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2400000004

第4章

张群没言声。那种耻辱的情绪,再次泛上心头。

曹全生怕妻子不使劲儿,急忙申诉厉害:你想想,珊珊凭自己的能力,今年考不上大学,复读一年,明年照样考不上,这是明摆着的。她只能依靠巴州中学烂到心子里去的考风。可任何事情都是物极必反,巴州中学的考风烂了好几年了,要是今年一过,被人举报到了省里,明年自然会严肃考纪。到时候,我们珊珊真的就只能当蜗牛和孬火药了。

张群挥了一下手,我知道,你别说了,你这样说,好像珊珊只是你的女儿不是我的女儿一样。

曹全憨憨地笑了,然后问,你真的那么有把握?真的不需要我们去刘文洁家里走动走动?

张群说,不,不需要。

两口子躺到床上去,又说了一阵话,曹全就睡了。张群却睡不着,开始想哭没哭出来,此刻,泪水泼泼洒洒地直往枕头上流。她说不清自己为什么流泪,只觉得咸的苦的辣的酸的,什么滋味儿都有。但在她心里,始终有一盏灯挂着,这盏灯就是刘汉民答应了她,女儿终于有靠了。

为此,她觉得日子亮亮堂堂的,几天来,她在家里一改往日的脾气,对丈夫温柔,对女儿和气,有几次珊珊故意拿话阴阳怪气地刺她,她不仅没发火,还走到女儿身边,帮她理头发。珊珊不让她理,身子一趔躲开了,但在她手上,留下的却是对女儿的怜爱。她近乎快乐地想,珊珊,你现在不跟妈妈好,到时候就知道感激我的。她还想到不久的将来,女儿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往她怀里扑的情景,幸福的笑容便在黑暗里绽开……

谁知道几天过去,刘汉民竟来一句“办不了”!

她说,汉民,你别吓我了,你把我的汗都吓出来了。

刘汉民沉默。他的沉默就如同一块流冰,闷头闷脑地朝张群撞过去,让她心凉、恐惧。她多么希望刘汉民所谓的“办不了”,只不过跟她开玩笑,就像情人之间习惯耍的小情趣一样,但那块沉默的流冰,把她的希望击碎了。刘汉民也在经受撞击。他能够想象,这时候的张群,一只手定是捂在胸口上的,是往那胸口上插一把刀还是吹一口气,是让她痛还是让她喜,全由他说了算。

他有些不忍。

答应她吧,他对自己说。

然而,他说出的话却是这样的:我不是吓你,是真的没办法。我问过我儿子,他说老师没讲过可以带手机进考场。我想也是,高考呀,中国选拔人才最重要的手段呀,怎么可能允许作弊呢?

可珊珊的老师说过的!张群急了,老曹去学校,是珊珊的班主任亲口对他讲的!

刘汉民又沉默了。好一阵才说,可能因为班次不同,要求不一样吧,反正我儿子的老师没讲过。

不对不对,张群语无伦次,老曹说,珊珊的班主任苏老师提到这事的时候,你儿子的班主任也在场。苏老师说,只有火箭班前五名学生才不允许帮别人作弊,说他们要冲击省市状元。

刘汉民的喉咙卡住了,像有一粒煮烂的玉米粘在那里,吞不下去,又吐不出来。

张群的话证明,用手机发答案过去,肯定是要耽误考试的,否则,前五名学生为什么就不允许帮别人作弊?

刘汉民的心硬了。他们不帮,我儿子照样没义务帮,哪怕我儿子是学校的一千名一万名,他堂堂正正地考自己的,不帮助别人,也不要别人的帮助!

张群是很敏感的人,立即意识到自己的话说得不对味儿,急忙挽回:汉民,我知道文洁特别的优秀,但话说白了,他再优秀,如果不是你儿子,我也不会找到他头上去呀。

刘汉民笑了一声,笑得很古怪。

张群说你笑什么?我说的是真话,你儿子是前二十名我找他,是前两百名我照样找他,我看重的不是他能帮我珊珊考得怎样,而是……

看重我们之间的情谊,刘汉民帮她补充完整。

原来你知道的呀!

但确实帮不了,刘汉民说。他的心彻底硬了,硬得像石头了。他觉得张群是在撒谎,或者说是在利用他。因此,接下来的话他就说得特别的冷静了:如果能帮,我怎么会推辞呢?别人的事可以推,你的事绝对不会。你再另外想想办法看,不一定在火箭班找人嘛,还可以去重点班找呀,火箭班真的没讲可以带手机进考场,重点班有可能讲了。

说到这里,刘汉民佯装朝外答应了一声,像有人在喊他似的,随后匆匆忙忙地道了再见。

挂了电话,他大口大口地喘气。

张群跟他恰恰相反,她木在那里,像根长着鼻子眼睛的电杆。刘汉民朝外喊的那一声,傻子也能听出是假的。他在骗我……他一开始就在骗我……

整个下午,盘旋在张群脑子里的都是这样一句话。那句话像总也赶不走的知了。

下了班,张群没急于回家。她进咖啡馆去了。

巴州城的茶馆很多,咖啡馆却只有十来家。张群并不常进咖啡馆,有限的几次,都是跟刘汉民在一起。那几次都是在“漂流木”。巴州城分南北两大城区,其间横着一条巴河,被一座高桥贯通,漂流木咖啡馆在北城桥头,与张群上班的地方,很有一段距离的。她背着坤包,出了办公大楼,沿倾斜的马路走过中心花园,再穿过商铺林立人来人往的牛市街,走得小腿微微发胀,才到了桥头。这时候,桥下的滨河路还比较清静,漂流木门前,更是看不见一个人影。不过这里历来如此。发出尊贵光泽的栗色木门,总是闭着的,迎宾小姐站在里边,见有人走过去,才把门推开来。张群进去后,眼睛一时难以适应。外面阳光灿烂,里面却漆黑一团——不照电灯,只点蜡烛,追求的是个情趣——从门窗里漏进一缕光线,都被厚重的垂帘挡住了。张群被带到傍墙的独立小间,服务生让她点单。咖啡的名字都取得稀奇古怪,张群没看单子,说,蓝色的多瑙河。

服务生把咖啡送来后,张群便摸出手机给刘汉民打电话。

拨十遍关机,拨二十遍还是关机!

她飞快地动着手指,不停地按键,越按越重,像不把手机按烂就不罢休似的。

手机没按烂,手指却酸了。可就算她把手指折断也无济于事。

刘汉民的手机始终是哑的,他从她的视野里消失了。

她把手机往沙发上一扔,然后又拾起来,愤怒地也将它关掉。

“蓝色的多瑙河”被捆绑在小小的杯子里,无法奔腾,只冒出袅袅白烟。这种咖啡,是她跟刘汉民第一次来漂流木时喝过的。本来,她今天约刘汉民来这里,是想让他回忆旧事……

那次并不是她跟刘汉民单独相处。开始有四个人,单独相处是后来的事。她在上海的远房表弟跟他一个同事来巴州联系生意,在她家吃了晚饭,出去消遣,本意是带上曹全和珊珊,但珊珊要上晚自习课,曹全要给领导赶写发言稿,只有张群陪他们了。巴州城有什么消遣的呢,南北两城都拥挤不堪,滨河路人少的时候看上去倒算得上漂亮,但到了夜里,只要没下瓢泼大雨,从来就没有过人少的时候,密密麻麻的啤酒桌上,坐着密密麻麻的男女,夏秋两季,多数男人都光着膀子,说话声,划拳行令声,盖过了河吼。漂浮着脏物的河水,被红一条绿一条的光柱切割开。稍微清静些的去处,就是茶楼,号个包间闲聊,或者招人打麻将。而表弟读小学之前就随父母去了上海,求学,工作,时间被填得满满荡荡的,没学过麻将;他同事也不会打。至于闲聊,两家人几十年没走动过,平时也极少联系,有什么可聊的?这真让张群很为难。

表弟也看出她不惯于应酬,掏出手机,说我跟我们队长联系一下。

他同事也茫然了,队长?

念大学时的篮球队队长,比我们高两个年级,前不久我才从一个同学那里知道他的电话。

张群问,那人也在巴州城?

表弟没回话,将电话拨了过去。这一拨,就把刘汉民找来了。

表弟跟曹全一样,长得眉清目秀,倒不像个打篮球的。刘汉民却像。他一出现,张群就觉得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高壮的人。生活在同一座不大的城市里,平时怎么就没有碰上?张群觉得奇怪。

刘汉民对老校友说,我知道你们还留着殖民地的臭习惯,走,喝咖啡去。

四人坐上出租,去了漂流木。

服务生拿单子过来的时候,没有人去看单子,都随口点了自己喜欢的,而张群从未进过咖啡馆,不知道有些什么品类,脸红筋胀地木着。好在烛光乱影,别人看不到她的尴尬。刘汉民问她,她说,我随便。刘汉民说,那我就帮你点哪,来杯蓝色的多瑙河吧。

那天夜里,四个人聊到将近子夜;其实只是三个人聊,张群听。在张群看来,世界被分割成了若干小块,相互间不能沟通,也不能理解,比如她认为巴州城最适合居住,巴州的方言最好听,其他各地,无一例外都比巴州城逊色;她有时感叹:那些生活在别处的人,说着那样的话,吃着那样的饮食,呼吸着那样的空气,是怎么活下去的呀!她很同情他们。今夜一席谈,让她大开眼界。刘汉民跟她一样,是地道的巴州人,可他跟她表弟和表弟的同事,说得特别投缘。他跟她表弟都在上海某大学念书,还是球友,说得投缘并不奇怪,而跟表弟的同事——那个多少有些矜持的苏州人,却是初次见面,可他们的话题和生活方式,都能得到彼此的呼应。这让张群认识到,就是在巴州城内部,人与人之间也是有天壤之别的。快到零点,表弟和他同事要回宾馆去,明天上午八点钟,他们就要离开这里回到上海。刘汉民付了账,几人出了漂流木,招了辆出租,刘汉民坚持要把二人送到宾馆门口,张群自然也跟着送。刘汉民个子大,坐的副驾,到宾馆门口,刘汉民和张群下来跟他们握手,回到车上时,刘汉民却坐到了后排。那时候张群还在跟表弟道别,上车时发现刘汉民换了位置,犹豫了一下,看是不是自己另外招辆车。

刘汉民说,上来吧,就巴掌这么大个城市,转一下就是了。他往旁边挪了挪。

张群上去了,缩手缩脚地傍刘汉民坐下。

刘汉民问,你住哪里?

张群说了个地方。

刘汉民对司机说,去马蹄南街24号。

车子启动的时候,刘汉民把一条胳膊搭到了张群的肩膀上。

往后的日子里,张群不止一次地检讨自己那天夜里的行为。刘汉民的胳膊一过来,几乎没有任何停顿,她就把头偏到了他的胸膛上。伸胳膊和偏头这两个动作,变成了一个动作。她的眼神是迷离的,缭乱的,脸发烫。刘汉民吻她,在她额头上作了极其短暂的试探,就吻到嘴唇上了。直到司机停了车,说声到了,两人才分开。见面的时候,他们是陌生人,现在熟悉了对方的气味。张群下了车,给依然坐在车上的刘汉民挥了挥手,迈着小跑奔向几米外的铁门。

刘汉民的气味追着她跑,一直追到她心里去。

没过两天,他们就在嘎云宾馆约会了。

张群对刘汉民说,我还是喜欢抽烟的男人。

她是在为自己那天夜里为什么跟刘汉民配合得那么天衣无缝,今天夜里为什么又听从召唤来宾馆跟他约会,作必要的解释。但这解释是不成立的。曹全同样抽烟,且烟瘾比刘汉民的大。实实在在的,她是被刘汉民吸引了,这两天,她都处于迷幻的状态,刘汉的气味像一只藏在她身体里的鸟,动不动就扑腾一下,像是渴望着飞回自己的窝。细想起来,刘汉民高大的身坯,修长的手指,还有中气十足的胸音,都成为吸引她的原因,但不是最深刻的原因。最深刻的原因张群知道,只是不愿意面对。——那是刘汉民的生活方式。那种生活方式,比她熟悉的那一套更开阔,也更洋气。

这种生活方式曹全从来没有引领过她,更没有给予过她。

正因此,在跟刘汉民交往的三年多时间里,她才不找对方索东要西。

她害怕那样做会让自己丢掉尊严,会让刘汉民看不起她。

以前,她觉得刘汉民是理解她的,所以几年来只送过她一个海洋动感仪,那东西不算大礼,在她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今天,她的看法有了变化。她觉得刘汉民根本就不想送她礼物。

为什么要送呢,你自己那么贱!独坐在咖啡馆里,面对纹丝不动的烛光,她恶狠狠地对自己说。平时不送你,已经答应了的事情,也反悔,照样不送你!

交付身体的时候,女人跟男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男人把自己摆在强势的地位,女人却不能不算计,自己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两人鱼水交欢,可以不算计,但到了某一个时刻,比如今天,不算计一下是不可能的。张群认为自己失去得太多。

在这类事情上,所谓“太多”,只是一个虚数,一种感觉,认真数,却数不出个一二三来。

所以才让人郁闷。

同类推荐
  • 福尔赛世家(上)(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福尔赛世家(上)(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这套丛书所承载的,全新的译文,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真实的获奖内幕,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
  •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市井奇话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市井奇话

    精选于《三言二拍》中的爱情题材作品17篇,其内容大都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已有定评、已为广大读者喜欢的、脍炙人口的故事,像《刘小官雌雄兄弟》《吴保安弃家赎友》等。
  •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从西周末年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写起,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统一六国止,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历史.内容相当丰富复杂。其中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 》、《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基本人物、基本史实,只作了少量虚构,正如原书“序, ,中所说:“《东周列国》一书,稗官之近正者也。”它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 编排,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演义。
  • 白门柳(第一部):夕阳芳草

    白门柳(第一部):夕阳芳草

    《夕阳芳草》为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的第一部。本书描述清军、农民起义军虎视眈眈,内部党争不断,大厦将倾的前一刻,江南士人名流还在为自己的理想、欲望苦苦挣扎。作者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文人士大夫阶层的面貌,描绘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全景。崇祯十五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清军威逼山海关。而在大后方南京,东林党人与阉党的斗争还在延续,在党争中失利的前礼部右侍郎、东林党前领袖钱谦益与宠妾柳如是商议,为了复官,谋划与内阁首辅周延儒进行利益交换,答应利用其影响力说服多数复社成员在虎丘大会上做出公议,支持阉党余孽阮大铖出山。同时,复社四公子之一冒襄为了将父亲调离前线也私下接受周延儒恩惠。
  • 扶贫羊

    扶贫羊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热门推荐
  • 综合征ABC

    综合征ABC

    本书较全面地收集和描述各类综合症的临床表现、特征、治疗原则以及首次描述时间,通过首字母顺序及系统分类两种方式进行检索,可作为临床工作者解决疑难杂症的工具书。本书内容全面,检索方式多样,查找方便。
  • 白崇禧传

    白崇禧传

    程思远编著的《白崇禧传——百年中国风云实录》不评论白崇禧个人的功过是非,唯集中记述其毕生经历。白崇禧曾在北伐、抗战帮助过蒋介石,但又三次逼蒋下野。蒋、白之间的悲欢离合,记录了国民党政权从发展、由兴到衰败的历程。
  • 麻袋,麻袋

    麻袋,麻袋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成功是熬出来的

    成功是熬出来的

    人生想要成功,关键在于能不能“熬”得住。所谓“熬”,就是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事业,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目标,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努努力力用自己的双手去搏击。这个过程犹如龟兔赛跑般漫长,但只要能“熬”得住,就能收获成功。
  • 废材傻妃狂天下

    废材傻妃狂天下

    (雨篇《召唤萌妃:殿下轻轻宠》,闪电篇《毒妃霸宠:腹黑王爷不好惹》,雷篇《逆天无良妃:放倒腹黑殿下》)二十一世纪王牌特工,一朝穿越竟成了安国侯府废物傻小姐?可笑,她惊才艳华,一身异能,独霸天下,岂是池中之物?新婚被休,她成了弃妇,世人眼中的笑柄,不哭不闹,她淡然而笑,语惊四座。他,玉龙国太子,却死赖皮的跟在她身后,累遭“摧残”……“滚!”银针飞舞,匕首插胸,某爷被揍得满身是血,却仍强捂着胸口装萌道:“打是情,骂是爱,爷爱的女人,表达方式就是不一样。”某女答道:“那我不介意再爱你一点。”呜呜呜,某爷仰天长叹,有苦说不出啊!只好暗道:待爷伤痕累累,遍体鳞伤后,也要抱得你这冷血冰美人归家。
  • 大决战:辽沈战役

    大决战:辽沈战役

    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情况。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在北平至沈阳的铁路线,即北宁线上打响,首要目标是切断国民党向东北地区运送军队和武器弹药的运输线,形成我东北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队关门打狗的局面。结束的时间以1948年11月1日我东北野战军进驻沈阳为标志。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自南昌起义诞生以来所打的第一次大战役。它打出了规模,打出了威风,打出了信心,打出了经验,打出了为以后的两大战役服务的重要基地。该次战役,不仅战胜了国民党军队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消灭了当时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中的两大主力共47万军队,解放了整个东北,使得全中国战场上国共双方的军力对比发生了决定性变化。
  • 中华歇后语鉴赏

    中华歇后语鉴赏

    本书搜集整理了近1200条歇后语,从出处、注释、语义、故事等方面加以介绍。
  • 邪皇后

    邪皇后

    狗血+鸡血+热血+小白+正剧=伪正剧。ORZ……本文口味丰富,老少皆宜。二小姐唐宁,死里逃生,却蒙上被贼寇玷污清白之名。原本要嫁给惊采绝艳的六皇子她,不知何故竟上错了花轿,嫁了传闻中的药罐子三皇子。残花败柳配药罐子,绝了!世人都说,他们的结合简直是一张茶几,上面摆着一个杯具和一个餐具。可谁又知道?负负得正!当悲剧和惨剧叠加在一起的时候,也会演变成喜剧。她是只狐狸。丰富细腻迷人的味道,一层一层地吸引着你味觉。请小心提防,狐狸,会咬人。【片段版简介】:(一)“卓元鹤,你的女人在前面冲锋陷阵,你竟躲在后面无动于衷,是不是个男人啊你!”卓元鹤嘴里叼着狗尾巴草,姿态慵懒,嘴角牵起一抹柔和的笑,“没办法,软饭吃多了,也就习惯了。”(二)早就听闻唐二小姐不要命,今日一见,方才知道传闻竟是真的。”“我要命啊,要命的很呐!生活多美好,抬头见帅哥,低头见美男,宁愿不要脸也得要命啊!”“唐姑娘高见,高见。”【重点】:1.本文一对一。2.本文很狗血很小白很恶搞。3.本文就是写男女主角腻腻歪歪的废话。4.本文乃狗血文狗血文,请调整心态进入!友情推荐:《妾誘》《卧底女教师》《狐狂》《赖上契约老公》《黑道女教师》《风云皇后》《我们分手吧》
  •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我穿成了九千岁

    我穿成了九千岁

    浩淼漠土,盛世行宫,曰玄武行宫,传言行宫主人,残暴嗜血、专横狂狷,诸方枭雄莫不俯首称臣,他是纵横大漠的狼,目空一切,痴守大漠十八年,以锦绣铺路,以金玉做阶,雕梁画柱,建一座不世的盛世宫殿,只为等一人、囚一人。传言那人,是大夏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权阉——东厂九千岁,她阴狠毒辣,自私狡诈,陷害忠良无恶不作,娈童宠妾无数,权势滔天之下,杀人放狗,指鹿为马,无人敢言半句。施醉卿:“前生我活的太清醒,却半生颠覆,为他手染罪恶,换来一场空负,这一世我,我不为情爱、不为正大光明而活,只为惬意,我手染献血,不求救赎,只愿有一人,能与我同坠地狱。”《卿国宠妃》《空间攻略:无良农女发迹史》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