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6500000014

第14章 曲中无别意,并是为相思

(上)

以诗词做筏,我看见的不止是缓缓展开的历史,那些悲辛的,欢悦的,微小的,宏大的事件,还有一个个寂寞的,丰饶的人生。上篇未尽的一些事,因着萧纲的一句:“曲中无别意,并是为相思。有了继续言说的可能。

“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城高短箫发,林空画角悲。曲中无别意,并是为相思。”

——萧纲《折杨柳》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

——萧绎《折杨柳》

同是一阕《折杨柳》,萧纲比他的七弟萧绎更多了一些化外之思。萧绎的曲中还有人,景是人眼中观望之物,一山一水,艳不可当却还有个具体形质,到了萧纲这里,景已化作了境界,看过去却还是景。合了禅宗第三层:“见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写下”曲中无别意,并是为相思”的简文帝,是侯景立的傀儡皇帝。父亲被活活饿死,女儿被侯景索去纳为姬妾,这位曾经的皇太子,喜欢读书,热爱清谈,他的老师何敬容私下对人忧虑地表示:“昔日西晋君臣也崇尚玄学,致使中原落入胡人之手。今天东宫又是这样,难道我们江南还会被胡人奴役吗?”

事实证明何老是有远见的。在国破家亡之时,萧纲的玄学,诗文没有帮到他一分一毫。这让我想起唐人的一句诗:“宁作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当国破家亡,父亲饿死床塌时他想必是悲哀的,当十二岁的小女儿溧阳公主被侯景这个逆贼索去,当作玩物侮辱时,想必他是悲辛的。当侯景派心腹彭俊给他送了一瓶酒请他喝下时,他一定是恐惧无助的。在中国历史上,当臣子给失势的君王送酒,那就意味着要送他上路了。这样的事件屡见不鲜,已成为改朝换代的重要过场之一。简文帝熟读史书,自然知道此举是何意,于是准备作个饱死鬼,“乃大酣饮酒。”简文帝喝醉后,彭俊用麻布袋装满了土块,再压到简文帝肚子上,简文帝就以这种极不体面的方式驾崩了。

要插叙一下溧阳公主的事,当年侯景在寿阳尚未造反时,曾经上书梁武帝,要求为他解决婚姻问题,希望在江南的王谢豪门大族里娶一世家女子。领导梁武帝批示说:“王谢门第太高,你出身低微,不能匹配,还是向朱姓和张姓以下的世族中去寻求佳偶吧。”

侯景一直为此事耿耿于怀。当整个帝国尽在掌握时,他这样睚眦必报的人一定会对曾经受到的羞辱给予充分的报复。于是,小小的金枝玉叶身成了他的泄欲工具。同时,他曾经仰之弥高的王谢家族也遭到了血屠,从此成了乌衣巷口的一抹斜晖,余光里映出曾经的血流如海。

烽烟不绝又风花雪月的南朝,那些被江南水烟迷离了双眼的帝王,注定只能坐一时的龙廷。大一统的年代像江心的芙蓉,一时半会还采不到手。

历史不止一次地错位。以南梁为例,萧氏家族有着超优良的文学艺术基因,梁武帝和他的几个儿子,都是相当优秀的诗人、画家和音乐家。梁武帝萧衍除了热爱做和尚,致力于发展宗教事业。也长文学,善书法,精乐律,他曾创制准音器四具,和长短不同的笛子十二支以应十二律。

梁武帝的长子萧统,即大名鼎鼎的昭明太子,英年早逝,却编成了着名的《昭明文选》,全书达三十卷,收录作家一百三十人,作品五百一四件,成为后人研究先秦至梁初七八百年间文学发展的最重要资料。

三子萧纲,即被侯景用沙袋压死的简文帝,是宫体诗的重要代表,继立为太子前后,与徐摛,庾肩吾等创作了大量以姬人娼女为描写对象的诗作,时人称为“宫体”, 开一代声色犬马之文风。

七子萧绎,焚书后被萧誉用沙袋压死的元帝,既是诗人也是画家。元帝萧绎在荆州的任上,凡军书檄文,文章诗赋,皆挥笔而就,他评价自己说:“我韬于文字,愧于武夫。”他画的《职贡图》,绘有当时来朝中土的方外二十五国之使者,人物栩栩如生,形态精妙,为画史上名作。

谈诗文,怎么绕的开萧家父子,这份文化上的履历,比起他们仅仅存在了五十年的国祚不知要源远流长几千年?这一家子,随便哪个站出来做个文学家怕是绰绰有余,卓有成就,轻松写意的很,偏偏做了皇帝,于是昏庸的昏庸,无能的无能。这个文人家族对南方的统治,仅仅存在了五十余年便土崩瓦解。

我所心许的那个男子——昭明太子萧统。他所留下的《昭明文选》足以光耀后世,比短命的梁王朝更为人尊崇。我很庆幸他在太子位上便死去了,作为一个完备的太子,成功的文人留在后世人心里,不用捱到皇帝位上,不用被后代品评当皇帝是否称职成功。后来的历史证明,比起他的父亲兄弟,他是幸运的。

如你所知的,武帝除了爱好文学和音律,他还疯狂地热爱宗教事业,投身其中。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明证。从历史上来看非但不夸张,恐怕还往少了说。

萧衍热衷于把自己当作一件宝物舍到寺庙里去,献给佛祖。对他这种症状,我们只能说是走火入魔。如果是真舍,佛祖高兴不高兴难说,他的儿子们一定是求之不得的。无他。可以早登皇位,享受权力带来的无上刺激和快乐。

要命的是,他又是不是真舍,没有一点退位的打算,多半是做出个姿态,在庙里坐等着大臣把他从佛祖跟前赎回去。他是笃定的,国不可一日无君,只要他没下退位诏书,他都是那个“皇帝”

大臣们当然要赎他这个无价之君。这么一来一去的折腾,共花了四万万钱。小女子数学奇差也知道这是极庞大的数字,这些钱佛祖当然是收不到啦,人家自有西方极乐世界也用不着,同泰寺估计也不敢收,只是代皇帝收下而已,私底下还得转入皇上的户头——如果是萧衍自己收了,我想破头也想不通他要钱干吗?

不管怎么走账,这笔钱最终化做老百姓的苛捐杂税,沉重负担。这些制造苦难的人们诗文依旧清新脱俗,超然物外。你从文字上看不到一点民生哀苦的迹象。

诗以言志,言为心声是不尽准确的,对一个纯粹的天才的诗人来说是,像李白,杜甫,所以注定他们当不了官,在社会形态里只能以诗人的形体出现,为诗而生,过着精彩而又潦倒的一生。对梁家父子来说则未必,诗词歌赋只是他们生活的调剂品。

(下)

笃信佛教的梁武帝,很运气的建立了梁朝,晚年又很莫名其妙地昏聩起来,酿成了“侯景之乱”。八十多岁的老皇帝被饿地生不如死,临死前想要一杯蜜水喝也不能——无限凄惶地死去了。不知道,这是对他四次舍身同泰寺,折腾得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的惩罚;还是佛祖对他的奖励,尽快还清你所欠的债吧。下一世许你个寿终正寝。

现在,翻开史书南梁那一页,还是觉得很悲哀,不是为粱武帝被饿死悲哀,不是为简文帝和元帝被人拿土袋活活压着闷死悲哀。而仅仅是因为一个人的昏聩无知,要拖累万千小民陪上性命。

祭奠一个人的错误,需要成千上万人的鲜血做祭礼这未免太不该!

南梁太清元年,梁武帝做了个莫名其妙的梦,就这个梦本身来说,应该算是个好梦,因为梁武帝梦见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取得了大片土地,这土地是别人的,所以即使是做梦,也够他兴奋半天——可是就后来发生的事情而言,我们又实在不能昧着良心说这是个好梦。就在武帝天上掉馅饼的美梦做了没几天,东魏的南道行台侯景就派使者来送信,信中说:“臣侯景与高澄有隙,愿举函谷关以东、瑕丘以西之豫、广、颍、荆、襄、兖、南兖、济、东豫、洛、阳、北荆、北扬等十三州内附。”

这么乱七八糟的地名我们就不用细究了,只需知道武帝被这大串莫须有的肥肉诱惑,接受了侯景这只豺狼的投降,而最后,这肥肉他也没得到,因为他的昏聩和反复无常,使得侯景铤而走险,起兵作乱。更讽刺的是,侯景以五千兵马就搅得南梁国内天翻地覆。

在杀死简文帝之后,侯景虽然粉墨登场客串了一把皇帝,但梁王朝并没有这样就覆灭,它余薪仍存。武帝的七子萧绎,在湖北江陵宣布继承大统。非常明显的,他也是个一流的文人,而且文人气非常重,这个,等我说到后面的故事时,大家就会一目了然。

在“徐娘半老”的故事里,萧绎对他的妻子徐昭佩报以十分之忍耐,到了让人惊异的地步。以致于有的男人感慨,WO,KAO!这还是天子呢!古语有云:“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这厮绿帽满天飞徉作不知,连个普通男人的血性都没有。

抱歉,做皇帝最不需要是血性。血性的是汉子,楚项羽够血性,自刎乌江。刘邦从来不血性,能跑就跑,能逃就逃,从无例外。后来怎么着?人家创立了大汉皇朝,被奉为“高祖”,自有人去为他的所作所为粉饰一通,黑白颠倒,美其名曰大丈夫能屈能伸。而项羽,则多见于我们这等小女子文中,叹一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萧绎也是个没血性的,好在够了做皇帝的另外两个条件:第一够心狠。够心狠,六亲不认,萧绎是做得到。他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找侯景报父兄之仇,可见父兄之仇对想当皇帝的人来说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他首先得忙着消灭那些可能和他争夺帝位的萧氏兄弟。当时镇守长沙的是梁武帝的嫡孙萧誉,萧誉是萧统之子,从血统上来说,比身为小宗的萧绎更接近帝位,萧绎当然放心不下,立刻起兵征伐。一番混战。他成功的把萧誉赶走,同时也把南梁的大块土地送进了西魏人的怀抱。其二是够运气。中国的历史反复在说着气运两个字,没气运的人,大多要叹一句“天亡我也!”有气运的人在生死关头破开一处新天,叫一声“天不绝我!”所有的事还是要归结到一句时势造英雄里,只是不管那英雄是真英雄还是狗熊。

气运是宿命的一种。所以萧绎看起来还是有点狗屎运的。他在忙完窝里斗以后,好象才想起长江下游的建康城有个叫侯景的仇人。当他打算出征侯景时,侯景已先他一步率师西上,攻破要塞江夏。幸好,萧绎手下有两位能征惯战的名将——王僧辩和陈霸先。王僧辩固守巴陵,以逸待劳,大败侯景,这才解了燃眉之急。又和陈霸先合围台城,彻底击败侯景这个混世魔王。

有了王僧辩和陈霸先,这个号梁元帝叫萧绎的文人才好运道地平定了侯景之乱,其实他自己除了吟风弄月写几篇军书檄文之外啥也没做。

侯景之乱究竟是什么样的惨状?七百年后,由史书中见惯了世事变迁,看多了人间惨像的司马光摇着头,提笔在《资治通鉴》上沉重地写到:“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自晋氏度江,三吴最为富庶,贡赋商旅,皆出其地。及侯景之乱,掠金帛既尽,乃掠人而食之,或卖于北境,遗民殆尽矣。”

然而这些惨像与高高坐龙廷的那个他是无关了,他只管做他的井底之蛙般的皇帝,视井上圆圆一块为无垠天空。他仍旧天天吟诗作对,绘画弹琴。他还有个和他三哥一样的爱好,那就是清谈玄学。萧绎每天都要召集文武大臣在大殿上听他讲《老子》。大搞玄学普及班。即使败走西魏的萧誉卷土重来,西魏大军压境,也未能破坏他的兴致。这样笃定,是因为他是个自视很高的人,他当之无愧是那个年代最优秀的诗人和画家。如果,治国平天下比的是诗歌和绘画清谈辩论的话,我们无话可说。

江陵城破时,萧绎在下令将他所收藏的古今图书全部烧毁。那些典籍一共有十四万册。其中有不少是绝世孤本,这些珍籍随着这个书呆子一声令下,化为烟尘。他未考虑过后世人,只认为那是他私人的东西,随他怎么处置。所有的亡国之君都一样,他们认为世界随着他们的离去而永远沉沦于无边的黑暗中,不得救赎。——在焚书前,萧绎装模作样地抽出宝剑在柱上乱砍,叹息说:“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柏老先生认为,萧绎这个小动作和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责文武百官没有拼死保护他,放弃了他们神圣的责任。二是自周文王和周武王以来,一脉相承的中国正统,也因他的失败而悲惨结束。这个自大的男人啊!不死也无药可救。

那一夜,江陵火光冲天。

最终萧绎还是没有像一个有气节的亡国之君那样自尽殉国,他骑白马着素衣出城受降,西魏的人也很奇怪他为什么要焚书,问之,萧绎回答说:“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将亡国之罪归结为读书,天下读书人都该呕死。我想秦始皇一定很冤,因为在他之后不少人玩了焚书的把戏而没有受到谴责,而他只是为了更好的统一思想,就遭到万世的唾骂。像萧绎这样的以焚书来逃脱亡国罪责的无稽懦弱之人,居然被史笔轻轻放过。

萧绎的死法和萧纲差不多。他被西魏的人交给了他的侄子兼死对头萧誉。萧誉一点不含糊,用沙袋将他压死,草草葬于江陵城外。

这样的男人死了倒也罢了,只可惜了他流光溢彩的好文笔。

仍用萧纲的折杨柳作结吧。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是繁芜的魏晋风流;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是荒唐轻薄的南梁王朝,他们扼断了自己的命脉;城高短箫发,林空画角悲,依稀是这些文人皇帝在已然沉堕的王国里发出的悲音。

曲中无别意,并是为相思。则是我写这文字的因由了。与千年前的人,是非功过,都成了岸边斜阳,渔樵闲话。写他,到底是有一缕相思。

参见书目、篇目:

佚名《一个梦,两个人和一个时代的命运》

同类推荐
  • 为了弱者的尊严

    为了弱者的尊严

    文主人公梁雨润到任山西省信访局副局长,主抓群众接访工作,经他之手处理的民事案件和化解的难题数以千计,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央、省里挂名的“老大难”问题。由于文章的篇幅限制,笔者不能一一记述。但在采访日子里,所到之处,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梁雨润同志在百姓中的威望之高,令我常常敬佩与感动不已。
  • 玩·山海:69个你所不知道的《山海经》之谜

    玩·山海:69个你所不知道的《山海经》之谜

    本书打破了人们对《山海经》的畏难心理,以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在轻松而不失严谨的氛围中,带领人们重新认读山海。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山海经》及其时代。人们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可以获得到更为深刻的启迪。作者的观点奇瑰大胆,“异想天开”。但极具说服力,让人叹服。全书的69个谜底将引领人们神游上古,梦回华夏民族的幼年时代。
  •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作为古蜀道中最艰险的南部通道,宜万铁路线上山高壁陡,河谷深切。岩溶、顺层、滑坡、断层破碎带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广泛,是目前国内铁路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铁路。作家赵瑜用感性的文字为读者展示了其中的惊叹、悲伤、感动和震撼。377公里的宜万铁路,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 活色生香话水浒

    活色生香话水浒

    《水浒传》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们大多耳熟能详。但您知道那108条好汉绰号的来历吗?他们的绰号与他们的性格是否有关系?里边都含有怎样的寓意?与他们的人物命运和性格发展是否有照应?这些人的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翻版?他们对现代社会的我们有何启示?看了这本《活色生香话水浒》,您就都会释然。
  • 遇见你之后,都是好时光

    遇见你之后,都是好时光

    相遇、分离、等待、回忆,最终释然。本书是一本温暖人心的青春文字,书写了当下年轻人感情的各个横切面,与《匆匆那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青春书籍,一起掀起“怀念青春,回味温暖”的热潮。四十八篇独具个人风格的温暖爱情故事,是作者的故事,也倒映着每一个用力爱过的人的影子。值得纪念的时光,与幸福有染,与憾恨无关。
热门推荐
  • 黄泉眼之印2:驭鲸人之殇

    黄泉眼之印2:驭鲸人之殇

    因为黄泉眼我邂逅了神秘的驭鲸人,这是一群身负悲剧命运的远古种族,他们除了具有驾驭大型水生物的能力,还守着人类无止境的迫害,难道这就是他们最终的命运?难道人类有权利迫害另一群属于他们自己的同胞手足?为什么呢?
  •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精华版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精华版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解读三分做事,七分做人,我们精心打造了关系到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书籍——《三分做事 七分做人》(精华版)。本书以成功人士的真实事例为引子,深刻解析了现代社会的做人做事之道,并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技巧。阅读此书的读者,可以少走一些弯路,更好地找到自我,给人生定位。它告诉你:在现实生活中怎样让自己灵活自如地去做人做事,以便解决棘手和麻烦的问题。让你在现实的世界里成为强者,成为一位成功的、受人尊敬的人。这是一本解惑之书,帮助你实现人生梦想,会做人、善于做事是巩固人格魅力的两大法宝。打开人生之书,你能找到成功之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每天读点《道德经》

    每天读点《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分为81章,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成。尽管全书只有五千余字,但从古至今,研究《(道德经》的文字已经有几千万字之多,注解《道德经》的名家也有数十家。可以说,《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本书从《道德经》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人生之道、处世之道、修身之道、成功之道、社交之道、管理之道、谋略之道、思辨之道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老子有关治国、为人处世和个人修身方面一系列的观点。若能把它用于实践,希冀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完满的人生。
  •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我国宋朝时期,北方出现了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即辽、金和西夏。这三个政权称雄边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辽也称辽国、契丹,是中国五代十国北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国北部。金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西夏原名大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长达190年,最后亡于蒙古。
  • 俏霸后宫:迷糊皇后冒牌女

    俏霸后宫:迷糊皇后冒牌女

    发个小誓,穿越时空;不幸被骗到妓院;嗯?一下子成了皇后;皇后……还是个“冒牌”的失宠皇后……怎么回事?<br/>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看迷糊少女如何闯荡后宫,纵横古代!<br/><br/>欢迎喜欢本文的加群:87851376&nbsp;&nbsp;
  • 豪门独爱之千金冷妻

    豪门独爱之千金冷妻

    五月的天,不晴不阴,太阳从厚厚的云层里射出薄薄的光晕,带着暖意,也带着一股闷闷的热浪,让人心里莫名的压抑烦躁。T市,一座繁华热闹的城市,因为它的繁华,注定这里是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来来往往的人脸上无不例外的都绷着一根弦,有人在这里大展拳脚,也有人在这里一夜之间一无所有,这里,没有衣不果腹,只有纸醉金迷。T市市中心一座面积颇广的医院里,医生办公室里,一名年纪不算很大的医生穿着……
  • 卡斗大陆

    卡斗大陆

    男主角卡卡,天生拥有力量属性,是修炼卡斗的天才。十岁父母双亡,带着父亲的魂卡和母亲的戒指,开始流浪的生活。很快地成了小土匪,并拥有了小魔鬼的称号。在一次抢劫中救了被抢的老爷爷,又巧遇了白眉大侠巴特斯;巴斯特见卡卡很有天赋,身为安道尔学院的荣誉校长,见到很有资质的小年轻都舍不得错过,给了卡卡一百个金币,让他上路。于是在卡卡的老爷爷的护送下,到了安道尔王城。在报名处,卡卡交了十个金币,可是前两关竟然都只有五十分。在巴斯特一脸惨绿下,卡卡来到第三关;第三关是实战,而卡卡仅用了1.98秒就将学长打败,也破了学校的记录。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