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500000013

第13章 《青原志略》成书考

《青原志略》十三卷,旧题 “僧大然撰,施闰章补辑”。然考其序言及正文,实成于方以智之手。此书关乎方氏晚年生活、清初儒佛交涉等处颇多,其学术意义并不仅限于所收密之诗文数十篇也。故略为考其成书之过程,以供研究方氏学行者参考。

《青原志略》,又名《青原山志》或《青原山志略》。正文十三卷,卷首一卷。《四库全书总目》有著录,其提要曰:

青原志略十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僧大然撰,施闰章补辑。大然始末未详。闰章字尚白,号愚山,宣城人。顺治己丑进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参议。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侍读。青原为吉州名胜,自唐行思禅师开山说法以后,遂为巨刹。至明,王守仁、罗洪先、欧阳德诸人于此讲学,故第三卷特立书院一门,略记当时问对之语。而所采录,皆理之近于禅宗者,则缁流援儒入墨,借以自张其教也。

此后各家书目,多沿袭四库成说。如阮元《文选楼藏书记》卷一云:“《青原山志略》十三卷,国朝侍读施闰章辑,宣城人,刊本。是书因释大然原稿,加以删订。山为七祖所开道场。”丁仁《八千卷楼书目》卷八称:“《青原志略》十三卷,国朝释大然撰,施闰章补辑,刊本。”

按:四库此篇提要,纯属应付之作。称“大然始末未详”,显与该书内容相矛盾。《志略》卷二为僧传,有笑峰大然禅师的长篇传记。卷四“碑铭”则收录张贞生《青原笑峰禅师衣钵塔铭》,更明确提到大然即明朝进士倪嘉庆:“师法讳大然,号笑峰,一名函潜。俗姓倪,讳嘉庆,字笃之,别号朴庵,再号遯庵……天启辛酉举于乡,壬戌进士,累官户、兵二部正郎……甲申南渡,起官秉铨衡,所引复皆天下宿望大臣。改户科给事,以误国劾枢辅,寻病免。”四库馆臣能够注意到卷三“书院”中《传心堂别录》一文,没有理由看不到前后两卷之内容。

一种可能的推测是,四库馆臣非不知也,乃故作不知也。所谓“省一事,胜多一事”(方以智语,弘庸《药地炮庄·序引》),点明“大然”即是一度任职南明弘光小朝廷的倪嘉庆,可能会惹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更何况此书中还有许多涉及药地愚者方以智的内容(方氏之《浮山全书》、《浮山文集》等皆入禁毁之列)。

披读卷首之数《序》,可知此志之编虽始自笑峰,但于全书之完成,方以智出力独多。时人也多径称此书为密之所作。

(第一篇)序,出自施闰章之手:

前十余年,笑公始创为《山志》,属草未竟,其徒因而增辑……余尝芟其十一,病未卒业。会药公来是山,故以归之,出其余力,搜括岩穴,网罗旧闻以纪……其先后编校相助有成者,则陈伯玑、宋商玉、郭入冋诸子之力与焉……药公之志是也,宁惟夸诩山灵已哉?

愚山此序作于康熙己酉(1669),上推十年为顺治己亥。此时笑峰大然正代其师觉浪道盛,主青原法席。笑峰住山凡三年,建阁置地,为功甚大。可惜的是,顺治己亥也是觉浪道盛示寂之年。笑峰闻讯,曳杖南奔,并于第二年(1660)的四月十六日病逝于南京。所谓“属草未竟”,盖因此也。施闰章任职湖西道,始于顺治辛丑(1661),迄康熙丁未(1667)而止。志稿原本即由笑峰门人所辑,增补之后,送呈施闰章删修,自不出此数年之间。康熙甲辰(1664)冬至,应庐陵县令于藻等请,方以智正式入主青原。施闰章又把编志之事转托密之,故志书才最终完成于密之之手。

愚山提及之助编者三人:陈伯玑,字允衡,建昌南城人,国变后长期漂流在外,康熙癸卯(1663)始返江西,施闰章为之卜筑而居。郭入冋即郭林,乃方以智之弟子,追随密之住青原山多年。《志略》卷三之《传心堂别录》、《仁树楼别录》皆出自其手。宋商玉,名之鼎,虽不能确断为密之弟子,但从其诗作看,与密之交往亦极密。《志略》卷十一收有商玉二诗,一题曰《宿青原侍愚大师看月》,另一首《次刘须溪青原韵》则有句:“我向铁函搜逸简,谁怜笔管泣悲笳?”此与志书之编纂颇相吻合。从其引用有宋遗民郑思肖铁函之事来看,商玉与密之一样具遗民之志,自不在话下。

(第二篇)序的作者为黎元宽,他的说法是:

药地老人行其《青原志略》而属宽序之,又使洪浪兄固之,岂以兴公之任赋天台也,而可无身至之乎?……今《志》属草创于笑公,而大扬搉于愚山使者,即此皆可明儒佛之通,而益知山中人之非山中人也。

黎元宽,字左严,号博庵,南昌人。成进士早于方以智十余年,但由其法名兴远来看,反而辈份要比方以智低。与施序相比,黎元宽显得直接得多,他明确把《青原志略》归为方以智的作品。

许焕和于藻两序也有近似的说法:

要之,青原以思公而传,得诸名贤之题咏而益传,得愚大师以大手笔备载文迹而益盛传。所谓山水以文重,尤以人重,岂不信哉!

笑峰大师曾创一稿,愚山先生携之去,捃摭未就,乃以属药地大师。师令门下士搜讨遗逸,而积录之,山水道场,文事风物,高深大小,统类森罗,凡十有三卷……嗟乎!使先君而在,披读此《志》,摩娑卷帙,与故人握手,其快为何如耶?

许《序》并未提及笑峰之草稿,径称“备载文迹”者为愚大师之大手笔。于藻虽提及笑峰与愚山,但“统类森罗”之十三卷,显然多得自于药地之门下士。“与故人握手”,所指也只能是方以智,因密之才是于藻之父于奕正之旧友。

最末一序为王辰所作:

庐陵旧未有志,止嘉靖间一帙,缺首尾,漫漶不可读,青原事更无睹记者,分守施公愚山、于邑宰慧男忾然悚然。大夫、文学合辞同请曰:“书成有时、有人,时难得,人难遇。无垢格物,大慧物格,耦居无猜,独何俟与?”于是老人为发凡例,各从其类,涉兹山者罔或遗……斯《志》也,可谓大成之集矣。

王辰此序仅见于清抄本(收入台湾《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3辑第14、15册)。所云“老人为发凡例”,即指卷首《发凡》数则。康熙刻本计分道场、山水、僧传、书院、文章、诗歌、杂记七条,无作者标识。而清抄本于七条之外,尚有“法产”一项,末附“浮庐愚者”识语一则,与王辰之序正相印合。其言曰:

青原志稿为久昌、芝颖所编,就净居柱壁存者耳。施少参持去订正,付伯玑谋梓,未得卒业,复还青原。施公意收山之四周,惜此方文献缺略,征考为难。年来游屐已遍,托人采获,幸收一簏,姑作《发凡》,令从游能笔者叙录焉。后有览者,人固有所以藏之山川者,不必壑舟惊负走也。浮庐愚者识。

久昌兴桂、芝颖兴化皆笑峰门人,所编《志稿》仅就“净居柱壁存者”,内容显然单薄。施闰章建议扩大编录范围,所谓“自螺川而望东南,其青青者皆青原也”(密之语),山之四周皆在拟收之列。方以智“托人采获”,并作《发凡》,始有今日所见《志略》之全貌。志书之惯例,自是后来者居上。《志略》一书,径称方以智所编,并无任何问题。事实上,密之中子方中通就是这样说的:

呜呼,痛哉!今日过药树、法荫、归云、晚对、别峰诸处,触目皆先人之创造、遗笔在焉。至为杖人翁刊《全录》,为笑老人建衣钵塔,成《志》书,免里役,凡百完备,而奉之同门,又其主青原之逸事也。

据此而论,言《志略》之编者,仅及笑峰和愚山而不提方以智,可乎?

《志略》从始创到成书,共持续十余年。哪些是初稿,哪些是新增,虽难判断,但并非全无头绪。细按各卷之内容,粗估前后之篇幅,对全书编撰之过程的了解来说,应该会有帮助。

《志略》全文除序言外,共计十六万言。正文十三卷,篇幅有长有短。各卷卷前皆有编订者姓字。

第1卷为“山水道场”,题曰“青原山笑峰大然编稿,愚山居士施闰章补辑”。此卷共一万一千字左右,内容多关乎寺院、道观、泉石、亭台等。安隐、净居、祖塔、墨宝之类,可信为旧稿所存。山之四周如永和、黄原岭等,当为后续,盖因得之于愚山之建议也。“堕石字”、“钓台”、“小三叠”、“谷口别峰”、“青原峰别道同说”诸条,皆可定为新增,因为它们都与方以智有关。笑峰和尚在世时,既未发现“小三叠瀑布”,亦未建成“三一堂”(谷口别峰),当然也就不可能有陈鸣皋为该堂所作的《青原峰别道同说》。最奇者在于,此卷收有“断碣塔室”一条。此室乃方以智为笑峰和尚所建衣钵塔,笑峰自己断乎不可预先“编稿”。不得已,我们只能相信出自愚山居士之补辑。

第2卷为“僧传”,题曰“笑峰门人兴桂久昌编,春音居士于藻慧男较”。此卷内容独少,才六千余字。其中,笑峰传记一千八百字,所附纪环山僧传一千五百字,二者皆可定为新增。青原虽贵为行思道场,但自宋以后,祖庭冷落,有史可查之驻山者不过齐、信、如、立数辈。此山之重兴,实借明代王门之会讲,本寂、笑峰、药地之驻锡。除此数人外,其他实无可纪也。笑峰原稿若有此卷,内容当不出剩余之两千八百言。

第3卷为“书院”,题曰“吉州后学刘洞雪林、王愈扩若先编”。此卷仅收文四篇,但字数却不少,共计一万八千余字。两位编者与笑峰是否有交涉,不得而知。但《志略》下文却有他们与方以智往来的记载。第6卷收有传笑《与刘雪林》书,特别建议刘洞“公既赏《庄》而读《易》,何不以《炮庄》激扬、以易几征格之乎?特奉一部,并致商贤。还当久住青原,获真益也”。第11卷收有王愈扩《呈性海公〈青原遗稿〉》诗,由其诗句“心天无内外,笑入药师笼”,可知所呈之人正是药地方以智。

另外,据四篇文章之内容,亦可判断此卷编于笑峰大然之身后。第一篇《传心堂约述》,文末题曰“守馆门人郭林录”。第二篇《仁树楼合录》,编录者为郭林和方兆兖。传心堂、仁树楼皆施闰章所修,建成于方以智入主青原之后。由此可知,郭林所录此两文,不能早于康熙甲辰(1664)。而笑峰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去世。第三篇为宋商玉之《青原藏书议——上守宪施愚山先生》,第四篇为方中履之《青原山传心堂翼楼乞书公启》。从标题即可知道,它们都与施闰章青原修造有关,晚出就更无疑问。

第4、5两卷分别为碑记和序说。编者皆署“笑峰门人芝颖兴化”,校订者则署“春音居士于藻慧男”。碑记卷收文十三篇,一万二千余字。除末三篇张贞生《青原笑峰禅师衣钵塔铭》、施闰章《青原毗卢阁碑记》、孙晋《药树堂碑文》(合计四千二百字)外,其他各篇属于初稿的可能性较大。序说卷收文十七篇,合柱题共一万一千字。除首六篇(合计三千三百字)外,其余诸篇皆属新增。《送愚者归青原序》的作者余飏为方以智之师,《中五说》的作者左为方以智之友,《纲宜易简说》的作者方中履为方以智少子,其他八篇则出自方以智本人之手。比较有趣的是,所收方以智短文《芝颖化禅师〈青又庵遗语〉序》,显系兴化去世之后所作,卷前亦标“芝颖兴化编”。这与第1卷收笑峰衣钵塔,可以同例视之。

第6卷为“游记”,题曰“青原山大然笑峰辑,豫章陈允衡伯玑订”。此卷收文二十篇,计一万两千余字。除首四篇(合计一千五百字)时间稍早,可能为旧稿所有外,其他十六篇皆属补增。此卷收有方以智游记数篇,包括《青原山水约记》、《青又记》、《游永和记》、《青原得瀑记》。李元鼎长文《青原山观瀑小记》显然成文于密之发现“小三叠”瀑布之后。

第7卷为“疏引”,题曰“笑峰门人久昌兴桂编,春音居士于藻慧男较”。此卷内容主要关乎寺院、讲堂之修造,作者多为前贤大德如胡铨、郭子章、邹元标、憨山德清等。所收十八篇文字,一万余字,可信皆为初稿所有。

第8卷为“书信”,题曰“笑峰门人兴化芝颖编、春音居士于藻慧男较”。此卷收书二十四通,一万五百字。前五书的作者分别为刘将孙(元)、王畿、欧阳德、方大镇、道盛,然后是笑峰大然三书。其余十六书(合计七千五百字),皆与方以智有关。这十六篇文字颇有助于了解密之晚年行踪及思想之动向。

第9至11卷为“诗歌”。题署皆为“笑峰门人兴化芝颖编,豫章陈允衡伯玑甫订”。所收诗篇无虑数百首,合计字数四万两千言,约占全书的四分之一。其中,卷9(一万四千字)除补遗部分个别篇外,全部为前人之作。卷10(一万五千字)之小半,与笑峰有关。其余部分,多属学生旧友与方以智唱和之作。卷11(一万三千字)全部为晚出之作,除游兴外,多与探访、怀念方以智有关。据此可以判断,笑峰旧稿所收诗歌当不超出现有篇幅的一半。

第12、13两卷为“杂记”。“法产”附于十三卷之末。编者计四人,皆题曰“药地学人”。其中郭林入冋、吴云山舫署名于第12卷,胡映日心仲、方兆兖乘六署名于第13卷,全部文字合计约一万五千字。就内容来说,这两卷所记者颇庞杂,既有史迹之考订,又有法语之开示,既有寺院之经营,又有官府之文告。但从书籍之编纂来考虑,它们皆属后来之增补自无疑问。

依据以上之统计,粗略估算一下,笑峰初稿当不超出六万言,方以智新增者则有十万字左右。就此而言,谈《志略》之编者,仅及笑峰及愚山,又怎能称得上是公允之论呢?

既然《志略》最终成于方以智之手,那么四库以下诸目何以竟只字不提密之的大名呢?

对于这个问题,个人颇疑《志略》一书之初刻,只有分卷之编者,并无全书之署名。现存《志略》之版本,据笔者所知,仅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45册所收之康熙刻本及台湾《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3辑第14册所收清抄本。二本皆影印正文,无封面之题识。国图所藏称封面题曰“青原山志略”,编者正与四库之说同。而四库提要所谓“国朝僧大然撰,施闰章补辑”,似即从卷一之题署“青原山笑峰大然编稿,愚山居士施闰章补辑”而来。需要说明的是,“国朝”二字显系四库馆臣所加,方以智等人决不同意如此署名也。后此者沿袭四库之成说,此书之编者终于与密之无关了。

不署全书编者之名,犹有说焉。《志略》之刊刻,当在康熙己酉、庚戌间(1669—1670)。施闰章序作于己酉三月,于藻序作于同年夏天。于藻又是此书之捐刻者,《存目》所称“康熙八年刻本”,根据当在于此。不过,序作之时并不意味已经雕版。始雕之日,也不必是成书之时。《志略》卷一之“法荫堂”条称:“始于己酉,终于庚戌,巍然亘荆树之前矣。”卷十三之“青原寺田新立僧户碑记”署曰“康熙九年,岁次庚戌,七月谷旦”,“两学呈堂”条所收批文署曰“康熙九年八月初六日”。这些都是发生在施、于两序写成之后第二年的事儿。康熙十年三月,“粤案”事发,密之及中子方中通两地被逮。十月,密之亡故。直到十一年的冬天,其灵柩才被允许送返桐城。当此死生存亡之际,《志略》之刻版是否完工?有否流通?一切皆在未知之中。假若此时书未刻成,虽刻成而尚未流通,不署方以智之名,自是情理之中的事。密之著作《通雅》、《物理小识》、《药地炮庄》等,皆在案发之前数年刻成。《浮山文集》等则在身后由三子合编,后皆入禁毁之列。惟有《志略》刊刻时间与这场事关生死的风波最近,其题署与刊行不受此事之影响,反倒有点奇怪了。就此而论,刻本《发凡》中,偏偏少了末尾自报家门的两段,是无意的疏忽,还是刻书者有意的避嫌,恐怕很可以让人浮想联翩。

《志略》刻本中,尚有两段更晚的内容,一为卷十一所录孔兴浙六诗,诗中小注提到“康熙辛酉”字样,那已是方以智辞世十年之后的事。一为卷十三所附告示,时间标为“康熙四十一年六月十五日示”,距方以智去世则有三十年之久。从字迹看,它们显系重印时之增补。因与原书编者无关,这里也就不再讨论它们了。

同类推荐
  •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本书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求知格物、创立“心学”的经历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分析了心学中蕴涵的强大能量。比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能量。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王阳明的智慧中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世界有没有一个开端?宇宙有没有一个边界?世界上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有那至今令人类百思不得其解的时间之谜:在这些亘古谜团之外,还有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能不能提出“世界”是什么一这个问题?人的感觉是否可靠?语言能不能传达思想?我们能否认识他人的心灵?经过理性的反思和省察后,我们会发现所有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和答案,原来都小是这么理所当然,闪此在自然面前永远保持谦恭的姿态就成了唯一正确选怿!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热门推荐
  • 重生娱乐圈之巨星女王

    重生娱乐圈之巨星女王

    前世,她为娱乐圈三栖巨星,在圈内叱咤风云,遭好友陷害,魂不归体,就此丧命。今世,她重生归来,曾经的三栖巨星,成为恶名昭彰的三流明星。那她便重回先前道路,再从这深不见底的圈子一点点的踏上去,最终踏至圈内顶峰!空有脸蛋的花瓶?演技为零的废材?只会假唱的小白?专辑发行上百万,收视率急增,票房上亿,她用实力将所有流言蜚语击溃,她用手段让对她有意见的彻底折服,她用奇迹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再活一世,她活得潇洒肆意!昔日闺蜜害死自己,她笑容张扬,手段狠辣地将其逼上绝路,身败名裂。所有负她之人,她便以千倍还之,让他们再无翻身余地!【此文一对一,爽文,男主妖孽一枚,腹黑属性,无耻无下限】
  • 禁宫绾暒传

    禁宫绾暒传

    人生如一梦,荣华总是喜。浮生能有几,贫富一般穷。当我摇身一变成为伯爵之女,代姊入宫荣登君王妃嫔,卷入争斗之中弥足深陷,才明了命运再由不……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宫妃策:无敌皇后

    宫妃策:无敌皇后

    她只是一个小小护士,为什么老天如此捉弄,将她带到异世,为了生存代人入宫,并且卷入宫廷的斗争之中。在钩心斗角的皇宫中,她又该何去何从,又该如何保住自己犹如蝼蚁般的性命呢?又如何运用她现代人的智慧与医学知识为自己谋得一丝生机?她假扮太监潜伏宫中,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逃出皇宫。可是就在她做了许多努力之后,她意识到自己喜欢上了皇帝。此时的她该如何抉择?是挥剑斩情丝?还是留在宫中?最终她选择了自由,于是她布下金蝉脱壳计逃离宫中!他一个高高在上的皇上,为了救她而身中剧毒,为的只是让她跟他回去。她答应了他,因为她的命是他的,她的情,她的爱,也早已给了他。重新回宫,那便意味着要重新与皇后,皇太后**。她认定了自己是慕容宛儿,只有这样才有生机。恢复女儿身的她又该如何面对后宫残忍的争斗,又该如何保住自己,保住自己在宫中的亲人?满心憧憬爱情的她却受到了最大的伤害,她最爱的人却是伤她最重的人。她生无所恋,喝下皇太后赐下的毒酒,可是却发现珠胎暗结。胡太医冒死将她救出,她也发誓不再进宫。可是他却放下江山去寻她,并多次以命相救。她已死的心又再复燃。为了追逐爱情她第三次入宫,此次的她该如何对抗后宫之主的皇太后以及皇后。又是如何保住他的孩儿?欲知详情,请进入董小宛的世界,与她一起分享喜怒哀乐!
  • 红楼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典藏)

    红楼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典藏)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主线,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兴衰沉浮为背景,描写了封建贵族家庭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塑造了一系列贵族、平民以及奴隶出身的女子的悲剧形象,暴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及其统治的腐朽与罪恶,曲折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没落的历史趋势。小说全面真实地展现了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堪称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作品对封建社会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堕落进行了深刻反思,歌颂了封建贵族的叛逆者和自由美好、违反礼教的爱情,体现出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四九城

    四九城

    平安里的小胡同,四合院的石榴树,后海、新街口,阳光灿烂的日子。哭哭啼啼的小赫儿什么时候长成了打不倒的超人?沉默寡言的王旭什么时候开始拿起鼓槌组上了乐队?小昭、萧阳,生活里什么时候蹦出来这些了不起的姑娘?他们身上到处是耀眼的光芒。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白昼的星光

    白昼的星光

    容貌尚可、脾气尚可、连头脑也只是尚可的小女子顾且喜,因为一次意外,匆忙嫁给了优秀男人赵苇杭,而后者也是在经历了刻骨铭心的伤痛后,急于在现实中寻找一份没有爱情奢望的婚姻。两人各取所需,各尽本分,相安无事地过着有性无爱的生活。在“大灰狼”一样的丈夫面前,顾且喜始终扮演着一个的谦卑的、没有骨气的小媳妇形象,可爱、可恨之极。然而,在琐碎的、不经意的家庭生活中,爱在两人之间悄悄萌芽,当两人都深陷其中时,又不得不分手……《白昼的星光》,木梵又一情感力作,透视都市男女的爱情纠葛,触动你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 大风起兮(上)

    大风起兮(上)

    两千多年前,有一位农家子弟,他和他的一帮哥们弟兄们,在中原大地上,掀起了阵阵旋风,搅起了一股股漫天的历史尘沙,将喧赫一时的大秦帝国刮得片甲不存。从此,我们的华夏民族被叫做“大汉民族”。这位农家出身的草莽皇帝,就是大汉的开国君王刘邦!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