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5800000006

第6章 关宁铁骑

“嘿嘿,没想到这个甘胡子真是倒霉,若是他想到自己的性命就是因为死在自己的金刀之手,恐怕早就将金刀丢在一边了。”那杨雄哈哈大笑起来。

“那是,那是。”这个时候张翼辅用臃肿的身子挤了进来,朝李信拱手说道:“公子大发神威,救了我等,小人十分感激。”

“张掌柜,这还要多谢你的银枪啊,若非是你的银枪,我就算是再也本事也打不过甘胡子啊!”李信掂了掂手中银枪,将银枪丢给张翼辅笑呵呵的说道。

“这还是公子武艺高强,这银枪,嘿嘿,公子若是喜欢,这银枪就送与公子。”那张翼辅又将银枪递了过来。

李信闻言扫了张翼辅一眼,却见张翼辅双目中的一丝为难一闪而过,却是没有接对方的银枪,说道:“这银枪虽好,可惜的是却不适合我。这银枪重量太轻。”李信这倒是没有说笑话,这银枪看上倒是很好看,可惜的是,李信将其握在手中总是感觉少了一点什么,轻飘飘的没有任何的力道。刚才经过张翼辅说起,才知道为什么,那就是银枪太清了,所以用起来不习惯。

“太轻?”张翼辅脸色一动,这银枪虽然不算很重的,但是也是不凡了,可是在李信手中却是说此枪太轻,不由的不让张翼辅感到一丝惊讶。

这一点说起来也奇怪,在唐朝之前,武将多用重兵器,无论是青龙偃月刀也好,或者是方天画戟也好,都是属于战阵兵器,就是步兵也是不俗,到了唐朝,重甲步兵更是难得了。那陌刀手在唐朝的战争史上可是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可是到了唐朝之后,不但这些重型武器不怎么流行,甚至连盔甲都少了许多,用纸甲来替代铁甲。固然是因为纸甲使用极为方便,成本低,而且防御程度丝毫不在铁甲之下,但是更重要的是,纸甲极为轻便。这才是最重要的。但是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自从唐朝之后,军人的体力已经在不断的下降,最后连陌刀、方天画戟也成了仪仗中的一种武器了,很难再看到这些重型武器出现在战场之上了。到了明朝,火器也逐渐多了起来,士兵们多使用白蜡杆子长枪,制造方便,而且轻便快捷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那张翼辅才感觉到李信说自己的这柄银枪太轻了而惊讶呢!

“张掌柜的,这银枪轻与不轻,暂且不做计较,只是你这银枪又是从何而来的?”杨雄一下子将银枪握在手中,冷冷的望着张翼辅,说道:“你这种私藏兵器可是犯了大罪的,我若是将你关入大牢,恐怕你就是有再多的银子也没有用的。要知道现在朝廷对乱匪可是重视的很啊!”

“杨捕头,杨大人,你可是冤枉小人了,小人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私藏兵器啊!就算是家中护卫有长刀,也是在县里备了案的。哪里敢私藏兵器啊。”张翼辅面色一变,赶紧说道:“实不相瞒,这银枪并非为我所有,而是祖大帅之子让我从京中带过去的。”

“嘿嘿,恐怕是你买的想送给祖大帅之子的吧!”那蒋毅已经打扫完战场,走了过来,冷冷的说道:“这祖家那是辽东大族,家中什么没有,稀罕要从京师买一杆长枪?我看肯定是你想巴结祖家,所以才会买了一干银枪。只是这次见公子手中没有兵器,又害怕自己的财物为甘胡子抢,又丢了性命,才会将银枪贡献出来,让公子杀退甘胡子,然后又害怕我等追问,所以才会将所有的事情都推到祖家头上。我说的可对?哼哼,今日你若是将这银枪赠送给公子,自然是什么事情也没有,若是不然,恐怕就是祖大帅亲自前来,也救不了你。”

不得不说,这蒋毅平时话虽然是少了一点,可是心思缜密,一下子就点中了其中的要害,那张翼辅闻言面色苍白,却是用求救的眼神望着李信。他显然是知道,这个时候恐怕只有李信才能救自己。

“算了。蒋捕头,你就不要为难他了。”李信却是摆了摆手,笑呵呵的说道:“我若是喜欢这银枪自然会要来,但是这银枪看上去是还不错,可惜的是,太轻了。若是再重上十几斤,或许就好一点。”

重上十几斤,众人闻言一惊,眼前的银枪看上去虽然很细,可是在一般的武将手中却已经是很是不凡了,可是对李信来说,还是轻了一点,不由得不让众人惊讶。纷纷呢望着李信,还以为李信是为了救张翼辅的缘故,而故意这么说的。

“眼下我的身子虽然刚刚康复,力量也有所增加,可是我感觉的出来,眼下的力量并不是我最终的力量。”李信想了想摇摇头,心中隐隐的猜测到,这或许就是穿越后的后遗症了。这种后遗症会很多,也许是好的,也许是坏的,但是短时间内,他发现的仅仅是好处,却不是坏处。这或许是因为灵魂穿越,而不是肉身穿越的缘故。

“小人看公子力大无穷,应该是适合重型兵器,比如大刀,或者铁锤。”那张翼辅听了李信的话,顿时喜笑颜开,他还真担心李信因为自己的缘故,而放弃这杆银枪,却不曾想到李信真的是因为感觉这银枪太过去轻便了,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长刀?那就不用了,毕竟我现在还是囚犯。”李信摇摇头,说道:“我之所以练武,也不过是用来强身健体而已,否则的话,等到了锦州城,还不知道让我们干什么呢?”

“这个?这个?或许小人知道一点点情况。”那张翼辅小心翼翼的说道:“上次小人去锦州的时候,隐隐听说有人曾经提议重新修建大凌河城,只是不知道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若是真的话,公子这一批人或许有可能去修大凌河城。不过公子放心,若真是如此,小人一定会想方设法的将公子留在锦州城,必定小人在锦州城还有几分薄面。”

就在这个时候众人只感觉大地一阵颤动,好像是有地震发生的一样。李信面色一动,朝张翼辅望去,却见张翼辅面色苍白,望着北方,双目中露出绝望之色。

“张掌柜,这是怎么了?”杨雄好奇的问道。

“骑兵,大队骑兵来了。”张翼辅紧张的说道。他指着远方说道。众人望去,果然见到远方有一道黑烟升起,接着又见数骑飞奔而来,李信等人认识这些人正是刚刚甘胡子的那一些残兵败卒,这个时候却是冒险而来。足见身后骑兵的强大。那杨雄也是面色一变,他并没有在关外呆过,但是到底武人,自然知道骑兵的厉害,眼下远方的黑烟升起,大地隆隆而响,显然是大队骑兵而来。

“有多少骑兵?”李信紧张的问道。骑兵不同于步兵,若是步兵,众人或许还有机会逃脱,可是骑兵却不是。在这个地方,众人根本就逃不了多远。

“近千。”张翼辅张口就吐出一个让人心灰的数字来。就是李信也是一阵失神,几十个骑兵或许众人付出点代价,还有可能将其击杀,可是近千骑兵却是不可能,众人只有被杀的可能了。

“这里乃是辽东腹地,或许乃是关宁铁骑前来。大家不用担心。”李信见众人之中充斥着绝望的气息,不由的出身安慰道。但是众人却没有改变心中的绝望,这个时候不是前几年,那个时候,辽东虽然是大明的边陲,可是锦州以南仍然是大明的腹地。如今却是不同,连京师都被后金蹂躏过了,山东等地清军杀入其中,如同无人之境。更何况这里乃是辽东土地上,能用如此模样的骑兵,也惟独是关宁铁骑和后金的骑兵了。

“哈哈,是少将军的骑兵,这下好了,我们有救了。”这个时候,远处的黑烟逐渐现出大概的模样,却见是一片赤红之色,一片红色的海洋铺面而来,铁骑如雷,大地为之颤抖,却是大明朝的军队服侍,一片赤红。这与后金不同,后金为旗,每旗的士兵着装不同。或为明黄,或为纯蓝等等,而明朝尚红,士兵身上穿着也是一片赤红。

“这就是关宁铁骑了。”李信望着远处飞奔而来的骑兵,虽然隔的老远,但是仍然有一股杀气铺面而来,好像要将眼前的一切都要碾碎的一样。在明朝末年,关宁铁骑绝对是最精锐的军队,能够抗衡后金数十年不败,最后却是因为吴三桂降清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这个时候的关宁铁骑绝对是后金八旗骑兵的劲敌。

“传闻这关宁铁骑乃是我大明的擎天柱,今日一见,果真是不凡。”杨雄望着呼啸而来的骑兵,忍不住赞叹道。

“若是没有这样的骑兵,我辽东早就为金虏所得了。”蒋毅也忍不住赞叹道。

同类推荐
  • 明枭

    明枭

    现代人余风睡梦中穿越到古代,发现自己身处风雨飘摇的大明朝晚期,自己也成了山东一个穷困潦倒的秀才。他如何在即将来临的乱世中,拥有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如何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成为时代的风云儿,且看笔者为你娓娓道来...
  • 大明帝国的黄昏

    大明帝国的黄昏

    明朝开始衰败从万历皇帝始,以崇祯皇帝终,又以南明四帝为余音。在近八十年的黄昏期里,明帝国像是一个被砍掉了脑袋的巨人一样,疯狂地向悬崖边冲去。如果在帝国的黄昏期,有人,哪怕只有一个做对了那么一件事并且取得了成效,明帝国肯定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历史也将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我们除了扼腕叹息,更多的是对 “事在人为”老话的一再咀嚼! 想要知道明帝国是如何“发疯”的,是如何走向悬崖、走上不归路的,大明帝国的黄昏期是如何度过的,本书将带您解读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秘密。
  • 一寸河山一寸血3

    一寸河山一寸血3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3册,主要讲述了1937年到1938年,抗日战争防御阶段的历史。
  • 1627崛起南海

    1627崛起南海

    担心穿越之后势单力孤难以实现雄心壮志?梦想回到古时称霸一方却无机会大展拳脚?为了英雄霸业,为了三妻四妾,怀着不同心思的各路人马聚集到一起,义无反顾地踏入另一个时空!VIP读者群378375510
  • 微观历史:1957-1965

    微观历史:1957-1965

    本书汇集了作者于20世纪50年代在天津、北京上大学时,和60年代前期刚参加工作时的几本日记,记述了当时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个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的大学青年教师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热火朝天的时代风貌,集中反映了当时大多数的普通高校老师和学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热门推荐
  • 艺术本质

    艺术本质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 城市器物

    城市器物

    中国历来有“诗的国度”之称,诗歌能让人们感受到最好和最美的中国文化元素。德国作家歌德就特别欣赏中国诗词,他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所展示的山水花鸟和姑娘明朗的笑声,神往中国迷人的典故、古老的格言,尤为崇尚中国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道德和情操。每一次欣赏好的诗词,都是一次重新发现的航行。李永才先生这部诗集《城市器物》,用自己的心迹引领读者走过城市与乡村,在时光与岁月的车辙中找寻自我的归属,体会生命的从容。正如诗人所说“从诗歌中获得一种恒久的力量”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成语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成语故事

    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极为深厚。汉语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一脉相承地记载下了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风起云涌,而成语则是汉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精练、准确……
  • 英雄故事(爱我中华好故事)

    英雄故事(爱我中华好故事)

    历史在离我们远去,但英雄的故事不会离我们远去。他们会停留在时空中,焕发出最耀眼的光彩。读文天祥的故事,你会折服于文弱书生的赤子之心;读成吉思汗的故事,你会领略一代天骄的千古霸气;读郑和的故事,你会惊叹航海巨人的智慧与勇气;读左宗棠的故事,你会敬佩老当益壮者的千秋功业……有多长的历史就有多少的英雄,他们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英雄群像。
  • 重生之十福晋

    重生之十福晋

    一朝梦醒,来到九龙夺嫡的时代,作为蒙古女人,成为“草包”福晋!
  • 卓越口才完全修炼

    卓越口才完全修炼

    磁力语言、成功社交、精彩演讲,制胜辩论、“双赢”谈判、温馨情爱、机智应急、日常口才等十个方面的口才技巧。掌握好这些说话技巧,你就能在错综纷繁的人际关系网络中游刃有余;你就能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你就能在斗智斗勇的谈判桌上侃侃而谈,屡出奇招。
  •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纵横家指春秋战国时期从事合纵或连横外、交运动的政治家、外交家及军事家。纵横最初只是表方向的概念,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到战国时期,演变成政治概念,当时割据纷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或辅以兵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于是,熟悉政治形势,善于辞令和权术,充分利用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纵横家就应时而生。《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适合大众读物。
  • 懒尊邪少

    懒尊邪少

    呜呜咽咽、一种听得人耳根发麻,心头滴血的尖锐的箫声,从半空中渗入周围的夜空。若是侧耳细听,便不难发觉那箫声从半空高高的云台送出来的。云台四面都是茫茫云雾,此时正夜色如血,带着腥味,带着潮湿的黑色杀气,从四面蔓延起来。箫声如尖利的钢针,如游走的蠹虫,径直钻入地界之下。地面下涌起一股股起伏的波动,波动越来越大,越来越猛烈,终于在“卡兹”“卡兹”声中大地开裂。那些隐藏……
  • 就这样,我去了海外生活

    就这样,我去了海外生活

    移民,从来只是手段,或者生活方式的一种。如何移民,如何在移民之后生存,并且是尽可能舒适地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是胡适先生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期写成的著作。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写法上摒弃了中国哲学史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写起的传统,直接从《诗经》、老子、孔子讲起。考证先哲生存年代,辩识古人著作真伪,还原先秦诸子本来面目。既不随意藏否,也不轻薄评议古人,言必有据,不作无谓的意气之争,显出作者平和的大家风范。此外,本书考证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递次演进的脉络,可谓“一本书读懂诸子百家”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