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500000026

第26章 章太炎 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3)

最后,治学的态度有别。章太炎无论是考证经史还是发明诸子,都与他独特的经世观分不开。在他那艰涩难懂的文字背后,永远都包含着现实的内容。但也正因为过分重视学术与现实的联系,使他的治学难免会受到个人好恶的干扰。胡适则不然。胡接受的是现代学术训练,更容易自觉地信守客观的原则。这一点从他下面一段话可以看得很清楚:

做学问的人当看自己性之所近,拣选所要做的学问,拣定之后,当存一个“为真理而求真理”的态度。研究学术史的人更当用“为真理而求真现”的标准去批评各家的学术。学问是平等的,发明一个字的古义,与发现一颗恒星,都是一大功绩。

胡适对传统批判得很激烈,但在考史方面,他从不以个人的好恶歪曲事实,就是明证。胡适会为一种版本、一条材料的发现而惊喜,可一旦结果出来,考据的任务就完成了,他决不愿意再由此引申或比附一些与学术无关的结论。对胡适而言,考证的目的只能是,证明一件史实,或者,再一次验证他的“科学方法”的有效性而已。

章、胡二人治学立场上的这种不同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国故”问题的看法。

新文化运动后期,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知识界发生争执。对立的观点主要有两派,一派主张“保存国粹”,一派主张“整理国故”。后一派视胡适的言论为圭臬,前一派则多以章太炎的主张为依据。如果把这场争论看成是章太炎和胡适的较量,那似乎也并不能算太过分。

甚至,两人关于如何治经和治子的讨论,其实也可以归到这同一个问题下。

章太炎这样解释“保存国粹”的必要性:

为甚提倡国粹?不是要人尊信孔教,只是要人爱惜我们汉种的历史。

尝谓治乱相寻,本无足患,浸假至于亡国,而学术不息,菁英斯存,辟之于身,支干灰灭,灵爽固不随以俱澌,若并此而夭伐之、摧弃之,又从而燔其枯槁,践其萌孽,国粹沦亡,国于何有?

说到底还是那个亡国亡种问题!前段话讲于1906年,后段话说于1923年。这期间正是近代社会最动荡的十几年,章太炎对“国粹”的看法并没有发生什么明显的变化。胡适曾指出:“国故这两字,是章太炎先生提出,比以前用的国粹好多了,其意义即中国过去的历史文化,包括一切。”但这种说法并未缩小两人之间的距离。事实上,章太炎根本无意于在“国粹”和“国故”之间作出区别。

胡适就不担心亡国亡种问题。作为一名忠实的世界主义者,胡适并不为自己传统的失落而担忧,相反他认为,凡是合乎现代文明(西方文明)的东西,就没有理由担心会失掉;而那些与现代文明相背离的,即使淘汰掉也不值得可惜。在这种信念支配下,胡适认为,目前的任务根本就不是如何去“保护国粹”,而是先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对“国故”进行一番整理:

我们对于旧有的学术思想,积极的只有一个主张,——就是“整理国故”。整理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

必须指出的是,胡适在“整理国故”问题上,表现得相当矛盾。现代学术的训练,使他意识到无论对什么问题都应尽量保持理性和客观,但两种文化的反差又使他对自己的传统从心理上感到厌恶。当他攻击自己的民族是一个“又愚又懒”、“一分像人九分像鬼”的不长进的民族时,当他说“故纸堆”里有无数的老鬼能吃人能迷人时,这种厌恶之情表现得至为明显。甚至,他竭力表彰乾嘉朴学的方法,某种程度上也是出于心理补偿的需要。

胡适曾经告诫自己的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应当坚持的是“为真理而真理”的态度,不应当先存一个“有用”“无用”的观念。这种慎重的言辞表明,胡适在对待传统这个敏感的问题上,也曾试图尽量保持一种理性的立场。

可是,这样的例子并不多。更常见的情况是,他把“整理国故”看成了评判历史、重估价值的一种手段:

用精密的方法,考出古文化的真象,用明白晓畅的文字报告出来,叫有眼的都可以看见,有脑筋的都可以明白。这是化黑暗为光明,化神奇为臭腐,化玄妙为平常,化神圣为凡庸,这才是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他的功用可以解放人心,可以保护人们不受鬼怪迷惑。

用“保护人们不受鬼怪迷惑”来说明“整理国故”的功用,很难说是什么客观的态度。由发生在胡适身上的这种矛盾可以看出,在涉及文化传统这个个人情感最易介入的领域,要想保持一种比较理性的态度是多么困难。

总之,民族主义的情结使章太炎对本国文化充满敬意,他始终相信,本民族特有的东西是最可宝贵的财富。普世主义的信念使胡适更多地看到自己传统的不足,他总想把本国的文化溶入到世界的潮流中去。这两种态度实际上也正是文化冲突中最常见的两种情形。只要文化冲突尚存,发生在章太炎和胡适身上的这种情况就可能会一再重复。五

回顾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人们总爱从章太炎和胡适讲起。这不仅是由于他们在世纪初学术界的核心地位,而且更关乎延续至今的学术发展走向。考量历史,其实更多的是为了反省现实。

个人认为,对章太炎和胡适最好分开对待。无论是为了考量历史,还是反省现实。

就历史而言,章太炎影响到“五四一代”,胡适影响到“后五四一代”,这本是自然常情。但常情中也有不寻常之处。章太炎出于传统,入于传统,一生反复多端,可他给“五四一代”的启示,肯定破坏大于建设。鲁迅的估计并没有错:“我以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学术史上还要大。”正是靠反清、诋孔、与梁启超、康有为等斗争的那些言论,使当时的激进青年热血沸腾。“有学问的革命家”这个称号本身就很有趣,“学问”变成了“革命”的修饰语,个中因由不就很值得我们认真回味吗?在某些专门的领域,如音韵、训诂,章氏的影响犹在,但他大量的经世文章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把学术与政治勾连起来,无论是借发挥微言大义还是考证经史,都是属于经学时代的做法。章太炎终究是一位经学家。他亲手埋葬了他竭力加以维护的传统。

胡适的不同处在于,在摧毁一种传统的同时,又积极参与创建一种新传统。无论胡适反对旧传统的言论在年轻一代中的影响有多大,但从学术史的角度看,他的贡献却在于对“后五四一代”的示范作用。他是一位开风气的人物,他那几种“半部”著作都有助于树立一种新范式,尽管未必都是优范式。胡适所代表的这种新传统来自西方,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它以理性为指导,着重客观、科学,坚持价值上的中立,并且有一套形式上的规范等等。经过胡适的宣传和实践,经过“后五四一代”的努力,这套规范主宰了中国学术界,至今依然如此。从开新的角度看,胡适在20世纪学术史上的地位远比章太炎重要。

问题还有另外一面。正像任何一种传统一样,新的总会变成旧的。每一种传统都有它的局限。建立在现代文明之上的新传统,有一些基本的假定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科学理性适用的范围是否有限定?客观性如何在人文学科中体现?现代化是否一定要斩断历史?民族性能否在现代学术中加以体现?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加以重新检讨。

从这个意义上讲,章太炎就会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清除掉种族主义的痕迹之后,对民族特性的重视、对民族传统的珍爱,也许可以重新被现代学术所容纳。陈寅恪的那段著名的话——“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近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乐道,已经足以说明问题。另外,章太炎对“主观之学”重视、对“直观自得”的强调同样值得我们回味。在那些与个人内在体验相关的领域内,只有不再以客观性相约制,像《齐物论释》这样的深造自得之作才会重新出现。

同类推荐
  • “西道孔子”:扬雄

    “西道孔子”:扬雄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西道孔子”——扬雄》由纪国泰所著,本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信这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 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

    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区,即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佛教文化区、儒家伦理文化区,前三大文化区都是以宗教为中心形成的,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伦理文化区,虽然其内部也存在宗教,但整个文化区的凝结核心却是儒家的伦理文化,一种以家庭文化为基础的文化。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二嫁前夫

    重生之二嫁前夫

    郎才女貌,幸福美满,这样一份让人羡慕的爱情,却破碎了,前世难产而死,留下孤零零的包子。重生入天下第一美人的身体,卷入皇权争斗之中,女子当自强,什么阴谋诡计,什么权术斗法,她统统接着。一道圣旨将她许给前夫,深呼吸,看她如何收服浪子,保护包子,战平妻斗小妾,努力追求美满幸福的生活。
  •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快捷粥品

    快捷粥品

    本书精选粥品的10种技法及100种营养功效知识,附以做粥品的100种小贴士,读者既能学到做粥品的基本技法,又能了解相关的营养知识。照本习读,新手亦能做出郁香味美的各式粥品来。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胎教百问百答

    胎教百问百答

    从一个受精卵到一个完整的生命,其中的量变和质变是如此地震撼人心。生命,在不断的孕育与诞生中,在无穷的体验与感受中,从远古洪荒向我们走来,走过了千万年。生命的每一过程,是那样难以捉摸,但每一个阶段,现在却都能被父母所把握。诚然,在了解生命最初阶段时,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第一个月的胎儿是什么样的?”“胎儿有记忆力吗?”“胎教应从什么时候开始?”“双亲的遗传对孩子的智力有什么影响?”“音乐对胎儿是有益的吗?”……如果你浏览一下手中的这本书,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回答。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对关于胎教问题进行了全面解答。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暴力武修

    暴力武修

    卑微少年被神器穿越器灵抓到,不修炼就得死!不想少年不悲反喜……神级武技、功法、神器、美女、统统都是我的!成神又算什么,大道在前,我独一人行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人生不可不知道的老狐狸处世格言

    人生不可不知道的老狐狸处世格言

    在中国人的圈子里,学习中国式的处世方法。在为人处世方面,很多东西是相通的。这些相通的点汇聚起来,编者们总结了六个方面:心态、人缘、尺度、智慧、价值和品行等。这六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勾勒出了成功人士的处世格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