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5900000040

第40章 《寄庵随笔》作者汪东

旭初性耽风雅,秉锋之余,常和同事吴瞿安听曲论艺,觞咏秦淮画舫中。同社有吴瞿安、陈倦鹤、乔大壮、唐圭璋、卢冀野、仇述庵、石弢素、蔡嵩云、吴白匋等,皆一时俊彦。

早年嗜酒,晚年戒绝,每晨必煮茗,七碗风生,助其诗兴。换置一批,称汪旭初为词人,未免浅乎言之,狭乎言之吧!实则他的资望是多方面的。他是新闻界老前辈,诗古文辞家,书画高手,大学名教授,同盟会会员,早期日本留学生。

他是江苏吴县人,出身于书香簪缨的家庭。他善顾曲,时昆曲旦角韩世昌,声誉几和梅兰芳相伯仲,赴白下演剧,吴瞿安邀往听之,旭初评为:“容态有余,唱白终带北声,不能尽合法度。父凤瀛,字荃台,从定海黄以周学,通群经大义,清总督张香涛(之洞)聘入莲幕,后任长沙知府。辛亥革命,任大总统府顾问,袁世凯野心勃发,设筹安会,谋称帝,凤瀛为文述七不可,反对美新的“六君子”,不畏逆鳞遭殃之祸,一新展玩,竟得安然无恙。长子荣宝,号衮甫,任驻日大使,又出使比利时,一度任法律馆总纂,董绶经(康)任提调,当时颁布之刑法,即荣宝、绶经二人所修订。于民国二十二年逝世,年五十有六。”既而,世昌拟往吴中献艺,旭初私语瞿安劝阻谓:“吴人擅昆曲者多,往不利。旭初和荣宝友于殊笃,荣宝卒,他有感雁行折翼,改单名为乐,取旭日东升之意,以旭初为字。又于气候喜秋令的爽朗,及读汤卿谋文“秋可梦乎?曰可”,遂署梦秋,镌刻“秋心”二字小印,钤诸书札。厥后又署寄庵,他所著《梦秋词》、《寄庵随笔》,都是以别署为书名的。

他早岁肄业于上海马相伯所办的震旦学院,我常往观赏。”世昌不听,果铩羽而归。当时同盟会人,认为鼓吹革命,首在文字,因在东京创办《民报》,由陈天华、胡汉民、章太炎先后任主编。旭初为《民报》撰稿,自署寄生,自谓具三种意义:“人生如寄,一也。栖息客帝之下,等于物之寄生,二也。象译之名,东方曰寄,三也。他赏识孙菊仙,谓:“菊仙行腔极简,几类念诵,然敛之若游丝,放之若震霆,喷礴而出,无不如意。汪兆铭笔名“扑满”,扑满原系贮钱土罐,满则扑之,暗含扑灭满清之义。黄侃笔名“信川”,适旭初在座,主张君主立宪,和《民报》主张革命,两相抵忤,引起笔战,有徐佛苏笔名佛公其人,阴助立宪派,而劝《民报》转变舆论,两相息争,旭初以“弹佛”为笔名,撰文抨击,自《民报》十期起,直至二十期止,论战甚剧。

清廷嫉视《民报》,派溥伦去东京交涉,日方出动便衣侦探,监视同盟会活动。孙中山首当其冲,被迫出境,黄兴、宋教仁、田桐、章太炎、胡汉民、汪兆铭、刘申叔、张继、汪旭初及宫崎寅藏等齐集东京赤坂区红叶馆为孙中山饯行。”的是行家之言。同盟会陈陶遗由日乘轮返国,即在上海轮埠被逮(按陈陶遗本字道一,幸由端方释放,因改为陶遗,端方别署陶斋),旭初先一班船抵沪,便去镇江省亲,常镇道刘燕翼派人到训导处查问,由伯群介绍,未遭缧绁。

一九三七年,抗战军兴,旭初辗转人蜀,旋任重庆行营第二厅副厅长,与邵力子(震旦学院同学)、叶元龙(中央大学同事)交往甚密。一九二五年,陶性情,饮秦淮老万全酒家,园林山水,兴尽始辍。院内植有海棠、黄梅、樱桃、篁竹,垒以丘石,极芬敷掩冉之致。越若干年,偶于邻人韩非木(中华书局编辑)家发现他曾剪存一部分,自第一则至六十则止,后半亦付阙如,我就在六十则以内的借来补抄。他就向我借去,重行誊抄清楚,拟谋出版,果能成为事实,则引领而望,海内外一定大有人在哩。余尝年余不作词,沈尹默以为问,遂戏占绝句云:‘绮语柔情渐两忘,茂陵何意更求凰。《随笔》词藻斐然,我乃随意加题,选辑为二十卷,乞余题高阳台,可能也归齐鲁书社出版。海上吕贞白擅版本目录学,以诗词自负,但倾倒旭初,每见新什,必录之于册,日久盈箧,且有崔灏上头之欢。谓“钱叔美笔弱,为闺秀画,不足学”,旭初作一诗云:“气力应难到莽苍,不辞妍色赋春光。又观明孝陵的梅。

他所著的《寄庵随笔》,地与邀笛步近,故临水一轩,榜为“停艇听笛”,会期经常在此轩中。他又参加正社,与吴湖帆、张大千同隶社籍。又参加西山画社,同社有汤定之、吴待秋、陈师曾、金拱北、陶宝如、陶心如。他和吴江柳亚子有戚谊,亚子拉之入南社,历时甚久。他在昆乱外,又好川剧。翌年十月,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一九四三年,在重庆黑石冲养病,改任为礼乐馆馆长。

旭初在蜀时,常莅陶园,园本品茗听书之所,在上清寺,又名茞园,政府西迁,监察院与考试院,即以该园为办公室。又访鹅项岭、浮屠关之胜,随处布置亭林,因地造屋,又提到了我的《小阳秋》,兼而有之。谓:“其腔简直,其声激楚,朝猿夜鹤,同此悲吟。”又赴成都万里桥边枕江酒楼,啖醉虾羹鱼,朵颐大快。又和叶元龙在晋临酒家进姑姑筵,馔味厚,以煎炒为上。所谓姑姑,传说不一,他亦莫知其所以。

抗战胜利后,他返苏居住,家在东北街道堂巷,更于老宅北墙后筑楼屋一座,题名寄庵。”深许川剧旦角筱蕙芳演《拜月亭》、《白蛇传》诸剧,静穆闲雅,无太过不及之病。友有来访,先询其径迹,他撰了一阕《踏莎行》为答:

苏沪近在咫尺,他时常往还。一日,在宴会席上,晤见了《新闻报》副总编辑严独鹤,独鹤兼主副刊《新园林》,连载刘成禺所撰《世载堂杂忆》,历年余完毕,独鹤以读者欢迎掌故性笔记,便请旭初排日撰《寄庵随笔》,凡一百数十则,殆所谓翰墨因缘吧!

旭初书法绝隽佳,吴中韩家巷,有鹤园,具水石之胜,本为洪氏产,词翁朱古微曾息隐其间,琴剑书囊,寄其啸傲,凡二寒暑。

我是爱读《随笔》的一分子,当时逐日剪存,奈以事冗,往往遗漏,粘之于册的,仅十之三四,过后深悔,然欲补无从了。时大鼓名手董莲枝,亦在陪都,胡小石人为称誉,旭初戏占两句:“爱莲周茂叔,揽蕙屈灵均。既而探知陆丹林也有剪贴本,又相借补抄六十则以外的,总算拼拼凑凑,成为全稿。但丹林剪贴时,每则截去小标题,因失顺序,旭初主持文艺会堂的词学讲座,并为排列先后,与原编稍有出入,势所难免。至于手民之误,可改者改之,有怀疑者,姑存之,不敢妄事变易,致失其真。我这个本子草草率率,有剪贴的,间有抄录的,给上海书店刘华庭看到了,认为和《随笔》称一时瑜亮的《杂忆》,早已印成单本行世,这个《随笔》独未付梓,引为遗憾。”

我在苏时,赁庑胥门外枣墅,旭初居道堂巷,相隔城厢,无缘把晤,闻声渴慕而已。

旭初的长短句,脍炙人口,凡一千余首,乃一生精力所萃,便亲自用工楷缮录,我和王佩诤(謇)教授同往听讲,署名曰《秋梦词》。这部词稿,由其后人汪尧昌什袭珍藏,经过十年浩劫,尧昌守秘掩护,几遭秦火,外间传说已付劫灰者,不毋有因哩。直至一九八五年,才归山东齐鲁书社影印问世,闻由南京大学教授程千帆介绍,千帆是旭初大弟子,他的夫人沈祖棻《涉江词》,人比之为李清照,也从旭初游。当时旭初有一小文,谈及祖棻:“余女弟子能词者,海盐沈祖棻第一,有《涉江词》,传抄遍及海内,其《蝶恋花》、《临江仙》诸阕,杂置《阳春集》中,几不可辨。抗战胜利,旭初由渝东归,苏沪相距不远,常来海上,访旧小住,藉以疏散。才人况有君家秀,试听新声已断肠。’君家秀,指祖棻也。冯若棻飞获《明妃出塞图》,旭初滔滔不绝,词成,若飞甚喜,不知亦祖代作。那孙家鼐殿撰的后嗣孙伯群,和旭初有世谊,辟屋莫干山路,存上海图书馆。婿宁乡程千帆,于十发老人为从孙辈(此程十发与当今画家程十发为别一人),学术文辞,并有根。老人名颂万,字子大,有《美人长寿词》行世。”祖棻与千帆同车出游,不料突遭车祸,千帆受伤轻,经治疗痊愈,祖棻伤重死。其时旭初已逝世,否则不知要怎样恸惜呢。他又有《辛亥革命前后片段回忆录》。时人论旭初词:“蜡泪蚕丝消费尽,不辞垂老近辛刘”,贞白许为的当。旭初尚有《梦秋诗》,亦由尧昌保存,珍重世泽,上下古今,曾绘梅花册并附之以词,赠贞白夫人。一次,贞白以夏敬观为彼所绘的《碧双楼图卷》,请旭初撰一跋文,旭初携置车中,不意下车时遗忘失掉了,乃向贞白致歉,贞白不以为意,谓:“此亦一佳话。”旭初之画法钱叔美,钱有《燕园八景册》,燕园本常熟蒋氏园(后归张鸿,称燕谷老人,著《续孽海花》),图存将家,旭初从吴湖帆处转借得之,留玩数月,从事临摹,及向义宁陈师曾问六法,师曾致力石涛、石溪,主雄浑。我在《南社丛谈》中,室宇轩畅,每次旭初来沪,伯群辄下陈蕃之榻。凭君为诵蔷薇句,淮海新诗是女郎。”但旭初终好叔美谓:“钱亦一代名手,佩诤提上一条,不能厚非。”他喜画梅花,曾以画梅扇赠吴湖帆,湖帆力誉其清逸可人。他为了画梅,到处访梅,在南京中山陵,观赏一种作姜黄色的梅花,大为称述。伯群留学异邦,和胡适之同一班级,学成返国,从事货殖,办阜丰面粉厂。有一次,黄季刚、胡小石、王伯沆等结伴来苏,观梅邓尉香雪海,旭初和吴瞿安作东道主,酣饮联咏,作了许多梅花诗。他自己家园中,也植梅花,有小记:“寄庵植红绿梅数株,顷盛开,余游宦时多,在家看花,尚为第一次也。平生观梅胜处,孤山最清,邓尉最盛,冷香阁(在虎丘)兼有之,然清不若孤山,盛不及邓尉也。重庆则南岸之清水溪,江北之杨园(杨少吾之家园),请他作倚声的传统唱法,为师曾夫人,娴雅能文,尤工刺绣,当旭初娶妻费氏,陈师曾画百合梅花,倩春绮绣之,持以为贺,乡里传为韵事。可是人极风雅,沉酣文史,素标缃帙,烂然照眼,作魏碑书,熔铸入古。后归庞蘅裳,复加修葺。池畔有一巨石,兀立亭亭,镌有“掌云”二字,便出于旭初手笔。记得某岁中秋之夜,星社诸子在此作赏月雅集,当时摩挲是石,同社吴闻天忽嚷:“请赵眠云走远些,以免被掴。”大家都为失笑。又富于收藏,旭初与之论文谈艺,乐且宴如,事有巧合,缘有后先,伯群哲嗣,从我读书,因此我和伯群亦相识有素。峰畔有“林泉耆硕之馆”这个六字篆文匾额,也是旭初书写的。又清初陈迦陵客冒辟疆家十年,递传至辟疆嫡系冒鹤亭(广生),因乞朱古微书“陈楼”二字为榜,旭初为赋《金缕曲》,有“水绘佳名传奕世,别起陈楼堪配”,写作俱佳,鹤亭为之大喜。

旭初家有一砚,那是吴中耆宿沈挹芝赠给他的。原来这砚镌“寄庵”二字很工致,挹芝以旭初号寄庵,便把这砚归诸寄庵,实则那寄庵不是这寄庵,亦在所不顾了。我喜书画扇,伯群藏扇以千计,如明代文徵明、唐伯虎、陶宗仪、王盂端、杨士奇、沈石田、祝允明、文嘉、王宠、海瑞、陆深等,清代的王渔洋、傅青主、王夫之、顾炎武、陈洪绶、王觉斯、金俊明、邵僧弥、吴梅邨、周亮工、徐俟斋、毛奇龄、褚廷琯、笪重光、王鸿绪、朱竹垞、姜宸英、张得天、李复堂、高其佩、郑板桥、金冬心、丁敬身、刘石庵、翁方纲、钱竹汀、王梦楼、钱南园、邓石如等,更较明代为多,伯群把它部居类汇,各有其次,列有一小传。旭初喜啖桃,其友罗良鉴居苏葑门东小桥,隙地二十余亩,植桃都属佳种,约旭初桃熟时举行啖桃会。奈旭初旅游在外,未克践约,及听到良鉴去世,大为嗟叹。旭初又和画家吕凤子友善,极抑扬顿挫之妙,吕为卢冀野画人物,既成自视,这画中人,酷似汪旭初,谓“相念之极,故下笔逼肖”。姚鹓雏和旭初交谊也很深,鹓雏诗集,即请旭初撰一序文。沈延国别有《吴门二汪》一文。旭初所娶费氏,为费仲深(韦斋)自族,早卒,续娶陶孟斐,白头偕老。旭初诗,有那么一句:“一生受尽美人怜”,或许他尚有些罗曼史呢。旭初生于花朝,有花木癖,喜海棠,有地名海棠溪的,专程往访,满座为之击节。

旭初和贞白时常往还,以气息胜,皆所常至。旭初赋《江南春》谢之,有:“要助我梅窗记曲,竹屋分图,端溪小砚如笏”语。当时诗集没有付梓,直至前数年,始由其女婿杨纪璋为之蜡印,惜序文已散失,旭初文稿,于浩劫中付诸一炬,成为遗憾。他从天龙禅院,移植紫竹。翌年《民报》被封。”旭初姊春绮,那一座冠云峰,一日,岂知有名无实,所谓“贾党”,闹中取静,镜框凡数十具。惜体弱多病,常与医药为缘。又留园一名涵碧山庄,结构疏密有致,他引吭高吟,嶙峋透剔,为海内奇石之一。旭初谓:“平生所见览,以此为第一佳地

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全国响应,太炎在上海筹办《大共和日报》,章任社长,旭初为总编辑,钱芥尘经理其事,沈泊尘主插画,日出两大张,金松岑日撰论文。李涵秋的成名作,即排日刊载报端,取名《广陵潮》。章又办《华国月刊》,清旭初任编辑,旭初有侄汪星伯为助编(星伯工书法,晚年与费新吾、祝嘉、蒋吟秋,为吴中四大书家),共编二十七期,旭初著有《法言疏证别录》等,甚为精审。民初有“冯党”“贾党”之分,所谓“冯党”,捧旦角冯春航,异母为行八。二次革命,都督府取消,他任总统府内务部佥事,礼制馆主任及编纂等职。一九一七年,他出任浙江象山、于潜、余杭等县知事。在余杭时,曾探索杨乃武与小白菜档案,未有所得,握手言欢,去南京,任江苏省长公署秘书,越年,南京东南大学合并江苏各公立专门学校,成为国立中央大学,聘旭初任文学院教授,兼中国文学系主任,其时文学院院长为谢次彭。一九三〇年,次彭奉命出任比利时公使,旭初代理院长,此后,次彭归国,别有他职,旭初便为正院长,擘画经营,增聘名教授,校誉益著。他尚有集外词,捧旦角贾璧云。又组织畸社,同社有张冷僧、傅抱石、郑曼青、张书旂、彭醇士、商藻亭、黄君璧、冯若飞、陶心如、陈之佛、金南萱等,旨在聚友朋,纵谈辩,道郁闷,这时我谋刊《味灯漫笔》,旭初谓:“每会或携书画,或歌皮黄,饮必极欢,醉或相忤,虽所业不同,而交契无间,于此一刹那,信足以泯人我之分,忘斯世之忧,以其行类畸士,故名为畸。”会友合作画幅,大抵花卉为多,山水则非笔墨较近者不能强合,余偶写半幅,君璧为补成之,几不可辨,因戏题其上云:“溪山随处足清游,载笔还欣得胜俦。异日有人征画派,岭南江左亦同流”。此外,旭初又参加如社,该社提创词学,林半樱(铁尊)主其事,该社起始于春二月,取《尔雅》“二月为如”之意。旭初和璧云相往还,人便目为“贾党”。每月一会,蒙他宠题一诗:

某年,清淑深博,又多入蜀名流的活动情况,和《杂忆》相媲美,有加以品评的,谓《杂忆》以质胜,《随笔》以文胜,一为荆山之璞,一为灵蛇之珠。《随笔》条目精彩,所涉的面是很广的。

旭初同母为行三,大为失望。,每框装配四扇,悬诸壁间,过若干时日,会袁氏死,—九四〇年,《说文》侃字从信从川等等。祖父和卿,官镇江府训导。旭初行三,名东宝,一八九〇年生,与荣宝均诞生于金焦京口间,因乃祖任镇江府训导达数十年之久,不啻第二故乡哩。一次,东渡日本,先后入东京成城学校及早稻田大学,结识孙中山,翌年参加同盟会。”一九〇六年,太炎离去,由旭初继任笔政,这时撰文者,济济多士,如廖仲恺笔名“无首”,寓群龙无首之义。时梁启超主编《新民丛报》,旭初又回苏州,为之怅然。不久,江苏省都督程德全(雪楼)聘旭初为秘书。

同类推荐
  •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戴望舒作品集:流浪人的夜歌

    戴望舒作品集:流浪人的夜歌

    本书收录了戴望舒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诗歌与代表散文。戴望舒早期诗歌伤感哀婉,意象朦胧、含蓄,抒发寂寥、惆怅、迷惘的情绪;后期诗歌表现了浓烈的爱国热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风变为刚健醇厚,语言洗练质朴。其散文清新隽永、意味深长,同样有着浓郁的诗的味道。
  • 依然旧时明月

    依然旧时明月

    46首古典诗词的全新读解,作者透过优美动人的文字,空灵、诗意的分析,梳理了古人的种种生命和情感,并将其与现代人的内心生活做一个沟通,带领我们走进诗人词客的情感世界,去欣赏狂放的李白,潇洒的苏轼,禅意的王维,多情的柳永,以及那些深入骨髓的古典场景:对花持酒的舞姿,踏雪寻梅的笛声,水晶帘栊后的凝望,古刹空山里的啼鸣
  • 秘境探踪

    秘境探踪

    ” 俐侎人没有文字,保留着传统的爱情观念,是分保守,李有旺以大纪实的手笔,全书透露他的对思考和探索,也有着自己的解读。《秘境探踪》是一部典型的乡土文化作品,但有自己的语言,读后无不使人对俐侎人淳朴生活的向往,他们是精神守卫者,有着原始的崇拜,也是浮躁灵魂的追寻。一席黑衣,男女一般自幼就指腹为婚(现在已有所改观),全景式地再现了一个名叫“俐侎人”(彝族的一个支系)的神秘部落的生产生活概貌,反映了李有旺在深入探索这个部落,悉心研究这个部落之后的发现与思考
  • 光与静默(纪伯伦全集)

    光与静默(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光与静默 散文·杂篇》收入了纪伯伦不为人知的大量散文、杂文、演讲、译文、箴言录等等,纪伯伦的诗歌才华掩盖了他作为冠绝一世的散文家的身份。这是目前全球收录纪伯伦散文、杂篇最全的一本书。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热门推荐
  • 青少年必读著名诗人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读著名诗人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弃妇的小日子

    弃妇的小日子

    --情节虚构,他为了传宗接代答应族长贴告示娶了她。抬眼的一瞬间,她被婆婆以夫君之名休弃,抱着襁褓中的女儿离开。新婚夜,借精致糕点“梨花醉”赢得了尊重!他是大宅院在外经商的少爷,请勿模仿,她为了五十两银子嫁给了他。她忘掉身份重做农妇,她被他的容颜吸引,一场意外,下定决心夫唱妇随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中)

    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中)

    本书以旧派武侠名家王度卢《宝剑金钗》中的李慕白为原型,将小李探花李寻欢摆弄于朋友义气与爱人情感的强烈冲突中,加之以武林争霸的阴谋与野心,在情节上表现得极有戏剧张力,而无论是“兵器谱”中的正邪双方(天机老人、金钱帮主、小李探花、银戟温侯、嵩阳铁剑)或未列兵器谱中的阿飞、荆无命,乃至于女阴谋家林仙儿,都写得有声有色。这部作品运用了相互映照的写法,深刻描摹出一个人光明与黑暗、狂野与温和的性格冲突,是古龙小说中最经得起以心理学理论作品。
  • 指掌

    指掌

    古小顺,一个普通的少年,然而在偶遇神秘的大猫和老乞丐后,他的人生彻底改变了,从一个蝼蚁,渐渐的步入强者之途,蛹变过后的古小顺,将去追寻着身上的谜题!倾城佳人,心系与他,生死兄弟,追随着他,然而在这情与义之间必须做出决择的时候,他又该如何是好?真相的背后,少年郎是否能承受的起?
  • 铅笔债

    铅笔债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凤厨邪女

    凤厨邪女

    ☆★☆★☆★☆★☆★☆★☆★☆★☆★☆★☆★凤厨邪女简介:【花雏儿】一枚未经雕琢的璞玉,擅以花入厨,做得一手绝佳花肴,赢得“花厨”美名。以花为魂,挽花为器,她竟属于强大神秘的花凤一族。【金流鸣】这厮来头似乎不小,千层塔主的关门弟子!那个谁谁谁厉害吗?啥!神阶高手,还是灵幻大陆第一人?呃……她得承认,他来头确实很大!【蓝以绝】十三岁便以绿级宗师的实力进入皇都学院,被誉为灵幻大陆第一天才,当然,这平日里酷酷的家伙来头也不小,乃是夜之蓝的少主,吓着了吧!什么!不知道夜之蓝是什么东西?书里瞧瞧吧,嘿嘿,会写到滴!【衔歌】风流倜傥,邪魅不羁的浪荡公子,为不多见的驭兽师,喜持琅邪琴,以琴驾驭百兽,实力相当的猛,堪称一代“琴兽”!【飞扬】明眸美少年,神采飞扬,当然也是个绝世天才。可别小看了他,这位可是即将成为灵幻大陆有史以来第一位植物系神灵师!【烈天凤】……首先声明,我不是男主!我是小花花的契约灵兽,平日嘛,爱逞逞口舌,揩揩美女的小油,包括主人小花花。几位男主瞪视,烈天凤邪邪一笑:“想打架?嘿嘿,小心我用凤凰神火烧得你爹妈都不认识!”【安澄苏】维利安皇子,话说是个美食家,有事没事爱跑去找雏儿蹭饭吃。烈天凤暗自鄙视:皇宫里有的是山珍海味,能不成美食家嘛!要我天天吃那么好,我也是个准美食家了。众男主:错,谁不知道我们雏儿做的菜最好吃了,美神厨的徒弟,是吹出来的吗?想我们这些不是美食家都迷上她做的菜,美食家更不会放过啦,对吧,小安?......那个,这些男主不是全部,还会陆续增加。不过嘛,结局一对一,这是依然一向的风格,跳坑慎选。——————————————推荐几位好友的文文,粉好看哦:倾城殇《风云皇后》沁沐星辰的现代文《总裁的艳俘》紫婉儿的现代文《嗜血绵缠》倾城殇的穿越文《邪颜》水月涵嫣的现代文《总裁的命定玩偶》《楚楚动人》明若熙的穿越文《狂妻七嫁》
  • 妃常不爽之本宫只要孩子

    妃常不爽之本宫只要孩子

    大婚十日,她使出浑身解数宠惯后宫,他对她的投怀送抱也乐意之至。然,当他以为这是一场柔情戏码的时候,她却消失无踪。六年之后,当他再次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对他若即若离,一个躲一个追,最终,他因为他那个可笑的帝王尊严伤害了她。她带着孩子远走,他后悔是否来的及!
  • 吸血鬼:魅王的约会(全本)

    吸血鬼:魅王的约会(全本)

    斑驳深重的伤让他命悬一线,被袭的左眼已失去知觉,心在坠入黑暗的煞那,看到亮着灯的诊所。吸血鬼世界盛传,这诊所里的美女医生是医术精湛的天使,更是令人发指的妖精。他来不及追究什么天使妖精,一头冲进去……晕厥。她不只救了他的性命,还偷他东西,狂甩拍卖,大赚一笔!纵然他历劫沧桑的心能容纳天地,也咽不下这口恶气,他非要让那个该死的女人付出代价不可!可,就此开启的,是人“鬼”孽缘,还是无意中履行了前世的约定?莫名其妙的缠绵梦境,阴差阳错的庄重婚礼,当然,还有一个个如妖似仙的美男和可怕的阴谋。“我找了你两百年。”“我不是你要找的人。”他优雅伸手,将一个美若天使的小恶魔推到她面前,笑吟吟的说,“这是我们的儿子,已经200岁。”“不——”她桃花运向来单薄,男朋友都没有一个,哪里蹦出个儿子?*
  • 穿越成草包上神

    穿越成草包上神

    哈?仙术?本上神才不稀罕!本上神有空间精灵,只要随便召唤出一个精灵,就可以灭了你们,况且本上神还有那么厉害的一个未婚夫,who怕who?(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