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200000044

第44章 《青年进步》初期小说之分析(1)

给“标准青年”看的小说——《青年进步》初期小说之分析

(中国台湾)李宜涯

一、前言

基督教青年会是民国初年最受欢迎的团体之一,它所标榜的宗旨,就是形塑一个符合“德智体群”的现代青年。而早期基督教青年会为了达到目标、推广理念,利用新知演讲、体育活动、平民教育与出版刊物等方式来吸引的年轻人。其中,广为宣传又影响深远的方式,即是透过出版杂志,向广大的中国人推展他们的理念。而又以1917年发行的《青年进步》影响最深,亦最广受欢迎。此刊物不仅是基督教界发行最广的刊物,更历时悠久。从1917年创刊以来,至1932年停刊为止,前后共发行150期,对当时中国的青年有相当大的影响。

1917年创刊的《青年进步》,实系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将已发行有年之《青年》与《进步》两杂志合并,更名为《青年进步》。《青年进步》采取“新颖公正之言论,讨论现代各项问题”,并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向读者介绍欧美新知识、社会情况等,不但自创刊以来就获得社会的好评,更曾一度被传教士中的主要论坛《教务杂志》(Chinese Recorder)选为学生最爱读之杂志。其发行量广及各地,从国内的京师图书馆以及各地学校之阅报室,以至于南洋一带、美国纽约公立图书馆等,均可发现该杂志的踪影,可见该杂志的普及性以及受欢迎的程度。

《青年进步》除了向读者传递新知识外,每一期都或多或少地刊载些文艺作品,而尤以小说为甚。此时期的小说,是在新文化运动刚开始下的产物,有些是半文言,也有些是白话文的写作,是新旧交替下的标准产物。虽然形式各异,但都隐含着健康人生的内涵。文以载道的做法,在《青年进步》中的小说中也隐隐呈现。虽然近年对于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国发展的的研究已经不少,惟过去尚未有对《青年进步》进行专门研究的专论,更从未有探讨其中文艺作品的著作。本文即分析《青年进步》创刊第一年的小说作品。欲借此了解这份广受欢迎的刊物,自1917年开始所推出与创作的小说为何?其系一份教会机构所发行的刊物,如何保有自己的立场、风格又响应变动的时代?在整体的时代氛围与新文学初始发轫的过程中,又扮演着何种角色?希望藉由这个研究可以一窥当代基督教文学的特色。

二、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成立及其宗旨

基督教青年会(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简称Y.M.C.A.)起源于英国,发轫于美国。19世纪末,随着宣教事业在华的扩张以及传教士的延引与邀请,北美基督教青年会派出干事来华推动基督教青年会的组织和理想,遂造成青年会快速在中国开展。

从基督教青年会的最高精神“非以役人,乃役于人”即可以看出,该会为一强调牺牲与服务的宗教性团体。至于其宗旨,纽约青年会总干事麦般霓在1866年将原先的“德、智、体”(spiritual,intellectual and sports)的三育理念加以扩充,增加了“群”(social work),而成为四育理念。自此,青年会的全人理念广为宣扬及贯彻,成为基督教青年会发展与努力的目标。

王正廷(1882-1961)在1912年接任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总干事,也是第一位担任全国协会总干事之职的国人。他于《青年进步》的第一期中,再次阐发基督教青年会的理念,并对其发展有高度之赞许与期许。他说:

而青年会为其前导,注重德育、智育、体育三者,各占三角形之一边,绝无偏颇之弊。而其重心则系乎博爱,一以牺牲为人,服务社会为主旨。其进行不托诸理想,而专尚实践责效;不骛于高远,而务求近易;其立基不狥于流俗,而悉本宗教;其手腕甚灵敏;其方针极镇定;其宗旨最纯正,实从人人良心中推阐而来,故得受社会之欢迎,而为巩固社会,维系人心之第一机关,非私言也。

早期基督教青年会在华的发展,主要分为学校青年会与城市青年会两种形式。自1895年美国籍传教士来会理(David Willard Lyon,1870-1949)接受基督教青年会北美协会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Y.M.C.A.’s of North America,简称北美协会)的指令来华,并在天津创办第一所学校青年会起,基督教青年会的种子遂播种于中国境内,并快速在中国的城市与学校中推展,尤其在20世纪的前20年,普遍受到欢迎,成为中国发展最快速的团体。

1896年,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World’s Student Christian Federation)总干事穆德(JohnR.Mott,1865-1955)访华。在来会理的陪同下,他前往中国南北各大城市,并造访了当时许多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穆德访华期间,不仅促成了22所新校会的成立,更间接促成中国各地基督教青年会派遣代表,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大会。会议后,各地代表决议组成“中国学塾基督幼徒会”(College Y.M.C.A.of China and Hong Kong),此机构即为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之前身。其中,王成勉认为,来会理所组织的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性质上为学校青年会;而赵晓阳则认为,此基督教青年会应为城市基督教青年会。

20世纪之初,随着格林(Robert Reed Gailey)、路思义(Robert Ellsworth Lewis)、巴乐满(Fletcher Sims Brockman)与苏森(WalterJ.Southam)等北美协会的干事来华,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国的发展逐渐扩大,“本色化”的情况也有明显的进步。除此之外,海外各地留学生亦陆续组织海外留学生青年会,如留日青年会(1905年)、留英青年会(1910年)等。

1912年,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总委办向中华民国内务部呈请立案,旋即获得批准。后历经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总委办、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组合等改名过程,最终在1915年第七次全国大会上,决议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 of China)作为代表名称。虽然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国发展过程中有过不同的名称,“而宗旨也、任务也、机关也则一而已,绝无前后之差池也”。

中华基督教全国协会成立后,其任务主要有四,即(一)在未创立城市、学校青年会之各地方行提倡任务;(二)对筹备中或已成立之城市、青年会行辅助任务;(三)行统一中国各地之青年会之任务;(四)行代表中国参加万国青年会之任务。全国协会主要“居极端之顾问咨询地位,尽提倡、辅助、统一、代表之义务,绝无指挥监督之职权”。至此,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这一名称,沿用至今。

三、《青年进步》的创刊以及编辑政策

中国由于地理广大、人口分散,形成了直接宣教的困难。传教士入华后一直在宣教方法上做各种摸索与尝试。到了20世纪,逐渐发展出教育、医疗与文字出版三个主要协助宣教的方式。青年会虽然来华较晚,但是由于北美协会自己就有自己的书局,所以来会理抵华之后,也期盼能有自己的出版部,来推动青年会的理想。然而起初不易觅得专才,只得先发行英文的期刊。到1903年邀请谢洪赉参与规划编辑部(后称书报部),然因其仍在中西书院专职,所以仅获其在课余之暇协助。

基督教青年会真正扩展中文的文字工作,是1906年争取到擅长文字工作的谢洪赉到青年会专职,主掌青年会文字的工作之后才开始。经过谢洪赉的全力投入,青年会出版鼎盛,广受欢迎,成为“当时中国基督教报纸之销路最广者”。如谢洪赉所接掌之《青年》杂志,1908年销售3,700份,到1912年时,即达64,086份,可见其贡献之大。虽然后来谢洪赉在1916年过世,但是青年会文字工作随之有范子美(范皕诲)的接棒,能够兴旺地继续发展。

也因为谢洪赉的过世,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将出版工作进行整并。原有的《进步》(1911-1917)与《青年》(1897-1917,前身为《学塾月报》,1902年改名为《青年会报》,1906年又改名为《青年》)两份杂志在1917年合并成《青年进步》。

至于《青年进步》发刊之原因,范子美在第一期即先加以解释。因为传统中国的封闭与专制,人民没有现代自由之意识,导致社会无由形成良好的会、社团体,来开启人民的思想及社会风俗,促成潜移默化的效用。然而现今“民国肇造,政治革新。共和国之主权,操诸人民。人民程度之优劣,操诸于社会教育。则青年会者,将为今日至重要一种会、社,入社会而执其中枢。斯亦事实之彰者,而不可诬者也”。于是有了《青年进步》的发刊,希望用它作为全国青年会的言论机关刊物,并达到提倡和引发、启导的责任。

范子美在主持《青年进步》的编务后,即开宗明义地将这份杂志加以定位,一方面表示目的是为了要塑造出全人青年,另一方面则认为这样的青年才能对于国家与社会有所贡献。他说:

《青年进步》当然就是要使青年人进步。那么青年人如何才能取得进步呢?这就必须通过四种美德的培养,只有在品德、知识、身体和协作精神四方取得进步,青年人才能对家庭、社会和国家有所作为。

到底这份杂志与基督教的关系为何?又与青年会的宗旨有什么样的关系?范子美对此特别做出澄清,即《青年进步》虽由教会机构发行,但强调的是四育并重:

我们的目标是从基督教的立场出发,在青年人追求进步的过程中为他们提供鼓励和指导。我们并不打算给他们提供激进的或是时髦的忠告,而是要向青年人提供一些没有偏见的、客观的建议……尽管我们始终如一的关心宗教问题,但不准备将这份刊物办成一份宗教性的刊物;尽管我们始终如一的关心科学问题,但不准备将这份刊物办成一份科学方面的刊物;尽管我们始终如一的关心体育活动,但不准备将这份刊物办成一份体育杂志……我们希望培养在四个美德方面全面发展的青年。

《青年进步》发行至1932年停刊,共出150期。此杂志自发行起,内容可分十项:一德育,二智育,三体育,四社会服务,五会务,六经课,七通讯,八记载,九杂俎,十附录。最终“综是诸门,虽不必求备于一册。要之或撰或译,或征取名人言论,务求有益青年,而无愧进步,则本杂志发行之微旨也”。每期都有120个左右的中文页面,印刷精美,有汉、英双语索引和广告。广告内容涵盖很广。创刊后9个月的发行总量为46975册,接下来的1918年全年发行量增长为52416册。学生和各地青年会组织是该刊物的主要订户,后者用该刊物来培训会员和骨干分子。

对于《青年进步》这份杂志的编辑方式与期望,范皕诲的解释如下:

今者更以二十年资格之《青年杂志》,纳入同一范围之内,而为《青年进步》之合并,乃俾皕诲以编辑之役,盖以《进步杂志》之高掌远跖,似偏于成人方面,俾城市青年,适用此精神,以出于胜利Effciency之途,而不可不以《青年杂志》之绳墨准则,规法基督,立其基于学校青年中之学生时代,以深造于健全Sound之域。物理学之公例,两异性相交接,则其结果必加良焉。

由此可见,《青年进步》同时保有《进步》与《青年》的传统。而其刊物主要对象是城市与学校中的青年,编者希望藉此份刊物,对青年达到教化的作用,此成为《青年进步》的重要特色。基督教青年会希望通过创办杂志的方式,在“广大的群众中作一种启蒙的工作,慢慢地灌输知识,养成习惯”。

四、《青年进步》小说分析之一:新青年的塑造

《青年进步》自1917年3月创刊以来至当年12月为止,除了8、9月没有出刊外,全年总共出刊8期,而每期均有一篇小说。这些小说又可分成翻译类型的小说以及自行创作类型的小说两类。其中翻译的小说篇幅较多,且大多是介绍新知识,或探讨战争的情况;而自行创作之类型的小说,则多在抨击中国旧社会所作,并对照新时代之青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小说的内容中完全没有宣教的用语或观念,此与《青年进步》的编旨相符。

《青年进步》一至八期的小说依序有《豆花记》、《守塔记》、《一串珠》、《战壕》、《水手》、《侠女救夫记》、《油碧车》、《书呆制造记》等八篇。小说中都暗含新意,包含新人生、新知识,或是对战争的新观点。每篇故事长短不一,在6页到13页之间,字数则为3千多字到7千字。而内容多为以西方人、事为主体之故事。现在分新青年的塑造、新女性的塑造、战争与人性的刻画三个角度来讨论。

这类小说有公达所写的四个故事——《豆花记》、《守塔记》、《油碧车》与《书呆制造记》。若光看这些篇名,可能不会知道作者成文的主旨为何。然而阅读之后就可以发现,作者均是用对比的手法,呈现两个极端的人物,一个陈腐、守旧、粗俗、放纵与愚昧,另一个进步、新知、守礼、节制与聪达。其中《油碧车》一文比较简单,作者先是述说地方上有两个力士(劳罗与白轮芙),因为争名之故,劳罗屡屡挑衅白轮芙,希望一斗以逞其强。然白轮芙因为劳罗在幼年时曾搭救过他,所以一再忍让。最后终于化解心结,并赢得美人归。作者藉此显示好勇斗狠与粗俗蛮横之不足取,亦告诫读者勿作无谓的争执。

在第二册的小说《守塔记》中,则以土著与具现代知识的青年来对比。这篇小说应是引用外国的新闻或故事再加以改写,叙述加拿大之北方有一个西维琴小岛,因该地多暗礁乱石,故时常发生船难。英国政府遂于此地建立一座灯塔,并派一名叫排鲁司的老人值守。但由于该地方的土著大多无知识,认为建造灯塔后会影响他们的生计,因此土著们多方设法要破坏灯塔。然而有个名叫福丁的人,反对土著的做法,认为灯塔是一种进步的表现。福丁答应排鲁司在他返国后,接替他担任守护灯塔的工作。有一天,福丁发现照明灯的某些零件被土著破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福丁决定招集他的妻女,使用人力的方式来操作照明灯,维持照明,支撑到英国派船来岛修理。这篇小说所传达的主旨是,灯塔被视为进步的象征,而土著则代表传统势力,抗拒新知识、新器物的传入;福丁守护灯塔的表现,就可视为捍卫新知识的代表。

同样的对比手法,在《豆花记》与《书呆制造记》两文中就刻画得比较复杂和深入。《豆花记》主要描写一位富商沈仲甘在差旅中意外捡到一位婴孩,由于沈氏夫妇当时膝下无子,遂将该婴孩收为养子,取名为天锡。不出几年后,沈仲甘夫妇产下一子,取名为天赉。对于天锡与天赉两兄弟的个性差异,作者如此写道:

同类推荐
  • 中国楹联

    中国楹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对联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一书精心选取了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设置了“释义”、“同义词”、“例句”等栏目。“释义”不仅对成语进行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每篇以平易而生动的语言将每一个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阅读它最原始的故事,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
  •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目的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下册为“国故概论”,凡收录二十家文章三十六篇,杂记三则,目的亦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全书讲解深入浅出,实乃国学入门之必备。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本书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诸多方面知识,详细介绍了中外文化的主要部分,强调了内容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文字趣味性强,是一部知识结构丰富,浓缩了中外文化知识的精粹图书。书中有一定数量的插图,图文并茂,趣味横生。
热门推荐
  • 神奇植物大揭秘

    神奇植物大揭秘

    植物世界奇花异草,多有神秘面纱,有许许多多的奇异植物,是很多人闻所未闻的。它们的神秘,让青少年朋友感到兴趣盎然,又迷惑不解。为了满足青少年朋友的需要,本书特此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青少年朋友深入理解,使青少年朋友在阅读过程中犹如身临其境,轻松、愉快地探索植物的奥秘。
  • 鬼话之阴阳劫

    鬼话之阴阳劫

    高三毕业生胡小为的爹在醉酒后说出了一段三十年前的奇闻异事,他年轻时被鬼所救从而与鬼给胡小为订下了一桩冥婚。胡小为不以为然,认为这只不过是他爹醉酒后的胡言乱语,因此没把这事放到心上。过了两天胡小为决定来一次毕业的单人旅行,在前往杭州的火车上他认识了神秘的韩白,从而又卷进了一场更大的麻烦中……诡异的拦路鬼、凶恶的子母连尸、神秘的红衣女鬼苏绾、残暴的食人鬼……这一切的一切,藏在背后的又是什么?胡小为能否在韩白的帮助下拨开谜团,找到真相?
  • 白发魅王爷

    白发魅王爷

    一朝穿越,大龄女商人竟成了五岁的‘皇子’!浴火重生的她,白发凤目,女扮男装魅惑天下……师父被她骗的团团转!邪教教主被她魅来当奴隶!神医追着她到处跑!云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天诛地灭!是龙,你就给我盘着!是虎,你就给我趴着!◆白怡月——他是她的师父,毫无感情的冰山,却不知何时冰山融化,想为她的夫。◆冷烈风——洁癖的邪教教主,嗜血残酷,却心甘情愿做她的奴。◆冥俊熙——古怪神医,执着专一,不论她是男是女,他都要定了。◆云傲方——与现代的他面容一摸一样。异世的她是否会找到那个不管她是男是女,是白发是黑发,亦能爱她,护她,守她,疼她,惜她如命的人?本文一对一,师徒恋经典之作。喜欢文文的亲们,收藏、留言、支持一下,亲们的支持才是晨晨的动力!熊抱!~么么o(∩_∩)o-------------------------------------------------------------------------------晨晨完结文:《风家七小姐》《极品男仆缠不休》《乞丐公主》----------------------------------------------------------------------------------推荐好友的文文:《糜欢》《傻女掠夫》《弃妃采夫》《娘子太冷》《狂少霸情》
  • 丁克婚姻

    丁克婚姻

    只想结婚不想生孩子,为的是享受自由的二人生活。可是传统的婆婆却总是催促着想抱孙子的愿望,战争爆发了一次又一次,以为风平浪静了,可是却发现结婚八年的丈夫肆意猖狂的在外面搞外遇。被自己捉奸在床了却只扔下一句话,“我可以出轨但你还是我的女人”。撇下五十元钱给那个第三者,“不用找了”企图拉着丈夫回家,不料被丈夫当中羞辱。自尊心严重受到伤害,将残缺的婚姻搬上离婚的路,一波又一波的事情接踵而至,真相却令人瞠目结舌:一切只因孩子两个字。婆婆为了抱孙子可以唆使儿子在外面乱搞来刺激果果想让她生个孩子企图留住丈夫的心,丈夫为了孩子甘愿伤害这个深爱了八年的妻子。
  •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作为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使得“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 大明三侠传奇

    大明三侠传奇

    路见不平行侠仗义是侠,盗亦有道劫富济贫是侠,妙手丹心悬壶济世也是侠。西安府大牢里的小杂役牧桐和街头卖艺好友章俊,因为救了被酒楼伙计殴打的少年朱少天而卷入武林纷争,本来没有远大志向的三个少年却不得不身负拯救武林的重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心态的构建(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心态的构建(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寻找理想的工作都是一件既难得又易求的事情。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择业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个人的发展和前途已成为许多择业者关注的焦点。
  •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从华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立的伟大事业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这位美国首任总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政治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一生正直、勇敢、坚强、深明大义且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