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700000018

第18章 英语世界对《文心雕龙》与个别西方文学理论的比较(1)

(第8章)文心相映:英语世界对《文心雕龙》与个别西方文学理论的比较

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及西方文学理论相比,中国古代文论有着十分不同的话语体系。《文心雕龙》第一次将中国古代文论的种种范畴系统地组合在一起,大受学者关注,同时也被认为与西方文学理论最具可比性。因此,英语世界的一些学者有意识地将刘勰及其《文心雕龙》与个别西方文学批评家或批评理论进行分析,试图通过比较,将《文心雕龙》拉进西方读者的视野。在这一章中,笔者将对其中一些研究的特点及得失做介绍和评价。

$第一节 刘勰与华兹华斯的创作论

首先要讨论的,是蔡宗齐先生在其《比较诗学》一书的第六章中对刘勰和华兹华斯的文学创作论进行的比较。《比较诗学》一书从宏观结构与微观文本等多个方面对中西诗学进行了平行比较,其中第六章名为“关于想象的诗学:华兹华斯和刘勰论文学创作”(Poetics of Imagination: Wordsworth and Liu Xie on Literary Creation),这一章中作者从微观的角度对两位中西批评家的文学创作理论进行对比。

众所周知,华兹华斯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不仅因诗歌创作而享誉世界,还因为其诗作及文章中的重要文学批评思想而为文论研究者所重视。在《比较诗学》一书中,蔡宗齐指出,华兹华斯算是西方第一个有意识地将文学批评的焦点重新转向作者的批评家。过去的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批评家往往忽略作者的作用,华兹华斯却认为创作过程最重要,因此把创作者置于评论的中心。由于华兹华斯十分关注作者的背景和内心活动,他比任何其他西方批评家都更贴近中国批评传统。蔡宗齐认为华兹华斯文学创作理论和刘勰的思想十分接近,因此试图将二者进行对比,试图说明二者对待这些问题的相似性,并探讨二者的不同理论框架。在蔡宗齐看来,二者在讨论文学创作过程时,重心都放在相似的问题上,包括文学创作的不同阶段、创作过程中思想的变化,无意识感应与有意识创作之间的关系以及创作过程中对外部环境的感知(sensory)及超感知(suprasensory)经验等。这些问题的相似性说明,不论在什么地方,文学创作所包含的基本内容都是一致的。

蔡宗齐认为,华兹华斯与刘勰都把文学创作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最初的自然感应,接下来的静思阶段,对感知与情感体验的沉思,以及最后创作的执行。华兹华斯一反新古典主义的模仿论传统,把诗歌重新定义为“强烈感情的自发流露”(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因此,在他看来,文学创作的各个阶段都是把感情注入作品的过程。第一阶段就是感情自发流露的阶段。蔡宗齐认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文学创作有着类似的看法。和华兹华斯一样,刘勰也认为文学创作是一个把内在情感和思想转化为外在语言形式的复杂、持久的过程,所谓“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文心雕龙?体性)。在刘勰看来,文学创作的源头是对外部世界的自然感应,但诗人应比一般人更具有想象力,能“联类不穷”,因此其对外界的感应和普通人有所不同。

对刘勰来说,第二阶段是作者“陶钧文思,以致虚静”的过程,作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在这一阶段,作者的内在神思超越时空的限制,能神游千里。《神思》开篇,刘勰描述了第二阶段这种超感知经验的出现:“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勰的虚静与华兹华斯的静思是有所不同的。华兹华斯的感知与超感知经验相互交织,通过感知经验的积累才能达到那种超验的境界。刘勰则认为只有当感知经验被悬置之后,超感知经验才可能与万物合为一体。

第三阶段是通过静思产生新的情感,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一新产生的情感和最初的自然感应不同,是思想的体验,而非经验世界的体验。刘勰和华兹华斯都认为,当神与物、感觉与意象融合为模糊的诗境时,第三阶段就达到了高潮。如果第二阶段中人对实在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感情升华是万物最微妙之处的超感知交流,第三阶段则是将这一模糊难辨的超感知交流转变为具体的意象和感觉的逆向过程。蔡宗齐认为,刘勰仔细讨论了这一转变中生理、心理、语言过程的作用。对他来说,这些过程都属于感知经验,因为它们的种种信息皆需要用“气”和语言能力来回忆、选择和重组。但是与第一阶段的感知经验不同,这些过程不是产生于自发的感应,而是通过有意识的思维活动产生的,从记忆和知识的宝库中提取意象和感觉,并将其融合,以体现虚静中神秘的超感知交流。当刘勰说“神居胸臆”时,刘勰显然有意强调超感知交流对这些过程的影响。刘勰用“意象”一词来表示,这些过程的最终产物是超感知交流的体现,显然受到王弼哲学思想的影响。王弼在注《易经》时,认为“象”是介于“意”和“言”之间的概念。刘勰用“意象”一词,或许是有意使读者重新认识产生于第三阶段、表现在艺术形式中的“意”。

最后是创作的执行阶段,作者通过语言介质捕捉心中的诗境。但是,华兹华斯受朴素诗歌理论(primitive theory of poetry)影响,认为只要是真实的情感,总是能自然而然地表现为完美的语言形式,因此并没有详细讨论这一过程的难度及对作者的要求。刘勰则认为创作过程是十分困难的,“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即使是真实的情感,从成于胸臆到流于笔端也要经历艰难的过程,而且难以得到完美的表达,因此他专门就创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具体讨论。成功的创作不仅需要对写作艺术的掌握,还要借助源于超感知经验的神秘灵感。一方面,作者在创作的各个方面都应该接受系统的培训和练习,《镕裁》、《定势》、《声律》、《比兴》、《事类》等篇章就是对这些技巧的具体阐述。另一方面,这些训练虽然对每个人都很必要,却并不是产生佳作的唯一条件。只有在超感知经验产生的灵感的引导下,受过训练的作者才能将自己想象出来的意境完整地表达为文学作品。在这里,刘勰既强调了作者的天赋,也未忽略作者后天的努力。

蔡宗齐还指出,对华兹华斯和刘勰而言,文学创作包括两种基本的体验——对外部环境的感知经验(sensory experience)与超感知经验(suprasensory experience)。前者指人通过五官接触外部自然世界而产生的精神活动,不仅包括一切感知的印象,还包括产生于这些印象的感觉和思想。后者则指超越时空界限、直指内心本质的那些精神活动。华兹华斯和刘勰都十分注意两种经验的互动。但是对华兹华斯而言,两种经验在创作过程中不断交织依附;而在刘勰的理论中,感知经验与超感知经验是相互促生、相互依赖的。蔡宗齐认为,二者对于感知经验和超感知经验的理解模式建立在各自的哲学基础上,因此有差异。华兹华斯关于创造过程的论述和他本人从一个敏感、缺乏自我意识的孩子成长为成熟的哲学诗人的经历有关,而且根植于西方哲学传统。柏拉图曾提出,眼睛是灵魂与外界交流的中介,是达到超感知真相的途径。根据这种讨论感知与超感知关系的传统,华兹华斯认为眼睛既不是超验经验的完全体现,也不是超验经验的障碍,而是某种既不能用超感知也不能用感知界定的经验介质。通过这一介质,诗人可以感受感知与超感知经验,逐渐认识绝对存在(absolute Being),在觉醒的那一刻达到与自然及上帝的统一。

对刘勰而言,对自然的感应导致超感知的“虚静”状态,然后是回忆、思考、选择意象的感知过程。当这一感知、思考的过程结束时,作者自发地、一丝不苟地将其心中的景象转化为语言,这又是一种超感知经验。只有那些能致虚静,知觉敏感,通过努力掌握了创作技巧的人才能得到这种超感知的经验。刘勰这一理解模式与中国哲学传统有关,主要源自以庄子为代表的哲人对视觉与直觉关系的理解。庄子庖丁解牛的故事中,庖丁凝神屏息,达到虚静的状态,然后提刀砉然解牛,相当于进入创作的执行过程。受到这些论断的影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刻画了创造过程中感知与超感知经验、自发感应与有意识努力以及天资与后天努力之间的关系。另外,在《神思》中还可见老子、荀子等有关虚静的观点对刘勰的影响等,这些都说明刘勰的观点是受中国传统哲学及宇宙观影响的。

蔡宗齐指出,华兹华斯和刘勰时空相阻,其观点却有如此多的相似性,可见文学创作是人类共同的基本经历,而上述谈到的是文学创作固有的各个方面。同时,二者根植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理论框架,因此对文学创作过程的理解又有着明显的区别。总的来说,二者所讨论的内容已经超越了中西批评的文化边界。在跨文化的视角中,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文学创作的过程。像蔡宗齐那样以比较的视野来进行跨文化研究,有利于我们在更广的范围认识文学的本质和创作的特点,能使研究者把视野从一种文化或者一片地域中解放出来。但是,如何在跨异质文化之间进行公正有效的比较,仍然是比较文学研究者必须正视的问题。

以蔡宗齐的研究为例,他一方面试图将刘勰与华兹华斯放在平等的位置,以双方对文学创作与想象的理解与阐释为平台,以阐述中西文论思想的同处与异处;另一方面却不知不觉地以西方文化为主导进行写作(也许因为写作语言为英语),把刘勰《文心雕龙》边缘化。从文章的结构可以看出,不论探讨什么问题,作者都是先谈华兹华斯,再谈刘勰。谈华兹华斯时,作者对相关的西方文化传统进行细致的解说,所占篇幅也更大;讲刘勰时,涉及《文心雕龙》以外的文本则较少。这说明西方的批评传统环环相扣,华兹华斯在丰富的文本间性(intertextuality)中得到充分的阐释;此外,作者在用英语写作时,西方的例子更容易信手拈来。中国古代文论虽然也相互联系,文本与文本之间存在诸多影响与借用,但是却没那么系统,作者为《文心雕龙》创作论寻找支撑时,似乎显得不那么顺手。当然,也可能作者考虑到阅读人群主要为西方读者,因此多用西方的理论、例子更容易让西方读者接受其观点。在文中,作者多次用“like Wordsworth”(像华兹华斯一样)、“much as Wordsworth”(和华兹华斯相同)之类的过渡语引出刘勰的理论,显然作者无意中已把华兹华斯的理论置于文本的中心。

同类推荐
  • 经典的散文

    经典的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山水的启迪:中国古代散文的人文情怀

    山水的启迪:中国古代散文的人文情怀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本书题为《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实际上涵盖了当代湖北诗歌的全部历史。简要勾勒1949年以来湖北诗歌创作的历程,是为了更好地显现十七年———文革———新时期———后新时期(即转型期)的发展脉络,突出当下,突出转型期的新变。不敢称之为“史”,是因为自知尚未涉猎湖北诗歌全貌,肯定遗漏了某些好诗和好诗人。把最具个人化色彩的诗歌写作分成几大类论述,确有图方便之嫌。很多丰富精彩、又不宜归类的个例被淹没被忽略,儿童诗亦未涉及,在这里只有抱憾了。本书也涉猎了部分以小说和散文名世的作家的诗作,但未以小传的方式介绍,只是为了体例的统一。
  • 李龙炳的诗

    李龙炳的诗

    作为一个农民,一个和文字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的农民,命运之诗会永远呼啸在我的血液之中。我只能说,诗歌确立了我和世界更美妙的关系。我只能站在我的这片土地上,用语言的手打开一扇又一扇崭新的窝口,见证着时光流转,云飞雪落。我所有的诗歌,都与这片土地的宿命有关,都是对真理、正义、崇高、光明和美好无尽的向往。对文本的探索。无论明朗或晦涩,始终贯穿着坚定的精神立场,在爱与忧愤之间也有对落难的承担,隐逸着一份刀锋的光芒,这些诗歌是一个现代农民和土地和时代牢牢拥抱在一起的见证。我的创造和想象,探索和追求,就是为了在纷乱的汉语诗歌中获得独特而独立的音调,让自己拥有心灵的自足。
  •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从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天仙配》《窦娥冤》到我们儿时熟悉的《田螺姑娘》《崂山道士》,其实都源自志怪小说。在古代,写小说一般会被看成不入流的行为。然而上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魏文帝曹丕,下到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一代名臣纪晓岚,都曾忍不住寄情于志怪,可见它的魅力有多大。志怪小说不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先人托物言志的工具,体现了世间百态,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透过魏晋时代的故事,我们体会到的是令人倾慕的魏晋风流;在唐朝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大国气象;而到了清朝,故事则变得更加多样也更加世俗。
热门推荐
  • 爱妃哪里逃

    爱妃哪里逃

    开新文了《狐尊异世》,思乐的故事咩,亲们,求收,求点,求支持,╭(╯3╰)╮啊~风月爱你们~有一个妻管严晚期的皇帝姑父,是不是就木人敢算计了?有一个皇帝绕行的恐怖娘亲,是不是就可以横着走了?有四个不爽就抽皇子撒气的野蛮哥哥,是不是就可以做幸福的米虫了?有七个都对她宠到了天上去的美人皇子哥哥,是不是就可以欺男霸女了?现代腹黑女,穿越成了云国唯一外姓王家的千金,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NO,NO,NO,童话故事里开头,并没有配上童话故事里的过程,所以,自力更生还是不可避免的,腹黑狡诈还是有用的,女主的聪明睿智还是木有浪费的……好吧,风月坦白的承认,这个文,不是标准的小黑类宠文,但是,咳,但是,结局是美好的,大宠是一定的,小虐是存在的,阴谋诡计,是初云小朋友用在别人身上的~好吧,风月果然还是,简介无力,大家,忍忍吧~敲竹杠神马的,都是浮云:云思乐(若有所指的):初云妹妹,我倒是想长期性的欠你些什么呢……云梦离(不屑):你一定不会那么做的,上次,父皇欠了初云妹妹一套珠花的后果,你忘了?云思乐(懵懂):还了几套?还是……几十套?云千羽(同情):帝都里最大的珠花铺子!账本儿什么的,更是浮云:新上任的管家阿宝(翻着月初云的专用账册):坑、蒙、拐、骗、偷、抢、赖……你,你这叫什么分类啊!已卸任的管家旺财(抿嘴偷笑):这是小姐分的类,咳,其实,还是挺贴切的,以后,你习惯了就好了,就好了。阿宝(打开某本账册):某年某月某日,抢劫皇后姑姑月银黄金五百两,某年某月某日,抢劫皇帝姑父贡品鹿茸十二箱,某年某月某日,抢劫大皇子哥哥马车上大猫眼石二十颗……装小白神马的,都是浮云:云轻尘(不怀好意):我的亲亲娘子,你敢不敢告诉我,你身上,还有多少事情是我不知道的?月初云(大义凛然):你想知道什么?云轻尘(扬眉浅笑):传说中的,我的亲亲娘子,琴棋书画不会,诗词歌赋没学,针线女红不认,经史子集未通,是怎么回事?月初云(苦大仇深):我有亲口说过不会么?木有吧?木有吧?我一直都说,我神马都会的!谁让你相信谣言?云轻尘(咬牙切齿的):好吧,我相信,谣言……你那传说中的,吃了之后会马上毒发身亡的烹饪手艺,是谣言不?月初云(冤枉至极):是!绝对是!怎么会马上毒发身亡呢?!怎得也得过两个时辰吧!云轻尘(一脸黑线):还是……我煮饭吧……【领养区】★月初云
  •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在春秋五霸中,勾践是一个最为复杂的人物。他既是一个亡国之君,又是一个中兴之君。在吴国为奴期间,他饱尝常人不能忍受之耻辱。归国后,他卧薪尝胆,把自己放在低卑的位置上去敬信群臣,集合众谋,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了强吴,旋即北上,大会诸侯于舒州,成为中原之霸主。危中求存的政治环境,造就了勾践阴阳相违的双重人格。他是一个政治家、谋略家,韬光养晦的集大成者,又是一个阴谋家。
  • 重生古代恋情

    重生古代恋情

    本文纯属YY之作,属慢热型,女主柯吟风是现代的剩女,独立坚强,有点大女人,不完美不万能,有大脾气小毛病。寻寻觅觅,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真爱。死后重生到古代,也许是上天给她安排的另一个浪漫的开始,也许又是前世的重复,谁知道呢?请相信,面包会有的,美男也会有的。第一卷小荷才露尖尖角[内容简介]睁开眼的那一刻,她发现自己成了一名只有五岁的小乞儿,身边围着的那一张张肮脏的小脸使她触摸到了内心的那一丝柔软。有谁能知道,弱小的身躯里却隐藏着一个成熟而独立、坚决地想要改变自己及他人命运的灵魂呢?“吟风,该给我取名了吧?”小三忽然道。她看向他那双明亮的坦荡的眼,眉宇间似有股浩然正气,于是冲口而出:“浩然,你就叫浩然吧。”他姓皇甫,名浩然。他几乎忘记了自己原有的名字。也许是刻意的遗忘,也许是对未来的麻木,但是,柯吟风却燃起了他内心深处对未来的渴望。“你说的啊,不能再忘了我。”浩然对她说。可是,年幼时的许诺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呢?眼前的这张脸,模糊了性别,模糊了年龄。……眉目清远如山黛,目光清冷如寒月,气质清雅如荷莲,面容清俊如秀竹。趴在他的脚边,柯吟风甚至能闻到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淡淡清香……少年忽然冲口而出:“想学这手功夫吗?”……“那就跟我走吧。”话一出口,少年就愣住了。他小小年纪,地位尊贵,权势惊天。天赋异禀,却心机深沉,行事狠辣,独自品尝着高处的孤独与寂寞。遇见她,是他黑暗生命中的乍现的一丝光明,也是他注定要承受的劫难。他姓邬,世人都知他是邬郡王世子。他任性妄为,自大骄横,遇见她时,他将她视为眼中的一根刺。可谁会料想,这根刺竟会刺入他的心中,每每想起,便一阵疼痛。也曾想,将这刺拔出,种在地上长成树。只是以他们敌对的立场,她永远只能是他心头的一根刺。骆青瑶,骆家堡新一代当家人,世人公认的经商奇才。他外表俊美,潇洒风流,却独对她青睐有加。他说,她是个谜,一个令他无法解开的谜。她说,他们会是很好的合作伙伴。可是,为什么,听到这句话后,他会感到不甘和失望呢?冷心,绝杀门门主继承人。遇见她,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无心的人,开始触摸到了心脏跳动的频率,也一并的,品尝到了心痛的滋味。邬郡王看向城门口柯吟风他们远去渐渐消失的身影,眼底几不可察地闪过一丝困惑。这个女孩,年纪尚小便有如此胆色,长大了还不知会变成怎样的一个女人。
  • 韩娱之勋

    韩娱之勋

    我们人生中最大的懒惰,就是当我们明知自己拥有作出选择的能力,却不去主动改变,而是放任它的生活态度。一个多才多艺却又性情懒散,喜欢随遇而安的艺人,在一朝醒悟后,展露锋芒,向山顶迈进的奋斗史。多年后,他的名字已经成为韩国娱乐圈一个时代的标识,被誉为韩国娱乐圈的勋章!新书上传,请多多支持,求收藏、推荐、点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星辰诀

    星辰诀

    封云,一个身负血海深仇的少年,为追寻满门被灭的真相,踏上修元之路。前路坎坷艰辛,直到得遇一怪老头传授《星辰诀》和神兵,他的人生就此转折。神魔在他剑下陨落,鬼怪在他刀下湮灭。万千星辰因他而生,日月光辉因他灿烂。大地因他为之颤抖,宇宙在他脚下匍匐。
  • 钢之魔法师

    钢之魔法师

    他被穿越了成为大法师的魔宠,然而终极召唤进行时他本来有机会变成个超级强者,却鬼使神差的选择了一个毫无战斗力的辅助天赋,能查看任何人心里的想法,做为化工双硕士学位的亚洲第一实验员,渐渐的他发现魔法什么的,其实真的很简单!
  • 公民的责任与权利:中小学法治教育漫谈

    公民的责任与权利:中小学法治教育漫谈

    对责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意义。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教师个人不能任意选择,也不能自行放弃,而且权利和义务具有交叉性,如教师教书育人既是其权利也是其义务。学校是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社会组织,属于教育法调整的重要对象。我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公民享有基本的权利,但权利与义务并存,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我们也要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本书就是从公民的权利与责任出发,让广大青少年更好的了解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把我国的法治发展推向更好的发展。
  • 百姓投资38金律

    百姓投资38金律

    但是。如果我们把每个月去储蓄一笔钱的习惯换作投资一笔钱呢?结果会发生惊人的改变!不一样的理财观念造就不一样的人生!,本书主要介绍了 38条家庭实用理财的方法,指导您对投资管理做出更客观的判断。过去,银行的“零存整取”曾经是普通百姓最青睐的一种储蓄工具。每个月定期去银行把自己工资的一部分存起来,过上几年会发现自己还是小有积蓄
  • 养成好习惯的150个智慧故事

    养成好习惯的150个智慧故事

    本书从保持积极面对的心态、积极进取独立不依赖、勤于学习敢于创新等十八章入手,从不同方面阐释了青少年养成好习惯的种种道理和方法。所辑故事短小精练,所阐释的道理简单实用,将习惯的培养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