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1900000018

第18章 (3)

很有必要区分英国的知识分子自我实施的审查和因为某些团体施压而出现的审查。众所周知,有些话题因为“既得利益”而不能被讨论。最有名的例子是对专利药品的质疑。同样的,天主教会对媒体也有很大的影响力,能在某种程度上封杀批评它的声音。媒体很少会报道涉及天主教神父的丑闻,而英国国教的神父要是惹上麻烦(例如斯蒂夫海角的神父27),那就是头条新闻了。舞台上或者电影里也很少出现反天主教的东西。随便哪个演员都会告诉你,如果某部戏剧或者电影攻击或者取笑天主教会,那么它肯定会遭到媒体的抵制,从而难以取得成功。但这种事情是无害的,或者至少是可以理解的。任何大型的组织都会尽量捍卫自身的利益,而且公开的宣传并不值得反对。人们不会期待《工人日报》28刊登不利于苏联的报道,同样也不会期待《天主教先驱报》29谴责教皇。但每个有头脑的人都知道《工人日报》和《天主教先驱报》是什么性质的报纸。令人不安的是,凡是涉及苏联及其政策,你看不到言之成理的批评,而且在很多时候,你连自由派作家和记者坦诚相告的文章也看不到,尽管这些人不会由于某些直接的压力而被迫说谎。斯大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的政策有好几个方面是不能被严肃讨论的。这条规则自从1941年以来一直普遍存在,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它在那前十年便已经发挥了作用。自那个时候以来,左派对苏维埃政权的批评很难被听见。反俄罗斯的文献资料确实有很多,但绝大多数是站在保皇派的立场上,充满谎言,观点陈腐,而且居心不良。从另一方面来说,支持俄罗斯的宣传材料也很多,而且也同样充满了谎言,这让那些想要理性地讨论重要问题的人心生反感。确实,你可以出版反俄罗斯的图书,但你这些图书肯定会遭到大部分高端媒体的忽略或者歪曲。无论在公开场合还是在私下,都会有人警告你这么做“不太好”。你说的话也许是真实的,但这么说“不合时宜”,这是为反动派“摇旗呐喊”。他们在为这种态度辩护的时候,通常会说这是国际形势所需,因为英国急需和俄罗斯结盟,但这显然是强词夺理。英国的知识分子,或者说大部分知识分子,已经养成了一种忠于苏联的心态,他们由衷地认为,质疑斯大林的智慧跟亵渎上帝差不多。他们用不同的标准来判断俄罗斯的事情和其他地方的事情。那些毕生反对死刑的人为1936年到1938年大清洗30期间发生的无穷无尽的处决拍手叫好;印度发生饥荒会得到公开的报道,而乌克兰的饥荒则会被刻意隐瞒,这种做法也被认为是合情合理的。战前知识界的氛围就是如此,现在也没得到多大的改善。

但现在回头来说说我这本书。大多数英国知识分子看到我这本书后的反应将会很简单:“它不应该被出版。”自然,那些深谙贬损之道的评论者将不会拿政治立场来攻击它,而是会另外找文学的理由。他们会说这是一本无趣而愚蠢的书,出版它纯粹是浪费纸张。他们说的也许没错,但这个理由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人们不会因为一本书写得很糟糕就说它“不应该被出版”。毕竟每天有大量的垃圾被印出来,而且谁也没有在意过。英国的知识分子,或者说大部分知识分子,会反对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背叛了他们的领袖,在他们看来是有害发展大业的。如果这是一本歌颂斯大林的书,他们是不会说它坏话的,哪怕它在文学上的缺陷比现在多上十倍。举例说吧,左派图书俱乐部31曾有四五年经营得很成功,这充分证明他们非常愿意容忍刻薄的言论和邋遢的文风,只要作者说的是他们想听的话。

这里涉及的问题十分简单:是不是每一种观点,无论它是多么不受欢迎,甚至是多么愚蠢,都有资格被听到?如果你这样问,那么几乎每个英国知识分子都会觉得他应该说“是的”。但如果你举个具体的例子,问他们“攻击斯大林的言论呢?它有资格被听到吗”,答案往往是“没有”。凡是触犯到主流的正统思想,言论自由的原则就会崩溃。喏,当一个人要求言论和出版自由的时候,他要求的并不是绝对的自由。只要组织化的社会继续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审查就将永远存在。但是自由,正如罗莎?卢森堡说过的,就是“给别人自由”。相同的原则也可见于伏尔泰那句名言:“我反对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知识的自由是西方文明的独特标志,如果说它有什么含义的话,那就是每个人都有权利言说和出版他对真相的看法,只要这么做不会明确地给社会上其他人或者机构造成伤害。直到今天,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的社会主义国家依然信奉这个原则。我们的政府,正如我已经指出的,依然尊重这个原则。街头巷尾的普通人——部分原因或许在于他们对那些让他们无法忍受的观点没有足够的兴趣——也依然隐约认为“我支持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只有文学界和科学界,反正主要是这些理应捍卫自由的知识分子,开始鄙弃这种原则,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

对自由主义的背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殊现象。马克思早就说过“布尔乔亚的自由”无非是幻觉,但姑且不提这句著名的论断,当前有一种流传很广的观点,认为人们只有通过极权主义的手段才能保卫民主。如果你热爱民主,这种观点认为,你必须不择手段去摧毁它的敌人。谁是民主的敌人呢?那不仅包括那些公开地、刻意地抨击民主的人,也包括那些通过传播错误的信条而“客观地”威胁到民主的人。换句话说,保卫民主就是彻底摧毁思想的独立性。例如有人已经用这种观点来为俄罗斯的大清洗辩护。就连最狂热的亲俄者也不会相信那些受害者全都犯了他们被指控的罪行,他们持有异端的看法,这就“客观地”伤害了苏维埃政权,所以不但屠杀他们是可以的,就连冤枉他们也是可以的。这种观点也被用于为当年左派媒体抹黑托洛茨基主义者和西班牙内战中几个支持共和国的少数派的做法辩护。莫斯利32在1943年获释时,媒体反对法庭向他颁布了人身保护令,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这些人并不明白,如果你鼓励极权主义的手段,那么终有一天这些手段将会被用于反对你,而不是拥护你。如果你坐视不经审判就将***主义者投入监狱,那么将来被这样投入监狱的也许就不仅仅是***主义者。在被查禁的《工人日报》复办后不久,我到伦敦南区某个工人学院开讲座。听众都是工人阶级和中下层阶级的知识分子——以前经常在左派图书俱乐部各个分支机构聚会的也是这批听众。我在讲座中谈到了出版自由,讲完之后,让我震惊的是,有几个人站起来问我,我是否觉得解除对《工人日报》的禁令是个大错误?我问他们为什么这样问,他们说该报对祖国的忠诚是很可疑的,而这在战争期间是不应被容忍的。我情不自禁地为《工人日报》辩护,而这份报纸以前曾多次诽谤过我。但这些人是从哪里学到这种纯正的极权主义观点呢?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是从他们当中的共产主义者那里学来的!英国人历来有宽宏和大度的优良传统,但这种传统并非不能遭到破坏,我们必须通过有意识的努力来维护它。传授极权主义教条的结果是削弱了自由的人民对什么东西危险、什么东西不危险的本能认识。莫斯利的案子就是例证。在1940年羁押莫斯利是完全正确的,不管他到底有没有犯过罪。当时我们正在为祖国的存亡而战斗,绝不能让一个卖国贼逍遥法外。但在1943年不经审判就把他关起来是一种暴行。社会上大多数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这是一种糟糕的迹象,不过释放莫斯利引起的哗然确实有部分是假装出来的,还有部分是其他异议者的诡辩。但目前这种***主义的思想倾向在多大程度上要归咎于过去十年的“反***主义”及其采取的那种不择手段的做法呢?

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这种俄罗斯狂热只是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的普遍衰落的一个象征。假如信息部横插一手,下令禁止出版这本书,绝大多数英国知识分子将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现行的正统思想要求人们要忠于苏联,不能对其提出批评;在涉及苏联利益的时候,英国的知识分子不但能够容忍审查,还可以容忍对历史的故意篡改。举例来说吧,在《震撼世界的十天》——记录俄国革命早期的第一手资料——作者约翰?里德33去世之后,这本书的版权落到了英国共产党手里,我相信这是里德的遗赠。几年后,在竭尽所能销毁这本书的原版之后,英国共产党发行了经过篡改的版本,彻底删除了提及托洛茨基的段落,还拿掉了列宁撰写的序言。假如英国仍然存在激进的知识界,那么全国所有报纸都会揭露并抨击这种造假的行径。可惜实际上没有任何抗议的声音。对许多英国知识分子来说,这么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对这种明目张胆的造假的容忍不仅仅意味着崇拜俄罗斯正好是当今的潮流。这种特殊的潮流很可能持续不了多久。在我看来,等到我这本书出版之后,我对苏维埃政权的看法很可能会被广为接受。但这有什么用呢?用一种正统思想取代另一种正统思想并不是进步。我想要反对的是那种留声机的心态,那种正在播什么唱片就只听什么唱片的做法。

我熟知各种反对思想和言论自由的观点——有些观点认为这种自由不可能存在,有些观点宣称这种自由不应该存在。我的回应很简单:这些观点并没有令我信服,我们四百多年来的文明是建立在与此相反的信念之上的。从差不多十年前到现在,我一直认为当今的俄罗斯政权是十分邪恶的,我认为我有权利这么说,尽管苏联现在是我们的盟国,尽管我也希望英国和苏联能打胜仗。如果不得不选一句话来为自己辩护,我会选择弥尔顿34的这句诗:

根据已知的古老的自由原则

古老这个词强调知识的自由是源远流长的传统,假如缺乏这种传统,我们独特的西方文化是否能够存在是很值得怀疑的。当今的知识分子正在远离这种传统。他们接受的原则是,要判断一本书应该被出版或者被查禁,应该被称赞或者被诅咒,标准不是它的优缺点,而是政治大气候。有些人其实不持这种看法,但却因为特别懦弱而对其表示赞同。这种情况的典型例证是,英国有无数和平主义者从来不反对当今社会上盛行的对俄罗斯****的崇拜。在那些和平主义者看来,所有武力都是邪恶的,他们在整个战争期间不停地敦促我们投降,或者至少要忍辱求和。但他们有多少个人曾经提出由红军发起的战争也是邪恶的?显然俄罗斯人有权利保卫他们自己,而我们这么做就是犯下了滔天大罪。这种自相矛盾的表现只能有一个解释:他们很懦弱地想要和大部分知识分子维持友好的关系,因为那些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指向的是苏联,而不是英国。我知道英国知识分子的懦弱和虚伪是有很多理由的,实际上我能把他们为自己辩护的借口背出来。但至少让我们别再胡扯什么反抗***主义是为了保护自由。如果说自由真的有什么含义,那就是向人们说出他们不想听的话的权利。普通人依然模糊地记得这个原则,并且也实践这个原则。在我们国家——各国的情况不尽相同,共和国时期的法国35不是这样的,当今【比如说1945年(!)】的美国也不是这样的——害怕自由的正是自由主义者,想要玷污知识的正是知识分子——而我写下这篇序言,正是为了让大家注意到这个事实。

同类推荐
  • 边城(沈从文小说全集)

    边城(沈从文小说全集)

    沈从文著文执教,一生中出版各种作品80多种,500多万字;他是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最有力竞争者,却在之前过世……他就是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沈从文,本书将向你展示这位传奇作家的部分经典代表作品!
  • 谎言或者嚎叫

    谎言或者嚎叫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高干子弟海外生活:红白黑

    高干子弟海外生活:红白黑

    同床异梦。曲折离奇,当杨虹远行,当谢青远行,当秋媚远行,他们选择的,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他们对幸福的追求。美丽生命无声消失水底时,充满偶然性戏剧化的命运。,待她离去才知道血脉仍存,她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历史的序幕终揭开一角,谢青却走上了不归路……血的记忆被重新撕开,到底该忘记还是刻骨铭心?黑钱是否能洗白?该书首次展现了鲜为人知的高干子弟海外生活以及江浙一带草根华人传奇的异邦蛇头经历。用质朴简练的语言和扎实的故事铺陈,结合中国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将上一代的命运与遭际和当代海外移民相结合,展现了一批远行的华人红白黑三道渲染难辨,最后一个求救电话却打给了那个无法爱她的人
  • 移爱繁华一梦

    移爱繁华一梦

    他与她的初次相见,一开口便是道歉。她与他的最后道别,一开口只剩道歉。他带她走进一场浮世繁华,她却没有安心,只剩下无尽的猜疑和惊慌。她推他陷入一局阴谋漩涡,他却为了守护挚爱,愿意放弃所有。当最终繁华落幕,只剩下如梦清...
  • 海明威文集

    海明威文集

    《海明威文集》共有十二篇小说包括《老人与海》《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乞力马扎罗的雪》《世界之都》《世上的光》《先生们,祝你们快乐》《大转变》《你们决不会这样》《一个同性恋者的母亲》《向瑞士致敬》《三天大风》和《永别了 武器》,其中《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独特风格的代表作老人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还有他的宽厚仁慈,以及对男孩饱含的爱,都象征了人类的美好品格。而1929年出版的反战小说《永别了,武器》,在当衬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应同时也给海明威带来了极大的声誉。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武印乾坤

    武印乾坤

    大千世界,神乎其神。世间修炼,无穷无尽,皆为踏足巅峰。诸神天明,唯江河在奔腾;浩荡劫难,独陵天霸世界!荒域少年江陵,为觅真正的自我,报血仇,寻真爱,以杀意启程,征服群雄,争霸大陆,在这个你死我亡的时代亡命挣扎。为亲情,他可不顾生命;为爱情,他能放弃世界!他,只是一个人,不是神,但在这诸天浩劫的地域,他却能一步一步的走向傲视群雄,群芳环绕的人生……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前世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前世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纪实文学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傲娇小萌妞:大神请上钩

    傲娇小萌妞:大神请上钩

    在生活,他是她的邻居;在校园,他是她的主席;在公司,他是她的boss;在网游,他更是她的大神!!天哪,可她对这朵桃花还真看不厌啊!……初念和启辰在商场约会,她看上了一双长筒靴,很是满意。启辰:“你要买?”初念:“不买。”启辰瞥了她一眼:“不适合你,太粗。”启辰:“刮风时,包里要带板砖。”初念:“我觉得带金子好,密度大,沉!”启辰抱着初念,蜻蜓点水般付过她的唇:“会连人带包抢走的。”初念卖萌了:“你不说,谁知道啊。”等下!初念望着大神!他!他刚夺了她的初吻啊!!新作求支持,《晚点遇见你,余生都是你》各位大大想要各种批评,各种闲聊,各种指点请加入晚点读书群,各种妹子等着撩:175390377
  • 被禁锢的头脑

    被禁锢的头脑

    本书是198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米沃什写于1950年代初的经典作品,对于二战前后波兰以及波罗的海三国人的处境做了精彩的描述与反省。米沃什的许多真知灼见放到现今的语境下,其阐释力度依然强劲,甚至更富潜力与空间。中文世界对本书期盼不已,中文版从波兰文直接译出,同时汇集了德文版、英文版序,并请著名批评家崔卫平女士作导读,可谓善本。
  • 下堂小妾不好惹(全本)

    下堂小妾不好惹(全本)

    这也忒扯了吧,她堂堂一新世纪女性,怎么去庙里看个千年女尸就看成古人了?还是个被老公抛弃在远郊别院的三岁孩他娘?她仰天长嚎:我要离婚???第一次见到她,她和儿子满脸贴着黄瓜,躺在院子的摇椅中,惊恐的把他当成劫匪。第二次见到她,她带着儿子卖胭脂,口口声声的要为儿子创造新生活。第三次见到她,她狂舞一曲,成为名人,对着台下的男人巧笑倩兮。这个该死的下堂女人,来人啊,绑回去处理。身中奇毒的鬼族少主只有看见她才能感受到温暖,他用尽所有来爱她,将她护在心尖上,并承诺一生一世相守永不离???忠心护主的鬼族杀手为了救她不惜与她同落悬崖...温柔的佛族首领是她年少时的心仪之人...当她的身份一步步被揭开时,她竟成为他们一心寻找的‘千年舍利’,逃不开也躲不掉...当她亲耳听到他的王爷相公原意为了救自己心爱的女人而放弃一切时,她的心彻底死了...顺遂他的心意,她将自己当做换取解药的筹码,被埋入三尺黄土之下~~~直到他的世界再也没有她的存在,他才知道,他到底错过了什么~~再次归来,她心中的牵挂早已换做他人,那个愿意用一生柔情守护她的男人,她不愿再放手~~她的出现,牵动了两个情敌的身世之谜。当真相大白时,一切该何去何从?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火蝴蝶

    火蝴蝶

    蒙氏兄弟是一对富有传奇色彩的双胞胎兄弟。哥哥蒙蓝性格古怪,为人低调,深沉睿智,但才华横溢,富有正义感,从小跟随作为首席法医官的父亲学习法医技术,自修了法医昆虫学、法医毒物学、法庭人类学、法证学和司法精神病学等学科;弟弟蒙橙却是个阳光少年,玩世不恭、吊儿郎当,由于俊美的外表而成为当红的偶像艺人。在这个亚洲最大的法医博物馆,兄弟俩从小就互换身份体验对方的生活,所以每当他们交换身份时,惊险的故事就会随之而来。千奇百怪的尸体、支离破碎的四肢、腐烂不堪的脏器,当蒙氏兄弟剖开骇人的尸体,骤然间,他们看到了那个秘密……
  • 小故事大道理大全集

    小故事大道理大全集

    用以 下对象作为故事主角:动物植物、海雨天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成功人士、名人伟人、普通百姓、职场精英、少年儿童、成功家长、个性教师等。本书人人都需要:学生的作文素材;考生的阅读文本;父母的家庭教育参考;夫妻的婚姻教科书;白领驰骋职场的必胜圣经;智者哲人的处世书;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备书;成功人士的枕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