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2400000008

第8章 24年不懈的守望

佚名

在海拔1200米的大山上,有一所破旧的村小,老师来了一拨又一拨,走了一拨又一拨——因为这里条件太差。

庹(tuǒ)云平是这个村的村民,也是这个村少有的高中生。他退伍返乡后,当上了这个村小的代课老师,一干就是24年。24年里,没有亲生子女的他,用“父爱”坚守一个信念。

庹云平给烤烟棚的炉子加了几块柴,把病中的妻子扶到烤烟棚前临时搭的床铺上,提醒妻子按时查看温度,按时加柴。然后,他钻进密林出门了——患肝癌五年的妻子离不开人照顾,但开学第一天,他不得不撇下妻子到村小给学生报名。尽管假期里,庹云平参加全市举行的代课教师“转正”考试顺利过关,成了一名公办教师,但看到妻子的病情越来越重,他无法高兴!

13名学生的学校

“13个,不是最少的。”

庹老师所在的学校叫构家小学,位于彭水新田乡海拔1200多米的西山盖。

空旷的山顶上,片石砌就的围墙摇摇欲坠。围墙里面,便是构家小学。那是上世纪70年代的建筑,瓦木结构,分上下两层。因三十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损坏,房子破旧不堪。楼上两间教室和两间老师宿舍的楼板早已不知去向。因漏雨,礼堂地面已形成三个大小不一的水坑。楼下两间教室敞开着,纸屑、尘土、雨迹遍地,褪色的课桌横七竖八,教室光线暗淡,三扇木窗均已破损。

庹老师到校太早,学生们还没来。他先将课桌一张张安好,再从教室一角找来一把半截扫帚,把两间教室打扫了一遍。扫完地,学生们陆续到来,冷清一个多月的学校恢复了生气。

庹老师为学生报完名已是中午时分,经清点,只有9名学生按时报名,还有4人没来。庹老师告诉同学们,因四年级要学英语,三年级的15个同学,这学期全部转入中心校。由于学前班招不起生,这学期学校只有一年级的13名学生。

“13个,不是最少的。”庹老师在学校的24年,学生最多时有60名,两个老师,但那只持续了3年,其余都是他一个老师。学生最少时仅8人。

24年来,不管多少学生,庹老师都按年龄编成两个班。为解决每个班的上课矛盾,他把一节课由45分钟改成1小时,先给一个班上半小时课,然后布置半小时作业,之后赶紧到另一班上课。他把这种授课方式称作复式上课。“教书24年,我有21年上复式课。”庹老师说,师资不够,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24年不懈的守望

“当上老师,我就成了文明使者。”

这学期开学前,庹云平一直是代课教师。1979年,正读高三的庹云平应征到成都空军某部服役。三年义务期满,他退伍返乡。其时,村小学生人数猛增,师资紧缺。他退伍的第二年,村支书廖世荣和中心校校长找他谈话,希望他能到村小当代课老师。“我做了几次工作才说服他。”至今仍担任村支书的廖世荣清楚记得,庹云平当时是村里500多村民中屈指可数的高中生,加上当过兵,是代课老师的最佳人选。起初,庹云平很犹豫,但经廖书记和中心校校长的软磨硬泡,他同意了。

“当上老师,我就成了文明使者。”庹云平很在乎村支书和中心校校长的信任。他下决心,一定要教好书,当好孩子的引路人。从此,庹老师每天从位于西山盖半坡的家往返于村小。从家到学校,得沿着浓密的丛林走1个多小时崎岖山路。

庹老师当上村小代课老师前,村小还有一名叫刘洪的代课老师。刘洪是山下马峰村人,每天从山下往返村小一趟,得赶6个多小时山路。因路途太远,年近六旬的刘老师与他共事不到三年,便离开了。刘老师走后,不管是正式老师还是代课老师,再没人愿在构家村小待多久。也就从那时起,庹老师既是老师也是校长。

“没想他能坚守村小24年!”廖书记说,除了庹老师,刘洪坚持三年,是最长的。此前,来了很多老师,无论公办的还是代课的,没人能待上两年。好几个老师待了一学期,说什么也不愿待下去。甚至有新分配的师范毕业生,一说到构家村小,连工作也可以不要。

无愧学校有愧妻

“我曾有过放弃教书的念头。”

庹老师为9名学生报完名,外面已下起小雨。由于新书没到,无法上新课,他领头和学生们唱完《上学歌》,便和学生们玩起老鹰抓小鸡游戏。游戏玩得正高兴,他伸头往外一看,雨停了,他立即宣布放学。

把学生送出校门,庹老师还得下山到乡上的中心校领新书。从村小到中心校虽有一条村道,由于路面很烂,鲜有车辆行驶。庹老师为学生背书得抄小路,每次背书,来回得6个多小时。24年来,学生们的新书,全是庹老师用背篼背上山的。“13名学生的新书,我得往返两趟。”庹老师刚到村小代课时,学校有50多个学生,仅背新书他得往返五六趟。那时,庹老师年轻,不感觉累,现在,庹老师背一趟身上要痛好几天。

“岁月不饶人啊!”庹老师叹息。

到中心校领书的途中,庹老师顺便回了家。见妻子守在烤烟棚前,他看了一下炉温。炉火烧得很旺,他叮嘱了妻子几句,才背起背篼上路。

“我无愧于教师这个职业,但愧对妻子!”庹老师的妻子冯国淑五年前被诊断为肝癌,治病花了大量费用不说,重要的是妻子病后再不能下地干活,所有农活便落在他一人身上。庹老师的妻子很能干,得病前家里的农活基本是她一人顶着。自妻子得病后,庹老师每天早上天不见亮就得起床,在坡上干一趟农活后才到校上课。五节课上完,又得风风火火回家干活,直到天黑……

“我曾有过放弃教书的念头。”庹老师刚当代课老师时,每月工资18元,十多年后涨到170元,直到这学期开学前,他的工资每月330元。这点工资对家里来说,实在有些捉襟见肘。庹老师的家是祖上留下的百年老屋,堂屋与哥哥共用外,属于他的房子只有一间厨房和一间卧室。厨房光线暗淡,卧室被一张旧木床和几件褪色的家具挤得满满当当。

“以前我没从钱上计较,只想到大山的落后需要文明来推动,贫困家庭的孩子需要知识来改变命运。”但自妻子病后,庹老师才真正体会到钱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也就在那些日子,他发现,原来很多经济不如他家的村民,通过外出打工,家境纷纷超过了他。给妻子治病的一万多元钱,他是向这些村民借的,至今欠着。更让他内疚的是,结婚几十年,没让妻子过上几天舒坦日子,没给妻子买过几件像样的衣服。妻子患上肝癌后,每天还得拖着病体干家务。想到这些,他有些动摇。

“凭我的劳力,如果不到村小代课,我的庄稼肯定是组里种得最好的,家境也不至于这样。”那个假期,他向中心校校长提出不干了。校长得知他的情况后表示同情,只说了一句:“你不干了,谁来接替呢?”看到校长为难的样子,庹老师心软了,连续几个晚上,学生们活泼可爱的样子和校长为难的神情让他睡不着觉。开学前,他找到校长,收回了退缩的念头。

“我的儿女遍山坡”

“没有自己的孩子,我只能把父爱倾注给学生。”

“妻子虽没为我生下一儿半女,但她的付出比生了儿女要多好多倍。”庹老师和妻子没有自己的小孩。

“没有自己的孩子,我把父爱倾注给学生。”庹老师认为命运对他很公平。虽然他不能拥有亲生的孩子,但当老师能让他接触更多的孩子。24年来,庹老师对每个学生都像对自己抱养的儿女一样,真心呵护着。

“他为很多家庭贫困的孩子垫过学费。”妻子冯国淑心地善良,但有时难免埋怨丈夫。她说,丈夫教书本来就没多少收入,每学期开学,遇到交不起学费的贫困生,他总是先掏腰包垫上,讲信用的家长,有了钱会及时偿还;不讲信用的,有了钱也不愿还。“至今还有离校十多年的学生欠他的学费。”面对妻子的埋怨,庹老师只好嘿嘿赔笑,“人家不还总有原因,要么的确没钱,要么可能忘了。”

“庹老师像慈祥的父亲。”庹老师教的第一届学生廖会文,大学毕业,现在永川工作。在他记忆中,庹老师每天上学背一个背篼,路上,经常将年幼的学生背到学校。

“不管哪家的孩子,只要真心去爱,都能找到当父亲的感觉。”庹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少数村民很不理解,认为他对别人的孩子再好也是白搭。面对这样的村民,庹老师回应:“谁说我没有孩子,遍山遍坡都有我的儿女。”

同类推荐
  • 内心的江湖

    内心的江湖

    《内心的江湖》的主要内容包括:布谷声里的大舅、露宿地平线、弦月挂在年关上、醋·乡情、大雪桃园、到秋的高处去、以零分的名义起誓、异乡的月亮、梦见沥泉、不要说我一无所有等。
  • 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

    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

    收入这部评论集的四十三篇文章,也是作者的一部文学评论选集。也可以看作是半个世纪以来我从事文学评论活动的一个小结,一个小小的展示。这部文学评论选集,一半选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出版的五部评论集之中,一半则选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发表的长长短短的上百篇文学评论。按文章的评论对象和性质,分为四辑:第一辑,是关于文学思潮的论文或某一专题的评论。这方面写得不多,只收入七篇,本书是作者奉献给广大读者的第六部文学评论集;从某种意义上说,聊供参阅;第二辑,是关于文体学研究与文体批评的文字;第三辑,是关于长篇小说的评论;第四辑,是关于报告文学、中短篇小说或青年作家创作活动的评论
  •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1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1

    催泪率96.5%的中国第一奇书,最朴实的心灵鸡汤。真情树书系。美文集,收录《妈妈我找了你好久》《有一种爱是不能被猜疑的》《一张生命的车票》《知道我多么爱你》《世界上最纯洁的灵魂》等等最为打动人心的人间真情故事,堪称近年来少有的感人之作。每一篇选文都用它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一段感人肺腑的情感。父母的爱、兄弟之情、朋友之义、忠心宠物,在这些充满感情和温情的故事中,感动人心,唤起心灵的触动。
  • 名人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名人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生活·哲理卷(读者精品)

    生活·哲理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热门推荐
  • 王谢堂前燕

    王谢堂前燕

    一见倾情,二见倾心,三见……提亲。未成亲,她却想着别人,私奔了。幸福,很遥远,也很近。“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本文是一对鸳鸯的温馨欢乐剧。笨笨的姑娘偶尔会灵光,灵光的公子偶尔会变笨。
  •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书叙魏忠贤原名进忠,自幼灵巧乘觉,十三四岁的有相人言其中年必荣贵。万历十五六年间,因家乡灾荒,被债所逼入司礼监为太监。二十余年间,随天启帝由少小至登基,遂成新主近臣,蟒袍玉带矣。此后,魏仰仗权势,掌东厂大印,结党营私……
  • 英文爱藏:转个弯人生更开阔

    英文爱藏:转个弯人生更开阔

    学英语不再枯燥无味——吴文智编著的《转个弯人生更开阔》内文篇 目均取自国外最经典、最权威、最流行、最动人的篇章,中英双语,适于 诵读,提升阅读能力;学英语不再沉闷辛苦——优美的语言、深厚的情感 、地道的英文,让我们在阅读这些动人的绝美篇章时,不仅能够提升生活 质量,丰富人生内涵,更能够轻松提升英文领悟能力,体味英文之……
  • 草木春秋演义

    草木春秋演义

    虽半属游戏,或补或泻或润或燥,以治人之病,然其中金石草木水土禽兽鱼虫之类。其功果非细焉。靡不森列,黄帝之尝百草也,以代天地器物之名,疗人之疴,不亦当乎!,性之寒热温凉。予因感之而集众药之名,演成一义,盖辨其味之辛甘淡苦,以传于世
  • 丫头,你就是我的新娘
  • 名人的读书经验

    名人的读书经验

    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荀子的思想可谓独树一帜。它主要继承发扬了儒学“内圣外王”思想中“外王”的一面,主张推行王道于天下,成就富国裕民的功业。这一点与企业经营与发展的目的不谋而合,因此,日本企业界许多高层领导人都是荀子思想的忠实拥护者。
  • 中国未解之谜(下)

    中国未解之谜(下)

    本书精心遴选了众多中国最经典的未解之谜,内容涉及自然地理、科技发明、考古发现、思想文学、历史人物、书画建筑、民风民俗等诸多领域。用通俗流畅的语言、科学的视角,探索世人瞩目的、尚未破解的神秘现象与谜题。结合诸多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与最新的研究成果,生动剖析种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谜题后隐藏的事实。
  • 光荣的荆棘路

    光荣的荆棘路

    真正的名人,吸引人们关注目光的往往并非是他们头顶上耀眼的光环,而是他们的事业精神与人格魅力。盛名之下,真实的名人是何样子?《光荣的荆棘路》辑选的文章将带您一起走近名人,倾听他们的心路历程,分享他们光环背后的苦乐喜忧。这里有大师的画像,有岁月的朝花夕拾,有繁华落尽后沉淀的思想。他们经纬交织的阅历,映射出的是智慧的光芒,是人性的光辉。一起来走进这一精神殿堂吧!
  • 你来过我的世界

    你来过我的世界

    【有温暖,有小虐,很纯情的都市文哈~~~~~】凡的微博是:http://m.pgsk.com/u/1343870180大家可以使劲戳啦~~~【文案】“我曾想用尽生命,来爱你这个,来过我的世界里的人……”她,尹氏封竣集团千金,商场上雷厉风行,生活中淡漠如素……在她的世界里,容得下深爱她的人,却容不下背叛她的人……“我爱的人,他一定要爱我如斯。因为他是我用生命来爱的男人。”他,邪魅花心,冷峻的外表下是商场上刀刀逼人的狠手……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就有耀眼的光芒,不需要微笑或者任何动作,称霸作为世界500强内的企业,他绝对有震慑人的魄力。这样的男人,因为事业上的交锋,他遇见了让他赔入真心,甚至赔入一生的女人,尹筱安。“对我来说,你已经是一种抹不去的存在,我只知道我早就没得选择了……”还有,他,身上有着宛若万年寒冰般融化不开的气场,只对于她,可以是那般温文如玉。尹筱安,那个他深爱入骨髓的女人,再见面,却早已如陌。“未来的事,谁也不能确定会发生些什么,我不能现在就给你一个准确的答复,我唯一能够给你的回答就是,我对你的爱,生死不变。”象牙塔里的爱情和现实里的爱情,尹筱安,你究竟要什么?vinrou在此求点击+收藏+咖啡+鲜花+神笔+荷包……哗啦啦,总之各种求~(≧▽≦)/~啦啦啦
  • 大耳朵爷爷历险记

    大耳朵爷爷历险记

    话说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河草木,天地日渐显出生机。管天的叫天公,是一个白须白发的老头儿,因他的耳朵长得很大,人又很和蔼,大家便叫他大耳朵爷爷。这个大耳朵爷爷,表面上看着悠闲懒散,实际上却是个极具智慧的人物。他倡导顺应自然,清静无为,依靠自然的力量管理天界。因此,他几乎不费什么力气便把天上管理得井井有条。管地的叫地母,人称女娲娘娘,她可累多了。她补了天,治了洪水,创造了山川河谷,养育了人类万物,慈爱遍及大地。大耳朵爷爷和地母各自管理着天地,虽办法不同,却都非常敬业。因此,天上显得那么亮丽而有序,大地则祥和而又生机盎然。不过,他们两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对手,那就是黑洞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