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500000028

第28章 略论张申府 冯友兰和金岳霖思想方法的异同(2)

张申府由于在哲学上的广泛兴趣,使他对上述三种说法都有同情的理解:他既能同意美国新实在论者的观点,认为哲学分析的目的是事中求理;又能同意摩尔的说法,因为只有把思想、言辞弄清楚后才可借以见出客观的实在;当然最主要的是他更赞成罗素的观点,认为“现代专门哲学解析就是逻辑解析。它的对象本有三种,一是字或名词,二是句子或命题,三还有学问的系统。以字为对象的,目的在得出字的解析的界说。以句子为对象的,目的在找出句子的切实意谓。以学问系统为对象的,目的在组成逻辑的系统,显明其所据”。不仅如此,张申府还希望把所有这些观点融会起来,建立起一种全面的方法论原则。他前期提出了“大客观法”,主张跳出主客体的限制,扩大客观的范围,坚持伦理的中立,因此按事实的本来面貌认识实在,接近于罗素和美国新实在论者的立场;后期则发展为“具体相对论”,强调“一个道理的是非总和要先看它的种种色色的关联,也要看它是在什么范围或就哪方面说,就是要把界限划个明明白白,同时要把意思弄个清清楚楚”,从而把摩尔的主张和唯物辩证法全部包容进来。惜乎张申府并没有把这种主张发挥成系统的理论。

冯友兰由于深受美国新实在论者的影响,他也就基本上同意后者的观点,认为“分析是把一物化为构成它之原素”。他同样把分析区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的,一种是理智的。物质的分析如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对物的分析,将物实际拆开,由此而得到的原素和观念是属于科学的;理智的分析如哲学中对某物的区分,它不需要将被分析者实际拆开,只在思维中进行,由此而得的原素和观念是属于哲学的,如将“这”分析而知其有方性并不需要把“方性”从“这”中拆开,也不可能拆开,这种在思想中进行分解的方法即所谓理智的分析,就是逻辑分析法。但冯友兰也有一点和美国新实在论者不同,他认为,科学的命题是不能用逻辑分析法得到的,形式的分析也不能用经验加以证实,而在美国新实在论者那里,分析是一切严密科学共同的方法,哲学和科学的方法并没有实质的区别。冯友兰也并不完全反对逻辑经验主义对逻辑分析的界定,他只是认为,如卡尔纳普把逻辑分析完全等同于对语言形式的逻辑转换或释义太片面,“照我们的看法,逻辑分析法就是辨名析理的方法。……我们以为析理必表示辨名,而辨名必归于析理;维也纳学派则以为只有名可辨,而无理可析”。关于分析的对象,这里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卡尔纳普认为,分析处理的是问题、句子,分析从事的是语言的澄清工作;冯友兰则认为,分析不但是对语言的澄清即辨名,而且更重要的是处理句子所表达的思想和观念即析理,辨名实则是为了析理,承认有理可析是冯友兰同维也纳学派的根本不同。

金岳霖没有系统地论述什么是分析方法,对他来说这也许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他的著作完整地体现了这种方法的实质和精髓。因此和冯友兰不一样,分析对他不是一种纲领,而是一种实践,一种活动。大致地说,金岳霖可以同意冯友兰的说法,即分析不仅是辨名而且要析理,因为在承认有一个条理井然的共相世界上他们是相同的,而知识无非就是对这一世界的认识和了解。他晚期批评罗素时曾经提到:“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成它的组成因素。”这可以看作他对分析的一贯看法。但金岳霖和冯友兰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即对日常语言非常重视,冯友兰在数理逻辑中发现精确的形式化方法给思想带来的极大便利,因此他一直致力于建构演绎的系统,从简单的命题演绎出中国哲学中全部形上学观念而自豪;金岳霖则从罗素的《数学原理》中懂得:“哲理之为哲理不一定要靠大题目,就是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概念也可以有很精深的分析,而此精深的分析也就是哲学。”在金岳霖的著作中,我们可以见到大量的对日常语言的细密分析,对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概念,他总是沉潜其中,反复把玩,力求消除迷惑和混乱。他会为了一个普通的概念“心”而列专节讨论,罗列它的常识用法四:你的我的心、意识或意志之心、生理上具体的心(或心脏或大脑)、良心的心,哲学用法三:万有皆心的心、上帝的心、超心的心,然后说这些说法与他的知识论不相干,最接近要求是思想之官的心,但由于“心”字的用法太容易导致混乱,他宁可用“思想”一词来代替它。郭湛波在评论金岳霖思想时说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话,最足以概括他思想方法的特色:“他首先研究各种论理学及各派的认识论,他在这研究的过程中,锻炼出一副严谨的心灵,琢磨出一套分析的方法,这便是金先生研究哲学的两种无坚不摧的工具。他对任何哲学问题都要使用这两种工具,都要由小处入手。他把哲学问题分析了又分,以至于不可再分,然后由不可分之处,把握哲学问题之真相,用以权衡各派之解说之是非和得失。这种方法,颇富传染性,凡受过金氏之教者,多以头脑清晰见称,而金氏之学派,遂以成立。”金岳霖的这种风格使人很容易联想到摩尔的工作。

三、分析的局限性

毫无疑问,无论使用逻辑分析还是日常语言分析,对澄清思想,消除一些无意义的词和问题,像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那样,作为一种“治疗术”,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早已显示出了它们的巨大威力。但如果哲学不仅仅停留在一种语言分析的层面,哲学还需要参与到认识世界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那么单纯的分析就远远不够了。张申府发现,分析是有限度的,而哲学的目的是追求通观,因此分析不过是达到“通”的门路,而“通”又恰好构成分析的补救,只有把分析和通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种完整的认识。逻辑解析不免要有所分,而辩证唯物则侧重于全、变和事象的关联,因此,张申府认为,“在理想上,将来的世界哲学实应是一种解析的辩证唯物论”,也就是说,只有把唯物辩证法和逻辑分析法融合起来,才能补偏救弊,发挥它们各自的认识功能。冯友兰也发现,如果要重建形而上学,仅有单纯的逻辑分析法(也叫“正的方法”)是不够的,因为这种分析的结果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譬如,我们从通常的经验出发,对某物进行逐层的分析剥落,最终会发现它有两种成分,一为形式即理,一为质料即气,其中气就是不可言说的,如果用语言表达,它已经是有某性的“东西”,因而不足以作为一切事物构成的共同质料。形而上学中的另外两个主要观念道体和大全也有类似情形,道体是一切的流行,大全是一切的有,言说思议中的道体和大全就不再是道体和大全,一用语言表达,就失去了其原来的完整性。因此,正的方法必需要由负的方法来补充,在最终结果上,逻辑分析要由直觉的领悟来代替,二者相互为用,才能建立起完整的形而上学。所谓负的方法,即直觉的方法,它是从负面讲形而上学不能讲,但讲形而上学不能讲,亦是一种讲的方法,这犹之于画家的“烘云托月”,在画面上只烘云而不直接画月,剩下的一圆空白即月,形而上学对它的对象也并不直说什么,只是有所表显,这种表显就是用负的方法讲形而上学。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史中先秦的道家、魏晋的玄学、唐代的禅宗恰好构成了这一用负的方法讲形而上学的传统,在西方哲学史中,却没有这种传统,而他的新理学既然利用现代逻辑分析方法成功地推到这一终点,那么通过一次转折,下一句“转语”,就有可能把中西哲学的独特方法结合起来。建立一种崭新的形而上学。很明显,冯友兰这里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应用,他尝试着如何结合的大问题,以便兼取众长,开一条新路。

金岳霖同样意识到分析的局限性,他通过划界的办法,把知识论和玄学(即形而上学)限定在各自的范围之内。在知识领域,也就是在理智所行领域,研究者可以站在研究对象之外,以冷静的态度去对待它;而在玄学领域,难免会有情感的投入,这里有一个不但在研究对象上求理智的了解,而且在研究结果上求情感的满足的问题:“知识论底裁判者是理智,而元学的裁判者是整个的人。”知识论可以是无观的,可以不从任何一种官觉者立场出发,但在玄学上,我们不能忘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然一体关系。金岳霖认为,正是在这里,东西文化的分野明显地表现出来,西方文化是十足的理智文化,“这种文化的理智特色表现在发展各种观念,把这些观念冷漠无情地搬到种种崇高伟大的事业上,或者搬到荒诞不经的事情上去”它的好处是思想惊人地明确,有着严密的思想系统和模式,但也常常被引入死胡同,或被一些思维手段推向系统思辨的云霄。中国哲学“没有打扮出理智的款式,也没有这种款式的累赘和闷气”譬如庄子哲学,“用诗意盎然的散文写出,充满赏心悦目的寓言,颂扬一种崇高的人生理想,与任何西方哲学不相上下”。这并不是说理智的款式要不得,如果真是这样,金岳霖也就不必大谈中国哲学那种叫做逻辑学和知识论的意识不发达并致力于现代逻辑的介绍了。他只是要求,在学习西方理智方法的同时,不要忘了我们传统哲学的长处。理智的方法最终会使哲学和哲学家相分离,成为一种远离生活的职业,这对哲学家本人来说并不总是有益的,“哲学家与哲学的分离已经改变了哲学的价值,使世界失去绚丽的色彩”,而在中国哲学家那里,哲学和生活本来是统一的,“哲学从来不单是一个提供人们理解的观念模式,它同时是哲学家内心的一个信条体系”。这似乎应当给现代哲学的研究提供某种启示:单纯的理智分析已经使哲学的意义失落了,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哲学家必须关心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张、冯、金三人都从逻辑分析入手,在思想进行过程中,发现单纯分析的局限性,并尝试以中国传统哲学的方法来补足,以便创造出一种新的哲学和新的方法,这表明中国哲学已经摆脱了早期的那种因传统失落和外来冲击所造成的迷离、彷徨,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自身建设。尤可称道的是,他们三人在借鉴吸纳逻辑分析方法的同时,不但没有囿于新实在论的狭隘圈子,而且能够敏锐地发现这种方法的缺点和不足,这充分显示出新一代知识分子的理性精神和开放心态,这种精神和心态是重建中国哲学的必要前提。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汲取先贤的知识经验和思想精华,能够提高您的道德修为和文化素养;告诉您为人处世的真谛;拓展您的人际关系;完善您的言行;诠释为政之道。其目的是使您以阔达的襟怀、淡薄的心态、超逸的性情面对人生,像孔夫子教导的那样去寻找内心的清宁。
  • 每天读点《论语》

    每天读点《论语》

    《论话》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全书共20篇。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l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l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本书从《论语》申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处世的智慧、交际的魅力、为人的准则、做事的态度、成功的启示、心灵的超越、品德的修养、生命的真谛、学习的方法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丈,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为自己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热门推荐
  • 三国3:孔明出山

    三国3:孔明出山

    本书为“日本金庸”吉川英治最耀眼的巅峰杰作《三国》第三部,主要描写汉献帝时期军阀混战、群雄逐鹿的局面,重点着墨于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等故事。作者用颇具个性的现代手法对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演绎,简化了战争场面,巧妙地加入原著中所没有的精彩对白,着墨重点在刘、关、张、曹操等经典人物的颠覆重塑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变幻,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极大成功地脱胎换骨,将乱世群雄以天地为舞台而上演的一出逐鹿天下的人间大戏气势磅礴地书写出来。
  • 穿越帝世纪

    穿越帝世纪

    这本传奇故事集作品题材丰富,写作手法多样。里面有令人欲罢不能的悬疑,有叫人瞠目结舌的惊险,有抽丝剥茧般的探案侦破,还有使人振聋发聩般的历史纪实……作者将那些精彩故事娓娓道来,读者一定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渐入佳境,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当您掩卷深思时,方能领悟到故事艺术的魅力所在。它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都能使你得到教益和快乐。
  •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家是港湾,可为何家会伤人?爱意味着融合,可为何越爱越孤独?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走出孤独,都渴望与别人相爱。如果一个人越重要,我们就越会用自己所懂得的最好的方式去对待他。但很多时候,这种渴望背后的潜台词是:因为我爱你,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所以你要听我的,要按我的期待去回应,去做事。而所谓的“好的方式”则常常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在这种逻辑下,相爱便成了强加,成为控制彼此的战争。因为这个缘故,我们都渴望爱,都爱过,然而,要命的孤独感却纠缠着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亲密关系成为咫尺天涯。
  • 清穿之年氏不粘

    清穿之年氏不粘

    当穿越又重生的年槿玉再一次回到了康熙年间,她还会像上一世那样毕生都已得到雍正的宠爱为目的吗?不,她怎么一错再错!后人都说雍正最宠爱的就是敦肃年贵妃,宠爱?是宠而非爱啊!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压寨毒妃

    压寨毒妃

    一时穿越,她竟成了压寨夫人。“寨主,大事不好了,夫人学武,侧夫人全毁容了!”男子愣了愣,道:“让她疯吧。”“寨主,不好了,夫人玩火,后院都被烧了!”男子动了动眉,道:“随她闹吧。”“寨主,不好了,夫人落跑,带走了所以财物!”男子仰天长啸,道:“她休想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田家有媳

    田家有媳

    “小姐,你不能答应啊!那田家虽然是有名的大户人家,可是这次来提亲的可是他们家的大公子啊!据说这个大公子自从小时候生病以后就成了活死人了,不再醒过来,小姐嫁过去,是要守活寡的啊!”女子淡淡看了哭泣的奶娘一眼,“妈妈觉得我有选择的余地吗?”声音听着凄苦,可是眼中的晶亮却是小小的出卖了她!“半年之内,你必须怀孕,不然别怪本夫人不给你好脸色看!”洞房花烛夜,自己的婆婆冷冷下命令道。黄燕笙看来看躺在床上的“活死人”,这········怎么那个?怎么能怀孕?“大嫂?”幽静的小道上面,迎面就碰到了二流子一般的夫家二叔田青月,想到上次的事情,黄燕笙本能的皱眉,转身就想避开,却还是晚了一步,田青月一个箭步冲了上来,拦住了她的去路,“大嫂怎么见到我就要躲开呢?可是小弟哪里得罪了大嫂?”说着就要伸出手就抓黄燕笙的肩膀。这天下,唯有你与朕共享!朕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
  • 重生之盛世大小姐

    重生之盛世大小姐

    (原名:重生之俏千金扛上律政美男)苏晚晚一觉醒来发现上天和她开了一个玩笑让她重生回十六岁,重走一次青春。带着前世的记忆,她重新把自己人生规划了一次。爱情上,她拿出拼命十三娘的勇气,把他逼得无路可走,最后乖乖同于送她的怀抱。亲情上,她为了帮妈妈报仇和继母斗天斗地,终于把属于自己的东西抢了回来。友情上,她善于和各种奇葩打交道,最后拥有一帮猪朋狗友为她卖命。学业上,她越挫越勇,从低分率蹦到了年纪第一名,这都是爱情的力量。……从十六岁到二十六岁,她成功从一个屌丝千金逆袭为职场女强人,随着她爱情事业即将丰收之时,她原本以为上天开的玩笑原来是一场阴谋,她前世的死因慢慢浮出了水面。是爱情还是复仇,她改如何抉择?
  • 剑唤

    剑唤

    一个被认为厄运缠身的孩子,一个遭到世人无视与鄙视的人。虚空召唤、天降神剑。他能否踏破虚空,掌控神剑。战破命运锁链,俯瞰万象众生。他到底是厄运之子抑或光明之使?一切,尽在那虚空之中;一切,尽在剑中。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