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300000011

第11章 古代文化的交流与五尺道(1)

古代文化的交流与五尺道

陈显丹

在川、滇的丛山峻岭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它就是“五尺道”。它是连接四川、云南、贵州及广西、越南缅甸等地区和国家之间一条重要的经济、文化通道。这条古道的名称记载最早见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之中,其他文献记载非常少,因此,这条古道在先秦以前的历史也一直隐藏在“茫茫迷雾之中”,为此,后人对司马迁所提到的“五尺道”也产生了歧义。为了弄清“五尺道”的“是与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了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了实地考察。下面就文献记载五尺道的情况和实地考察五尺道的情况进行简要地梳理。

一、文献记载的五尺道

“五尺道”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庄者,故楚庄王苗裔也。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秦时常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十余岁,秦灭。及汉兴,皆弃此国而开蜀故徼。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笮马、僰僮、髦牛,以此巴蜀殷富”。《索引》谓:“栈道广五尺。”

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译注》称五尺道:“始建于秦朝,北起宜宾,南至曲靖,途经盐津,大关,昭通,鲁甸,宣威等县,现残存长约350米,道宽五尺,每级天阶宽窄高矮不等。从关河东岸上缘三曲而至摩崖,路面留有马蹄痕数十个,这是蜀地到滇东北的必经要冲。”

唐初,颜师古始为《汉书》作注:“其处险厄,故道才五尺。”

《辞海》:“五尺道,古道路名。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的联系,开筑了一条由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因道广五尺而得名。当即汉武帝时唐蒙所修治的西南夷道和隋、唐时代石门道的前身,北起今四川宜宾市,南抵进云南曲靖。”

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中国历史地名词典》“五尺道”条:“秦筑,北起今四川宜宾市,南抵今云南曲靖县。为四川盆地通往云贵高原的交通要道。”

二、有关五尺道的讨论

长期以来,史家就秦开“五尺道”争论不休,集中表现在对五尺道的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人认为:秦开五尺道之道是道路,以郭沫若、谭其骧最早提出。

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以文字的形式描述“五尺道”:自今四川宜宾,经云南镇雄、贵州威宁、云南宣威,抵达曲靖。

郭沫若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中用较形象的线条将“五尺道”标注为一条由今四川宜宾经云南昭通、东川,至昆明晋宁的古道。

二位先生所描述的五尺道线路虽有异同,但不难看出,两位先生都认为它是古代存在的一条交通线路。

第二种观点认为秦开的五尺道为一级“行政单位”。对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和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把“五尺道”视为交通线的观点进行了否定。认为,尚无其他可靠史料来证实“秦‘五尺道’确是一条交通要道”,接着又说:“五尺道解释为一条交通道路,失其原意,令人难以置信,必须深入研讨以识本意。”然后列举《汉书·百官公卿表》记:“县大率方百里,……有蛮夷曰道。”《后汉书·百官志五》指出汉代的“道”系承秦制而来:“凡县主蛮夷曰道……皆秦制也。”且班固《汉书·地理志》云:“自高祖迄于孝平,凡郡国一百三,县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一。”但是检阅其文,只有三十道,尚缺两道。又根据《水经注》和《华阳国志》认为蜀郡下辖的青衣和旄牛两县也称道,于是“记三十一道”,“尚缺一道”,接着就想到了五尺道。傅于尧先生认为《华阳国志·南中志》载的晋宁州建宁郡今滇东北曲靖诸地有居民属称“五蔡夷”或“五茶夷”,而“五尺”和“五蔡”读音相近,“五尺”即“五蔡”,“五尺道”便是在“五尺夷”居民区所设的县级行政区。于是,五尺道就成了那仅缺的一道,如此一来三十二道就齐全了。据此,其最终结论是“秦之‘五尺道’,并非道广五尺的一条交通线,而是秦时设置的行政单位的地名,因其地的主要居民为‘五尺夷’人而故名”。“道”,是秦汉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中与县相当的一级建制。

其后,宜宾学院的屈川先生撰文说:“秦始皇即位时间是在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庄襄王去世当年。”按屈先生所言,那开五尺道的时间应在前247年前后,即在秦统一天下之前26年,比司马迁所说的时间要早。秦始皇即位时年仅13岁,当时正面临东方六国的威胁,不大可能立即将视线转移到西南地区并修筑工程如此巨大的道路。以不可信的论点支持五尺道不是交通线路的学说。

还有人认为,五尺道应为秦始皇之前110余年的秦惠文王时期由古蜀国人凿通的汉中入蜀道路,也就是汉以后所称的“石牛道”、“金牛道”。

关于“五尺道”的解释,后人虽互有差异,但多数学者从郭、谭二老之说。也就是说“五尺道”就是一条道路而不是行政区划的“道”。笔者从道路之说。

三、五尺道修建年代的讨论

既然是道路,这就必然要涉及到它的开凿建造的年代,有许多人认为五尺道是常在秦时蜀守李冰所修的“僰道”之基础上继续凿修而完成,常并非最早开凿者。在《云南各族古代史略》一书中有学者却认为李冰才是修五尺道的鼻祖。该书说:“在秦始皇即位前后李冰担任蜀郡太守期间,即开始在川、滇交界的僰道今四川省宜宾市地区开山凿崖,修筑通往滇东北的道路。这一带山势险阻,工程艰巨,当时采取了积薪烧火办法。崖石经过火烧,质地疏松,易于开凿,或火烧后再浇以冷水,即可使石裂开……李冰用火烧的办法在这一带修凿道路,就是兴修五尺道的开始。”

马耀先生主编的《云南简史》一书也有类似的提法:“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时候,又派常继续修筑道路,常把李冰在僰道修筑的道路向前延伸,一直修到今曲靖附近。”

但也有人认为李冰不是修五尺道的第一人,五尺道的修建还是始于常。吴春宏在《论五尺道》一文中说:《集解》注引《汉书》说:“冰姓李。”又《正义》注引《风俗通》云:“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县两江,溉田万顷。”这些材料只交待李冰名姓,是水利家。《华阳国志·蜀志》有几条与李冰有关的史料:僰道“其崖渐峻不可凿,冰乃积薪烧之。故其处悬崖有赤白五色”。又说:“滨江有兵栏——李冰所烧之崖,有五色,赤白,映水玄黄。鱼从楚来,至此而来,畏崖映水也。”此处仍没有说修五尺道之事,而是指李冰凿僰道西北青衣江旁的山崖,即宜宾西北的赤岩山。可见五尺道在长江之南,而李冰烧的赤岩山在岷江之滨。李冰不是修五尺道的第一人,与五尺道无关。李冰约公元前256年—前251年任蜀郡守,不仅修过都江堰,且曾开凿古道(今有学者称之为“僰道”),所以,秦时的常借鉴其经验是完全有可能的。

有的学者从秦法的角度研究认为“五尺道的开凿不始于秦,秦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怎么会修与秦法不符的“五尺道”,从而否定了五尺道始建于秦。

还有的学者根据史籍关于杜宇入蜀的记载,认为这条交通线路开凿的年代在商代晚期。

四、考古调查所见的五尺道

2010年4月10日上午8点整,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国家博物馆、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博物院、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博物馆、四川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盐道、石门道、五尺道考古探险团对有争议的“五尺道”展开了实地的调查研究。考察队重点考察了筠连镇白杨村、果木村、盐津县高桥村、朱提江、豆沙关、大关、寿山乡甘海村、宣威可渡遗址、沾益县九龙山古道及关口。

根据现场的调查情况来看,道路的现存状况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原路面尚存;第二种是路基原貌尚存,但路面铺路石块大部被撬走;第三种是路基路面均遭破坏,或被垦为耕地、或改为城乡间道路、或因公路、铁路的修建而破坏。

现保存下来的这些古道的共同特点都是由天然青石岩凿铺而成,基本宽度为60-80厘米,转角最宽处可达165厘米,铺砌的青石材都是一些不规则的石头,大小宽度和厚度多为40×70×10厘米左右,现保留长度未被破坏连续长度的有2—3千米左右,有的长达15千米以上。被保存下来的这些古道都是位于现代工农业还未开发的山区里面。古道沿山势开凿,穿梭在崇山峻岭的半山腰之间。在这些古道上,许多地方还保留有当年沿山壁开凿的凿痕和断切面,有的地方还有排水沟。有的地方还可以看见不同时期对该路段加宽、砌“保坎”的遗迹。有的地方可以明显的看出有三次以上的拓宽道路的现象。在青石的道路上留有许多马蹄印和马蹄打滑留下的滑痕。马蹄印的大小在10厘米左右,深0.5—3厘米左右,有的马蹄印深达5厘米以上。

调查结果,大家一致认为这次考察的古道就是史书里记载的“五尺道”,它不是一级行政单位,而是一条道路。就五尺道的开凿年代来讲,我个人认为它应该早于秦代。

从我们的考察来看,从宜宾到云南昭通、曲靖的五尺道,早在秦开五尺道之前已有,并非秦开,也非李冰时期开凿,而在很早时期就已有这条道路。公元前286年楚国庄率大军入滇时,首先是想经“灵关道”入滇,未果,后经湖北、湖南、进贵州沿牂牁道过毕节至宣威汇五尺道入滇。由此可见早在公元前3世纪时,当年的秦、楚等已知蜀地有路通向云南,但有可能不知道他一直能通往南海的水路和印缅的陆路。理由有如下几点:

同类推荐
  •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论文集包含方位系统与古蜀文化、鱼凫文化总论、鱼凫文化与考古遗存、蜀王鱼凫与历史文化、鱼凫文地理与名号考论、鱼凫文化与田园城市、鱼凫神话与传说掌故、等几部分,共收录42篇研究文章。
  •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向来被视为辅佐统治、提供政治智慧的“帝王之学”,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历代皇帝的必学科目,也是今日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参照这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练就看破成败的眼光,养成敏锐的世情嗅觉,让我们跳出人性的盲点,不再跌入历史的覆辙。历史是最不该被忽视的智力资源。关于今人面临的竞争、成败、取舍、抉择等生存问题,过去的时空中早就有过相关的案例:终南捷径、东山再起、狡兔三窟、择木而栖……破解尔虞我诈的政治权谋,领略对抗性的精英思维,悠悠青史,无疑是国人最可宝贵的阅历。
  • 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起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巾军起义》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简明而不失其要地讲述了元朝末年张士诚和方国珍发动红巾起义的全过程,以及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并建立明朝的始末。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讲述古代青少年成才的众多实例,分析其成长背景、良师益友的熏陶、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的内因。《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鼓励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付出勤奋持久的努力。
热门推荐
  • 绝世杀手妻:魔后当道

    绝世杀手妻:魔后当道

    他腹黑,她奸诈,他狂妄她强势,他嗜血,她残忍,他冷情她无情,他凌厉霸气,她生杀予夺。当现代锋利的剑遇上异世寒芒毕露的刀,是谁迷了谁的眼?谁乱了谁的心?“吾主天下”她,现代顶级杀手,穿越异世,狂妄之音,依旧不改。“舍我其谁”他,异世未来之王,只有他想要的,没有他得不到的。两王相斗,是他征服了她?还是她驯服了他?(本故事纯属虚构)
  • 中国的笑容

    中国的笑容

    我曾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看五星红旗的威严、庄重我曾在金水桥上望天安门城楼望城楼何处发出巨人之声我是那么深情地仰望国旗啊仰望国旗, 就是仰望共和国的坚定我是这样久久地仰望城楼啊仰望城楼, 就是仰望中国的笑容。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妃常非凡:皇后不易追

    妃常非凡:皇后不易追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别扯那么远,谁能确定你会活到那一天!”如烟将他全身上下都扫视一遍。“你有必要舌头这么毒吗?”炎恒看着如此良辰美景,能和心中的她一同欣赏,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我舌头毒不毒你都知道,你尝过啊?”炎恒满脸黑线,一把将她拉到怀里,霸道的说:“以后,你的一切只能是我的!”“拜托!我是我自己的,好不好?”如烟推开他,转身懒得看他。炎恒怀疑自己是不是有问题,怎么会爱上这个毒舌女?谁也没留意如烟的嘴角挂着一抹微笑
  • 温柔王爷迷糊妃

    温柔王爷迷糊妃

    他,兰陵国最温柔最俊美最优雅的四皇子陌隐曦.她,天降集团总裁最最宠爱的小女儿萧宝贝,同时也是最迷糊的她.而他,凉夏国最有才华,最适合做储君,长相英俊潇洒,被无数女人捧在手心的年轻太子,遇到她,一颗心只为她而纠结、、、、、、端木青,兰陵国公认的第一美女,从小深爱着陌隐曦的她,自认为只有她才能配得上风神俊朗的他。为了得到他,他不择手段,最终又将何去何从。当他遇到跨时空的她,他的温柔能否止于她的迷糊,天真美丽的她能否令他相信爱情,从此一生一世一双人呢?虽然简介真的不咋的,但是内容不错,希望你们会喜欢啊!文中美女如云,美男众多啦!
  • 感受名人智慧(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感受名人智慧(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以翔实的资料,有趣的意境和诙谐的语言,展示了中外名人与众不同的人生,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受他们独具魅力的智慧,是一本启迪思想、丰富知识、提升心智的青少年励志读物。每一个好故事,都会带你种下完美人生的种子。还等什么?让我们一起进入知识的海洋,让我们一起进入阅读吧!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贪玩萌狐:赖上腹黑上仙

    贪玩萌狐:赖上腹黑上仙

    过了五百年米虫生活的沐云心,忽然看到一枚帅呆的炼妖师在收妖!她背着妖皇哥哥偷偷下了山,追着炼妖师不放,冲他摆摆蓬松的大尾巴,“喂,帅哥,你把我收了吧,我也是妖!”帅哥脸色一黑,“我不收你,你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于是,为了让帅哥收自己,她开始到处去闯祸,人家拜堂,她去挑花堂;有人打架,她就掺一脚……当帅哥身边多了个美女的时候,沐云心更兴奋了,虐小三是她的最爱……
  • 御棺

    御棺

    这是一个人、兽、魔三界共存的世界,气道为尊,弱肉强食。一名少年意外死去,却又意外的出现在自己的坟墓上,更加意外地得到一口奇异的棺材。“棺材在我手,灵气不用愁。御棺闯天下,三界任我游!”山顶上,杜言一边用手拨着刘海,一边嘿嘿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