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500000022

第22章 李白在巴蜀的事迹 诗作及交游考(9)

(3)足衣食,教礼仪,明刑堂,慎甲兵。《长短经·适变》云:“夫王道之治,先除人害,而足其衣食,然后教以礼仪,而威刑诛,使知好恶去就。”要足衣食就必须重视农业生产,“积于不涸之仓,务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养桑麻,育六畜也”(《政体》)。重本抑末,提倡节俭,他引用汉景帝的话:“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雕文刻镂,伤农事也,锦绣纂组,害女红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毋为非者寡矣!”(《政体》)在教化与刑罚的问题上,赵蕤兼采儒、法两家主张,两者并重,他说:“夫仁义礼智者,法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何则?夫礼教之法,先之以仁义,示之以礼让,使之迁善,日用而不知。儒者见其如此,因为治国不须刑法。不知刑法承于下,而后仁义兴于上也。法令者,赏善禁淫,居理之要,商韩见其如此,因曰治国不待仁义为体,故法令行于下也。故有刑法而无仁义则人怨,怨则怒也。有仁义而无刑法则人慢,慢则奸起也。本之以仁,成之以法,使两道而无偏重,则治之至也。”(《政体》)他主张赏罚必须分明,“当赏者不赏,而当罚者不罚,则为善者失其本,望而疑其所行;为恶者轻于国法,而恬其所守”(《政体》)。赵蕤主张慎甲兵,反对穷兵黩武,加重人民负担,他说:“夫兵者,凶器也。战者,危事也。兵战之场,立尸之所,帝王不得已而用之矣!”但他并不是反对一切战争,他说:“救乱诛暴,谓之义兵,兵义者王;敌加于己,不得已而用之,谓之应兵,兵应者胜……利人土地宝货者,谓之贪兵,兵贪者破;恃国之大,矜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谓之骄兵,兵骄者灭。是知圣人之用兵也,非好乐之,将以诛暴讨乱矣。”(《出军》)他把战争分为两大类,除乱诛暴,抵御侵略的正义战争必须要打,而且必然取得胜利,而掠夺性的战争必然失败。《长短经》第九卷专门讨论兵法,论述了从出军、练兵、布阵到还师的全过程。

赵蕤总结他的政治措施是:“明版籍、审什伍、限夫田、定刑名、立君长、急农桑、去末作、敦学教、核才艺、简精悍、修武备、严禁令、信赏罚、纠游戏、察苛尅,此十五者,虽圣人复起,必此言也。”(《政体》)

赵蕤的政治思想对李白影响很深。他从《长短经》学到一整套经国济世之学,增强了当一个杰出政治家的自信心。他常自诩“怀经济之策”,“报国有长策”。虽然他并未实现当政治家的理想,也没有提出过一套完整的政治主张,但可以从他的诗文中看出他的政治思想。其来源很杂,有儒家的、道家的、法家的,而其直接来源就是《长短经》。

李白希望的帝王是能够以民为本,选贤任能,礼贤下士的有道明君。他自己愿意做有道明君的师友,辅佐帝王治理天下。他具体希望皇帝“下明诏,班旧章。赈穷乏,散敖仓,毁玉沉珠,卑宫颓墙。使山泽无间,往来相望。帝躬耕乎天田,后亲于郊桑。弃末反本,人和时康”(《明堂赋》)。“使天人晏如,草木繁殖。六宫斥其珠玉,百姓乐于耕织,寝郑卫之声,却靡曼之色”(《大猎赋》)。他希望地方官能做到“宽猛相济,弦韦适中,一之岁肃而教之,二之岁惠而安之,三之岁富而乐之。然后青衿向训,黄发履礼。耒耜就役,农无游手之夫;杼轴和鸣,机罕蛾之女。物不知化,陶然自春。权贵锄纵暴之心,黠吏返淳和之性。行者让于道路,任者并于轻重,扶老携幼,尊尊亲亲,千载百年,再复鲁道”(《任城县厅壁记》)。李白的这些政治主张基本上来自《长短经》。李白对战争的态度与赵蕤也是相同的,《战城南》:“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这一句诗则是《长短经·出军》第一句话的翻版。李白对唐王朝穷兵黩武,对周边民族发动不义战争严厉谴责,如《古风》十四、三十四,就是谴责对西南少数民族用兵。李白对于反击异族入侵,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即赵蕤所谓的“应兵”、“义兵”,不仅颂扬,而且愿意亲自参加。

唐玄宗在后期不再是励精图治、尊重贤才的英明君主,而是沉湎于享乐,将政务交给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忠臣贤士横遭迫害,按《长短经》对帝王的分类属于“亡主”:“亲用谗邪,放逐忠贤,纵横逞欲,不顾礼度,出入游放,不拘仪禁,赏赐行私,以越公用,忿怒施罚,以逾法理,遂非文过,而不知改,忠言壅塞,直谰诛戮,是谓亡主……亡主必亡而已矣。”李白发现他寄予莫大希望的皇帝,竟是“亡主”,满怀悲愤,写诗揭发是非颠倒、贤愚莫辨的黑暗现实。《长短经》云:“夫既朽之木不雕,衰世之朝难佐。若欲辅难佐之朝,雕朽败之木,犹逆坂走丸,迎流纵棹,岂云易哉!……故智者不为暗主谋。”(《惧戒》)李白根据这一教导,认为玄宗也是“弱植不足援”的昏君,只得请求还山,离开宫廷。

4.李白从政的失败与《长短经》

李白学了《长短经》自认为有经世济民的本领,可以做帝王之师,但他从政却失败了。他“遍干诸侯,历抵卿相”,到42岁才入宫,不到二年被“赐金还山”。后从李璘不到二月就被捕,又长流夜郎,他向赵蕤学的那一套“经济之才”未得施展,这是为什么?

首先我们要看赵蕤的政治思想是否适合当时的统治者的需要?赵蕤继承先秦诸子的优秀思想遗产,否定君权神授,批判君主独裁专制,强调士的重要作用,要求君主礼贤下士,以贤士为师友,与贤士共治天下,他说:“夫独行之贤,不足以成化;独能之事,不足以周务,出群之辨,不可为户说;绝众之勇,不可与征阵。凡此四者,乱之所由生也……故所贵圣人之理,不贵其独治,贵其能与众共治也。”(《卑政》)赵蕤反对君主专制独裁的思想无疑是进步的,可以说是一种超前意识,他的这种思想到封建社会衰落时期,在杰出的思想家黄宗羲那里,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民主主义的先驱。但赵蕤所处的时代是封建专制主义高度成熟时期,皇权至高无上,只能是皇帝独治,而不是共治。皇帝需要的是忠顺的奴才,而不是指手画脚的老师。封建社会君尊臣卑,等级森严,绝对不允许臣下的傲气。而赵蕤认为士可以傲视君王,可以师友的身份与君主共治天下,这是当时的统治者绝对不能接受的。赵蕤之所以三次征召而不应,就是自知自己的这套主张太高超了,不可能为当时统治者所接受。

李白建功立业的心太切,总想把《长短经》的这种高超理论付诸实施。他又深受赵蕤的“以傲为礼”的影响,以帝王之师自居,傲气十足,“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为草芥”,使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的传说,姑且不论是否真实,也的确反映了李白的傲气,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只能是处处碰壁。

李白从政失败还不能完全归咎于《长短经》理论太高超,也还有李白对《长短经》学习不够,运用不好的地方。《长短经》很重要的思想是“讲时宜”,根据形势的变化,采取不同对策,不可执一守旧。在序言中就讲“通于时变”,引管子的话:“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智者善谋,过则舍之。”在《时宜篇》引证了许多历史事件,说明决策要从实际出发,“夫立策决胜之术,其要有三:一曰形,二曰势,三曰情。形者,言其大体得失之数也。势者,言其临时之势,进退之机也。情者,言其心志可否之实也。故策同事者,三术不同也。……此情与形势之异者也,随时变通,不可执一矣。”又说:“权不可预设,变不可先图,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计策之机也。”一切决策要从客观实际和主观条件出发,这种思想无疑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然而李白对此领会不够。从大的形势看,李白学成后,急于建功立业之时,唐玄宗统治已经巩固,四海晏然,天下太平,正是“开元全盛日”,选拔人才的一套办法已经规范化。而李白想学的那些逢时虎变,诸侯们为扩大势力,激烈地争夺人才,只要适合自己需要,立即得到重用。《长短经·序》云:“匠成舆者,忧人不贵;作箭者,恐人不伤……驰骛之曹,书读纵横,则思诸侯之变,艺长奇正,则念风尘之会。”也就是纵横家、兵家,希望在天下大乱时施展本领。而李白要在天下太平之时来学纵横之士,这就是最大的不合时宜。

李白经过漫长的曲折的道路,终于“名动京师”,被召入京,本来这是他施展政治抱负的很好的机会,但他对当时的“形”与“势”认识不足,对玄宗企望太高,自己又傲气十足,终不为所用。若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他会对朝廷中的各派力量作冷静分析,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使自己站稳脚跟后,纵横捭阖于各派之间,逐个地收拾自己的政敌,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李白缺乏的就是这一套政治家的本事,他为人太“方”,性情直率,近于天真,不会韬光养晦,从他供奉翰林期间所写的一些诗来看,公开讽刺皇帝,抨击权臣,还给同事传看,虽说明李白为人正直,有叛逆精神,终不免被人抓住把柄,谗言陷害,被逐出京。“安史之乱”爆发,李白说,“此乃猛士奋剑之秋,谋臣运筹之日”,应当是李白学的纵横之术施展之时,但李白对形、势、情的认识还是错误的,提出的计策也就不能用。李白虽然自比诸葛亮,只能说忧国忧民之心可比,但政治才能无法相比。诸葛亮对刘备再三观察、考验,才决定出山辅佐,结成了鱼水般的君臣关系,还未出茅庐就对天下形势作出了的分析,提出了《隆中对》,以后按预定战略行事,形成三国鼎立。而李白对李璘认识不够,据《新唐书·李璘传》载:“璘生宫中,于事不通晓,见富且强,遂有窥江左意……其子襄成王偒,刚鸷乏谋,亦乐乱。”李璘父子,生长宫中,不知世事之艰难,缺乏政治远见,只知争权夺利,李白却贸然从之,违背了赵蕤的“智者不为暗主谋”的教诲。李白从璘后没有明确地看到他献的策,不过从《永王东巡歌》中可以看出,他要永王以“龙蟠虎踞帝王州”的金陵作为帝业之基,把永王比为东晋偏安王朝的皇帝,把自己比为谢安,这只能鼓动永王的野心,促进与肃宗的分裂。后来李白《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中,要求肃宗迁都金陵,必然将北方放弃给叛军,形成南北朝那样的分裂混乱局面,他的错误决策出于对形势的错误分析,比之诸葛亮对形势的分析并提出正确的战略决策,真是有天壤之别。

同类推荐
  • 国学与领导智慧

    国学与领导智慧

    “阐旧邦以辅新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书旨在融会古今,古为今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阐发,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悟国学文化,以此提升领导干部执政智慧,锤炼领导干部品格修养,塑造领导干部个人魅力。
  •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尼采以及他的人生哲学,遭到了一些人的歪曲和误解,为了让现代读者摒弃错误的观念,更好地了解尼采,我们重新编译了这本论文集,旨在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先哲意在改变人类思想面貌的人生哲学与审美观,重塑一个美丽的,而非面目狰狞的尼采。就像他的思想一样,他的一生是其作品的最好注释,很少有人能潜心参悟他的作品,但大多数人都非常欣赏他的近似癫狂的酒神精神。人生难免有不得意的时候,人生无法回避悲剧的冲击,只有那些富于激情的表现,才是美丽动人的东西。
  • 腊八节

    腊八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天才、奇才,他的诗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在全世界都享有很大声誉。李白的爱国主义精神,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以及他诗歌艺术上的杰出成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明晰李白的思想、个性特征和诗歌艺术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对于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灾害对策全书

    灾害对策全书

    《灾害对策全书》是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兵库 震灾纪念21世纪研究机构共同设立的翻译编辑委员会 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灾害特点与行之有效的防灾对 策,从日语版的《灾害对策全书》全四卷中精选了39 篇文章翻译,集成一册。 《灾害对策全书》包含了应对灾害所需的法律、 政策、方针,各种应对手段和工作流程,防灾教育和 防灾文化等各个方面,为从事防灾减灾工作人员和研 究者提供参考,是一本结合了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的 灾害对策指南。本书是以真实的自然灾害为案例,对 灾后经验教训的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和针对性,提高 灾害对策的能力,为构建安全与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 鉴意义。
  • 琉璃殇,缱绻帝王侧

    琉璃殇,缱绻帝王侧

    “不要唤我先生,我给你十里红妆。”他紧紧搂着她,“我想与你共度一世,戳↑↑↑↑↑皎皎孤月,天帝之位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那一年,【已完结】新文,他抛却政事,三重天上;你我初遇。”“我在。“沫琉,覆手为雨。当魔界至尊亲手扼住她的脖子,看他还会不会要你!”“我······愿意。然后他看了过来,这偌大的天下没有你在陪在我身旁,偏偏有着淬过火一般的热烈和璀璨,韶韶光华:即便负尽天下,是多么寂寞的繁华。到我的身边来,目光冷冷,残忍而妖艳:“你不怕死吗?”“怕。”“你这个魔鬼!”这是一场仙魔之间的浩大战争,断然不会再辜负你。”“是吗?那我夺了你的身子,为我披上嫁衣,那又何妨?”“得到你,这是一份帝尊之间完美争夺的爱情。她三魂七魄重新归体,眼前温润如玉的男子正含笑望着她:“醒了就好。”“先生······”“阿璃。执手携老。”弹指之间,星移斗转;情愫便生。当日便是,此生如是。,眸光中似有清泉流淌,”他俯身靠近她。她说:阿璃,我不曾悔。”翻手为云,说着缱绻的情话。”她轻轻的说着,“可是我更怕你伤害他他是仙界唯一的太子殿下,换得她的回心转意。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记得我们都要幸福

    记得我们都要幸福

    相识,相知,相离。伊子莫的命运好像逃不了这样的诅咒。爱,本来是件美好的事情,为什么她会这么的痛苦;被爱,本来是件幸福的事,为什么她会这么的内疚。她觉得对不起他们,她觉得对不起自己。可是……
  • 男科女医生,总裁求婚请排队

    男科女医生,总裁求婚请排队

    日报头条新闻,帝豪集团总裁的新娘逃婚了,第二天新娘和别的男人在酒店......面对此时的她,他只是微微一笑,视而不见,待她好如初见。传闻他疯了,竟然要一个不知廉耻的女人。岂不知,真正疯了的人是她。人前,他们恩爱甜蜜,人后,他们相敬如宾,形如陌路。终于她受不了,“我们离婚吧!”原来他等待的就是这句话。离婚后,她成分万众瞩目的焦点,成为媒体、家喻户晓的热门话题。有人说她不知好歹,有人说她另结新欢......流言蜚语她置若罔闻,原本以为这一切都会随着离婚而结束。突然,她妈妈重病,需要手术费一百万,她走投无路之下再一次求助于他。昏暗的房间,他翘着腿不屑的瞄了她一眼,“借你一百万,你拿什么还我?”她僵直了身体,转身离开。“我家缺一个佣人,如果你叶大医生肯屈就的话......”“我愿意。”佣人意味着没有尊严没有人格,他沐浴她替他放水,他出门她替他穿衣,他睡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