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6400000008

第8章 堡子崖

我想亲自去那个古堡里看一看。

找了个机会,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邢老汉,并央求他当向导。

邢老汉开始推托说堡子崖历经百年的水土流失,已经塌陷的不成样子,我说生死不计,他又说费叶老百姓至今认为要保安康,就不能让反贼的灵魂下山.我软磨硬缠说天快亮时上山,他才勉强答应。

到了堡子崖一看,确实如邢老汉说得那样险峻。他在山下候着,我没有听他的最后劝告,靠一把铁锹向山崖上攀去,由于我对死亡的特殊认识,反而远离了恐怖意识,太阳刚露出半个脸盘,我就到了洞口。

洞高约四到五米,洞口塌陷的土块堆成了一座小山,上面长着陈年枯草。洞里有鸟儿的叫声,往里一看,漆黑一片。我给山下的邢老汉打了声招呼,提着铁锹打着手电向洞内走去。没走几步,一群乌鸦从头顶上冲了出去,发出了一阵凄惨的叫声。再进,全是鸟粪堆成的小丘,刺鼻的气味能使人窒息。我早就料到了这一点,马上掏口罩戴上。再进光线稍暗,我打着手电往里看,历史场面呈现在了眼前。墙上靠着、地上爬着、相互紧挨着不同形状的骨架。粗略估算一下,能看清形状的有几十具,地面上腐化的一层和再往洞内三三两两摆着但不完整的无法计算清楚。我跨过骨架往里走了走.发现靠里边的大部分骨头已经风化,只要轻轻一碰,就成了粉末。再往里头,发现有许多锈得无法辩认形状的东西,可能是兵器,我顺手提了两件。再往里走,发现洞顶塌下的土块已从中间把洞子封死了。有几具骨架缠抱在一起,边上有一颗人头骨和一把锈得象木棍一样的铁器。这个场面突然刺激了我脆弱的神经,我眼前一黑,大脑的意识突然失去了控制。

……悬崖上的路被斩断,几个愤怒的汉子只身跳下了悬崖,洞内的人哭天喊地,乱成一团。几个试刀不成的汉子浑身哆嗦着面对洞壁祈求:“怪刀不怪人,怪刀不怪人……”突然后面一刀劈下,其中的一个人头滚在了地上,第二刀还未落下,再后面的几个人一起扑上来,把那个举刀的黑脸大汉乱刀砍下,鲜血四溅。洞口的人群一起扑了进来,相互倾轧,鲜血从洞口流下,悬崖下响起了一阵欢呼声……

回家后邢老汉有些惶惶不安,说上堡子崖的事儿被城里的几个人撞见了,我对他的担心不以为然。

过了几天,几个警察推开屋门。进门后二话不说就开始翻箱倒柜,就差没掘地三尺,我没有吭气。

“快交待,你拿走了什么。”

“我没有发现什么。”

“你干涉老百姓的信仰自由,影响了费叶的稳定,你担当的起吗?

“担当不起。”

“你背了一大捆东西,这个总赖不掉吧.”

我指了指屋顶,他们抬头看到挂在屋粱上那一大捆骨头,和挂在墙壁上用做装饰的几个头颅。带头的警察大喊一声第一个逃出了屋门。

围绕堡子崖前前后后的事情,对我的情绪影响很大。我用了三四天的时间,翻阅了报社资料室里的一大堆历史书籍,终于从一本书上找到了与堡子崖事件有关的资料,内容大致是:清朝末年甘肃陇东一带发生了一次以响应太平军推翻清王朝为目的农民起义,起义对清朝反动政府给予了沉重的打击。后失利,被陕甘总督左宗棠率部追赶到陕西内蒙交界,被残酷镇压。我又找邢老汉和另外几个高寿老人,对发生在堡子崖上的这件事情的时间进行了推敲,基本上和书中的记载相吻合。我断定就是那次农民起义,最起码是那次起义的一部分。

由于情绪的异常冲动,我连夜写了一首100行的抒情长诗《堡子崖》,稍加修改后,第二天一早送给了报社的主编,算做为市长布置的任务交差。

同类推荐
  • 天火

    天火

    "或轻读,或精读,方便舒适有所得亦小说,亦散文,完整人格无所失《有价值悦读:天火》是“有价值悦读”丛书之一种。汇集文坛奇人汪曾祺老先生毕生小说及散文经典作品。可谓一书在手,揽尽老先生的人生意趣、思想品格。本书的许多篇什,已被收进大中小学生教材。"
  •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从西周末年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写起,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统一六国止,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历史.内容相当丰富复杂。其中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 》、《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基本人物、基本史实,只作了少量虚构,正如原书“序, ,中所说:“《东周列国》一书,稗官之近正者也。”它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 编排,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演义。
  • 雍正皇帝:雕弓天狼

    雍正皇帝:雕弓天狼

    帝王行止、宫闱秘闻素来为读者关心,本书描写鲜为人知的清廷生活,却又不拘囿于那小小的紫禁城。阿哥党争,杀机隐隐,龙庭易主,雍正险胜。改诏说,弑父说,继位说?一段历史,几多疑云,扑朔迷离,令人难解难分。作者用史笔著文,用文笔立史,庙堂之高,江湖之远,无不尽收笔底。上至典章制度、宫廷建筑、饮食服饰、礼仪乐律,娓娓道来,书卷气浓;下至勾栏瓦舍、寺庙堂肆、市井乡野、客旅古渡,徐徐展开,风情万种。阿哥逐鹿,明争暗斗,字字权谋机诈;女伶歌伎,绕梁余音,句句回肠荡气。其情节铺设,天矫跌宕,人物塑造,浓淡相宜,谋篇均别出心裁;以思想为经,艺术为纬,鸟瞰历史,探究人生,非大家而不可为。
  • 缉毒先锋

    缉毒先锋

    三名特种兵战士,为切断进入我国的毒品运输线,秘密潜入世界最大的毒品产地金三角,身陷绝境之中。凭借对祖国的铁胆忠魂。不仅铲除了所有的武装毒枭,而且改变了当地老百姓沿袭了百年的生存方式。使罂粟在金三角彻底消失,创造了世界禁毒史上的奇迹。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9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9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十六计:说话的智慧与办事的技巧

    三十六计:说话的智慧与办事的技巧

    说话与办事是我们人生的重要问题,也是人生的一门大学问。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深谙说话与办事之道。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说话与办事的能力。说话与办事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习的,说话有说话的智慧,办事有办事的技巧,只要掌握了说话的智慧与办事的技巧,无论是说起话来,还是办起事业,都能拿捏准确、游刃有余。
  • 最强医生

    最强医生

    阎京本是一无业游民,在某次上网购物的时候,得到一本来路不明的医经,无师自通地学习医术,还开了一家小诊所,这里不但有奇形怪状的搏斗用具,还有见所未见的医疗器械,更重要的是,各式各样的美女,都喜欢往他这里钻……
  •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微因不仅是我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还曾是新月社的诗人。她的文学著作颇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本书收录了林微因一生的经典作品,分为文学和建筑两部分,文学部分收集了林徽因所作的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以及与友人的部分书信;建筑部分则收录了林微因在建筑领域昕发表过的一些精彩文章。
  • 太子的小懒虫:爆笑太子妃

    太子的小懒虫:爆笑太子妃

    皇权之争,处处险恶。太子给人下了药,又丢给他一个奇丑无比的女人。他忍着屈辱,却发现那女的不但长得丑,还有花柳病,他杀了她逃出别宛,却伤害了另一个无辜的女子……三天后,发现女子是太子妃,他开始宠她,宠得无法无天,宠得令人发指!
  • 悍女不愁嫁之肥妞来袭

    悍女不愁嫁之肥妞来袭

    街市上突然热闹了起来,街坊们放下手中的活计,都来看这个特别的迎亲。新娘没有坐在花轿里,而是和新郎肩并肩分别骑着两匹高头大马,一白一黑,新郎骑着黑马,新娘骑着白马。只是新娘那肥胖的体型和红彤彤的礼服,在白马的映衬下格外的显眼。大家都好奇地弯着腰,想要一睹新娘的庐山真面目,只可惜那顶大红盖头挡住了人们的视线。谁也不曾想到,这个与众不同的新娘在半个月前还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圣经的智慧(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圣经的智慧(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在《圣经的智慧》中,我为大家讲述的是关于圣经的故事,我写这本书主要是因为我认为你们应当掌握更多的关于圣经方面的知识,但我又实在不清楚你们从哪里可以找到这方面的知识。
  • 成长智慧书

    成长智慧书

    本书是针对13~18岁中学生阅读的选编类读物,共收录141篇文章。选文按历史、生命、生活、自然、灵魂等五个角度进行分类,旨在通过阅读,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