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600000012

第12章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2)

你在聆听海顿的清新扑面令人振奋的音乐时,绝想不到他在作曲时,曾为此付出漫长的劳动和艰辛。在他的晚年,刚进过早餐,他就开始弹羽管键琴,使自己“有舒畅的心情”。一直到吃午餐时,他都在做音乐小品。下午散步之后,四点钟重新开始工作,大部分时间花在写总谱上。工作到晚上八点,再作一次短暂的散步,然后留出一个小时的作曲时间,最后去睡觉,他写一支弥撒曲要用一个月时间。他并不知道他正在写最杰出的作品,他只是接受委托,然后像一个艺术家或工匠那样尽力去做。

海顿喜爱本土的民歌和流行歌曲。他常常聆听来自匈牙利的吉普赛人的音乐,听他们多切分音的节奏。他常在米奴哀舞曲中,或者在室内乐和交响曲的快板中,用匈牙利、克罗地亚和斯拉夫的曲调。他用他的悟性和心灵写作。他是一个有着深刻的宗教感和同情心的人,坚信战争之后是和平,悲哀之后是欢乐。他是所有作曲家中最伟大的乐观主义者,也是最友善的。海顿相信幸福、爱情和生命,相信自然之美、笑声和酒的美味。他的音乐留给我们欢乐的回味。它常常包含了一种内在的潜力,而且总是流变为一种幸福的结局。海顿的音乐中有若干深沉忧郁的霎间,却绝无贝多芬那种弥漫的忧郁气氛。他对生活有一种富于感染力的热情。

有一次,一位意大利音乐家感到不适,走进维也纳的圣米契尔大教堂,在那里听一首海顿的弥撒曲。“听着这支信经曲我出汗了,然后,我的头痛消逝了,身心似乎都得到了治疗。”他后来写道。

1802年,海顿在一封致波罗的海吕根岛音乐协会会员的回信中,阐释了他的音乐的奥秘。他写道:

常常有一个神秘的声音悄悄地对我说:“世界上很少有人幸福和满足,他们总是有很多忧愁与哀伤。也许你的努力会成为一股源泉,使人们能从愁苦的重压之下获得一点憩息和力量。”

我们今天很难理解,人们为什么在差不多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把海顿看做“一个二流的莫扎特”,就像他们把莫扎特仅仅看做一个“贝多芬的先驱”一样。三个人在各自的状态中都是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在各自的方式中都是十分重要的。莫扎特和海顿是忘年交好的朋友。年轻的莫扎特崇敬海顿,说他从海顿那里学会了“如何写四重奏曲”,并把六首“著名的四重奏曲”,献给他深爱的年长的朋友。1780年代,爱尔兰歌唱家迈克尔·凯雷到过维也纳,他在《回忆往事》一书中提到,一个四重奏晚会上的演奏者都颇出类拔萃。这些演奏者是:海顿,第一小提琴手;作曲家卡尔·第特尔斯·封·迪特斯多夫,第二小提琴手;莫扎特,中提琴手;作曲家简·巴普蒂斯特·万豪尔,大提琴手。身临其境的感受一定是很美妙的。

海顿把他的第一支弦乐四重奏曲称做《嬉游曲,卡莎热俄尼》或《诺塔尼》。以现代的标准衡量,它们的确过于稚朴和简单,像那时出自第一提琴手手笔的大多数室内乐一样。然而,海顿的思想是不断发展的。1772年,他的作品第20号,让四个声音按平均律分配,用大提琴奏出正主题——有些东西是以前从未做过的。自此至1809年去世,海顿的作曲均富于创造性,心境各不相同,但感觉上充满美和勃勃生气。如果你奏室内乐的话,一定会很喜爱他的。他造就了这种艺术形式——从诞生到成熟。一个人取得如此成就,几乎是不可思议的。

历史地看,海顿称做“交响乐之父”不是很确切的。他之前,交响乐已在不同时期的许多舞台上演奏。可是,如果换一种说法无疑是正确的:在他之前,交响乐的创作艺术从来没有达到如此的高度。这是一些美妙的乐曲——具有优美的旋律,节奏,切分音,有力的对比,二重对位。他可以信手摘取一个简单的观念,围绕它写一支交响曲。勃拉姆斯后来说过,海顿之后,“写交响曲不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也有人说,莫扎特“用乐器唱歌”,发出差不多像人类的声音,而海顿只把“乐器”当做乐品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海顿在声乐方面没有发生作用。他的一些歌剧已在过去数年间被发现。他的两部伟大的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是在晚年创作的,属于这类作品中的顶尖之作;它们兼备阳刚之气和阴柔之美。海顿从英国之行获取灵感,而在英国韩德尔已经使清唱剧变得普及。由于海顿质朴的技巧没有受到损坏,他总是保持了大众化的基调,这使他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我们得感谢他,感谢他的幽默,他对生活的热爱;也感谢他所给予莫扎特——以及给予所有伟大音乐天才的灵感和启示。

莫扎特:魔法与奇迹

对我来讲,莫扎特是他那个时代的最伟大的创造性人物,他无疑是对音乐最具理解力的天才。在他生活的时代,批评家们说他的音乐是“严肃的”,不够“清澈”。甚至时至今日,演奏莫扎特的乐曲时,仍被一些人误以为是洛可可风格的米奴哀舞曲和别的什么。

莫扎特是唯一可以在优美的乐曲中表现悲伤和痛苦的作曲家。他从来都不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而海顿却是);即使是他高兴的时候,他的音乐中仍然有一个悲伤的低音。他知道生活是由悲伤和欢乐组成。他能表现人类的灵魂,在他之前或之后却没有别的音乐家能做到。伟大的德国作家歌德,认为莫扎特是“禀承了上帝旨意的创造力的化身”。莫扎特“化身为”音乐。1778年,他二十二岁时,从巴黎写信给他父亲,“您知道,我——这样说吧——沉浸在音乐中,我整天都沉浸于其中,而且我爱策划作品、学习,有时也沉入冥想。”

对我们来讲沃尔夫冈·阿麦迪尤斯·莫扎特短暂而不幸的一生永远是一个不解之谜。他于1756年1月27日出生于萨尔茨堡(奥地利北部城市),1791年12月5日在维也纳去世。他十分贫穷,被埋葬在穷人的墓地里,多么可悲的嘲弄啊,我们竟不知道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被埋在哪里!不过,这无关紧要,他的音乐将永世长存。他在世仅三十五岁,可他给了我们一个音乐的世界。即使天使在天上像我们一样幸运地演奏莫扎特,也决不会令人惊讶。

你大概已经看过这幅图画,小男孩沃尔夫冈坐在钢琴旁,旁边是为他的完美技艺感到惊讶的女士和先生。莫扎特甚至还是一个孩子时,就是一个奇迹。他在八岁时就不仅会弹钢琴和管风琴,拉小提琴,而且具备了全部的关于作曲的知识。

莫扎特在学会写字之前就能够作曲了。在萨尔茨堡,这座最“意大利的”奥地利城市,他被音乐包围着。他听德国的、意大利的和法国的音乐,可他决不模仿;他听过的音乐只是他构造自己的魔法城堡的建筑材料。

他很幸运,有一个身为优秀音乐家和著名作曲家的父亲——他也是儿子的亲密朋友。说他利用这个孩子是不确实的。列奥波尔德·莫扎特把他的儿子奉献给整个欧洲(1762年在慕尼黑和维也纳,1763年在巴黎,1764年在伦敦,然后到意大利),可是他总是关心沃尔夫冈的脆弱的身体,劝他好好保养。到各国旅行没有损害孩子的品位,相反,他遇见伟大的音乐家,聆听美好的交响乐,使他变得充满灵感。在慕尼黑,他赞赏后来成为海顿的首席小提琴师的托马齐尼;在路德维希堡,他在听伟大的意大利小提琴名师彼埃特洛·纳尔迪尼演奏时被吸引住了;在曼海姆,他愉快地观赏了大公爵乐团的演出;在巴黎,他对德国作曲家约翰·叶绍尔的音乐着了迷。莫扎特在伦敦认识了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小儿子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的作品。巴赫喜爱意大利音乐,有时传授给他关于自己对美、形式和风格的观念。要知道,沃尔夫冈此时年仅九岁,却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艺术家。

1769年,父亲和儿子来到意大利。这对于一个十三岁的艺术家是一次成功的旅行。他被音乐和音乐家们包围着,他为此感到幸福。他在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老师老帕德里·马蒂尼那里学习,他变得对意大利的乐观精神入迷。正是在那里,莫扎特认识到:“激情,无论强烈与否,决不可按照引人厌恶的方式去表现,而即使在最糟糕的环境中,也决不要中止音乐。”切记不要忘记,这段话正是莫扎特终其一生的信条,这也是他的艺术的秘密。他的天才让每一个人的激情都转化为美和音乐。

在意大利,这个美声学派的国家,莫扎特被所有乐器中最具表现力的人的声音迷住了。自此以后,歌曲一直支配着莫扎特的音乐想象力,毫无疑问,他的戏剧天赋把他引向歌剧——声音的仙境。他的最早的灵感来自那不勒斯的正歌剧,它教会他许多关于音乐性格描写的艺术,他后来在这方面成为一位大师。莫扎特在旅居意大利之后,连续三年在萨尔茨堡为大主教服务,可是他并不喜欢他的故乡。他憎恶思想偏狭而完全不理解他的萨尔茨堡人,于是,他于1778年再次开始外出旅行。他来到曼海姆和巴黎,然后在维也纳留下来,在那里他写德国歌唱剧《来自后宫的教育》。女主角叫康斯坦莎,本剧于1782年7月获得演出成功之后,莫扎特同康斯坦莎结婚了。

年轻的莫扎特在萨尔茨堡时就已经对迈克尔·海顿——伟大的天才弟兄约瑟夫——充满钦仰之情,而当他抵达维也纳后不久,就遇见了海顿并认识了这位天才。他们的关系——海顿当时二十四岁——是音乐史上最动人的篇章之一。海顿,伟大的四重奏曲大师,在听过莫扎特所作的一首新的四重奏后,对他的父亲说:“我以人格担保,您的儿子是我认识的最伟大的作曲家……”莫扎特向海顿学习赋予乐器以人的“灵魂”,以及用乐器表现每一种人类的感觉。

莫扎特在维也纳过得很忙碌。钢琴学生,音乐会,作曲,增进与海顿的友谊,室内乐晚会,在巴尔朗·封·斯韦伊腾(一位高贵的艺术爱好者)宅中的聚会。此外,总是不停地工作。纵览莫扎特的作曲目录,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一个人在短短三十五年中能够写出所有这些作品。他在维也纳会见过意大利剧作家劳伦佐·达蓬特,他了解莫扎特,并为莫扎特安排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作剧本。1786年,《费加罗的婚礼》在维也纳演出了,但只上演了九次。人们认为它是“严肃的”。今天《费加罗的婚礼》一剧被认为是一部完美的喜歌剧,一部没有一节可删减的杰出作品。序曲、凯鲁比诺的咏叹曲、费加罗、女伯爵、令人着迷的纠葛、讽刺、悲哀和欢乐,你能想出比这些更美的事物吗?如果要我选择一部歌剧在一座荒岛上伴随我,我将选择《费加罗的婚礼》,它蕴涵了所有这些情感,尤其是幽默。维也纳人并不这么看,他们不喜欢《费加罗的婚礼》;可是在布拉格,《费加罗的婚礼》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莫扎特在给父亲的信中愉快地写道:“这里每个人都在唱《费加罗的婚礼》的曲调。”

莫扎特受到鼓舞,为布拉格创作了另一部歌剧。这是他生活中相当困难的一个时期,他的多数孩子夭折于襁褓之中,没有钱,他所赚的一点点,又被妻子挥霍掉了,接着他所敬爱的父亲死了。在这段时间里,不幸的莫扎特创作了《唐璜》,很多人认为这是他最伟大的作品,1787年这部作品在布拉格一经问世即获成功。可是当它在维也纳演出时,却被称之为“令人迷惑和不协和的”。

时光流逝,莫扎特应当已经有所意识到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一种无奈的情绪;他和他的音乐在一起,但他常常感到孤独。他写得多而且写得快,仿佛他意识到所剩时间无多。他的交响乐和室内乐变得比以前更平静、更优美、更纯净。他写了令人喜爱的喜剧《女人心》和伟大的讽刺剧《魔笛》,后者的台词是剧院经理伊曼纽尔·席堪尼德尔写的。从帕帕吉诺的民歌到塔末诺的意大利咏叹调和牧师的庄严的圣歌,给了莫扎特展示其几乎不可度量的天才的机会。他辞世时,正在努力完成《安魂弥撒曲》。他的葬礼举行在一个寒冷的雨天,拉棺材的马车尚未到达墓地,本来就寥寥无几的人就散了。这位为成千上万的人带来愉悦的人,却由几个陌生人下葬,他们漠然地把棺木葬入公墓。

我们很难用较少的文字来全面介绍莫扎特的作品(它们被编了号,如K·515号或K·516号。K代表克谢尔,此人是第一个为莫扎特作品编号的人)。几乎没有莫扎特没有写过的音乐类型,他做什么总是做得最好的。我们被他吸引,他的神圣的光环,他的美感,以及突发的令人激动不安的命运的霎时——例如G小调交响曲的几节和《唐璜》最后一幕中指挥官的幽灵,即或有悲伤最终总会消除,并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莫扎特想说:生活是悲苦的,可是总有希望存在。他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海顿,海顿相信生活基本上是美的;也不同于贝多芬,贝多芬同生活抗争,同自己抗争,牢牢地站在地上。莫扎特没有停留在地上。他在那些非比寻常的瞬间,把我们带到了天上。

莫扎特在很多方面是不可思议的。他常常用简单甚至平庸的乐句和旋律,写出充满生命力、形式完美的作品,这些作品不受时间的限制,富于现代感,仿佛是昨天才写出来的一样。想一想《唐璜》,是可以同莎士比亚的戏剧和歌德的《浮士德》作比较的。“你寄于戏剧的希望,”歌德在致席勒的信中写道,“你将发现在最近的《唐璜》一剧中得到完满的实现。”歌德感觉到如果有人能为《浮士德》作曲的话,那一定是莫扎特。他赋予唐璜一个浮士德式的角色,被他的恶魔逐入地狱。

我希望你尽力去了解莫扎特的美。你走哪条道路——通过一种乐器,他的室内乐,他的小提琴或钢琴协奏曲,他的交响曲,抑或他的歌剧——都并无多大区别。无论你往哪里去,你都会走进莫扎特,莫扎特都会走进你的心灵。那里不存在更美的音乐。

贝多芬:泰坦

音乐艺术像一道山脉,峰峦叠起,深谷绵延。到达峰顶是令人振奋的,可任何人都不能永远停留在那里。从莫扎特透过平静的山谷看出去,那是另一座屹立的山峰:贝多芬。两座山峰形成巨大的对比,尽管贝多芬只比莫扎特晚出生十五年。你现在懂得我们为什么称这一时期为音乐的“黄金时代”了吧?有那么多巨人出现在这短短的数年间内。

同类推荐
  • 影视文化(生命百科)

    影视文化(生命百科)

    卢米埃尔完成电影的发明后,于1896年雇用了二十多个助手,经过训练,分派到世界各地去放映他的电影,并随地摄取新的电影素材,回来制成新的电影节目。这样,就大大地促进了电影事业的发展与推广。同年,电影也传入了中国。
  • 皮影戏

    皮影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皮影戏》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阶段的鉴赏讲述西乐的发展: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二十世纪等。
  • 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热门推荐
  • 绝不放过你

    绝不放过你

    作品针砭时弊、抨击邪恶,讴歌真善美,题材、类型多样,本书精选作者近年发表在《今古传奇故事版》、《山海经》、《百花故事》等刊物上的故事作品,或轻松幽默,或辛酸感人
  • 捡个男人背回家

    捡个男人背回家

    又是一年大雪冰封隔绝人烟的时刻。风雪肆虐张狂成了一切生命的的主宰,放眼望去到处一片望不到边的耀眼白茫茫。远处高大的雪峰笔直地直插云霄象天神一般耸立在那里,成了一切生灵都无法逾越的屏障。远处葱茏的森林也披上一层皑皑白衣,大雪压青松,鸟雀无声,寒枝料峭。静静地黑水河在冰下缓缓地流淌着,厚厚的艰冰,象一面镜子,更象一面盾牌,无坚可摧。风雪弥漫,呼啸而过,纵横天地,放眼……
  • 任尔东西

    任尔东西

    你走的每一步,都会是回家的路。请相信,我一直在等你,请不要再犹豫。我带着宝宝,一直在等你。
  • 末世日常见闻录

    末世日常见闻录

    作者:你想成为大神吗?关宇:想啊,做梦都想作者:你要成为男主角?!关宇:嘿嘿,如果可以的话,我是不介意的啦~作者:你想拥有超能力?!关宇:当然想,这样我就可以偷窥别人的胖次了<( ̄3 ̄)>.....作者:真是贪得无厌,给男主头衔,不过必须要加最废!来人,剁成碎肉末送过去,这次一定虐死你o( ̄ヘ ̄o#)关宇:啊!!!!不要啊,饶命啊,我再也不要当主角了....(⊙o⊙)啊!
  • 培养青少年观察能力的断案故事

    培养青少年观察能力的断案故事

    《培养青少年观察能力的断案故事》讲述了历史上的名人如何发散思维,创造发明的小故事,从而启发读者的思想。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quot;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真实记录了冯玉祥将军一九三零年以前的政治生活。全书从他降生写起,直到弱冠从军、滦州起义、兴兵讨袁、力挫张勋、驱逐清废帝、参与北伐等,采用作者自述形式,绘声绘影、真切而感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叙述形式上,均有历史特色。
  • 神推理心理学

    神推理心理学

    如何仅仅通过笔迹就推理出老板变化多端的性格?如何巧用心理博弈推掉上司扔过来的烫手山芋?如何使用心理暗示说服同事你是自己人?如何仅凭微妙的表情就能洞察同事掩饰的秘密?如何赢得大家好感而又避免锋芒毕露?如何运用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判断周边人的行为方式?如何不动声色地提问以获得更多对方不愿透露的信息?国内首部完整分析推理能力的心理学读物,世界上最难最神奇心理学教你拥有最强大脑!
  • 塔木德智慧枕边书

    塔木德智慧枕边书

    犹太民族是人类大家庭中的伟大成员之一。她创造了以《圣经》和《塔木德》为代表的灿烂辉煌的希伯莱文化,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大师、科学巨匠。研究犹太做生意的智慧、控制金钱的智慧,还不如学习犹太人的处世智慧,因为后者是前两者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