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500000013

第13章 李白家世及其所受教育(6)

从魏晋形成门阀制度以来,士庶界限森严,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士族与庶族之间不能通婚。士族为保持世袭特权,非常重视谱牒,不仅官府在修谱牒,士族私家也有谱牒,谱牒体例有辨姓氏、联婚姻、明官爵三个特点,吏部选官,士族联姻都必须查谱牒,生怕庶族混入。庶族当然没有资格自修谱牒,官修的谱牒上当然没有庶族。隋末战乱,门阀制度急剧衰落,但重门第的观念还存在,唐代就三次大修谱牒。贞观八年,唐太宗令高士廉修《氏族志》,“遍责天下谱牒,质诸史籍,考其真伪”,将“从贱入良,营门杂户,慕容商贾”等各色假冒士族,从士族队伍里清除出去,将李姓皇族提为第一等,将唐朝的开国功臣列入士族。高宗显庆四年,武则天掌权时,修《姓氏录》,将皇后的武氏家族列入第一等,五品以上的官员列为士族,无官品的旧士族排除在士族之外。以上两次官修谱牒,当然不可能列入李白一家,那时他们还远在西域,又非品官之家。玄宗开元二年,第三次官修谱牒,名为《姓氏系录》,修撰原则是:“取其高名盛德,素业门风,国籍相传士林标准,次复勋庸克懋,荣绝当朝,中外相辉,誉兼时望者,各为等第。其诸蕃酋长,晓袭冠带者,亦别为一品。”这次官修谱牒时,李家一家虽已入蜀定居,但他这一家是普通百姓,无上述的入谱条件,李白之父“高卧云林,不求禄仕”,既无那个兴趣,也无资格去要求入谱,所以在天宝元年,玄宗下诏将凉武昭王之后,列于“属籍”(即皇帝宗族名册簿籍)时,也没有李白的份。这也说明李白一家本来就是庶族,出身寒微,没有谱牒可查。“范碑”就明确说“难求谱牒”,字缺纸烂的十数行伯禽手疏当然算不得谱牒。

从李白及其子孙的婚姻情况也可以看出李白出身寒微。唐代的门阀制度虽处于衰落之中,但一些高门士族仍然维持等级森严的门阀婚姻关系,直到唐文宗时仍然是“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李白先后娶许氏和宗氏夫人,虽都是相门之后,但都不算门阀世族,她们当宰相的祖父,都是“昙花一现”式的人物。许氏夫人的祖父许圉师,在高宗时当了半年左相就因包庇杀人犯的儿子而获罪罢官,在这六十多年后,李白才与许氏结婚,这时许家早已衰落。宗氏夫人为宗楚客的孙女,宗楚客是武则天信任提拔的寒族,曾三次拜相,后因从韦后搞宫廷政变失败被杀,家道衰落。李白这样的“布衣”才子与家道衰落的相门之后结合,可谓门当户对。若李白真的是皇族帝胄、豪族高门是不会给早已破落的相门之后作“赘婿”的。

从李白死后未归葬故里,也看出李白之家不是士族,出身寒微。魏晋以来,以至唐代,士族丧葬礼俗是必归葬于故里,即使死时无条件扶柩回乡,隔一些年也要归葬于祖茔,而庶族就没有这么多讲究,“沟死沟埋,路死路埋”。李白出身寒微,其父从西域迁到西蜀,属“孤门细族”,无有大家族的祖茔,青莲故里仅李白之妹的墓,连李白父母的墓也找不到。李白没有那个必要和可能归葬故里。

李白死后其子孙相当贫寒,完全是普通穷苦老百姓。范传正访得李白“孙女二人,一为陈云之室,—为刘劝之妻,皆编户氓也。因至郡庭,相见与语,衣服村落,形容朴野……问其所以,则曰:父伯禽以贞元八年不禄而卒,有兄一人,出游一十二年,不知所在。父存无官,父殁为民,有兄不相保,为天下之穷人。无桑以自蚕,非不知机杼;无田以自力,非不知稼穑,况妇人不任,布裙粝食,何所仰给?俪于农夫,救死而已……因告二女,将改适于士族,皆曰夫妻之道命也,亦分也”。她们不愿再改嫁给士族,说明李白这一家本来就属于庶族,只能与普通农民结婚,在士庶界限还比较严格的情况下,她们不愿也不能高攀士族。

李白本来出身寒微,但在“世重高门,人轻寒族”的社会风气中又不得不冒充士族,他自称“本家金陵,世为右姓”,又与李唐宗室的人称兄道弟,出现许多漏洞,在所难免。后世学者从这些漏洞中作出种种臆测,或说西域胡人,或说李建成之后,或说李陵之后……硬说李白有许多难言之隐,硬要把“隐秘”找出来,于是就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在盛行血统论的封建社会,李白不得不与豪门贵族攀亲,封建社会的史学家也总要给历史名人找一个高贵的血统,现在血统论已经过时,我们何必非要说李白是帝王将相之后,出身于大富大贵之家呢?历史上许多杰出人物不也是出身于普通的百姓之家吗?

根据现有史料,除去李白不得已而冒充皇族的部分,再来勾画他的先世,应当是如下情况:

隋末流亡于西域,据“范碑”云,“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李序”云:“中叶非罪,谪居条支”,碎叶在今吉尔吉斯境内阿克别希姆,条支当是对西域极远之地的泛指。大业六年(609)隋朝的版图扩大到今新疆中部,在那里“置郡县镇戍,发天下轻罪人徙居之”。李白的先世应当是这些被徙居新疆中部的轻罪人之一。两年后发生山东王薄起义,天下开始大乱,西北也不平静,刚被征服不久的吐谷浑首领又卷土重来,据《隋书·西域传》载:“大业末天下乱,吐谷浑伏允复其故地,屡寇河左郡县,不能御焉。”战乱一起,许多汉人逃往突厥统治下的广大地区,在史籍上有多处记载,如《隋书·北狄传》:“隋末离乱,中国人归之(突厥)者无数。”《新唐书·高昌传》:“大业末,华民多奔突厥。”《大唐创业起居注》在写李渊致信突厥可汗时说:“自顷离乱,亡命甚多,走胡奔越,书生不少,中国之礼,并在诸夷。”李白的先世很可能就是奔往突厥的书生,他先因轻罪被流放于隋代的西部边境,接着是吐谷浑伏允再起战火,不得不又再往西逃,到了中亚碎叶一带暂居,到武则天统治后期,复置四镇,中西交通畅通,才辗转从西域迁到西蜀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尽管他们已在西域住了几代,但华夏的文化传统并未丢掉,李白的父亲眷恋内地中华文明,使下一代有较好成长环境,在武后神功初,迁到西蜀隐居,对后代笼统说:“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

根据李白的诗文、与李白同时代的人的记载和宋人的著作加以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李白父亲是一个文化修养很高的半耕半读的陶渊明式的隐士。

(一)从李白的诗文中看他的父亲及其家庭环境,在《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中说:“余少时,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上安州裴长史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赠张相镐》:“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上安州李长史书》:“白少颇周慎,忝闻义方,入暗室而无欺,属昏行而不变。”从以上叙述可见李白之父是文学修养很高,品行端正,倾注自己全部心血教育子女的人。李白五岁开始读书识字,十岁读了诸子百家的书,十五岁写的赋能与司马相如相比,这不仅仅说明李白的天资聪颖,而且说明李白有一位品德高尚、学问渊博的父亲做他的老师,使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李白并不是从州县学校中培养出来的,当时的官办学校,以科举考试为目的,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不可能使李白受那么好的教育,也很难设想一个“争利于市”的富商会有那样高的品德和学问,会花那么多精力教育子女,从李白的成长只能说明李父是一个文化修养很高的人。

(二)从李白同时代人的记载看李白父亲的情况。魏颢是李白很要好的朋友,两人曾同游广陵、金陵,亲如兄弟,无话不说,李白对魏颢很信任,“尽出其文,命颢为集”。李白健在时,魏颢编出了《李翰林集》,虽然在序中对李白家世说得很简单,但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他说:“白本陇西,乃放形,因家于绵。身既生蜀,则江山英秀。”这里是说李白的祖籍在陇西,其父“乃放形,因家于绵”,李白生于蜀。“放形”即“放浪形骸”,指不受封建礼法拘束,看破功名利禄的隐士。如《金史·元德明传》:“元德明……布衣蔬食,处之自若……放浪山水间,饮酒赋诗,以自适。”再如《晋书·郭璞传》:“无岩穴而冥寂,无江湖而放浪。”可见“放形”或“放浪形骸”的意思是不求功名富贵摆脱名羁利锁,纵情于山水之中,这与“争利于市”的大富商毫无共同之处。

“范序”记载李父“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这段记载来自李白之子伯禽手疏,当然是真实可靠的,这里非常清楚地说明李白之父是一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的隐士。“潜还广汉”,“逋其邑”,“以客为名”也就是为了躲避尘世之扰,专门找了清廉乡(汉代属广汉郡)这样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隐居。这个“客”明明是“逋客”,不必一定如陈寅恪先生解释为“客商”。“逋客”也就是避世的“隐者”,如耿玮《赠韦山人》诗云:“失意或逋客,终年独掩扉。”

李白逝世不久,于邵在李白故里立了一块碑,明代曹学佺《蜀中名胜记》提到了这块碑的内容:“白本宗室子,其先避地客蜀,居蜀之彰明,太白生焉……梓州刺史于邵作,李白碑在县之宁梵寺之门下”。“避地客蜀”就是说迁居到偏远的西蜀以避祸患。如《后汉书·许劭传》:“方今小人道长,王室将乱,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从“避地”的意思来看也只能说明李白之父迁到西蜀清廉乡隐居。

李白之父非富商,那他又是以什么为生?据《彰明逸事》载:李白“常牵牛过堂下”,又在吟诗中以“牵牛星”自居,他在少年时还写过一首《咏石牛》诗:“此石巍巍活像牛,埋藏是地数千秋,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滴浑身似汗流,芳草齐眉弗入口,牧童扳角不回头,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此诗对石牛刻画生动,可见少年李白与牛打过不少交道。李白故里世代流传着少年李白放牛的故事,还有“放牛坪”、“牛踩石”等遗迹。那么他家应当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他的父亲隐居在只有农业的青廉乡,不从事农业又做什么呢?因此李白之父应当是一个半耕半读的陶渊明式的隐者。他的土地又从何而来呢?唐代前期实行均田制,鼓励人民从人多地少的窄乡迁往人少地多的宽乡,昌明县当时仅有两万人口,属地广人稀的宽乡,李白一家是可以得到一份土地的。靠农业为生,半耕半读、生活当然是拮据的,而李白正是在这种艰苦的家庭环境中,在父亲的教育下,以“铁杵磨针”的毅力,奋发努力,长大成才。

我们弄明白了李白之父是一个文化修养很高的半耕半读、放浪不羁的隐士,对李白的思想、性格的形成就很容易理解了。父亲对儿子的影响总是巨大的。李白学问渊博,放浪不羁,敢于傲视权贵,鄙薄富贵荣华,同情劳动人民,酷爱游山玩水,赏赞陶渊明之类的隐者,以及功成身退的思想等等,都是受到了他父亲的影响。

同类推荐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山西民间小戏

    山西民间小戏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孔子与山西

    孔子与山西

    孔子与山西的人和事,确实有过种种直接或间接、紧密或松散的联系。尤其是孔子儒学对于山西的历史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
  • 德国精神

    德国精神

    在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中,说起别的国家,国人或许总是很容易说出这样那样的批评,但说到德国的时候,国人却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褒扬。在我们的意识中,德国精神是和严谨、忠诚、顽强、毅力等词语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也就有了“真的很德国”这样的广告词。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主要国家,德国无疑有其伟大优秀的一面,就这一点来说,国人对德国的褒扬是有根据的。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秋千坠:皇后太嚣张

    秋千坠:皇后太嚣张

    本文有轻松搞笑,也有虐情悲伤,精彩在后面……亲们喜欢请收藏呐!金楚国史上最有名的皇后叫安瑶玑。她不是绝色倾国;她不是才华横溢;她不懂三从四德;她有点独具一格;她是最嚣张的皇后,将皇宫的一切颠倒。她爱秋千,他爱的女人也爱,她另搭秋千架,却被他派人拆掉……他不心疼自己,可想心疼她的人多的是,而且个个绝色貌美霸情南蛮王柴九霄;温柔如玉萧凌洛;神秘寡言的宫主水无痕;富可敌国的唐三少。被指替嫁且是冒牌公主,她拍拍屁股走人,入民间,女扮男装,但身份花样繁多——清轩阁诗会的会长;晚歌苑的创建人兼老板;安乐马园的主人;千色妓院的老板;安安女子学院的院长;安安绣纺的老板;无论哪个身份,怎么都和皇宫扯上关系呢?为什么和那个爱着弟妹的皇帝纠缠不清了呢?他说:“你,给我老实的回宫吧,不然我要用武力解决!”她笑:“你还不知道吧,我是黑帮老大的女儿……”QQ群:114236928
  • 平凡的清穿日子

    平凡的清穿日子

    这是一个曾被众多著名穿越前辈光临过的世界。在“庙堂权臣”11男与“京师明珠”清穿女的光芒之下,伯爵家的三小姐谨慎地选择了融入整个时代……谨以此文向所有穿越经典致敬!
  • 天地枭雄

    天地枭雄

    在一个八大世家之首的家族里面,有一个默默无闻的极品家奴,他来历神秘无比,行事低调,没有人知道他存在,而当他锋芒毕露的时候,整片大陆都被他玩得团团转,天地万物皆沦陷为他的掌中之物,最终成为了俯瞰宇宙的天地枭雄……于是曾经嘲讽过他的纨绔子弟都唯他马首是瞻。曾经看不起他的绝色美女们都开始芳心暗许……,在一个没有国家、没有官府、只有流血与战争的修真世界,奉行的是强者为尊的原则
  • 文明之旅

    文明之旅

    本书是余秋雨亲赴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五大文明发源地和主要宗教发祥地,直面穿越千年的人类文化,以冷静疏朗的笔触描绘古老文明的昨日与今朝,辉煌与衰落。此次行程跨越亚、欧、非三大洲,一行人走过希腊、埃及、以色列、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众多异域国度,最终回归中华故土,虔诚寻访雪域高原和中原古都,倾听历史亘古悠远的声音。
  • 梅子青时雨

    梅子青时雨

    谁说繁华盛世没有红颜祸乱?谁说青楼女子必须身份低贱?青雨逃出青楼以最狼狈的姿态出现在离傲面前,他误会她,折磨她,逼她杀人,又杀了她的亲人。才发现她得心也韧如磐石。青雨逃离他却跌跌撞撞邂逅那个风流倜傥的妖孽皇子。他可以袖手天下只为她折一枝杏花。可她与他低眉浅笑欲语娇羞,却不过只为报复另一个男人?时光是一指流沙,苍老是一段年华。百般疼爱过后竟是决绝?他与别的女人洞房花烛,她就再那夜亲自打掉腹中的胎儿。红墙黛瓦,禁宫拂柳,她如何生存?又如何逃离?她的恨何时放下,她的情归谁所终?几经风雨,寻遍红尘,她看着他冰冷的尸体惨笑艳艳。这就注定是我们的结局么?尘缘已了,那妖娆女子只得削发为尼,青灯常伴,洗清一世的孽缘。柳絮弄春离,只凭栏,望卿若微尘,尘已去。华年锦瑟愁几许?尘缘已尽,心绪空翻,只有梵音颤。~~~~~~~~~~~~~~~~~~~~~~~~~~~~~~~~~~~~~~~~~~~真的很抱歉,这个文停更了很久,朝歌还是决定要把它完成。姑娘们,戳下收藏,不会怀孕的...囧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后进生公主的罗曼史

    后进生公主的罗曼史

    看到爱的刹那,淡淡的感动,总是从心里一划而过,如同流星的足迹,就算我是傻傻的笨和本的落后生,你是微笑的遥远的日子,或许上帝睁开了眼……或者瞎了眼,让我们幸福地在一起,这份如水晶般珍贵的缘,我又如何能舍得,那么,感情,究竟,是用来珍惜的,还是用来考验的,当梦想和至爱面临双重选择,我们又该如何抉择。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空山2

    空山2

    作家在“表现一个村庄秘史”的现实态度极为明确,它不是单一民族的,也不是牧歌式的,传奇的、作家对藏族村庄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宗教,自然和社会的体验,说它是“秘史”,并非披露其神秘,而是用特别的手法将被人漠视麻木的伤痛揭示出来。唯其如此,才形成了小说宏大的格局。重大而庄严的主题,厚重而深刻的内容,随心而掌控的结构,对于人与自然,政治与文化、宗教社会和谐与进步,有着更为深刻的思考。这是一部充满阳刚之美的现实力作,一扫当下文坛萎靡,琐细,颓废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