“意夺神骇,心折骨惊”,“敛骨折步”,可说与“孤臣危涕,孽子坠心”同一功效,同一目的。本应说“心惊骨折”,“折骨敛步”,却反其道而用之,使得有奇崛之效。至于“积谗磨骨”,本为邹阳《狱中上书自明》“众口铄金,积毁消骨”,江淹在拆散成偶对的同时,径直把一“消”改为“磨”字,突出谗言日渐磨蚀、消尽的过程和力量,确实非同凡响。“履影吊心,酸鼻痛骨”句,本是“寒心酸鼻”、“痛入骨髓”,却凝聚成“酸鼻痛骨”,为构成偶对,又造出“履影吊心”一联,铺叙忽忽若狂的剧痛,再也真切不过了。至于“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在描摹、刻画中,彰显荒寒、萧瑟的环境和氛围,同时振起下文,也值得称道。类似的雕琢在江文中还能举一些,如《别赋》中“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不仅对偶精工,其动词“沉”、“飞”,更显出光影的动感和力度;“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突出空房徘徊,只身一人的孤寂,却不言其人如何,只是说“影独伤”——甚且连毫无知觉的影子都感到了凄伤,其凄凉、哀怨之情,又于此尽现。一“影”字,运用得委实高妙。同样,“局影凝严,侧身扃禁”,“局影”、“侧身”两词,描摹侧身仄进,甚且影子也屏住呼吸的情形,也真切地写尽了进入禁地时的小心翼翼和怯手怯脚。为此,清人许梿评江淹为六朝“凿山通道的巨手”,确非虚言。这种情况,在谢惠连、谢庄等人的文中也能找到,如“始缘甍而冒栋,终开帘而入隙”,“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等,只不过没有江淹那般用心良苦罢了。当然,一篇文章的风格并不由一两句奇警的话语,或琢字所决定;但这种刻意藻饰、锤炼,正看出那一时代人苦心孤诣的追求。这确实如《文心雕龙?明诗》中所说的宋初文咏,“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并定位为“宋初讹而新”,一“讹”字,一“新”字,正看出时人的追求。

又如宋武帝《与臧焘敕》:“独学寡悟,义著周典。”即化用《礼记?学记》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且变“寡闻”为“寡悟”,就是求新的表现。

再看四六句式。如果把上述篇章进行比较,就能大致看出骈文句式是如何凝定成四字、六字句式,以及四字、六字句式内部是如何调适的。元嘉前后,傅亮撰文,如《为宋公修张良庙教》、《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等,多是四字句。到鲍照《芜城赋》中,四字、六字句式就多一些,但其间还杂有一些杂言,如五言、七言、八言等。谢惠连的《雪赋》也有这种情形,有时甚至还不大刻意讲求偶对,这一点,傅亮文中特别明显。重要的是,这些人的文中出现了四字、六字句式,多是四四句、六六句排列,并不是四六句交错为文。能四六交错为文,在崇尚藻饰的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作于元嘉十一年,即434年。中才多一些,颜文中不仅有四六交错、偶对精工的句子,如“方策既载,皇王之迹已殊;钟石毕陈,舞咏之情不一”,“选贤建戚,则宅之于茂典;施命发号,必酌之于故实”等;还出现前此基本罕见的六四对仗句子:“赪茎素毳,并柯共穗之瑞,史不绝书;栈山航海,踰沙轶漠之贡,府无虚月。”这种情况,到了写于永明九年(491)的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时,更有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整篇基本上全由四六句交织成文,杂言句也基本没了。并且,四六句式也多样起来,有四六句,如“出豫为象,钧天之乐张焉;时乘既位,御气之驾翔焉”;四四六六句,如“幽明献期,雷风通飨,昭华之珍既徙,延喜之玉攸归”;四六四六句,如“授几肆筵,因流波而成次;蕙肴芳醴,任激水而推移”;更有整齐的六四六四句,如“协律总章之司,厚伦正俗;崇文成均之职,导德齐礼”,六六四四句,如“纨牛露犬之玩,乘黄兹白之驷;盈衍储邸,充仞郊虞”等。这显然比五十多年前的颜文句式多变多了。再从六字句本身看,元嘉时的六字句多为一五节奏,即以动词领起句,如“践霜雪之交积,怜枝叶之相违。驰遥思于千里,愿接手而同归”;名词领起句,如“风触楹而转响,月承幌而通晖”;连词领起句,如“初便娟于墀庑,末萦盈于帷席”;就是这一五节奏,以一副词、连词,甚至虚词领起的,也只有到萧齐时,如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才有更多的进展。王融文中,四二、二四节奏都已比较普遍了;文中甚至还出现了三三节奏,“泽普泛而无私,法含弘而不杀”。重要的是,这些不同节奏的字句,王融文中运用得颇为熟练,甚至能做到不用虚词衔接,而“潜气内转”,行文畅达。这确实体现了四字、六字技法调适的发展。

需说明的是,谢灵运、鲍照、颜延之、江淹、谢庄等人在当日都较有影响,从者风靡。《南齐书》卷五十二《文学传论》所说的三体,即“启心闲绎,托辞华旷,虽存巧绮,终致迂回”,以谢灵运为代表;“缉事比类,非对不发,博物可嘉,职成拘制。或全借古语,用申今情”,萧子显追溯到魏晋时傅咸、应璩,但可以颜延之为代表;“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魂”,以鲍照为代表。这一方面足以看出时人对辞采、藻饰的极度追求,另一方面也看出这三人影响很大。钟嵘《诗品?序中》也说“颜延、谢庄,尤为繁密,于时化之。故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书抄。近任昉、王元长等,词不贵奇,竞须新事,尔来作者,寖以成俗。”那么,在这些人的影响下,骈文的技法迅速发展,也就可以想见了。

第五节 声情流丽、圆美的追求

同类推荐
  •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好比这一棵树,虽被斩伐了许多枝条,但是新生出来的比原有的更多,将来成为比原来更大的大树。中国将来也能成为比原来更强的强国。
  • 艺术哲学读本

    艺术哲学读本

    它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从哲学角度论述了艺术的位置、本性、特征,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表现出作者的独特见解和心得,本书是作者历时20年所写的学术专著,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对艺术哲学的理论变革也提出了新的设想,富有探索精神,是作者多年来有关艺术哲学问题研究的理论总结。出版该书,对于目前学术界关于艺术哲学的学术研究可以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同时,该书还可以作为理论工作者、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大学生的有价值的参考书
  • 幽默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幽默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越轨

    越轨

    《越轨》一书涉及刑法学、犯罪学、青少年越轨行为、侦查学、公安学、警察学、监狱学、社会控制、犯罪预测预防、禁毒戒毒、社区矫正、社会敌意应对、群体事件处置、社会治安防控等领域的越轨社会学的科普读物。本书文笔诙谐、笔调轻松,文中穿插大量的当前流行话题作为案例,比如邓娇案、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案等等,探讨当代社会的规则越轨、法律越轨、诚信越轨、性越轨等等行为。不仅对这些行为进行鞭辟入里的解析,而且对当代社会存在的种种越轨问题提出了深层次的解决思路。
  • 大唐文青

    大唐文青

    本书用诙谐的文笔,以诗人们的作品为切入点,叙述了初唐、盛唐时期一些诗人的风骨与事迹。每一首诗歌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段人生,首次将这些一千多年前的“文青们”有血有肉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些诗人们有的狂妄,比如说陈子昂;有的是杀人犯,比如说王勃;有的情感关系复杂复杂,比如王维;有的命途多舛,比如杜甫;有的是假土豪,比如李白……他们形形色色的人生,构成了中国文艺史上的一段又一段的绚丽,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篇章。
热门推荐
  • 南极姑娘

    南极姑娘

    一个北极熊和一个南极企鹅在北极相遇了,《南极姑娘》的故事由此娓娓展开。善良乐观的女文青企鹅米娜,跨越地球来到北极旅行,偶遇了对过往无法释怀而独居的北极熊大熊。大熊和米娜从吵吵闹闹的欢喜冤家,到逐渐接受彼此成为好友。一次暴风雪过后,他们意外捡到一只走失的小海豹,两人决定南行把小海豹送回族群栖息地。
  • 帝王将相管理启示

    帝王将相管理启示

    在众多的古代管理典藏中,历代帝王将相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更具实用性的一支。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明君贤相层出不穷,其中积累起来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相当丰富,许多君主将相都总结了一套独特而成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当今的视角来看,仍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 复仇宝宝

    复仇宝宝

    凤儿死了?她怎么会死?孩子呢?应该还没出世吧?为什么凤儿死了也不肯见我,她是一直不肯原谅我吗?不要以为婴儿体小、不会说话就可以任你处置,要知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他们有一天也会幻化成复仇天使索命的……
  • 皇权至上:邪魅九公主

    皇权至上:邪魅九公主

    十年前,她是青凤国的九公主,受其母后的牵连而被逐出皇宫。十年后,她是全国首富莫少卿的妹妹——莫离,传闻她有很多的男宠,亦有很多的女宠,个个都是俊美如神,漂亮似花。传闻她夜夜笙歌,纵情酒色;传闻她····其实她想要的并不多,她唯一只想要的只是那苍茫千万里的疆土,以及那至高无上的皇权仅此而已。
  • 向敌人敬礼(原创经典作品)

    向敌人敬礼(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精灵纪元

    精灵纪元

    他是高贵的精灵族王子,王后篡位,在刑场上他被击伤而失忆。幸得酒糟剑王所救,带他一路逃亡,只为找到传说中的精灵谷。穿沙漠,过密林,越险峰。狡诈的狼人,嗜血的魔兽,狂怒的兽王,他们能否渡过难关,终达家乡……
  • 孔雀西南飞

    孔雀西南飞

    981年我去攀钢,首先激起我创作激情的,是很有大将风度的“好一个黎明”!第二篇报告文学,专写赵忠玉。题目叫:《得人心者》。今天我读别人写攀钢、写赵忠玉的文章,仍禁不住叹日:得人心者,得天下也。啊,又见攀钢,又见攀钢
  •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本书收录了雷海宗先生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兵”的珍贵学术论文。堂堂中华何以一再遭人欺凌。今天读来,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历代盛衰,仍发人深省。,全书分为两编。本书最为独特之处是,通过对于中国兵制的梳理,研究兵的精神,兵的文化。作者以侧锋破题,从“兵文化”入手,试图解答中国文化何以造成千年积弱,根源何在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菊花禅

    菊花禅

    ,《菊花禅》(作者许冬林)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它散发着草木香、胭脂香,又氤氲着晚风细雨的清凉。和年少情怀的幽寂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