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300000026

第26章 法眼宗的禅学思想内容(8)

在他看来,经教与时节是彼此交涉在一起的,经教中蕴含着开悟的因缘时节,即可以成为学人开悟的一大条件和因素。但是,他又指出学人不要执著于经教,他说:“莫只恁么念策子,有什么用处?”可以看出,文益对经教与时节的把握也是注重契理契机和极有分寸的。文益一方面强调经教与机缘时节对于学人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又对学人参禅悟道依赖经教且和“时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要分清群体与对象,尊重个体差异,使经教切实地适合于学人之机器,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契合机缘,不能肆意造作而有损于经教本意。他说:“不见华严万偈、祖颂千篇,俱烂熳而有文,悉精纯而靡杂,岂同猥俗兼糅戏谐?在后世以作经,在群口而为实,亦须稽古,乃要合宜。”所谓的合宜,即是合机,文益《正月偶示》云:“正月春,顺时节。情有无,皆含悦。君要知,得谁力。更问谁,教谁决?”换言之,也就是说要顺其自然、道法自然,这即是文益对经教所持有的态度。可见,文益是持禅教一致论者。由于法眼文益有开阔的视野,其思想又具包容精神,故能破除宗派门户的偏见,而使法眼宗在融会贯通华严理事圆融思想和禅教一致思想的过程中取得较快的发展。

延寿的“禅教一致”思想是对文益与德韶禅教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他的禅教一致思想主要反映在《宗镜录》、《万善同归集》、《唯心诀》等作品中。那么,延寿的禅教一致论思想内容究竟如何?

其一,禅不离教,教不离禅。延寿认为参禅与看经教是不相矛盾的。《宗镜录》云:“祖标禅理,传默契之正宗。佛演教门,立诠下之大旨。”又云:“从上非是一向不许看教,恐虑不详佛语,随文生解,失于佛意,以负初心。或若因诠得旨,不作心境对治,直了佛心,又有何过?只如药山和尚,一生看《大涅槃经》,手不释卷。时有学人问:‘和尚寻常不许学人看经,和尚为什么自看?’师云:‘只为遮眼。’”这表明禅是心地之法,即契合佛心之正宗,而教是言说之方,即具体之教法,二者均有让学人开悟、证道的功效,而药山和尚一生看《大涅槃经》,手不释卷的行为本身也表明了参禅不能离开经教和不能有违佛的教义、教旨,即所谓要“用至教为指南,依凭有据”。故延寿说:“夫听学人,诵得名相,齐文作解,心眼不开,全无理观,据文者生,无证者死。”这即是说要依赖经教,但是也不要离开禅的具体证悟,经教与禅悟二者是相得益彰的,故有学者也认为“二者宗旨根本一致,皆应加以奉行”。禅法、教法都是悟道的方法,它们的存在也说明了法无定法,悟道之法有多种途径,所谓“一切修行都将通往佛道”。因此,在延寿看来,禅、教均是应机的方便,禅教两家有必要会通互补,所谓“参禅与研习经典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他指出:“夫习禅人,唯尚理观,触处心融,暗于名相,一句不识。诵文者守株,情通者妙悟,两家互阙,论评皆失。”在他看来,执著于经教对于证悟佛法是极为不利的。延寿还表达了禅者对经教应有的正确态度,他说:“若随语生见,齐文作解,执诠忘旨,逐教迷心,指月不分,即难见性。若因言悟道,藉教明宗……言为入道之阶梯,教是辩正之绳墨。”延这即是说既要依赖经教又不能执著经教,即不能迷在经教上而指月不分,然也要将经教作为学修的指导性方针。故延寿又云:“凡称知识,法尔须明佛语,印可自心。若不与了义一乘圆教相应,设证圣果,亦非究竟。”可见他极为重视以经典来印证自心之体悟,这即是说“他所以要引证佛语,就是要用来印证自己所说所想的是否正确”。显而易见,在禅宗的实践中,延寿主张禅不离教、教不离禅的“禅教一致”思想。

其二,延寿的“禅教一致”是建立在华严“理事圆融”基础之上的。延寿云:“空有二门,亦是理事二门,亦是性相二门,亦是体用二门,亦是真俗二门,乃至总别同异,成坏理量,权实卷舒,正助修性遮照等。或相资相摄,相是相非,相遍相成,相害相夺,相即相在,相覆相违,一一如是,各各融通。”延寿的言说表明空有、理事、性相、体用、真俗、总别、同异等,都是相即的关系,而从理事圆融的视角来看都是可以融通的,而且可以在“一心”思想基础之上来进行圆融。《宗镜录》云:“唯是一心圆融故。寄理事以彰之,以体寂边,目之为理,以用动边,目之为事。以理是心之性,以事是心之相,性相俱心,所以一切无碍,如上无边分限差别之事。唯以一理性镕融,自然大小相含,一多即入。”这即是说宇宙、世界的万事万物和一切现象都是“一心”缘起而生成,故能在一心中而圆融无碍,所谓“既然理、事互相圆融,那么自悟心性与修持诸种教法也应并行无碍”。可见,延寿的理事圆融思想具有消融门派之间差异之作用,这为禅教一致提供了可会通的理论基础。延寿《万善同归集》又云:“问:‘理事无阂,万事圆修。何教所宗,何谛所摄?’答:‘法性融通,随缘自在。随举一法,万行圆收,即华严所宗,圆教所摄;若六度万行,成佛度生,虽净缘起,皆世谛所收;若发明本宗,深穷果海,则理智俱亡,言心路绝。’”这即是说,华严是一乘了义,能够圆融一切教门或宗门,而一旦发明本心,则“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永寂如空”。延寿以理事来言说教理,表明其在华严理事圆融影响下有统合禅教一致的思想倾向。而且他在《万善同归集》中亦云:“圣凡交彻,即凡心而见佛心;理事双修,依本智而求佛智”,即反映了其建立在华严“理事圆融”基础上的禅教一致论思想。故有学者认为,延寿的禅教一致,“是以对禅与华严的圆融为核心展开的”。吕澂先生也指出,“以南宗的顿悟和《华严》的圆修结合起来,就成了延寿全部议论的基础”。

其三,延寿的“禅教一致”重点落在心上。延寿说:“今《宗镜》大意,所录之文,或祖或教,但有一字一句、若理若事、皆悉回向、指归真如一心。”因为禅是心地法门,所谓“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所以禅教关系能够统一的根本即是在“心”上。换言之,禅与教为证心的一体之两面。延寿云:“心有心性,心能作佛;……观心释《大方广佛华严经》者,若约教诠义,则有多门。若不摄归一心,于我何预?……经是心教,心起名言,诠显此理,故名为经。”又指出:“十二部经,是名为教;十二部经所诠,是名为理,心相似此理教显现。”又云:“理唯一心,无别尘体”,“一切理事,以心为本。”由此可见,心是一切之根本,而一心具有统合万法的意义,故延寿在阐述其禅教一致的观点也就自然离不开其“一心”思想。《宗镜录》云:“若依教是华严,即示一心广大之文。若依宗即达磨,直显众生心性之旨。”故有学者指出,“‘心’是永明延寿佛教思想的根本理念和核心主题,是他阐明禅教一致说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石。”可见,无论是教门还是宗门均不离开一心,且禅宗的心地法门与教门的宗旨是一致的,这又进一步说明了禅教的一致性。

延寿倡导“禅教一致”,不仅是对宗密以来禅教思想的总结,而且也从他开始则彻底地解决了“禅教”是否一致的关系争论,而使“禅教一致”成为佛教界的共识性观点。换言之,如果说延寿之前还存在禅教关系问题之争论的话,那么经过延寿的努力与阐发,“禅教一致”已成为佛教界的共同认识和思想主流。佛教界对禅教一致达成共识的历史重任则是由永明延寿禅师来实现的。故有学者指出:“关于禅教一致的思想,特别是贯彻贤首的理事圆融的思想,中经延寿的努力阐扬,已为他宗所接受”,禅教一致“经过延寿等人的大力弘扬,终于在北宋以后逐渐成为禅学的主流”。

整体而言,文益、德韶和延寿三代祖师均对法眼宗的禅学思想有所贡献,他们倡导的“禅教一致”思想对法眼宗一派的思想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禅教一致”思想亦对禅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多数的法眼门徒都继承了这一思想理论。如德韶的法嗣志逢大师云:“夫教意、祖意同一方便,终无别理。彼若明得,此亦昭然。”亦主张教禅一致。从宗密到文益再到德韶,他们的“禅教一致”思想的侧重点主要是在表达禅与教是一致的观点,即在于说明禅不离教、禅即是教。而之后作为文益的再传弟子的延寿,不仅提倡“禅教一致”继续贯彻禅不离教、禅即是教的思想观点,而且主张“禅净合流”,将“禅教一致”具体落实为“禅净一致”或“禅净合流”,是对自宗密以来“禅教一致”思想的发展与推进。

二、禅净合流

所谓“禅净合流”,是指禅宗有意识地引入净土宗的某些信仰与实践形式,或是吸取净土宗的思想元素来丰富和发展禅宗的理论与实践,从而指引众生实现成佛之目的。从一定意义上说,禅净合流是禅教一致思想发展的继续,并适应了佛教发展的历史潮流,所谓“佛教历史潮流把禅宗与净土宗推向合流,禅教一致重点落实为禅净一致”。延寿不仅继承了法眼宗的禅教一致思想,而且又提倡“禅净合流”,以至于将自宗密以来的“禅教一致”思想具体落实到了“禅净合流”上,从而产生了深远的宗教影响。

同类推荐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禅”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彻人的心性;“禅”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的心路。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自欺、自怨、自慢和自我枷锁,然后才能海阔天空地任意翱翔;禅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练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再粉碎自我。《一日一禅(超值金版)》所撷取的佛学故事,篇篇隽永,字字珠玑,每个故事就是一道顿悟的光芒,一汪沁心的泉水,一把理解现实人生的钥匙。以禅养性,以禅修身。旨在帮助你借助禅这面镜子,照亮自己的心境,借助禅这盏明灯,清净自己的心灵,明心见性,去掉自心的污染,以此和谐性情,舒适身心,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热门推荐
  • 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

    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

    制度与规章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保障,一个可以传承下去的企业,绝对少不了制度。无视或者经常破坏企业制定的制度和管理规则,就会被别有用心的员工、竞争对手、客户牵着鼻子走,企业就会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向心力。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个企业有了制度,就有了公平,就意味着效率。而效率,则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永葆生命力的良药。所以,做为管理者,要改变通常惯用的“人治”,用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通过正确的奖罚,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 重生弃后:贵女不可欺

    重生弃后:贵女不可欺

    相俯千金,一朝封后,世人皆羡。不想确被奸人陷害,惨死在朝堂上。意外重生,她苦恼了。别人重生,即使前世如白莲花般的女子,也会变成腹黑狠毒的邪恶女。斗奸人,铲小人,忙的不亦乐乎!可是她就是窝囊废!论手段,她不如前世那位王夫狠辣!论心机,她更差了十万八千里!论无情,她没有翻脸不认人的本事!这样的她,怎么去伸张正义,为前世的自已报仇恨!罢了,罢了,惹不起,自已还是躲得起。只要这世家人平安,她过上快意江湖的日子就好。奈何你想逍遥自在,总有那么一些人不给你机会。你想平平淡淡,他却对你纠纠缠缠!那姑奶奶就不客气的给自已杀出一条血路来。欺我辱我,百倍还之!你若找茬,我必睚眦必报!从此后,她要掌控自己的命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社会卷(文摘小说精品)

    社会卷(文摘小说精品)

    这是读者俱乐部主编的一套书籍,里面包含青春、情感、家庭、校园、情境、师生、社会、父母、智慧等诸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阐释了它们的意义,是一本伴随人生的书籍,也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系。
  • 等待,在最好的年华

    等待,在最好的年华

    若得深情人,情何必知所起?你身上流着那个男人薄情的血,天生要被所有人疏离。不去纽约,死也不去。两句诅咒毁了两个人的童年,当尘封廿年的往事重现,原来有些不是理由的理由如此不可抗拒。亲情友情爱情,看似拥有的一瞬却已经预示着失去。两座城市,一场爱情;两个家庭,一段过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错吻成婚:金主狂爱999天

    错吻成婚:金主狂爱999天

    睡梦中,某人欺身而来,对她上下其手,亲亲揉揉。她惊醒,从枕头下拿出结婚协议:“沈先生,我们有协议,只结婚,不爱爱。”某人笑得狡黠,接过结婚协议瞥一眼,“结婚协议:只结婚,还爱爱!”她反抗挣扎,“你无赖,明明不是这样的!”某人坏笑,“光说不练假把式。”为辩真假,他亲力亲为用行动表示。事后,她才明白,协议神马是困不住腹黑狼的狼爪。而他,则用自己的方式,对她施以此生无尽的霸宠。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短线猎手

    短线猎手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上篇是短线投资入门的基础篇,主要是帮助新手快速上路;中篇是技术篇,主要对短线炒作时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和分析;下篇是策略篇,主要对短线的炒作技巧进行全面剖析,主要包括短线跟庄技巧、黑马捕捉技巧、风险控制方法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操性。炒股是一门心态与技巧相结合的艺术,因此,本书还将技术分析和心理分析融为了一体,希望帮助广大投资者在掌握正确的单兵作战技能的基础上,达到长期稳定赢利的境界。
  • 一骗三生

    一骗三生

    为了寻找失去的记忆,我不得不四处游历。幸运的是,有人陪我一起走,他说他叫勾刑。不幸的是,我们所到之处,死伤无数。那些含恨而终的人嘴里,都念叨着一个女人的名字:胭脂。于是,我们便踏上寻找“胭脂”的道路,直到有人告诉我,我就是胭脂……
  • 豆蔻小皇后

    豆蔻小皇后

    她,是行走江湖,在刀口上舔血为生的国际间谍。杀人不眨眼,行事干脆利落。他,是风流绝色,集俊美冷酷于一身的少年皇帝。唯我独尊,雄霸天下,残暴嗜血。现代王牌女间谍,一朝穿越,变成十三岁的失宠小皇后。古代绝色残暴君,一瞬之间,却早被利爪扣住脉门。红帐之内,度暖春宵,绝色皇帝轻狂妖娆。“是你,杀了寡人珍爱的末妃?”“狗皇帝,放尊重点,否则我连你一起废,让你哭得很有节奏。”她是新一代的女性: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汽车,买得起洋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人生自古谁无死,早死晚死都得死。所以,她不怕死。行走江湖总是踏雪无痕,刀口舔血也都能全身而退。女人就一定要安分守已?笑话,一切各凭本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推荐我的文文:【第一庶女】【废后训夫】【殿下的囚宠】【豆蔻小皇后】【豪门契约妻】【冷情将军丑颜妻】强推朋友精彩女强文【魅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