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2600000012

第12章 平常心是道

世俗的知识和欲念就像一件湿衣服一样,紧紧裹在我们身上,脱不下来。

禅宗的公案中,最常被提起的一句话,是“平常心是道”。

这话头极为简单朴素,同时又特别能够体现中国禅的精神气质。

宋代禅僧无门慧开所撰《禅宗无门关》,收录了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公案。

据这本书记载,“平常心是道”为南泉普愿接化赵州从谂之语句。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南泉云:“平常心是道。”

赵州请他解说,南泉说:“拟向即乖!”意思是,“平常心是道”是简单而直接的感悟,不是什么复杂的义理,一旦解说,就背离本意了。

南泉普愿是马祖道一的弟子,也就是慧能的第三代传人。而依照《景德传灯录》的记载,这句话马祖道一就已经说过:“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①,无凡无圣。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

马祖道一的另一名高足大珠慧海也曾经在这一点上有过发挥。《五灯会元》记载,有一位有源律师(僧人中以持律见长的称为律师)问大珠禅师:“和尚修道,也要用功吗?”大珠禅师说:“用功。”又问:“如何用功?”大珠禅师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问:“所有人都是这样,他们与大师一样用功吗?”大珠禅师说:“不同。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再要追溯上去,还可以归源于六祖慧能的《坛经》:“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这意思是说:佛法就在世间日常生活之中,试图脱离世间日常生活追求“觉悟”,犹如在兔子头上找角,永远不会有结果。

在这里稍稍多引了几条资料,想说明“平常心是道”体现了南宗禅的一种重要特色。由此引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修习禅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从宗教意义上说,禅宗和其他佛教宗派一样,最终目标是“成佛”——超越生死和轮回,达到涅境界。但禅者在强调“平常心是道”的时候,所谓“见性成佛”,显得很少神秘意味,它更多地指向精神的解脱和超越,表现为一种轻松愉悦、自适自足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①断见和常见,也就是不永恒与永恒之见。

这样来看“平常心”,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远离颠倒梦想,不因世间的荣辱得失而妄生喜忧;就是处变不惊,遇事泰然自若、无所畏惧;就是万事随缘,不勉强不焦躁,平平淡淡;就是宽容大度,不苛刻,不张狂;就是不避艰辛,踏实劳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平常心”又不是容易做到的。就像大珠慧海所说,饥来吃饭原本很简单,可是世人喜欢“百种须索”,用无穷的心思来满足口腹之欲,使生命变得轻浮;困来即眠也很简单,但世人该睡觉时辗转反侧,计较不休,使生命变得焦躁。在说“平常心是道”时,包含了一种返归生命本真、返归朴素与单纯的意味。

无门慧开的《禅宗无门关》在每则公案后面附有诗,关于“平常心是道”的一首诗是这样的: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首诗旨意非常浅,不过说一年四季风光各异,只要心境恬淡,便觉人间处处都好。但读上几遍,又觉得它意味深长。

“你好吗”,朋友见面,都这么问一句;“好的,好的”,一般都这么回答。可是自己问自己,更多的时候容易觉得“不好”。身体不好,总是哪儿有点不舒服,牙疼也足以让人心烦;工资涨了,可是别人涨得更多;身边的同事、朋友,关系都不错的,但他们的心事不好猜;就说天气吧,春天风沙大,夏天闷热,冬天伸不开手……如果我们不知道什么是“事之自然”,不能够以淡然的心情去面对一切,欣赏事物的趣味,那真的容易觉得“不好”,看不到处处都在的“人间好时节”。

有个词叫“心魔”,它导致我们和世界关系的混乱。《庄子·达生》有一段说赌博的心理:一个人用瓦器做赌注,他的技巧会十分高超;如果用带钩(古时带钩多有贵重的装饰,是比较值钱的东西)去做赌注,他心里就会有疑惧,动作就变形了,技巧就会降低;而用黄金做赌注的人很容易头脑发昏,心烦意乱。

如果把赌博视为智力游戏,赌注越贵重顾虑越多,心智受到破坏的程度就越为严重,这就是心魔的骚扰。

日本围棋史上的一个故事犹如对《庄子》寓言的注释:林海峰二十三岁时在名人战中挑战坂田荣男,首局败北,这使他失去了自信。在向老师吴清源请教时,吴清源题写了一幅“平常心”送给他,告诉他:“你现在最需要的是要有一颗平常心。老天对你已经很厚了,二十三岁就挑战名人,这已经是多少人梦寐以求也达不到的成就了,你还有什么放不开的呢?”林海峰由此大悟,随后连胜三局,坂田扳回一局后,林海峰再胜一局,挑战成功,成为史上最年轻的棋坛名人。

同样说“平常心是道”,无门慧开的诗朴素简单,而宋初灵澄禅师的一首诗层次要丰富一些,可以比较着来欣赏。

清·恽寿平·秋海棠一年四季风光各异,只要心境恬淡,便觉人间处处都好。

因僧问我西来意,我话居山七八年。

草履只栽三个耳,麻衣曾补两番肩。

东庵每见西庵雪,下涧长流上涧泉,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床前。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是禅宗一大公案。禅宗祖师菩提达摩为什么来到中土?换句话说,禅宗的根本宗旨是什么?这是初习禅者想要知道的问题。如果禅师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为之详加解析,就意味着禅是有“原理”的,可以用逻辑解说的。但禅中国化以后,强调它超越语言,不承认有所谓“原理”,所以禅师的回答真是五花八门。稍举例来说,赵州从谂的回答是“庭前柏树子”;南台勤的回答是“一寸龟毛重七斤”;径山道钦的回答是“待吾灭后,即向汝说”;石霜庆诸不作答,“乃咬齿示之”。总之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但这些奇怪的回答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答案——那是各人自己的事情!

灵澄此诗也是从“因僧问我西来意”发端,下面通过回答这个问题,展开自己对禅旨的理解。但这不是哲理的解析,而是日常生活的描述,也就是说“平常心是道”。

什么是“西来意”呢?“我话居山七八年”,我就知道自己在山里住了七八年,别的说不上来。山里的日子很简单,脚穿草鞋,身着麻衣。“耳”是草鞋上穿绳子的地方,“草履只栽三个耳”,意思说草鞋没什么可讲究的,有三个耳就行。鞋子也有绣花嵌宝的,抬起脚来光彩耀眼,那真是必要的吗?老想着那双鞋子,人就变成鞋子了,变成鞋子很好吗?“麻衣曾补两番肩”,麻衣破在肩上,三番两次地补,表明和尚过着劳作的生活。对于喜好享乐的人来说,这样的日子未免太清苦,但对于禅者而言,“担水砍柴,无非是道”。锦衣玉食,常人所求。倒也不是锦衣玉食本身有什么不好,只是它总是用来表达人的贪欲和虚荣,使人脱离生命的本根,诚不如粗茶淡饭更宜于求道之人。

山涧流水,岭头飘雪,也是山居生活的寻常景象。身在东庵,看见西庵的雪,心里知道东庵也笼罩在雪中。雪的世界是一体,“东”与“西”是由人而生的差别;偶尔漫步山中,看见下涧流水,知道这就是上涧之泉。水本是一体,“上”与“下”也是由人而生的差别。

这是平淡的话,却并不是浅薄的话,很有可以体味之处。

世间万物是有差别的吗?其实种种差别,都是由人而生的。

你往一条长桌的中间一站,两边分出了“左”和“右”,等你离开了,桌子是一体,哪有什么“左”、“右”?我们习惯于把中国说成是“东方国家”,有一首歌唱的是“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但通行的地理概念中所谓远东、中东、近东,原本是站在欧洲立场所说的话。若是站在中国说,“遥远的东方”是美国西海岸。地球是个球体,哪有什么固定不变的东南西北!人间的事情也是如此。站在对立的立场上,甲有甲的是非,乙有乙的是非,“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庄子》

语),等到对立消失,是非亦随着消失。人若过分地执著于自我,永远也不能理解他人的立场,永远只有自己道理十足,不合他的道理就必然错,这样,也许自己会觉得满足,可是哪里还能看到事物的本相呢?贪、嗔、痴,无非由此而起。

那么,世间万物没有差别吗?明明是方圆不同、黑白分明,世界上都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况且,不立名相,无从区别也无从选择。没有东、南、西、北之分,你大街上乱走一气,真的要“找不到北”了!没有善恶之别,人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世界岂不乱了套?关键只是在于要明白差别的成因,懂得名相的依据,摆脱偏执的立场。所谓万象各异,真如一体。

马祖道一说:“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平常心”这东西,说简单也很简单,无非是从事物本来的样态看事物。但这又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用铃木大拙的话来说,“无明”——世俗的知识和欲念就像一件湿衣服一样,紧紧裹在我们身上,脱不下来。

“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床前”,诗在这里结束。白云是遮蔽,有遮蔽则月不见明。去妄降惑,自性显现,就像云消月出,景象澄明。这时候,得道的人是平静的,在平静中感受到生命的愉悦。

同类推荐
  • 军统特务实录

    军统特务实录

    “ 军统”,是国民党的主要特务机构之一。其势力分布渗透到全国各地,乃至驻外领事馆,专门对进步团体、人士从事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秘密活动。虽然它暗杀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在抗日战争中有一定的功绩,但这些功劳也难以掩饰其反人民的本质。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共收录百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散文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散文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出版过,现经整理后再版。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由毛信德和李孝华担任编著。
  •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与众不同的才女,与众不同的解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精选李清照39首经典词作,每一首词作都反映着李清照的一段人生经历。全书以李清照的爱情为主线,贯穿其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分为“情窦初开”、“厮守白头”、“相濡以沫”和“物是人非”四个部分。作者在品读李清照诗词时,并不拘泥于传统中的“寂寞愁苦”,而是看到了李清照的大丈夫气质和独立的女性人格,视角独特,文笔浪漫,细腻优美地记录李清照的生命历程,精雕细琢地诠释李清照的内心世界。
  • 李劼人研究:2011

    李劼人研究:2011

    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李劼人研究学会,2011年李劼人研究论文集。
  •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是古典诗词精品丛书之一,宋诗作者约有七千余人,今存作品约二十余万首,无论作者与作品都是唐诗的四倍,这是我国一宗巨大的文学遗产。目前关于宋诗的选本已有数种。兹编是从《宋诗钞》、《宋诗纪事》及诸家诗集中精选的。本编收录最有宋人特色、清新自然和意境深远的诗篇,亦未忽略传统的名作和流播于民间的佳什。愿此编能体现宋诗的基本风貌和我们时代的审美理想,愿读者从中领略到颇具近代意识的诗情画意,从而获得优雅的古典艺术感受并深深地喜爱它们。
热门推荐
  • 掌上帝国之南朝烟雨

    掌上帝国之南朝烟雨

    南北朝时期应该从北魏和刘宋的南北对峙开始说起。实际上当刘裕刚死的时候南北朝时期并没有开始,因为北魏还没有统一北方,南北对峙并没有形成!乱世之时,唯有抢占先机,才有活下去的机会。
  • 异域大陆的魔法新贵

    异域大陆的魔法新贵

    讲述女主宫紫窈与男主张子房几世轮回的故事;轮回为了情、为了恨、为了权、为了斗;本篇小说仍然采用扑街的大杂烩写法,将玄幻、魔幻及异能题材,捏合在一起,描写不同的故事和历险;除了反面角色外,其他人物名字采用潇湘写手的笔名,其原因就是笔者起名白痴,喜欢拿来主义,名字就是故事之中一个代号,除了男女主角外,其他叫什么都可以;片段一某晚,宫紫窈与张子房在一起谈着情话。突然宫紫窈用手轻轻地揉着张子房的那个部位问道:“相公,你这个地方怎么鼓鼓的?”张子房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宫紫窈随即用另一只手摸着自己的相同部位说:“我怎么不会像你一样呢?”张子房笑着说:“那东西只有我们男人才有啊!”宫紫窈好奇地问道:“那是什么东西呀?”张子房淡定的说:“哦,你说这个呀,两个字~喉结!片段二宫紫窈问:“晚上你是不是想活动活动?”张子房淫笑着说:“老想了!”宫紫窈又问道:“那白天做完修炼后你不许说累,也不能说晚上没精神,还不能糊弄就完事。”张子房点点头说:“那是必须的。”宫紫窈将一堆东西塞到他的怀里说:“那晚上你就把我换下来的衣服都给洗干净了吧!”片段三张子房的手在宫紫窈的面前晃着。张子房问道:“这是什么?”宫紫窈回答:“咸猪手。”
  • 居里夫人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居里夫人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玛丽·居里原籍波兰,后加入法国国籍,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研究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她也因此被称作“镭的母亲”。
  • 印象乡村

    印象乡村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大多数国人都是踏着唐诗宋词的韵律走上社会的,我也不例外,小时候,一手被李白的浪漫主义牵着,一手由杜甫的现实主义拉着,开始咿呀学语,习字诵诗。读初中的时候,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候学生中涌动着一股强劲的读诗写诗的热潮,大家都跟着舒婷北岛疯狂,我因生命的底蕴而好诗喜文,就糊糊涂涂地跟着感觉走,渐渐地就走进了诗里。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本书撷取了57个最著名的历史片段,依据局中所反映出的核心要素,分类探查其中所包含的“规则”,认知其中所体现的"局道"。不只是历史故事,也是我们现代生活的典范。
  • 佣兵天下:妖孽请自重

    佣兵天下:妖孽请自重

    “少废话,脱衣服!”月疏离瞪了皇帝一眼,皇帝乖乖点头,“喔。”他站了起来,非常配合的褪去了衣裳……可月疏离嘴角微微的抽搐了下,整个人似乎雷劈了一般:“该死的男人,裤子不用脱……”一个堂堂雇佣兵,穿到古代,变成个人尽可夫的妖后,还要带这个懵懂痴傻的皇帝,她到底招谁惹谁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伤寒论(四库全书)

    伤寒论(四库全书)

    在中国医学史上,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可以称得上是时代的著作。中国医学的肇始期可上溯几千年,至此,才理法方药大僃,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因其滋养,产生了精彩纷呈的各种医学流派。《伤寒论》篇什不过十卷,然包罗宏富,精微玄妙,常读常新,帮后世彦各骋其智,祖述推演以探求仲景深意者,层出不穷,著述不下数十百家,为杏林增色不少。本书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的点校,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伤寒论注释、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