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7600000025

第25章 城市无雪的冬天(2)

伊娃一走进门洞就听见外婆在楼上高声地骂着。伊娃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这时候自己该不该颤抖。砖缝里的石灰剥落下来,伤口似的渗出暗绿色的血液。伊娃站在那里思考。不回家当然也是一种办法,可她又能到哪儿呢?这是周末。周末意味着你必须接受那些无法逃避的事情。

伊娃夹着书包,一步一步地踩着暗绿色的血液走上楼。

外婆说你怎么又回来了。就知道成天往家跑,学校交那么些钱都丢水里了?伊娃小声说今天是星期六,学校不开伙。外婆说不开伙你不会去老师家吃去,不会去同学家吃去,未必我八十岁了就供你吃供你穿。伊娃想说并不是你供我吃供我穿,而是你的女儿女婿。但她又想反正都一样。如果不是自己,那就是别人。伊娃说外婆你让我进屋去,我要做作业。外婆高高大大地站在那里,像是一堵亘古不颓的墙。外婆说我怎么挡住你了?我能挡住你么。我八十岁的人,你要杀我都不费力。伊娃埋着头侧身从外婆身边挤进屋。外婆八十岁了,你怎么也无法相信八十岁的外婆会有这么亢奋。

晚饭是赤豆包和小米粥。包子一共五个,外婆先捡了两个放进冰箱里留作明早吃。当然,冰箱一向是不通电的,只当碗橱用。没菜。外婆是苦出身,她年轻守寡,苦熬硬挺带大了三个孩子。外婆的三个孩子都挺争气,成家立业挣大钱,也很孝敬,争着接她去住。但外婆不享那份福,她看不惯那种刚吃饱馍就想着蘸白糖的享福样。外婆的孩子们只好给她买了这套房子,安了煤气,买了冰箱彩电,还装了电话。外婆的女婿还把自己的女儿伊娃送来陪外婆。不在身边的儿女们常打电话来问候老人。但外婆不领情。外婆说电话一响电表就蹭蹭地向上冒,走得跟小菜市价一样快。电费不用钱吗?你们这些败家子!外婆很讨厌电话响。但外婆却看电视。吃过晚饭就打开电视坐在那里,一直看到“祝您晚安”。外婆耳朵很尖,一楼说什么她在三楼就能听见。但外婆却总把音量开得大大的。她在三楼看电视一楼得提着嗓门说话。外婆说我能省给谁?我八十岁的人了。我谁也不指望。外婆说这话时语调极像她的女儿。

五个包子,捡去两个,还剩三个。伊娃并不觉得赤豆包如何好吃,但她还是想吃两个。也只是想。伊娃知道奇数和偶数是一对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所以她的晚餐只能是一个赤豆包。不过她喝了不少小米粥。小米粥很香、很流畅,几乎不用筷子就能喝下去,特别是在只吃了一个包子的情况下,于是伊娃就努力地喝粥。外婆用一种怜悯的目光看着她,在八支光的白炽灯下外婆的目光如萤火一样。外婆说你像是一个星期没吃过一顿饱饭。你吃东西的样子让人讨厌。伊娃端着碗尴尬地待在那里。伊娃说外婆。外婆摇了摇头,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吃豆吃出了响,让我娘掌破了嘴。伊娃放下了碗。外婆说你怎么不喝粥了?喝吧喝吧,锅里的粥够你撑的。伊娃将碗筷送进厨房,她在水池边差点让一把大号管道扳手绊倒。水管又有点滴滴答答地漏,像一个老透了却苟延不息的生命。伊娃站在那里,望着那柄铁锈斑驳的管道扳手发呆。那扳手渐渐活了起来,变成一条漆了红色油漆的蛇冲她爬来。伊娃逃回自己的房间。

伊娃开始做作业。她总是出错。她坐在那里,窗外是渐渐黑去的天色。你会觉得冬天的黑夜很像一块染得十分蹩脚的石头。很远的地方传来一出声就被冻硬了的汽车喇叭声。外婆已经坐在客厅里看电视了。电视的音量开到极限。四处收集的广告被剪裁成干净的三十秒,一条条地变成蛇,飞快地从屏幕上掉下来,接踵游入伊娃的房间,攀上桌子,爬进书本,像是要找个地方取暖。它们簇绕在那里大声地笑着叫着,响亮地蜕着皮,没有丝毫的羞涩感,充分表现出低等脊椎动物无知的本色。很明显,外婆宠爱蛇,她心疼它们,它们简直就是她的孩子。伊娃心悸地看着那些轻轻蠕动的蛇皮。她感到有些冷。她非常非常冷。她差不多快冻僵了。这个冬天母亲给她寄回一件“冰川”牌羽绒服。伊娃消瘦的身体裹在冰川之中怎么也不能暖和起来。伊娃在这个冬天里消瘦得很快。她总有一种要飞起来的感觉。她在作业本上画了一只小船,又画了许多巨大的冰川。她画不好小船,船的桅杆老是像要折断的样子,但伊娃却能画出很逼真的冰川。冰川很快地增厚。小船冻得发抖,哧溜哧溜地剥落下干燥的木屑,迅速化成冰粉。然后它们就一起消失得无踪无迹了。

九点半晚间新闻。外婆大声地叹了一口气,站起来休息。外婆休息的方式是拖地。外婆拎着水淋淋的拖把到处走动,把每一件家具都弄出冰川崩溃般的巨响,好像每一件家具之后都藏匿着一个小妖怪,外婆要把它们一个不剩地找出来吃掉。外婆兴奋异常地到处寻找她甚至钻进伊娃的床下和书桌下,把伊娃的作业本弄得到处都是。外婆说我没见过一个女孩子的屋脏得像猪窝。外婆说你都十七了。在乡下该嫁人生娃了。生了三个或者更多。这得看你男人是谁了。外婆说我前世造了什么孽,养了一群蛀书虫,白吃不做。我命苦。外婆说的时候十分得意。她把一头浓密的头发昂得很高,这使她像一只坏脾气的刺猬。外婆用拖把把伊娃赶得到处躲。拖把像是无数条水淋淋的蛇。伊娃的恐惧到了极点。她有一种想尖声惊叫的欲望。

电视是什么时候关上的伊娃一点也不知道。她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发呆。然后就停电了。

夜很静。世界只有在黑暗时才可能这样安静。伊娃坐在黑暗之中,一点儿声响也没有。几尺之外,厨房里的水龙头在滴滴答答地漏着水。更远一些的地方,冬天在黑夜里安静地蠕动,像一条睡得极舒坦的大蟒。伊娃有一种从未经验过的兴奋。她喜欢黑暗,喜欢黑暗的宽容和温暖,喜欢黑暗深厚的内蕴。她的思想在黑暗中一寸一寸地移动,有时候免不了磕磕碰碰,但一点也不疼。伊娃觉得有什么在诱惑着她。她颤抖着伸出手,打开放在桌上的文具盒。她看见一把小巧的锋利的铅笔刀。那是一件制造得十分艺术的文具。她把那把铅笔刀拿出来,举到很近的地方仔细端详。冬天在短短的刀刃上涂了一层薄薄的冰,黑暗使冰有一种暖洋洋的暗蓝色。伊娃盯着那层冰看了一会儿,然后慢慢撸起衣袖。她看见白晳娇嫩的手腕上埋藏着一条细如河流的冷脉,姜黄似的安静。她能够感觉到河流汩汩的潮动。她甚至还感到了河床底部有无数细细的沙粒在缓缓滚动。这是一种怎样美丽安静的图画呀。伊娃的心轻轻地颤抖起来。她的眼睛糊住了。河水溅了上来。

灯突然亮了。

第一堂课的课间休息时,兰老师把伊娃叫到教研室。兰老师让伊娃坐下,自己也在伊娃对面坐下,看着她。兰老师很美,美得像个修女。不知为什么,伊娃总是认为修女才是真正美丽的。兰老师的眼睛如一潭不曾被人骚扰过的古水。伊娃有时候觉得兰老师是个很令人羡慕的母亲。当然现在还不是,因为兰老师现在还没有出嫁。将来也许会生孩子。她想他们不论是男是女都会十分幸福。不知道什么原因,伊娃总觉得兰老师的娃娃会学艺术而不是冷冰冰的理工科。

兰老师:伊娃,我想和你谈谈。你这段时间有些反常。上周的数学测验你只得了八十一分。还有两次没交作业。这不是你伊娃。

伊娃:我很好。

兰老师:伊娃,离高考只一学期了,你是班上的尖子,你能考上名牌大学是不是?如果你考上了,老师我会很高兴的。

伊娃:我会拿到博士学位的。

兰老师:那是将来的事,将来的事谁也不能肯定。问题是现在。有什么困难吗?我是说,你父母最近有信来吗?

伊娃:他们很忙。

兰老师:是的,他们很忙。

伊娃:请别误解我的意思,他们爱我。他们看重我。你别以为他们不管我。那不是事实……

兰老师:伊娃,你误会了……

伊娃:……实际上他们并不希望我离得太远。他们放不下心来。他们天天来信催我回去。他们说他们想我想得要命。他们老是在夜里流泪。你以为他们不管我,那就错了,那不是事实……

兰老师:伊娃,你敏感了……

伊娃:……他们爱我,他们看重我。这是他们亲口说的。我发誓他们说过这话!

伊娃走出教研室,她知道自己有些激动。伊娃走过长长的走廊,她看见团支部书记黄也站在那里一脸严肃地和一位女孩子谈话。黄也说你难道就没有一点理想和信仰吗?黄也的眉毛很细,那个女孩子的眉毛更细。在有风的季节里风如果吹断了她们的眉毛,她们一定会哭起来的。伊娃看见郭大桥和球队的队员们围在走廊的一角打着手势说话。两个明眸皓齿的女孩子依在教室门口持之以恒地冲郭大桥们丢媚眼。伊娃走了过去。她感觉到一股烤树皮的味道从后面飘了过来,粘在她的发梢上不肯离去。

她站住了,转过身去。

那株秀美的面目全非的梧桐在窗外默默地注视着她。

这栋楼是50年代盖的,一共六层。据说这栋楼在修盖时曾倒塌了三次。楼房的设计者,一位年轻的大学生莫名其妙地疯了。几十年过去了,楼已经老了,水泥浆灰像不干净的蛇蜕似的剥落掉,露出蛇肉似的暗红。在四周蒿草一般拔地而起的高大民宅之中,这栋老楼粗滞的呼吸清晰可辨。

实际上,买下这栋老楼中的一套两居室是外婆的主意。外婆用一套簇新的商品房换下这套房子时十分坚定。外婆的脸上甚至长久地浮现着一种渴望被充分满足之后快慰的红晕。那一瞬间,外婆脸上所有的老人斑消失得干干净净。外婆从此告别了八十岁的颓废。伊娃一直认为外婆年轻时是属于那种极有抱负而又未得伸张的女人。外婆的果断、利落和占尽道理让所有人望而却步。但是外婆所有的理想在她年轻时都不曾有过实现的机会,连最稚嫩的幼芽也没有萌生过。外婆在八十岁的时候要在这栋老楼里重新孵化她被压抑了一辈子而没有实现过的辉煌理想。在这之后的日子里,老楼重新有了灵魂,有了新的生命内容。一个八十岁的老女人用她顽强执著的咒骂统治了这座老楼。老楼被一柄钝锈的斧头一下一下地砍开了一道道伤口,在失去了弹性的创口周围,老楼的居民就像一些微不足道的皮屑一样跳来跳去,无所依附。

伊娃总是在走近老楼的时候心动过速。周末来得太频繁,甚至比学科小测验还要频繁。学校在周末来临时如释重负地把学生们赶出校园,学生们则像一堆没有长熟却被沤出了酒味的涩李子,被随便倒到没有秩序的大街上和太多秩序的家庭中。黄也有好几次要伊娃随她去团校听党员积极分子辅导课。郭大桥也邀请伊娃加入他们的“扬子鳄”队在星期天“绞杀”二中或者六中。伊娃都拒绝了。伊娃无可选择。老楼像一块巨大的磁铁,让伊娃感到昏昏欲睡,不能摆脱。周末的时候伊娃就像一条饿得腹中空空的小鱼儿,注定地要向那栋蜕去了皮的老楼游去。

老楼如今在四周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新式居民楼中显得十分的不起眼,但伊娃知道它在那里,也许永远都会在那里,即使四周所有的新楼都成了老楼,都因为上了年纪而坍塌了,它也肯定还在那里。关于老楼寿命的结论是电影厂的一位导演做出的。导演坐着花花绿绿的选景车飞驶而来。导演走下车后说什么也不愿走进这栋老楼。他只围着这栋老楼走了一圈,然后对身边的副导演和场记说:这栋楼不行,它太结实了。导演说完之后就坐上花花绿绿的选景车逃命似的飞驶而去。老楼里的居民都很佩服这位导演,你也许是第一次见识这栋老楼,但你必须有超人的眼力,否则你就当不了导演。

伊娃走向老楼。一群群像是工厂批量生产出来的孩子从她身边整齐划一地通过。孩子们脸红而呆滞,从头到脚都充满了广告,广告像鱼鳞似的长满了孩子们的一身,让人怀疑他们都已经进化成了用鳃呼吸的动物。城市像海洋一样充满了商品的腥潮味道。小贩们被大摇奖大酬宾挤兑到了居民住宅区,然后他们便又毫不客气地挤兑伊娃。

伊娃感到呼吸很困难,她逃命似的奔进老楼。

冬天的傍晚,天黑得很早,整个楼都是黑色。灯光在门缝里欲出不出,使楼道里更加幽黑。伊娃在楼道里碰到好几个邻居。他们从她身边走过,无声地上楼或下楼,鬼魂似的。有一个邻居看着伊娃哧哧地笑,笑一会儿,突然止住,一阵风似的飘开去。伊娃搂紧了怀里的书包。没人会抢她那些单薄的书本,这是一定的。伊娃和她的书包全都沉浸在黑色的海水里,海水夹杂着许多沉重而密不透风的藻类漂来,将伊娃淹没了,伊娃又看见了那些蛇。那些蛇浑身长满了细小的鳞,在海藻的困扰中自如地游动,游姿凄婉动人。它们发现了被海水淹没的伊娃。它们瞪着小而亮的近视眼,嘴里咕咕地吐着泡泡,缓缓地朝她游来。

伊娃逃命似的朝三楼奔去。

伊娃在门口撞到了外婆身上。

很久以后伊娃才明白过来老楼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在城市的冬天里,老楼并不像新盖的那些漂亮建筑一样瑟瑟地发抖。它总是透着一种神奇的生命力量。它的坚韧和清高令所有的建筑感动得热泪盈眶并且无地自容。丑陋的老楼以它的不放弃成功地报复了新鲜的生命世界。

而今天却除外。

外婆站在那里,支撑粉门框,身后是无灯的黑色背景。外婆的头微微上仰着,头发梳得一丝不乱,透着劣质肥皂味的衣服拉拽得如一面藏在琥珀里的旗。外婆光洁如凝脂的脸上洋溢着黑暗的光明,仿佛是一次猝然的燃烧在一瞬间里被永远凝固在那里了。它创造了一种让人屏声静气的静穆效果。

外婆的目光在极远的地方。黑夜里,城市的灯火没有尽头。尽头曾经是有过的,但后来消失了,而且还会消失得越来越远,就像人的某种欲望在平常的日子里消逝得越来越无法触摸一样。外婆的脸上看不出有什么神情,或者说在黑暗里,外婆脸上的神情无法辨析。她棱角分明的双唇紧紧闭合着。就像她的生命正在经历一场痛苦的休整或者干脆已经消失。外婆高高大大的,她从来没有弯下过她的脊背。在黑暗的映衬下,外婆高高大大的八十岁显示出一种令人心悸的生命力。

伊娃说,外婆。

外婆没有动。

伊娃站了一会儿,努力控制着呼吸侧身从外婆身边通过。走进屋里,黑暗立刻吞没了她。她站住了,转过身来,轻轻叫道:外婆。

外婆转过身来。外婆转过身来的姿势很慢,很奇怪。

同类推荐
  • 大青媳妇

    大青媳妇

    大青媳妇未必是真爱大青,但当潘金莲嫁了武大,对她来说,爱情就是太奢侈的事情,如果有一个比武大稍微优秀的男人,就足以使她迷恋。所以,大青媳妇与村南劁猪的乱耕有了一段私奔的经历。也许与乱耕的私奔改变了她对生活的热情和勇气,才会使她与玩纸牌的各色人等发生关系。她在大青娘死的时候大哭自己,她知道自己早就凋零了,她用放荡和沦落滋润着自己……
  • 免费旅游

    免费旅游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沙琪玛

    沙琪玛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苦夏

    苦夏

    丫豆儿由年迈的爷爷照料,她对爹娘的思念只能寄托于一根电话线;她被全叔性骚扰,她听人议论爹娘在城里干见不得人的勾当,这些给她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阴影……
  • 烂醉于鱼头火锅店

    烂醉于鱼头火锅店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热门推荐
  • 医手无双:废材小姐要逆天

    医手无双:废材小姐要逆天

    她,古武至尊,毒医怪才,却被十年相守的爱人算计,最终同归于尽,共赴黄泉。她,帝国将军府嫡出小姐,却天生废材体质,无法修炼,受尽世人欺辱。一夕生死,魂归暗暝。当曾经的废物成为绝世天才,夕颜狂傲归来,从今日起,这个世上,再也没有人可以欺辱莫夕颜!善,百倍还,恶,百倍偿……他,绝色的暗夜之王,身份神秘,冷血霸道,却独独对她宠爱无限。一场死亡追逐,从此,天上地下,生死相随。哪怕堕入地狱,我也甘之如饴。
  • 王晋康科幻小说精选1:养蜂人

    王晋康科幻小说精选1:养蜂人

    与刘慈欣齐名的当代科幻名家。12次斩获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1997年国际科幻大会银河奖得主。2010年世界华人科幻星云奖长篇小说奖得主。迄今为止最全版本——王晋康最经典科幻小说精选集!
  • 容易读错 写错 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

    容易读错 写错 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

    都详细地介绍了导致错误的原因,并介绍了科学的区分方法,每部分内容的开始,帮助读者建立科学的思考和学习方法。每部分的内容中择取了目前比较常见的容易出错的字词,并进行了适当的注释和详细、清晰的辨析,最后还附有例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和区分。《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中还穿插一些趣味故事、开拓思维题目和知识解读等内容,本书分“容易读错的字词”“容易写错的字词”和“容易用错的字词”三大部分,帮助大家开拓思维,扩大知识面,保证大家阅读起来轻松愉快,受益匪浅
  • 春闺梦里人

    春闺梦里人

    “我不甘心,不甘心!即使是做鬼我也要生生世世诅咒你们,鹣鲽散,圆镜碎,鸳鸯各自飞!”执念不散,冤魂难离。季曼只不过是看本小说打发时间,却不想好像被扯入了一个很奇怪的梦境。她成了书中最恶毒的女二,角色出场重新开始,替被赐死的女二再走一遍故事的发展结局。宅院深深的侯府,圣母玛利亚一样的女主,无数恶毒的炮灰。皇家恩怨牵扯不休,后院争斗一人不留。她一个注定没有好下场的女二,该怎么扭转命运?斗天斗地花言巧语,骗老骗少满腹计算。看在她这么尽职尽责破坏男女主关系发展的份上,能不能给她一条活路啊?
  •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李敖笑傲台湾五十年,他在大陆及全世界华人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学贯中西,横睨一世,是台湾思想界和文化界最具有争议的人物,曾两度入狱,其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李敖无疑是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中值得给予极大重视的一位。他是一位大“狂人”、大才子。他是在鲁迅之后用文字进行斗争最具战斗力的一位学者、作家、战士,在台湾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推进民主和捍卫人权的斗争中,他举起了大刀,冲在前面,所向披靡。他让人们看到文字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他被誉为文化的基督山,社会的罗宾汉。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最重要的历史小说之一。全书20回,讲述了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名将,最后含冤屈死的悲壮生平。书中贯穿岳飞一生的主线如拜周侗为师的曲折,大战仇敌的紧张,抗击金兵的智勇,剿灭群盗的恩威并施,都描写得大气简洁,极富传奇色彩;虽然大开大合,然而并不粗疏,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尤其具有人情味。对人物的心理也刻画得细致入微。岳飞的精忠报国、顾全大局、仁爱谦逊,都写得极其充实。本书主要依据《宋史·岳飞列传》而作;采用旧式武侠小说的笔法,注重故事的布局结构,突出戏剧性与传奇性,充分、恰当地体现了岳飞一代名将的风采,确为一部超好看的岳飞传记。
  • 爱得对,父母不会累

    爱得对,父母不会累

    亲子教育圣经!本书内容提要:现代父母常感叹和孩子之间出现了代沟,种种以“爱”之名但掺杂了太多的期望的行为。反而让孩子产生了抗拒。父母对孩子的爱出自于本能,但并非所有爱的方式都是正确且理智的。爱得对,爱是最好的沟通方式;爱得不对,爱反而会变成压力和障碍。本书分成七大部分,从42个法则,指导父母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爱孩了,教养孩子不仅变得轻松、愉快,也能培养孩子乐观且正向发展的人格。
  • 让泪化作相思雨

    让泪化作相思雨

    在无数个睡不着的夜晚,我相信会有很多人,习惯性地开始闭上眼睛,安静地想念一个人,想念一张脸。而在他们心里,能够有这样一个人可以想念,或许就够了。
  • 桐城派散文

    桐城派散文

    金开诚、刘永鑫编著的《桐城派散文》讲述了:桐城派又称桐城古文派 ,是清代最大的一个文学流派。它始创于戴名世、方苞,经刘大槐发扬而影 响渐渐增大,到姚鼐时发展到了鼎盏时期。方苞、刘大槐、姚鼐被后人称为 “桐城三祖”。《桐城派散文》中桐城派的发展几乎与清王朝的国运相始终 ,一直延续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才彻底消亡,时间跨度前后共二百多年, 桐城派的影响之久、流播之广、声势之显赫,在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 史上都是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