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4700000046

第46章 |生死《盲井》(4)

《盲井》不具备我了解的"好"的一切元素。没有一个演员是靠漂亮取胜的,没有豪华的服装,每件服装都是生活里看得到的,没有大场面,没有我幻想的住豪华宾馆,惊人的片酬,一切都没有。有的,只是一群人对电影的热爱。

这部电影没有钱,我们的拍摄地点是在山西一个偏远的小煤窑,我们就住在当地,和矿工们吃住在一起。拍下井,就真的下井,没有保险,没有防护措施。许多演员开始抱怨,说这是跟过的最差的剧组。

第一次到达煤矿的时候,我们碰到当地一个年近五十岁的矿工,当时他正在洗手,矿工是很节约水的,他们只洗手心,手背还是黑色的。听说我们是来拍戏的,那个矿工淡淡地说:"我不希望你们下井,太危险。我们的命没你们金贵。"当时我和李易祥都愣住了。

"二叔"李易祥回忆起第一次下井的经历时,说我吓得要死,紧抓着他的手不放,手心里都是汗。我当时倒没感觉怕,就是太紧张了,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下井的戏很多,拍摄起来也很长。我们的拍摄,一拍就是十几个小时,洞里不分日月,有一次,竟然不知不觉拍摄了三十小时。我们带着安全帽下井,听得见洞顶的煤块掉在安全帽上的声音,大家的心情不沉重也变得沉重起来。第一次听见瓦斯报警器响起,大家条件反射般地争相冲了出去。

很多矿工都抽烟,他们甚至在井下也抽烟。我不抽烟,但每次看见他们抽烟,我心里都暗暗叫苦:如果真的因为他们抽烟引起爆炸,我岂不是冤枉?

有一天,摄影组拍完片出井,两小时后,井下居然真的塌方了,造成两死四伤。我亲眼见到了剧情的现实版:矿工家属同意与矿主私了,他们拿了三万块钱,迅速消失。那一刻,我想起了剧本中的台词:"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有时候,一条人命的价值,只不过是三万块。我悲哀地想,如果当时我正好在井里,此时,无非也就是几坛骨灰中的一坛。我的父母,拿到这三万块钱,是应该哭泣,还是应该开心。

这次塌方过后,一部分演员跑掉了。连女主角都拍了一半中途退出。最后,女二号变成了女主角。出了这件事后,剧组换了个大点的国营煤矿,转到河南去拍了。

在《盲井》中,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激情戏。拍摄之前,我非常紧张。少林寺里没有女人,来到北京后,连正式的恋爱都没谈过,一下子要拍激情戏,实在是不知道从何拍起。

我努力想让导演帮我把这场戏去掉。但是导演说:"不管发生什么你都给我演下去。"

正式实拍的时候,剧组进行了清场。女演员开始脱衣服。我觉得血一下子涌到了头顶上--我没想到,她真的会脱。我拼命地往墙根躲,觉得心都要跳出嗓子眼了,那种心情,一个"紧张"已经不足以概括。同时,我又有一种本能的好奇,想看看她。

这时,我听见导演喊:"好,停。"

我羞愧得不敢抬头,心想,我肯定演砸了,要害人家姑娘再脱一次衣服。谁知道导演拍拍我的肩膀,非常满意地说:"不错,不错。"

后来我才知道,导演要的,就是那种青涩的真实的感觉。

这段戏,后来很多人都看过。大部分一边看一边笑。这时,我的心态很复杂,一方面觉得非常羞涩,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表演能够被大家认同感到欣慰。

日记之十:2000/6/我无路可跑

我没有感觉到拍戏累,就是觉得特别好玩。

今天把我饿坏了。在煤矿底下拍一场戏,呆了十四个小时,又黑又冷。那些当地的矿工们还在下面抽烟,嘴里还说没事没事。"二叔"说这会搞得瓦斯爆炸的,但是那些人还抽,他们是真顶不住了。我心里想:顶不住也不能连命也不要了。再说,你不要了,我们还要呢。

井下面阴森森,黑乎乎的,头上的泥块大块大块往下掉,真是挺吓人的。下面没法计算时间,就是饿得心慌。后来下来一个场务,弄了好多饼干。副导演拿过来给我,我看也没看,拿起来就往嘴里塞,不停地塞。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3)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哲学超人:尼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超人:尼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品关羽

    品关羽

    “关公一生,唯义而行,为国勇武,为民德泽,信义素著,守诺不违。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无欺无诈,坦然而立。不可威凌,不能收买,不愿投机。“不弃旧从新,乐为之死”;“金银美女,不足以移之”;“高官厚禄,不足以动之”。平民百姓之敬奉关公,“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就在于义,在于忠,在于诺而不海。因为他生则有功于国,有德于民。死则有灵于世。有所求而得报应,洪泽自远于是,兵家尊为武圣,商界奉为财神,民间敬为护佑平安的至尊。关公代表着平民的心意,是平民的神灵,是老百姓美好愿望的寄托。于是关羽从历史后面走出,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的神灵。本书从多个角度对关羽进行了品读,力求给读者一个最真实的感悟。”
  • 罗斯福大传

    罗斯福大传

    本书详述了罗斯福传奇的一生,剖析了罗斯福的政治风格及政治谋略,给大家呈现一个真实而完整的政治领袖。希望本书能让您更多地了解罗斯福,用罗斯福的智慧、魅力和魄力,去充实自己、鼓舞自己、从而走向人生的辉煌。对于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本书都会是个不错的启发工具。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趣谈逻辑

    趣谈逻辑

    本书希望通过趣谈逻辑,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智慧天地,初步了解逻辑知识,培养逻辑思维。逻辑理论比较抽象,但编者在编纂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读者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亡者归来

    亡者归来

    哈格雷夫家的儿子雅各布在8岁那年意外溺死。然而五十多年后的一天,他们亲手埋葬的儿子再一次站在了家门前,声音样貌一如五十年前那个生机勃勃的小男孩。世界各国的死者纷纷重现人间:惨遭谋杀的家庭、二战时期的纳粹士兵、声名远扬的法国艺术家……恐惧日益蔓延,世界一片混乱。面对和自己昔日亲人一模一样的归来者,有人选择了欣然接纳,有人则拒之门外。从坟墓里归来的亡者们,究竟是久别重逢的亲人,还是入侵人间的魔鬼?
  • 风月连城

    风月连城

    为与卓王孙“天下”一诺,风流骏赏的武林盟主杨逸之来到漠上,用一袭白衣,万朵桃花,弹奏出一曲千古风流的《郁轮袍》。可惜世事变幻,天涯隔知音。为救他生命中的公主,杨逸之于千军万马中浴血杀进杀出,更身陷地底之城,被作为非天向梵天所供奉的祭品。谶语迭出,江湖风波恶,漠上风尘,万里独人归。而当尘埃化成的一切蓦然在历史中沉碎时,那白色的妖魔发出了凄楚的怒啸。那是流传千年万年的悲哀,更如一件件隐秘出现的天人五衰一般,降临在杨逸之和相思身上。天人将命尽,重入六道轮回。谁是这个谶语的起咒人?谁又是谶语的应验者?谁是宿命的操盘手?谁又是宿命的演绎道具?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第七个夜

    第七个夜

    《第7个夜》是一个故事集,收录了一百多个非常精短的离奇故事。每个故事都非常有特色,在形式上,用尽量少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在内容上,构思精巧匪夷所思。故事里面涉及我们普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亲情,友情,爱情等等。这么短,这么精,这么离奇的故事,可以说这是以前很少见的,是区别于以前所有出版过的悬疑小说的独有特色。
  • 彼得·潘

    彼得·潘

    做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是一个美好的梦。童年是周而复始、绵延不绝的,永恒的母爱将伴随着童年,关注孩子们的成长,这些都将铭刻于我们的心灵深处。然而人总是要长大的,这虽然令人感到遗憾,但人们内心仍然充满希望,“只要孩子们永远天真活泼、快乐无忧。”
  • 万界至尊

    万界至尊

    杀手之王凌天穿越了,灵魂降临在了修真界紫霞里一个小门派的弟子身上,由此开始了他的万界至尊之路。别人修神,他修仙;别人修一个灵胎、元婴,他竟能修九个;别人还在养灵兽的时候,他却已神兽成群;别人不敢招惹的,他偏要去调戏一番;别人不敢去的险地,他却能如履平川!
  • 浴血重生:倾城妖后乱天下

    浴血重生:倾城妖后乱天下

    新仇旧恨点点累积,却是北辽康王宠妃,她以倾城之容卷入那个是非纷乱之地,看到的便是血流成河,夺回属于她的,害她命丧黄泉。一朝重生,以狠辣闻名,一场宫宴,练就一代妖后。不为复仇,不为恨,一道圣旨,却被逼步步为营。,睁开眼。无尽屠杀
  • 素书(大全集)

    素书(大全集)

    《素书》原文并不长,词句虽不十分难懂,但每句话的内蕴却异常丰富、深邃。《素书大全集(超值金版)》对原文中比较生僻的字词皆给出了解释,每句都附有现代汉语译文。此外,还用“解读”的办法,尽量挖掘、剖析每一段话的内涵。另外,对《素书》的每个观点,都从处世、职场、管理三个方面,根据各个领域的特点作了解读,并附有颇具趣味和针对性的小故事,故事的末尾多附有解说,为读者增加阅读趣味。
  •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潘乃光的诗歌,直抒性灵,清淡自然,是他几十年幕府生活的结晶,亦是他用心灵去触摸幕府体制之后的伤痛之言。其诗不仅是他游幕的人生传记,同时也是他整个心灵的独自,是一部心灵的历史。它展示的不仅是他个人的人生遭遇,同时更是整个晚清游幕文人的生存状态的历史缩影,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的生活原貌。在他的诗中,其情感之无端,思想之激烈,人生之蹉跎,岁月之流逝,种种伤时感世之言,无不警示着幕府士人生存状况的恶化,诠释着他们在特定时代的心灵感受,掀开了晚清一代游幕士人所处文学生态环境之一角。本校注以光绪十九年铅印本作底本,手抄本为参校本。对潘乃光的诗歌文本进行了系统的校正与阐释,力图再现其诗歌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