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国家处于困难时期,连队的伙食也是不好,百分之八十是粗粮。有一天中午,雷锋拿着《解放军报》跟战友讲解放军战士如何节约粮食支援群众的事迹,有的战士不愿听,更不愿出高粱米饭,故意将一口饭吐在地上……雷锋只好在自己吃完后,用抹布把掉在桌上和地上的饭粒都扫起来,默默倒在猪食缸里。
而驾驶技术上雷锋也不是很突出。当时的代职副指导员庞士元记得有一次训练中,他跟着雷锋的车,坐在车厢内从玻璃窗看他,总觉得他手忙脚乱,满头大汗。“回连后问他为什么那样,他说驾驶时间少,抓住方向盘,心里有点慌。问他为啥驾驶的时间比别人少,他说有几次该他开车时,班长派他去搞卫生或到菜地里锄草。我心里明白了,他是被穿了‘小鞋’了。”
庞士元为雷锋不平,问他为什么不提意见,雷锋说搞卫生拔草总是要有人去做,别的同志多上车先学好,也对连队有好处,自己慢慢学还是赶得上的,不应该为此对班长有意见。“我看他那认真而毫无做作的表情,自己倒感到难为情了。”庞士元在回忆中写到。
雷锋在运输连给战友的印象有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是非常勤快,没有休息的时候,从来没有看到他在闲扯聊天,平时一有空就打扫卫生,到车场擦车,帮别人洗衣服,缝缝补补,再就是和战友谈心学习;二是非常热心,一心一意帮助别人排忧解难,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同班战友家里来信说:亲人有病暂时手中无钱买药,雷锋得知了就立即以战友的名义给他家邮去20元钱;他早晨起来不是打扫卫生,就是给班里打洗脸水,后来给全排的战友打洗脸水,弄得大家都怪不好意思;三是非常勤俭,艰苦朴素,把望城县委张兴玉送给他的一双袜子补了三四层,也舍不得扔掉,还经常拿出来给大家看,说,“这是县委书记给我的,是传家宝,我永远保存着,经常看看它就不会忘本。”他领的袜子、鞋、衣服破了补了又补,舍不得换新的,有的战友笑话他,说:“给解放军丢脸。”连里领导也因此议论过,也感到他总是这样会影响军容军貌的,就找他谈话。以后雷锋参加集体活动或军训就换上新军服,平时出车执行任务和劳动就换上旧的了。
雷锋刚刚参军入伍时,也像一般正在成长中的青年一样,在思想作风上还有不成熟以至比较幼稚的地方。雷锋生前所在连前任指导员来福生还记得这样一件事。当时连队正搞技术革新,连队食堂想制作一部切菜机,图纸、材料都有了,但加工遇到了困难。这件事被雷锋知道了,一天早晨,他不声不响地离开了营房,班里集合时,找不到他,也没人知道他的去向。于是惊动了排长、连长,整整找了一个上午。中午时,雷锋却蹬着一辆自行车,车上带着切菜机的部件高高兴兴地回来了。原来他去了一家工厂,请工人师傅帮助解决了技术问题。连队首长在例行点名时,表扬了雷锋热心于技术革新关心集体的精神,同时,也严肃批评了一个军人不经请假就随便外出的过失。
事后,指导员又找他进行一次认真的谈话。通过这件事,雷锋在培养严格遵守纪律方面进一步增强了自觉性。一天,他偶尔在报纸上看到“诸葛亮挥泪斩马稷”的故事,联想到自己的过失,在日记中写到:“军队,它是战斗的集体,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一切要适应于战斗的需要,很难设想一支锣鼓不齐、行动不一的军队,在战场上能打败敌人,取得胜利。”
1960年,部队开始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高潮,雷锋积极响应。当时“毛选”不好买,雷锋就利用假日到新华书店买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反对自由主义》等二三十本单行本,自己留一本,其他都送给了战友,后来他又买了40多本送给全连的战友和小学生。
学习“毛选”在全连形成了风气,很多人看书都看到深夜,这样一来就影响了作息时间,连里反复强调要遵守熄灯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时任指导员的高士祥发现雷锋不是到司务长宿舍就是到连部办公室去学。高士祥劝雷锋早些休息,他也答应,可是睡醒一觉发现他还在学。出于对雷锋的爱护,排长批评了他,从此就再也没出现违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