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3000000007

第7章 给于禁的迷魂汤

刘璟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慌不忙地行一礼,“我是荆州刘州牧之侄,正赶路去襄阳。”

于禁眉头一皱,‘刘表的侄子?’

曹操的侄子于禁或许会尊重几分,刘表的侄子对他来说,屁都不是。

于禁心中还是有疑惑,刘表的侄子怎么长得这么魁梧结实,一点读书人的感觉都没有,身上还有血污,倒像个黄巾贼。

他忽然一伸手,一把揪住了刘璟的衣襟,硬生生将他拽到面前,恶狠狠盯着他道:“小子,你一定是个逃跑的黄巾贼军!”

刘璟刚才听士兵称他为于将军,便猜此人可能是于禁,他见于禁眼露杀机,心中一急,大喊道:“于文则,你要害我吗?”

于禁表字文则,一般人很少知道,连很多将领都不清楚,于禁心中一愣,这个少年怎么会知道自己的表字,他不由松开了刘璟的衣襟。

于禁又一次打量一下这个刘表之侄,见他模样儿确实是个少年,十五六岁样子,但身材长得很高大,看样子有八尺左右,体格非常魁梧壮士。

“你怎么知道我叫于文则?”于禁冷冷地问道。

“我当然知道!”

刘璟心念急转,昂声道:“我素来敬慕天下英雄,凡英雄事迹我都记在心中,于将军原是鲍信部将,屡立战功,破吕布二营于城南,破高雅于须昌,斩杀袁术部下桥蕤,宛城之战更是有周亚夫之风,被曹公拜为益寿亭侯。”

三国不比后世,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曹操的事迹或许会被世人所知,像于禁等人的功绩恐怕除了曹操之外,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偏偏眼前少年却知道得很清楚,令于禁大为惊讶。

于禁收了刀,奇怪地注视着他的眼睛问道:“你怎么会了解我的底细?”

一般而言,知道人的底细也好也不好,如果是知道别人的不良老底,确实容易被人厌恨,可如果是知道好的底细,这就是一种变相的奉承。

于禁虽然态度依然阴冷,但刘璟知道的都是他引以为傲的事迹,他心中也忍不住有了几分得意,语气便稍稍缓和下来。

查颜观色,揣摩人心态一直是刘璟的拿手好戏,此时他敏锐地察觉到了于禁语气也有所缓和,他心中有了底。

他听于禁的口音和他有点相似,而伍修说他是泰山郡口音,他心中立刻有了对策,不疾不徐道:“在下是山阳郡高平县人,曾在泰山游学多年,经常听人说起过于将军事迹,便记在心中,于将军在征宛城张绣时,镇压青州兵掠民,被青州兵告至曹公帐下,于将军却筑营御敌,不失军容,颇有周亚夫之风,被封益寿亭侯,令天下人敬仰。”

于禁虽然不是泰山脚下之人,但他确实是泰山郡人,刘璟的解释合情合理,他心中便信了。

更关键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于禁本来就是一个极为自负之人,只恨天下人不知道他的事迹,现在刘璟居然能侃侃而谈,而且把他最得意的宛城筑营之事一再渲染,他心中早已舒坦无比。

于禁已经完全收了敌意,就算真是黄巾逃兵他也不想杀了,难得一个了解自己的少年,呵呵笑道:“刘公子果然是非常人,不愧是刘荆州之侄,于禁佩服!”

这时,刘璟又从皮囊中取出刘表的家信给他,于禁照着火把看了看,确实是刘表之侄,这时候曹操还需要笼络刘表,以免他和袁绍结盟,于禁自然也知道不能太得罪刘表。

他点点头,“好吧!打扰刘公子了。”

于禁一挥手令道:“上马继续追赶!”

他带领士兵们继续向前方追去,刘璟汗都湿透了后背,真是侥幸万分,他已看出了于禁刚才的意思,已经开始怀疑他,幸亏他及时喊出了于禁的表字,如果一句话不对,于禁肯定会下令士兵四下搜查,那时他和赵云就真的完了。

他虽然猛拍于禁一通马屁,看似有点缺少男人的硬气,但这恰恰是当时危急情况下唯一有用的办法,因为于禁并没有怀疑赵云藏在附近,只是出于一种本能要仔细盘问,四下搜查也是可有可无,关键就在为将者的一念之间。

刘璟就是用他在后世琢磨的一点点三国知识和他的急智及口才,打消了于禁仔细搜查四周的念头,化解了这次危机。

他见于禁走远,连忙奔回灌木丛,找到赵云,刘璟背着他便向山上跑去,不料他刚走上斜坡,从一株大松树后闪出一人。

刘璟吓得后退两步,拔出短剑,警惕地瞪着对方。

“公子,是我!”是书佐伍修的声音。

刘璟一颗心放下,原来是他,“你怎么会在这里,你的马呢?”刘璟有些奇怪地问。

伍修低下头,不敢和刘璟对视,有点紧张道:“我被掀下战马,战马跑掉了,我只好躲在山上。”

刘璟前世可是一个极为精明之人,伍修的奇怪神情瞒不过刘璟的眼睛,他心念一转,立刻明白了几分。

战马恐怕是他故意放跑掉,然后躲在山上,只要曹军追到自己和赵云,就会收兵回营,他就没事了,自己刚才遇到危险,他肯定就在旁边看见了。

刘璟心中暗恨,此人自私之极,赵云可是救了他的性命,他却只管自己逃命。

刘璟心中不满,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来,现在需要大家同舟共济,伍修正好可以帮助他照顾赵云,“我们赶紧上山,我担心于禁会调过头追赶我们。”

伍修点点头,扶着赵云从一条小路上了山。

.......

刘璟的直觉并没有错,于禁的危机虽然暂时解决了,但很多事情往往会功亏在一些不经意的小细节上,就像冥冥中仿佛有天意一般。

奔出三四里,于禁忽然调转马头奔了回来,他已经从奉承的飘飘然中回过味来,刘表的侄子怎么能这样轻易放过,应该交给主公处置才对。

他率军奔回原处,却不见了刘璟,心中有些奇怪,这小子跑到哪里去了?

这时,一名士兵在灌木丛中发现了血迹,大喊:“于将军,这边有血迹!“

于禁奔上前,见灌木丛中血迹斑斑点点,显然是有受伤之人曾躲在这里,于禁顿时勃然大怒,自己竟然被这个小子耍了,原来赵云就藏在这里,他厉声大吼,“给我搜!”

很快,士兵们便发现了沟壑里的战马尸体,还有赵云的长枪,于禁愈加暴跳如雷,眼睛瞪得血红,俨如凶神再世。

“传我的命令,立刻调五千军来,给我搜山!”

这个时候,赵云已经不重要了,他发誓要抓住那个愚弄他的少年,亲手将他碎尸万段,他这一辈子,还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

.........

这座山是一座石山,高约百余丈,山上荆棘密布,各种石缝石洞随处可见,倒是很方便藏身,不过这并不是一座孤山,是一片丘陵,延绵数十里,有十几个山头,真的藏身进去,仅靠几千人是搜不到。

刘璟担心赵云伤势,不敢走得太远,上山数百步后,便找到了一个石洞,微明的月光照进石洞,洞内很干燥,没有虫蛇,洞口还有烧火的痕迹,看得出曾有人住过,估计是采药人或者樵夫之类。

刘璟将赵云放下躺好,赵云依旧在昏沉之中,这时,他忽然听见身后有‘咔!咔!’的声响,一回头,见伍修在洞口敲打火石点火,眼看要点燃了。

刘璟大怒,他心中对伍修的不满骤然发作出来,冲上去一脚将干草和火石踢飞,怒视伍修,“你疯了吗?”

伍修一呆,这才反应过来,吓得低下头,“我忘记了,是我不对!”

刘璟克制住怒火,对他道:“你去外面看看情况,看看曹军是否要搜山。”

伍修默默点头,出去了,刘璟又回到赵云身旁,从旁边取过水壶,这是伍修战马上的水壶,这家伙将一壶水喝掉大半,只剩下一点点。

刘璟给赵云喝了几口水,水起了作用,赵云慢慢醒来,感激地看了一眼刘璟,低低声道:“多谢公子舍命相救!”

“将军不必客气,你是因我而受箭伤,我尽一点力是应该的。”

刘璟有些愧疚,历史上赵云并没有受伤,是因为救自己而受伤,改变了他的生命历程,如果他因此丧命,那岂不是没有了长坂坡的赵子龙。

刘璟又给他换了药,索性把最后几口水都给他喝了。

“公子真是刘荆州之侄吗?”

“就算是吧!”

刘璟笑了笑,就像背书一般说:“在下刘璟,山阳郡高平县人,受伯父荆州牧之召,来襄阳投靠,途径汝南郡遭遇曹军,家人不幸惨死,只剩下我一人。”

“原来是璟公子,失敬了。”黑暗中,赵云微微一笑,明亮的目光变得安详起来。

这时,洞外传来伍修的低喊声,“公子!公子!”他的声音很紧张,声调都变了。

同类推荐
  • 战国之平手物语

    战国之平手物语

    你可以把这本书当作是——老套的穿越故事,尾张,桶狭间,上洛,天下人;一个战国爱好者的私货大放送;起点式历史文;腹黑青年成长史。QQ群:125180638,平手家本城。作者长期居住,欢迎加入围观
  • 七杀立皇帝

    七杀立皇帝

    谁言乱世莫诉儿女情,实则乱世儿女情更深。为了守护心中的挚爱,为了信守许下的诺言,一个男人,最多可以做出多大牺牲?牺牲掉自己一生的幸福,变成太监,试问天下间有谁可以做到吗?她是沉鱼落雁、倾国倾城的绝世美人;他是信念如钢、至死不渝的铁骨男儿。在经历过毁家灭门之祸后,他们又将有一番怎样坎坷的复仇经历?刘瑾是明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立皇帝”,曾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是与“九千九百岁”魏忠贤齐名的大太监。其势大滔天,座下高手如云。这位旷世枭雄的结局却是经历了千刀万剐之刑,死得悲惨至极。他的死,也成了历史上的著名事件。试看一对江湖儿女,如何最终报得血仇,铲除巨奸,上演一段旷古绝今的凄美爱情故事。
  •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本书是一本历史知识的普及性读物。它以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为主干,从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进步等角度表现了历史本身的多姿多彩,使读者在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之余更能品鉴人类文明的醇厚之味
  • 清客

    清客

    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露,三斤酒量不醉,四季衣服不当,五子围棋不悔,六出昆曲不推,七字歪诗不迟,八张马吊不查,九品头衔不选,十分和气不俗——溯流五百年,体验遗失久远的生活趣味,贼道三痴倾情力作——《清客》。
  • 掌上帝国之三国鼎立

    掌上帝国之三国鼎立

    风云变幻时,更需耳听其音,脑思其意,但着小人道,必死无疑。三国的故事恐怕是中国人民最熟悉的一段历史故事了,原因自然是罗贯中老先生出版的发行量无与伦比的巨作《三国演义》。不过《三国演义》这部书,归根到底还是七分真三分假,有一些人物被演绎过了,有一些事件被夸大过了,现在咱们来还原他的本来面目!
热门推荐
  • 邪神战剑

    邪神战剑

    诸神无道,夜游九天星河可碎重生一途,无外乎神祗通天,欲霸众神之巅自古弱肉强食,且看我手掌天威,杀尽天下余孽
  • 美人鱼不乖

    美人鱼不乖

    她八岁的时候,爸爸和妈妈离婚,法院把她判给了妈妈。妈妈却在第二天把她带到大海边,把她抛弃。她被陌生的一个奶奶所救,奶奶有两个孙子,大的叫舒家亿,小的叫舒家柯。那一年,小小的她,便记住那双像是一潭春水的眼睛。“哥,我喜欢你。”十四岁告白失败,伤心的把自己泡在浴池里,不小心睡着,醒来却意外发现自己是一条美人鱼……
  • 高原上的童话

    高原上的童话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纳西族风俗志

    纳西族风俗志

    本书读者对象: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专业工作者及有兴趣读者
  • 诗的见证

    诗的见证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
  •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混江湖,不了解杜月笙,注定不得善终;混官场,不了解杜月笙,注定籍籍一生;中国帮会三百年来第一人,在民国江湖的腥风血雨中,他凭什么做成“谦谦君子”,在民国政坛的波诡云谲中,他稳坐钓鱼台,是什么,让杜月笙在乱世之中游刃有余?是什么,让杜月笙总能在危机之时,全身而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道神

    道神

    剑道天才,转世重生,覆灭王朝,横扫四方!修帝经,肉身无双,徒手抗神兵,一剑光寒千万界!为兄弟,两肋插刀,火海刀山,肝胆相照!为红颜,征战天下,血染八荒,至死不渝!血雨腥风,扬眉淡笑,指剑问群雄,谁敢与我一战?雄鹰下山,猛虎冲天,谁主沉浮,唯我道神!你命由我不由天,灭你只在挥手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历史之所以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就是因为它留给我们不胜枚举的闪光点,以惊人的相似重现在历史大舞台上。这些或大或小的闪光点就是历史中风格迥异的暗角与拐点,它们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暗角是历史发展中的量变,拐点则是质变。高屋建瓴地审视历史,你就会发现:量变的能量可能很小,但日积月累之后,质变就会发生。于是,历史中的拐点总是伴随着国家的巨变,或发展、或灭亡。古人的生存轨迹无不证明着这些道理,也用亲身经历的暗角与拐点警示着后人。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个王朝覆亡,一代代帝王兴起,历史的暗角与拐点,就是盛衰往复的过程中最夺目、最令人深思的历史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