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一个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勤务员,应该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
一九六二年三月二日
骄傲的人,其实是无知的人。他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他不懂得自己只是沧海一粟……。这些人好比是一个瓶子装的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可是还晃荡不出来。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
一九六二年三月四日
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仍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一九六二年四月四日
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幸福的。
一九六二年四月十七日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联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
我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坚决听党和毛主席的话,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随时清除思想上的毛病,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雷锋日记》有一首诗“唱支山歌给党听(1960年)”后来被确认是雷锋摘抄的。原作者应为姚筱舟,1958年6月26日发表在的《总路线诗传单》第八期上,后来又被收入出版社出版的《新民歌三百首》中,当时署名为“蕉萍”(为姚筱舟工作的铜川焦坪煤矿中“焦坪”两字的谐音,姚筱舟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原诗为“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能生我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淋淋;党号召我们闹革命,夺过鞭子揍敌人!母亲给我一颗心,暴风雨中一孤萍;亿万红心跟着党,乘风破浪齐跃进。”雷锋摘抄是做了点石成金的修改,把原诗中的“母亲只能生我身”改成“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另一句“党号召我们闹革命”改为“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这一改,就使这首诗更具有音乐的节奏感,更适宜于谱曲了。这首诗在雷锋去世后,被从《雷锋日记》里发现,由作曲家朱践耳谱曲、才旦卓玛演唱,成为了传唱中国的经典革命歌曲。
:雷锋日记的影印件。雷锋的日记本一直珍藏在北京军事博物馆,“文革”期间为了免遭破坏,曾转移存放在地下室。每次发表《雷锋日记》摘抄时,当时为了消除读者的怀疑心理,都配发了一些雷锋日记手稿的影印件。雷锋的日记多是从他的亲身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而且大都是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和心理活动,他在日记中阐述的“有限与无限”、“车头与车厢”、“钻劲与挤劲”等辨证关系,深入浅出。
雷锋日记里有一段“……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其中“螺丝钉”的典故或许是出于沈阳军区炮兵,原5040部队炊事班长刘思乐,刘思乐也是沈阳军区树立的学习典型人物,刘思乐把“做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当作自己的人生选择,先后改行18次,每干一行都很快成为那一行的尖子,他自1959年就以此为主题做演讲报告。1962年2月19日,雷锋与刘思乐一同参加了沈阳军区首届团代会,雷锋被授予“毛主席的好战士”,而刘思乐则被授予“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的称号。两人还住过招待所的同一间房,刘思乐记得雷锋曾建议他在演讲标题中加进一个“永”字,即“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雷锋日记》的广泛发行后,“螺丝钉”也成为学习雷锋精神的重要部分。
在雷锋的日记选中,每页都记载着他对毛主席、对党和人民群众的感激之情。在写到毛主席时,就好像是在同他本人对话,无所不在的毛主席的注视,使每一个人争做毛主席的好孩子,好战士。他在日记里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