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200000050

第50章 移孝作忠与儒学复兴——以抗战时期郭沫若和马一浮讲(2)

集子编成后,胡仁宇遍请重庆文化名流题词,并题名《恩海集》出版。这部集子留下了郭沫若的题诗和小跋:

中年哀感废蓼莪,罔极亲恩似海波,读罢述阡三叹息,遍地棘荆多龃麂。

抚摩颊臂明肥瘠,贤母伤心目已盲,最是弥留思子语,裂人肝肺荡心肠。

茫茫浩劫实空前,满地胡尘已五年,欲得报恩归不得,由来忠孝两难全。

君子吃亏方可做,小人毒恶猛于蛇,且将心力酬国家,秉母遗言莫惹他。

读罢寰九所述

胡母宋太夫人行状,率成四绝,以专哀感,兼以劝慰寰九,古人云:君子要常常吃亏方才做得,方今国难当前,节哀节变,尤应有以自广,私人仇怨,可暂时付诸东流水也。

民纪三十一年十月十五日

郭沫若呈稿

画家吕霞光送来《思亲图》作为丧礼。在画面空白处,郭沫若又题词:

爱是生命的源泉,作画之得以存续,赖有母爱,一切物汇之得以生存,亦赖有母爱,故纪念母爱必须自爱其生,自爱其生,非贪生怕死之谓,乃当使此生赋有充实崇高之意义,不虚其生也。故遇必要而杀生成仁实亦爱生之极。

这部集子还收录了郭沫若为《莲台》之画所作题词,在胡仁宇悼念亡母的留言簿上的题词。郭沫若为何在《恩海集》中留下如此多的题词,反复表达“孝”之主题?墨迹是心迹的反映,其中有郭沫若自身亡母之痛的深切体验。郭沫若远在日本以传记回顾童年时代时,深情地描述了母亲在人格、诗教方面对他的教育和影响。而自己一别多年,从未归家,“生不能侍晨昏,病不能奉汤药,死不能视含殓”。在他撰写的《先考膏如府君行述》、《家祭文》等祭奠文中,反复提及母亲最终死于思子病,他出走20年不曾归家,郭沫若母亲“倚闾之泪,迄未尝干”。郭沫若对母亲最揪心的愧疚之情久久不能平复。因此,同乡之谊,亡母之哀,引发他的情感共鸣,故上述所题序跋及诗词乃发自内心感怀。

在抗战这一特定的时期,郭沫若回归传统,践行“孝”道,有政治的诉求,也有个人的情感体验为基础。马一浮在复性书院讲“孝”,是同样道理。在孝道方面,给予马一浮榜样的,是他的二姐明珪,鲁迅描绘的《二十四孝图》中种种触目惊心的行状,不难在马一浮的二姐身上找到原型。明珪从小受《烈女传》的影响,以曹娥为榜样,立誓侍奉父母,终身不嫁。母亲因患肝癌,明珪竟剜下臂上肉做药引;为确证母亲病状,明珪多次尝母粪便;母亲昏厥之时,竟引帛自勒,愿陪母受苦甚至殉葬;母逝后,因哀伤过度,很快香消玉殒。二姐对“孝”的践行发挥到极致,给马一浮以相当深的刺激。他曾写《哭二姐》长诗,其中便描述了二姐剜臂和药的情景。父母及二姐的早逝,哀痛之情再加之青年丧妻,几年后岳父再议以妻妹嫁与马一浮时,其妻妹又以病亡。几分榜样,几分宿命,马一浮终身不再娶,为继往世之绝学而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因此,马一浮把“孝”看作儒学文化体系推演的公理性前提,是以切肤之情感体认为基础的。

但郭沫若在纪念册上留下的墨迹亦不能完全看做私人话语。除了郭沫若,在《恩海集》中还有当时云集重庆的重要人物50人左右的题词,作家有夏衍、茅盾、胡风、老舍、田汉、洪深、冯乃超、郑伯奇、白薇、姚蓬子、臧克家、王亚平、姚雪垠等。亡母之祭的话题经这些民族文化的代言人发挥汇集后,这部《恩海集》也就和郭沫若的祭父仪式具有同样的性质,即具有抗战时期国家意识形态话语展示的重大意义。如胡风题词:“以乳以血以爱哺养后代,即乳以血以爱奉仕国家。为后代争光明,即为先人尽孝思之至道。”因此,众多文化人在这本纪念册上的题词活动,实际上也是在文化领袖郭沫若引领下,将母教、母爱发扬光大为“以孝民族,以忠国家”(茅盾题词)的一次宣誓活动。它具有对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进行文化认同和确证的重要意义。

而马一浮对“孝”的阐释,也并不重在血亲关系的强调。他认为人是由天地诸元素化合而生,由此推论:自我之身因由天地孕育,因此就是为天下而生,而属于天下,“谓此身受之父母者,不敢毁伤,则身非汝有。不可得而私也。以此身即父母之身,亦即天地之身也”。以这样的推论,马一浮先生将自我之身与天下合为一体,天下为公,君子为天下,为公而行,就是尽孝。马一浮先生以“孝”为儒学基石,打通“孝”与“忠”、“仁”、“礼”、“义”的联系,将此合而为一,“移孝作忠”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这些看似玄虚的理论,实际上为唤起民众、献身国家的行动找到了精神信仰的支撑,在道德和文化的层面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抗战时期关于“孝”道及儒学义理的倡导,是官方的政治需要。战时国民政府将儒学作为正统的民族文化,通过儒学复兴来弘扬民族文化。而“孝”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被纳入国家意识形态重要组成部分而大肆张扬,以政府行为大力推广。正是有蒋介石、陈立夫、陈布雷等最高政要的倡议,有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才有马一浮先生复性书院这种传统教育方式的可能,但在炸弹遍野的民族危亡时刻,坐而论道,将修身养性、反诸求已作为纯粹的讲学目标,却显得很不合时宜。马一浮认为,从长远看,书院此举是延续民族文化之命脉的大计,殊不知在现实的运作中却遭受了来自各方面的尴尬,一是国民党政权的控制和干预,二是来自文化界本身的疑虑和批评,三是青年学生求学目的与复性书院办学目标的错位。关于第一点和第二点,已有多篇文章论及,本文不再重复。但是第三点还没有引起学界的注意。在《复性书院日记》中,详细记载了书院办学以来与各方的冲突。如1940年所记:

九月十日星期二晴

主讲函刘百闵先生,催询陈部长复书并八、九月补助费

注:教育部于六月十八日发来代电,要书院报讲学人员履历及所用教材,这违反了陈立夫当初“对书院始终以宾礼相待,一切听凭自主”的诺言,故主讲愤而于七月六日致书陈,提出辞主讲,要陈“别延名德主持讲事”,信系寄刘转交的,月余未得复,故催问。

书院从1939年9月开讲以来,刚好一年的时间,马一浮先生就感书院难以为继,从1940年9月开始,就与教育部和董事会展开了拉锯般的讨价还价。9月提出辞职后,12月陈立夫专门来乐山拜访马一浮,说明公文系误发,并一再挽留,马先生同意再延续半年,此后又不断提出辞职。如1941年《复性书院日记》又记:

七月四日星期五睛 警报

张立民、刘公纯两先生与培德联名函寿毅成先生,告以主讲坚辞之故。

注:求去之主因是政府在各方面对书院加以干涉、限制,不能真正做到“一切听凭自主”;次因是两年的讲学实践仍不能让学生做到“著重躬行,不尚口说”,还是“泛泛寻求者多,真实体究者少”,甚至存“人我之见、胜负之心”,对“答问”中、课卷评语上有贬词,就意不能平,觉得教学效果不大。但从董事会来电看,对这两点均未能察觉,只简单地认为是经费不足,故去信告之。

因此,马一浮先生坚持辞职的原因,除政府的干预外,对学生的失望是重要原因。在与书院内外好些青年的书信往来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学生的价值取向与马一浮先生所持尺度的差异相当大,而先生在坚持办学理念方面又绝不妥协。他在与青年的信中反复申述:“书院所讲,一秉先儒遗规,原本经术,冀有以发明自心之义理而已。非如佛氏之高言弘法度生,亦不如时贤动以改造社会为标榜,以救国为口号也。期于喑然自修,求之在己。”只要青年在求学动机上与此培养目标有异,先生即取劝阻入学的坚决态度,因此书院最终的结果便可想而知。正是因为上述原因,马先生的办学目标及理念在文化界中产生较大争议。即便是性情温和、宽容大度的叶圣陶先生也在与友人的信中委婉表达了不同看法,认为:

今日之世是否需要儒家,大是疑问。故弟以此种书院固不妨设立一所,以备一格,而欲以易天下,恐难成也。且择师择学生两皆非易。国中与马先生同其见解者有几?大纲相近而细节或又有异,安能共同开此风气?至于学生,读过《五经》者即不易得,又必须抱终其身无所为而为之精神,而今之世固不应无所为而为也。

所以,马一浮先生以自我体认的方式,将儒学六艺作为一种公理性知识来信仰且践行。这种执著的态度使他对上,因政府控制与自由讲学的理念产生冲突,且在学界同行中无法找到志同道合者;在下,找不到打造为通儒的栋梁之材。书院开讲不到半年,马一浮即与好友熊十力分道扬镳,与政府讨价还价,又遇书院经费严重不足、学生资质不尽如人意等困难。复性书院勉强支撑到1946年东迁回杭州,最终于1947年被废置,马一浮为之倾尽心血的文化乌托邦终是昙花一现。

(作者单位:陈俐,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王海涛,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同类推荐
  •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景之治》介绍了文景之治的有关内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景之治》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一杯饮尽千年

    一杯饮尽千年

    这是一部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之书,在从容书写之间,极尽冲和淡雅之风度,书尽千年风骚墨事。
  • 中国食俗

    中国食俗

    食俗就是饮食的风俗,又称食风、食规,是指有关食物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食俗出现很早,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过年过节有食俗、访亲拜友有食俗,纪念历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信奉各种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食俗》介绍了除夕饺子、元宵节元宵、立春春饼、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腊八粥、少数民族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热门推荐
  • 神级人生

    神级人生

    新书《剑耀星空》发布,书号3007928,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包养! 《剑耀星空》:一把剑,一段神话,一个人,永远的传说,弹指间,众仙灰飞烟灭。 众圣林立,诸神争霸,傲三界,吾主沉浮。 神话,传说,从这里开始……
  • 紫电冥雷传

    紫电冥雷传

    月日天翔向来沉没寡言,事不关心,而他却无意中得到神器"紫电",但"紫电"并不认同月日天翔的能力.他只有努力成为一名圣剑士,才有资格成为"紫电"的主人.所以,他从此就努力的朝圣剑士的道路走去,而这条路,也在渐渐改变月日天翔那冷漠的心……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弃妃冷魅:独霸帝王宠

    弃妃冷魅:独霸帝王宠

    祈敛玉,普普通通千金小姐一枚,小时拜师学艺,会毒术,第一次嫁人只因为她是宰相的女儿,可惜后来家道中落,便受了冷落;第二次又为了公主和自己师弟能顺利在一起,不得不嫁人拉关系,可是却被一把大火终结了一切……终于经历了风风雨雨才找到那个对的人,殊不知他却陪着她经历了两朝颠覆,默默在背后支持她,只是没想到这么一个爱自己的人却还要被另一个喜欢自己的人背后刺了一剑......
  • 仙念

    仙念

    【新作《洪荒奇门》,请大家火力支持!】修行,也离不开知识力量,这是一个意念力为尊的世界!·仙与神?原来只是强大一些的‘催眠师’而已!·‘石生!’一个掌握现代催眠理念的人,穿越到了这个神奇的世界!【新作《洪荒奇门》,已完本《仙魔道典》,400万字从无断更记录。】
  • 织锦记

    织锦记

    明朝万历年间,江南丝织重地苏州吴江县,一位富户人家的年轻小姐的传奇际遇:外慈心狠的嫡母,寡情薄义的父亲.美艳狠毒的庶姐姐,乖巧颇有心计的庶妹,嘴甜心苦的姨娘,攀附高枝的丫鬟,大宅院里险象环生,一片繁华下步步皆是陷阱!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箭霸乾坤

    箭霸乾坤

    村庄剧变,父母失踪,亲人离散,无助少年卷入异世大陆,是巧合还是阴谋,重重谜团,层层陷阱。懵懂少年自强不息、愤然崛起。看他如何催元神,学箭术,揭谜团,寻至亲,一人一箭舞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