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400000027

第27章 “通往英格兰之路”:尼拉德?乔杜里的印度书写(1)

尼拉德?乔杜里(Nirad C. Chaudhuri)于1897年出生在孟加拉的一个乡村,1999年逝世于英国。1970年起,乔杜里定居英国达二十九年之久,并成为合法的英国公民,因此,他的身份与奈保尔等移民作家一样,可以视为印裔英国作家。乔杜里的主要作品多为自传或文集形式,严格说来,他不是一位纯粹意义上的文学家,但由于他的作品在英国与印度都曾经引起过强烈反响,并受到当代批评家们的高度关注,因此,本文拟对他的印度书写作一非常简单的介绍。

乔杜里曾经自述道,他是五十岁时开始进行创作的。他的第一部书是《一个不知名的印度人自传》(The Autobiography of an Unknown Indian, 1951,下简称《自传》),第二部书是寓意深刻的《通往英格兰之路》(A Passage to England , 1959)。其后,乔杜里还出版过《印度的知识分子》(The Intellectual in India, 1967)、《循环的大陆》(The Continent of Circle: An Essay on the Peoples of India, 1974)、《印度教思想》(Hinduism,1979)等。限于资料问题,乔杜里非常重要的代表作《循环的大陆》在此不论,本文只对《自传》、《通往英格兰之路》和《印度的知识分子》等作品进行简单评述。

《自传》虽然是乔杜里的第一部作品,但作者此时已经五十四岁,进入思想成熟期,因此,该书对于了解他的印度书写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乔杜里之前,西方读者已经看过甘地和尼赫鲁的自传,但乔杜里似乎后来居上,超过了尼赫鲁著作的读者量。因为他的作品首先考虑西方读者。乔杜里曾经说自己兴趣在于历史追踪,他的《自传》是“对当代历史的贡献”,与其说它是自传,不如说是“描述性民族学的实践”。他宁愿用《一个不知名的印度人自传》作为书名,以吸引那些对甘地和尼赫鲁的著名传记非常熟悉的西方读者的眼睛和耳朵。在这本厚达500多页的自传中,乔杜里没有遗漏任何机会浓墨重彩地描叙与他相关的任何东西,如他住过的房子,到过的集市,庆祝过的节日,他珍藏并喜欢的书画和培养的嗜好等都一股脑地端给他意向中的西方读者。例如,他在书中的过分琐碎的叙述已经达到令人昏昏入眠的地步:“甘地在1947年1月2日称赞曾为哈罗与剑桥大学毕业生和律师的尼赫鲁。”印度学者讽刺他说:“势利话充满他书中的每一页。读者多么希望乔杜里曾经小有名气啊!”该学者还认为,乔杜里在自传中不仅炫耀他房间里所陈列的每一样英国物品,还使用过时的英语习惯语和比喻等渲染自己的感情。由此引出的问题是:“这种手法是殖民献媚还是真诚的羡慕?也许这是羡慕,但在作品中它似乎显得是一种迷恋。”如乔杜里的“殖民献媚”式句子:“他的小侄子就像阿略拉桥上的拿破仑那样飞奔过去救母牛。”接下来这个句子更是典型地表现了一种“殖民献媚”:“罗马帝国的消亡不只是一个帝国的死亡,也是世界秩序和普世文明的死亡。”有时,乔杜里将印度形象廉价地兜售给西方,如:“事实上,尽管我被历史的动力带向前去,我的大多数同胞却被印度的惰性拉住了后腿。”乔杜里对福斯特的《印度之行》曾经有过思想回应。乔杜里认为,《印度之行》对于英国的帝国政治也许要比它对英语文学之影响更大。福斯特笔下的阿齐兹充满争议性。由于福斯特的东方主义手法,他有一副色情的面具,他对阿德拉小姐非礼,还与费尔丁讲述色情语言。乔杜里对这一形象的反应非常激烈:“福斯特先生对这些印度人太过仁慈。要是我的话,就绝不许他跨过我的门槛,更别说平等待他。即使在自由印度这种人也是害人虫。”乔杜里的这篇文章发表在伦敦的英语杂志上,它有一点“殖民献媚”的嫌疑。它是乔杜里在思想上找寻“通往英格兰之路”的一次成功尝试。由此看来,乔杜里对西方读者阅读趣味的把握相当到位,但是,印度形象却被蒙上一层阴影。对此,印度学者的评价是:“乔杜里先生,你怎么就这样毫不知情?”相对于印度学者的愤懑,西方论者对于《自传》却是好评如潮。《曼彻斯特卫报》载文称:“该书尽管有点学究气,但确是非常具有穿透力的分析性作品,是对现代印度社会、政治、种族和宗教压力等复杂问题的一种研究。”《民族》杂志载文称:“乔杜里的书乃是精雕细刻,展示了一种气质优雅、丰富敏感的现代印度的人格魅力,这是西方人很难邂逅的。”不难发现,乔杜里赢在哪里,又输在哪里。

乔杜里的第二本书《通往英格兰之路》从题目上看,与他的自传一样,已经在销售市场上先声夺人,占据了有利的畅销位置。根据乔杜里1967年的自述,当时英国书市每年有二万五千种新书上市。尽管大多数印度评论家认为《通往英格兰之路》是一本“毫无价值的书”,但事实上,在该书出版后第一年中就已经卖出二千五百本。乔杜里的这一本书从题目看,是对他所熟悉的英国作家福斯特的《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或译“通往印度之路”)的有意模仿,但实际上该书属于散记观感性质。该书正文分四个部分,即英国场景、英国人、英国的文化生活及英国的民族与国家政治等。该书虽然与福斯特一样,也探讨东西关系,但其重点是谈论印度与英国在各个方面的差异。这与福斯特《印度之行》的主旨显然不同。

同类推荐
  • 你要光荣还是梦想:我的人生笔记

    你要光荣还是梦想:我的人生笔记

    其实,人这一生就如同做一篇文章一样。一篇好的文章,每个章节里都应该有好的、鲜活的细节,让这些鲜活的细节打动人。我们一生每个年龄段里,也应该有让我们终生记忆的细节。善良的待入,宽容的看待生活,对事业、对亲人、对朋友多份责任和爱心,人生就丰富了。日日年年,积攒到人生的后半段,再回望自己的一生时,便会发现自己这一生一世写了一篇满意的文章。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是一个才情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第一代才女”的她,集佳话、传奇、艳情、才艺、品学、美貌于一身,是二十世纪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及作家,在她身上所透出的才气、美质与一生的传奇经历都为当世仰叹。她的文学著作颇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其中,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和小说《九十九度中》堪称经典。《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收录了林微因的散文、小说、书信等有代表性的美文,包括对古代建筑的看法及评价,真正将一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展示在我们面前。
  • 解放南京(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南京(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南京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生活晨报》是由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报纸,如今已走过十五个年头。他们将十五年来的稿件、图片、版面进行梳理、选编,结集成册,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三晋文化研究会这些年陆续出了一批书,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我们深知,出书是一件很兴奋也很艰难的事情,如同一位母亲孕育一个生命。个中甘苦,身心的付出,不亲身经历者很难感同身受。
  •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热门推荐
  • 赢在中国式管理

    赢在中国式管理

    本书根据《中国式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修订而成。做事先做人,做人先安心。安人的历程,是“由开心而交心,借交心而共同关心”,然后产生同心的一连串心与心的变化。中国式管理具有三大主轴,那就是以人为主、因道结合以及依理而变。 发展事业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必须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完成修、齐、治、平的人生使命,立业才有价值。21世纪,是中国管理哲学与西方管理科学相结合,并获得发扬的时代,管理者在实践中两者缺一,都将跛脚难行。
  • 名门毒医

    名门毒医

    作为精通岐黄之术又擅长用毒的的现代女医生,方青罗表示:姐从来就不是吃素的!so重生古代,身世复杂又如何?且看她如何经营药田,打理农庄,玩转名门,“毒”来“毒”往,逍遥自在。=====某咔新书《带着萌宝去种田》已发布,种田甜文,绝对值得一读,求围观!穿越成为大了肚子的弃妇,白若竹决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空间吃空间,带着萌宝种田经商奔小康。可是一个两个都想给她家宝宝做爹,你们够资格吗?“娘亲,我想有个爹嘛。”“娘还在观察,观察一下。”---新书《福妻跃农门》发布,求收藏求圈养~
  • 弃妇的极致重生

    弃妇的极致重生

    上辈子,她是携带空间的穿越女,身披耀眼的猪脚光环;她甩掉渣男,寻找真爱,利用神奇的空间和对历史的预知帮真爱封王拜相,一时风光无限。但在这鲜花着锦的表象后面,却隐藏着无尽的悲哀。这辈子,她又重生在命运的转折点,她该如何选择——是再次踢掉渣男,潇洒和离而去?还是改变自我、改造渣男,步步富贵步步荣华?!=================================================简言之,就是穿越女的重生生活。
  • 锦绣良缘之冷王的甜妻

    锦绣良缘之冷王的甜妻

    沐兮穿越重生天启大陆,成为一代名将萧家之女,过上了乐悠悠的生活。可是,上天又怎会允许一个穿越者这般自在……这位让众人颇为头疼的主,无意间把自己未婚夫给耍了!当逃婚的遇上逃婚的,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王爷,你是不是弄错了,我们没有关系的,你……不用对我负责……”“本王就这么遭你嫌弃?”
  • 锋凌天下

    锋凌天下

    在叶锋眼里斗气最多只能够算得上是小孩子的把戏,魔法那最多是表演的升级,一个被称为废物的纨绔将要怎么样逆天改命,用修真来踏破一切规则,用强悍来书写异界的传奇。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萌你没商量

    萌你没商量

    然而,后面的故事,从素不相识到疑似亲戚。你更加意想不到……这是一大一小的两只兔子分吃胡萝卜的故事,萌记者采访足球明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记者与明星的爆笑乌龙!世界很小,而那鲜美多汁爽脆可口的胡萝卜名叫“爱情”。,不过一回眸的工夫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茶花女(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茶花女(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茶花女》以作者自述的口吻开始。在名妓玛格丽特的遗物拍卖会上 ,小仲马买到一本签有阿尔芒名字的小说。几天后,阿尔芒找来,欲以重金购回此书,小仲马慨然相赠。阿尔芒便向他诉说了自己和玛格丽特,即 茶花女,赤诚相爱的动人故事。《茶花女》言流畅,给人以真切、自然之感。该书还被改编成戏剧和歌剧,长演不衰。
  • 给孩子讲点人文知识

    给孩子讲点人文知识

    从盘古开天辟地,说到古文明的骤然消逝后的世界;从人类最初的文字和文化,说到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哲学等。本书使得平日里枯燥乏味的知识,霎时间以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文画卷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沉浸在这幅美丽的画卷中,乐而忘返,不知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