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300000004

第4章 中国西南早期对外交通——先秦两汉的南方丝绸之路(2)

在中国先秦秦汉史上,长期流传着关于长寿的传说,流传得最广泛的,要数有关彭祖长寿的传说。相传彭祖为殷守藏史、周柱下史,寿八百余岁,较早的记载盖为孔子所说“窃比于我老彭”,老彭即彭祖。屈原也说:“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汉晋间人对此亦颇多习知。先秦秦汉的史籍上有两个有关彭祖的记录,历史上曾把两个不同的彭祖混为一谈,以为是同一人,其实不然。考之史籍,不难知道这两个彭祖及其所在,其中一个是为孔子所提到的彭祖,以长寿闻名;而另一个彭祖,则不仅长寿,而且还以长于仙术闻名于世。关于彭祖仙术之迹,《庄子·刻意》明确记载道:“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从《庄子》所述来看,彭祖长寿之术应属当时所谓的“方仙道”方仙道之称,始见于《史记·封禅书》,但“依于鬼神之事”的,他与蜀人王乔的仙术,均以行气吐纳为特点,属于同一仙道派别。

据《国语·郑语》、《史记·楚世家》,彭祖为祝融陆终氏之子,又称“大彭”,“自尧时举用,历夏殷,封于大彭”。《汉书·地理志》以为:“彭城,古彭祖国。”地在今江苏省徐州市。但蜀中也有彭祖遗迹,《华阳国志·蜀志》于犍为郡武阳县(今四川彭山县)下记载:“郡治,有王乔、彭祖祠”,又载:“王桥(乔)升其北山,彭祖家其彭蒙。”彭蒙之蒙,与望音近相通,《续汉书·郡国志五》犍为郡武阳县下载有“彭望山”,刘昭注引《南中志》云:“县南二十里彭望山。”又引李膺《益州记》曰:“县……下有彭祖冢,上有彭祖祠。”《元和郡县志》卷三二亦载:“彭亡城亦曰平无城,彭祖家于此而死,故曰彭亡。”蜀地这个彭祖渊源有自,应与《尚书·牧誓》所载西土八国“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中的彭人有关,不必勉强去同陆终氏之后的大彭相比附。从三国时张鲁之子叫彭祖的情况看,西蜀有为子取名彭祖之习。再从仙人彭祖行迹看,他以“吹呴呼吸,吐故纳新”为特征,恰与其同乡仙人王乔相同,所以《庄子》所说的仙人彭祖,实为西蜀犍为郡武阳县的彭祖,而非东方彭城的彭祖。此彭祖与王乔并为一派,蒙文通先生考证其为南方之仙道,与燕、齐有殊,而吴、越的行气一派也是源于西蜀王乔、彭祖的。至于《华阳国志·序志》所说“彭祖本生蜀,为殷太史”,则混淆了东方的彭祖和西方的彭祖,而两个彭祖又是各有渊源的,正如三个王乔各不相同一样。

克泰夏斯和斯特拉波把长寿者和赛里斯联系在一起加以讲述,这显然是对于人物和人物所在地的描述。正如我们以上的分析,赛里斯是指蜀之成都,而赛里斯之长寿者则是指蜀人彭祖。可见,希腊罗马古文献关于赛里斯与长寿者的记载,虽然其中含有一些荒诞不经的成分,但其内核却并非捉风捕影之说。剔除那些荒诞成分,我们便可看到赛里斯和长寿者的故事与先秦秦汉的蜀地所具有的内在关系。由此可以知道,希腊罗马古文献关于赛里斯与长寿者的记载,来源于中国西南古蜀地区传说的流传,它们曲折地反映了古代蜀人传说的西传,应是古希腊作家根据他们在中亚和印度时的耳闻所进行的实录性记述,表明当时已有从中国西南至印度和中亚的交通存在。

克泰夏斯的生活时代是公元前4世纪,此时关于支那(Cina)的名称已经远播于印度。古蜀人经云南、缅甸进入印度,一条主要的通道是从今东印度阿萨姆经北印度进入西北印度(身毒),这正与克泰夏斯把Seres和北印度联系在一起的记述相吻合,也与古蜀丝绸西传印度的年代、地域和路线相吻合。应该说,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

二、中国古文献所载西南地区的早期对外交通

贾谊《新书》卷九《修政语上》记载:“尧教化及雕题、蜀、越,抚交趾,身涉流沙,封独山,西见王母,训及大夏、渠叟、北中幽都,及狗国与人身,而鸟面及焦侥。”其中几个地名和古国、古族名,颇与古蜀和西南地区的内外交通线有关。

独山,即蜀山,独字上古音屋部定纽,与渎字音同相通,《史记·封禅书》即作“渎山”,指岷山,即是蜀山狗国,先秦岷江上游有白狗羌,称为“阿巴白构”,为牦牛羌之笮都,即《史记·大宛列传》正义所说:“笮,白狗羌也。”笮都在战国至汉初渐次南迁至今四川汉源大渡河南北,汉武帝末叶以后逐渐南迁至雅砻江流域今四川凉山州西南部之盐源等地区。“人身鸟面”,似与古蜀三星堆青铜雕像的人面鸟身有一定关系。而狗国与人面鸟身相联系,则可能暗示着三星堆古蜀人与白狗羌在族群上的某种联系。

焦侥,或作僬侥,始见于《国语·鲁语》,其后,《史记》、《后汉书》、《山海经》、《列子》、《括地志》诸书中有所记载,说其人身高不过三尺。《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有小人名曰僬侥之国。”《海外南经》所记略同。《史记·大宛列传》正义引《括地志》云:“小人国在大秦南,人才三尺……即焦侥国。”方国瑜先生引证李长传《南洋史纲》说:“小黑人,后印度(中印半岛)之原住民,人种学家名曰小黑人,属尼格罗系(Negritos)。身躯短小,肤色黝黑,在有史以前,居住半岛,自他族徙入,遂见式微。”方先生认为,永昌徼外僬侥夷,当即古之小黑人,惟不详其地理。夏光南和波巴信认为焦侥可能就是缅甸的原始居民小黑人,即尼格黎多人。其实,就印度历史看,所谓小黑人,即是尼格罗种系的达罗毗荼人(Dravidian),他们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的主要居民,在印度河文明衰亡后,当北方操雅利安语的印—欧人从欧亚草原进入印度北方时,达罗毗荼人迁移到恒河流域、印度南部和印度东北等地,今天在南印度西海岸的卡拉拉邦、东印度的曼尼普尔邦和库奇山区的安加米那人身上,还可以见到达罗毗荼人的体质特征。印度河文明衰亡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此后,达罗毗荼人从印度河流域逐步向东印度和南印度迁徙。这个时期,正是古蜀三星堆文明兴起并走向繁荣的时期,也是古蜀文明与印度文明接触交流的时期,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来源于印度洋的大量齿贝,古蜀的柳叶形青铜短剑形制,以及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的巨量象牙,都出现在这个时期不是偶然的。李学勤先生曾在英国剑桥大学见到该校收藏的一片武丁卜甲,经不列颠博物院研究,龟的产地是在缅甸以南;YH127坑武丁卜甲碎片粘附的一些织物痕迹,经台湾学者检验是木棉。木棉即《华阳国志·南中志》、《蛮书》、《新唐书·骠国传》等所说的“帛迭”,也就是所谓橦华布,主要产于缅甸。这些文化因素的直接来源,颇与印度洋沿岸地区、东印度阿萨姆和上缅甸有关,它们之间的接触、交流和交通,应是通过这些地区进行的。这表明,中、缅、印之间的交通、交流和互动,不但在商代确已存在,而且缅、印地区的一些文化因素还通过古蜀地区输往中原。

古代东印度阿萨姆有一著名的迦摩缕波国,中国史籍记为盘越国,或滇越,滇越的东南即是上缅甸。公元前3世纪以前,上缅甸不曾存在任何国家,而印度早在阿育王时代(约前273-前232),孔雀王朝的势力已扩张到东印度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鱼豢《魏略·西戎传》记载:“盘越国,一曰汉越王,在天竺东南数千里,与益部相近,其人小与中国人等,蜀人贾似至焉。”盘越,《后汉书·西域传》误作“盘起”,《梁书》卷五四《中天竺传》作“盘越”,《南史》卷七八作“盘越”,《通志》亦作“盘越”。据沙畹研究,盘越地在东印度阿萨姆与上缅甸之间。据汶江先生研究,盘越即滇越,即东印度阿萨姆的迦摩缕波。《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昆明之属无君长……然闻其西可数千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而蜀贾奸出物者或至焉。”直到汉魏,蜀人商贾仍在东印度进行经商活动。《大唐西域记》卷十《迦摩缕波国》记载:“迦摩缕波国,周万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人形卑小,容貌黧黑,语言少异中印度。”这里所说迦摩缕波国“人形卑小,容貌黧黑,语言少异中印度”,就是《魏略·西戎传》所说的“其人小与中国人等”,其实就是分布在东印度阿萨姆地区与雅利安人语言有异的达罗毗荼人,亦即所谓僬侥。从《华阳国志·南中志》和《后汉书·哀牢传》的记载来看,西南夷的空间范围包括了后来缅甸的许多地区,是直接毗邻于东印度阿萨姆地区的。《后汉书·陈禅传》记载说:“永宁元年,西南夷掸国王献乐及幻人。”掸国在今缅甸,时称西南夷。《后汉书·明帝纪》更是明确记载说:“西南夷哀牢、儋耳、僬侥、盘木、白狼、动黏诸种,前后慕义贡献。”直接把僬侥之地纳于西南夷地域范围。《大唐西域记》卷十《迦摩缕波国》还记载:“此国(按,指迦摩缕波)东,山阜连接,无大国都。壤接西南夷,故其人类蛮獠矣。详问土俗,可两月行,入蜀之西南之境。”这些记载十分清楚地说明,出蜀之西南境即西南夷,其境地是与东印度阿萨姆地区相连接的,这一线就是古蜀人出云南到东印度进行商业活动的线路。由此不难知道,古蜀三星堆文化和中国西南文化中出现的印度河文明的因素,其来源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由蜀商通过当时已从印度河流域东迁至阿萨姆的原印度河文明的创造者达罗毗荼人那里了解,并往来传递信息的。贾谊《新书·修政语》把西南夷狗国、三星堆人身鸟面与印度达罗毗荼僬侥相互联系,其真实文化内涵应是上古时代中国西南与印度地区的交通和交流。

考古资料说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印度北部、中国、东南亚的旧石器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即所谓砍砸器之盛行。而后来在中、缅、印广泛分布的细石器说明,在新石器时代,中国西南与缅、印就有文化传播和互动关系。在印度东北的阿萨姆、梅加拉亚、那加兰、曼尼普尔、孟加拉国、比哈尔、奥里萨、乔达·那格浦尔等地,多处发现有肩石斧、长方形石斧、石锛、八字形石斧、长方形有孔石刀等,是中国云南考古中常见的形制。在东印度阿萨姆发现一种圭形石凿,刃部磨在两窄边,这在四川西南部凉山州西昌市等地区是常见之物。饶宗颐先生也认为印度地区所发现的有肩石斧和有段石锛,是沿陆路从中国进入东印度阿萨姆地区和沿海路进入盘福加(孟加拉国)的,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发现的束丝符号,与理塘和四川汉墓所见相同,据此可确认丝织品传至域外,而竹王的神话,则与西南夷的信仰同出一源。阿萨姆石器原料所用的翡翠,产在离中国云南边境仅150公里的缅甸猛拱地区,这个地区当属东汉永平十二年设置的永昌郡内外。阿萨姆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房屋建筑是干栏式,这同样是中国西南云南和四川常见的建筑形式,成都十二桥商代建筑遗址就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根据陈炎先生在《中缅文化交流两千年》中所引证的中外学术观点,印度以东缅甸的现住民,不是当地的原住土著民族。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是在史前时期从中国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迁入,其中的孟—高棉语族是最先从云贵高原移居到缅甸的,这显然同有肩石器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向缅印地区的次第分布所显示的族群移动有关。

《新书·修政语上》还提到“西见王母,训及大夏、渠搜”,西王母的所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之在中国的西方。近年有学者认为,“王母”是古印度语Uma通过古突厥语演变而来的,是印度神话中喜马拉雅山神之妻Uma的化身。葛剑雄先生认为,先秦至张骞通西域以前昆仑山、西王母所在的“西方”,实际上指的是西南,不仅包括今四川、云南,甚至包括境外的南亚次大陆和中亚,这确实是有道理的。大夏,即巴克特里亚(Bactria),地在今阿富汗。渠搜,最早见于《尚书·禹贡》,称西戎中有“渠搜”,《汉书·地理志》将“搜”改作“叟”。《汉书·武帝纪》诏云:“北伐渠搜,氐羌来服。”可知叟是从氐羌中分化出来的。叟人是古代氐羌的一支,也是今藏缅语族彝语支各族的一支先民,这不仅从现今四川凉山彝族传说他们的祖先原居北方,以及古侯和曲涅两支人在唐代从云南昭通渡江进入凉山的事实中得以说明,而且从在云南昭通发掘出的晋代霍承嗣墓葬的壁画中也可获得叟人与彝族关系的实证。该壁画绘有当时夷汉部曲的形象,其中的夷人即当地的叟人,他们的装束与现今凉山彝族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如披毡、赤足、椎结等等。晋时朱提郡(今云南昭通地区一带)和越西郡(今四川凉山一带)境内的叟人属于同一民族,习俗相同,形象相似,得以古今印证。贾谊既将僬侥与狗国和人面鸟身联系在一起,又将它们与西王母、大夏和渠搜联系在一起,意味着这些古国古族之间有着往来交流的关系,而这一联系交流和往返线路,恰恰是古蜀文明从岷江流域经西南夷之牦牛种白狗羌地区(即南方丝绸之路西线之牦牛道)至上缅甸再至东印度西行至阿富汗的南方丝绸之路交通线,这就是《史记·大宛列传》和《西南夷列传》中张骞所谓的蜀身毒道。《新书》关于这些古国古族交流往来的记载恐怕不是出于偶然,应是贾谊对西汉初年关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传闻的记录。

据《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传》记载:“永初元年,(永昌)徼外僬侥种陆类等三千余口举种内附,献象牙、水牛、封牛。”东汉时僬侥进献封牛,所谓封牛,即牛脊梁凸起成峰的峰牛,这种牛的青铜雕像在云南大理地区的战国秦汉考古中有大量发现。峰牛产于印度,为中国所不产,云南大理考古发现的大量战国秦汉时期的峰牛青铜雕像,即与印度僬侥有关。这说明,中印之间通过中国西南地区进行的经济文化交流,早在先秦时期已经达到相当频繁的程度。东汉时,“永昌徼外夷”多次遣使从永昌(今云南保山)通过西南夷地区进入中原京师进献方物,其中除僬侥外,还有敦忍乙、掸国等。据学者考证,这些族群和古国多在今缅甸境内。夏光南认为敦忍乙即下缅甸的得楞族(孟族),方国瑜先生认为敦忍乙是“都卢”的对音,似在上缅甸的太公。掸国,学术界一般认为即是今缅甸境内的掸邦。《后汉书·西南夷传》记载“掸国西南通大秦”,大秦即罗马帝国。从成都平原经云南出缅甸、印度,经巴基斯坦、阿富汗至西亚的安息(伊朗),再至地中海、罗马帝国,这正是南方丝绸之路西线的全部行程。

同类推荐
  •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书中详细介绍了游牧文明的兴衰历程,着重讲解了蒙古高原数千年的游牧历史,并将其与其他国家的游牧发展做了比较。作者在书中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迁徙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畜牧业发展的轨迹,让人信服地剖析了草原畜牧业发展必然超越游牧生产阶段,达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现代化畜牧业阶段的趋势。
  • 寂静玛尼歌

    寂静玛尼歌

    浪子啊,你虽已死,但你能否说出,在你短暂的一生中,有多少次远足值得铭记?因为有着在戈麦高地上与康巴藏人一同游牧四野的传奇经历,作为一个汉人,柴春芽才敢于书写他对中国西部牧野生活的缅怀。因为漫游了西藏大地并最终皈依了藏传佛教,柴春芽才勇于坦露心迹,探索灵魂的深度与载力。
  •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信仰仁爱、和谐、真诚。以前我们提倡文化的复兴,现在我们需要提倡信仰的复兴,信仰的复兴是一项宏伟的精神家园建设工程。民族的复兴,文化复兴是基础,信仰复兴是关键。过去十年间,我们的文化已经走上复兴之路,现在正迎接中华民族伟大的信仰复兴。复兴是在保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我们永远恪守夫子“述而不作”的原则,不是创造、不是革新,是接受、是弘扬。关注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呵护过程。我们在这里赞美的信仰,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我们看到,传统的精华,正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贡献巨大智慧。我们的信仰就是人类的共同信仰:我们用仁爱、和谐、真诚,建设人类共有家园。
  •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中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构思巧妙,幽默风趣。
热门推荐
  • 凤破苍穹

    凤破苍穹

    一场陷害,凤凰涅槃,异域重生一卷竹简,宁静生活,尽化灰烬一个阴谋,雏凤流离,何处为家;一次感悟,化身无数,掌控人间一双素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朝天下,顷刻瞬间,倾覆殆尽。祸水如何,妖姬如何,我为情生,我为情坚,亲情难得,友情可贵,爱情神圣,我皆全要,若要无情,宁化修罗,佛摧神毁皆因情,魔亡天破尽为情傲啸人间我为尊,笑对苍穹留传奇莫笑我,彩凤双飞翼,莫笑我,彩凤入云间素问鉴语:你以为你掌控天下,拥有一切,可知道对于我来说,那不过是一个蝼蚁,我早说过,我不管这天下是谁,我要的一切,不能有任何阻拦,不然我遇神诛神,遇佛杀佛,遇魔灭魔,当然你若认为这一切是天注定,那么我就遇天破天。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毁我一粟我夺人三斗,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和谐和平,只有强中更有强中手,你们要跟我谈判,除非你们有能力超越我,否则,任何人都不能阻止我毁天灭地。*********推挤区**********沐血夜《凤麟》野蛮DE灵《权色》君幻凤《凤破苍穹》莲子儿《错惹贼妃》倾城殇《风云皇后》无意宝宝《绝色锋芒》孤月如我《绝煞弃女》轨迹图图《邪帝冷妻》凤舞阁主《白发魔姬》琉璃纹《无敌女夫子》风间名香《狂女捕群夫》明蓝风《狂揽男颜傲天下》慕容雪馨《魅夜罂粟冷公主》
  • 前夫滚

    前夫滚

    “我们离婚吧!因为我爱上了别的女人。”结婚三年的丈夫无情的丢给她一张离婚协议书。“离婚?”她不齿地轻笑,潇洒地在协议书上签下大名,从此丈夫成为前夫。谁知,她的潇洒,换来的是他无理的强暴!他的纠缠与无理。害得她失控的怒吼:“前夫,滚!”………哪里来的黑马王子,多金,多情,又帅气,竟然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她的眼前。感动之余,她却不敢动,因为他的女人实在太多,她招架不住。………哪里来的清纯男子,他的身份像个迷,是乞丐还是王子,一下上演生死时速,一下又是英雄救美的。还要陪他亡命天涯,最后只跟她说了一句:“如果爱情无法用语言表达,那我愿用生命来证明!”………只是,当她又面对深情回头的前夫时,她的爱又将何去何从。………只是不知道,故事的最终何人才可以缝补好她这颗早已破碎的心?各位亲,会员晓情帮偶做的视频。:《前夫,滚!》上下部一定要连起来看哦:上部:?pstyle=1下部:眼泪女儿国圈子,http://m.pgsk.com/欢迎各位亲的加入。-----------------------------------------强力推荐好友文文:热奶茶:《《勾引》傲人:《天才宝贝霸情爹》草莓菋:《刁蛮皇后的东成西就》羽瞳:《乱世-红颜殇》各位亲:请看眼泪的新文:《三戏酷郎君》地址:《哑巴皇后要训夫》地址:《别动我妈咪》地址:总之一句话:收藏,留言,投票,一步到位,一个都不能少哦!
  • 灵唤苍穹

    灵唤苍穹

    命运,以玩笑置我;世人,以冷眼视我;上天,却以沧桑赐我;我自何为?甘忍现状?或是,举手成刃,斗苍穹,武乾坤,吞星空,唤沧桑?
  • 特案A组

    特案A组

    黑暗、血腥、金钱交织着的罪恶结出一朵朵恶之花,扭曲的心灵将他们推向了罪恶的深渊。这是一个不为人知的黑暗世界,掀开尘封的档案,一桩桩血淋淋案子触目惊心。A组扬起了手中的正义之剑,就此拉开了与险恶较量的序幕……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50个决定你一生的做人法则

    50个决定你一生的做人法则

    做事先做人,这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无论是成功企业家、知名学者,还是普通老百姓,都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为什么做事先做人?到底做事为先还是做人在前?这本书从一个人如何成功的角度,仔细分析了做事和做人之间的关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西晋世子

    西晋世子

    这是一个故事得从公元265年的上元节说起。。这个故事就从,司马衷遇到蘭妍开始讲起。
  • 巴士警探

    巴士警探

    青年作家吕铮继《警校风云》、《黑弈》之后又一警界传奇作品。首度追问情感主题,深入探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书写打扒警察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浪漫、温馨、唯美……警察浪漫小说的攀峰之作!
  • 嗜爱暖婚:BOSS一尝上瘾

    嗜爱暖婚:BOSS一尝上瘾

    【已完结】读者群:300519388他是高高在上的世家继承人,清冷果决,魅惑人心,却偏偏对她三见钟情。一场古街寻人,她闯入本不该接触的世界。一场夜店放纵,她醉酒后幸得他一力维护。一场家族恩怨,牵扯两家祖孙三代的秘密。她说:全世界都不答应我们在一起。他说:那就让全世界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