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300000021

第21章 法眼宗的禅学思想内容(3)

延寿的“三界唯心”思想主要表现为对“一心”思想的阐释上。延寿的“三界唯心”尤其强调“一心”,如其《警世》对“一心”的阐释是引用经典而展开的,在一千余字的《警世》一文,延寿引用了《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楞严经》、《法华玄义》、《诸法无行经》、《大乘起信论》等经论,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其“一心”思想之要义,即所谓“完成了三界唯心的论证,确立了‘一心’的信念”,但是其“一心”思想体现出了华严思想偏好。关于三界唯心,延寿言:“世间逆顺,种种因缘,空受身心妄苦,皆为不知三界唯是一心”,“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种种诸法虽多,但是一心所作,于一圣道,立无量名”,“若了一心之旨,心外自然无法可陈,岂有欣戚关怀,是非干念?”,故在延寿看来,三界唯是一心之造作,若能了此一心,则能觉悟而获得解脱。所以,延寿认为“了心”则是成佛的关键,故他说:“谛了一心,无事不达,无理不通。该古括今,收无不尽”,又说:“若直了一心,菩提易办。如登车立届于遐方,似乘船坐至于千里”,“若能谛了自心,以此定慧相应,则能不动尘劳,便成正觉。”在延寿佛教视野之中的“一心”乃是万法的根本,故他云:“摄境归心真空观者,谓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心外更无一法可得,故曰归心。谓一切分别,但由自心。”又云:“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即是万法一心,一心万法”,“所谓一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则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这即说明了万法唯心,一心即万法的道理。由此可见,延寿的对“三界唯心”的认识和理解与文益、德韶对其认识和理解是一致的。不过,延寿的“三界唯心”的思想更为接近华严宗的思想,这也反映出延寿以禅宗心性论为中心,辅以华严思想而进行圆教和统合各派的思想立场。《华严》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当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宗密对华严所论“唯心”的解释是这样的,他说:“唯心者,唯清净心也,所以知者。次云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显然宗密所言此心是指本来之清净心,即真心,而且华严宗也将心、佛与众生视为同一,认为是三无差别的。在宗密看来,华严宗的“三界唯心”乃是唯是一心,即真心。法藏云:“谓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造。心外更无一法可得,故曰归心。”这即是说三界之法皆是一心所造,而离开心则没有一法可存在。华严宗认为宇宙、世间之事相无不是因缘和合的结果,而心是主观之因,尘是客观之缘(条件),心因尘缘相合则生成宇宙万,故法藏又云:“尘是心缘,心为尘因。因缘和合,幻相方生。由从缘生,必无自性。何以故?今尘不自缘,必待于心,心不自心,亦待于缘。由相待故,则无定属缘生,以无定属缘生,则名无生,非去缘生说无生也。”《华严》亦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当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可见,华严宗尤为强调的还是真心、真性,在华严宗人看来,真心、真性是根本,心识也不能离开真心、真性,故法藏云:“尘无自性,揽真成立,真既无边,尘亦随尔”,又云:“尘无自体,起必依真,真如既具恒沙众德,依真起用亦复万差。”可见,华严宗强调的是真心本体和依真起妄之说。故延寿以一心阐释万法,统合诸宗和言说三界唯心,也体现了华严的真心本体和依真起妄之思想。

不过,延寿还注重从理事关系、性相关系上言说“三界唯心”。他说:“理唯一心,事收万法。”这即是从理事相即来论证一心与万法的相即关系的。他在《观心玄枢》又说:“以性空之理,相虚之事,护成互夺,隐显同时,皆是一心开合之旨。合唯一性,开作万像。缘性无妨,体用自在,以一心真如之法,法尔随缘,随缘之法,法尔归性。”这即是说理事与一心是有联系的,理事之间隐显以及相即关系,是可以通过一心开合展现出来的,一心还具有心体与心用的一体两面性。延寿又注意从性相上言说一心思想,他说:“识相识性,皆不离心。心所心王但是识,是以心识二名,本唯一体,若性若相,若能若所,若内若外,若自若他,本末融通,悉皆是识。”他指出识性与识相是心识之二名,在本体上是一致的,相互能够融通,从而论证了性相不二的一心之特性。而且,延寿认为真心性相一如,在三世流转中也是不生不灭的,故其又说:“唯一真心,周遍法界。又此心不从前际生,不居中际住,不向后际灭。升降不动,性相一如,则从上禀受,以此真心为宗。”他所言的前际、中际、后际可理解为三世,意思是说真心在三世流转中永恒不变、性相一如、不生不灭。可见,延寿对三界唯心思想的认识是多视野的,故杨曾文先生也认为,延寿从性相、体用、本末等不同角度对三界唯心进行了说明。

此外,延寿的“三界唯心”还尤其强调心具灵知不昧的特性。虽然心为万法之本,但是本体之心又具有灵知之特性。故延寿云:“体具灵知。”又云:“心法本乎无住,无住心体,灵知不昧。”在延寿看来,灵知不昧是由无住心体中流出的真性灵知,而真性灵知与无念之知则为同义而异称。故延寿云:“真性灵知,湛然恒照,亦云无念之知。若有念而知,凡夫境界,故云知觉乃众生;若无念无知,二乘境界;若无念而知,诸佛境界。”这即是说若能于无念中而洞了灵知心,则可以悟道、成佛。延寿还指出,灵知心与道等一,他说:“一者,道也。……故知,道不可斯须废之,道即灵知心也。”在延寿看来,“真心以灵知寂照为心,不空无住为体,实相为相”,“非有而非空,故称卓绝;不出而不在,实谓通灵。”可见在延寿心学思想中,“真如灵觉”,是心体之显用,具有智慧观照之功能,故他云:“灵觉之真性,即是般若圣智也。”依延寿之见,灵知之“心”灵妙应用无穷,尽虚空、遍法界,是万法之本,万象之源。《观心玄枢》云:“此知是含生心体,心是名,知是体。如水是名,湿是体。此知非能所分别之知……虽无形无相,而灵知不昧。”《注心赋》也认为,此“知”是“一切众生心体,不同虚空,性自神解,亦不作意,任运而知”。可见,灵知具有形上之本体论意义。这也是延寿一心思想之特色。然而“灵知不昧”并非由延寿首次提出,唐代裴休与宗密皆有所言及。裴休云:“缘影决定,是空若清净真心,本无缘虑,灵知不昧,无住无依。”他认为灵知不昧乃清净真心,无住无依,非缘会而成。宗密亦云:

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由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嗔等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

而将“灵知”、即“空寂之知”视为“真性”,并认为它无念无形,不藉缘生,不因境起,所谓“无生无灭性空寂,本体光明智清净”。因此,延寿深受宗密思想之影响。按照其义来说,真如灵觉之心,具足心之体性,是心体本具的功能,而一旦与外缘和合则生起现象界之种种名相。但是,此真如灵觉之心,其性本现成,非由造作,不生不灭,所谓“性非造作”,“卓尔不群,湛然纯一”。这样一来,延寿的“三界唯心”之“心”又归结到了这一“灵知不昧心”上来了。可见,“三界唯心”所涉及的内容颇为复杂,含义十分广泛。

总体而言,法眼宗提倡“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有其思想上的渊源性,即与禅宗的“心性论”思想有极大的关联。故从上述的论述可以明显看出,法眼宗提倡“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方面继承了慧能禅宗的“心性论”思想,另一方面又吸纳了唯识宗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思想和华严宗的“三界唯心”思想。因此,法眼宗的“三界唯心”不仅有禅宗的思想精神,而且也有唯识、华严两宗的思想韵味,体现了佛教的真心本体和依真起妄之说,突显了心识生万法和转识成智的佛法义理。故一定意义上说,“三界唯心”是明宗的依据,即佛以心为宗的进一步表征。总之,“三界唯心”是法眼宗的思想特色之一,它也表明了法眼一宗是以“心”为纲宗的思想理论立场。而且“三界唯心”以心为中心,既坚持了禅宗佛心宗立场,又成为沟通法眼宗与其他宗派的一理论基石。

二、一切现成

“若论佛法,一切现成”,是法眼宗最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观点之一。同时也是法眼宗最重要的思想内容。它是罗汉桂琛在开示文益禅师时的思想表达,体现了学人悟法之境界。桂琛以此句开示文益,而使文益获得了悟法契机。故有学者指出:“罗汉桂琛的‘若论佛法,一切现成’,有如春雷惊蛰,启悟了一代宗师。”由此,“一切现成”也就成了法眼宗言说佛法境界的标志性言说方式。

一切现成,又作一切见成,有法界现成之意。从此句蕴涵的佛法义理来看,与《华严经》之义理有紧密联系。《华严经》云:“于一切刹皆无所著,而能普现一切佛土,心如虚空无有所依,而能分别一切法界。”又云:“一切法界,一切佛土诸如来身超然出现。”即所谓佛土、法界“一切现成”。换言之,即是说佛法境界是自然而然的呈现,而无需用言语来作表白。《法眼益禅师赞》云:“一切现成了无顾伫,万象之中堂堂独露。一味平怀目前即是,才落思惟便落第二。”这首诗赞即表达了不落思维,当下即是的禅宗要旨,也反映了文益禅师悟法时理事融合为一的自然任运之真实情景。“一切现成”,实质就是参禅者生命个体的心性智慧之涌现,或内在清净性的自然流淌和真实显现,而非人为因素就可以安排或操纵之行为。它不假外求,乃是一种自然心绪、心性之灵动,即所谓是“法尔如然”的呈现,即是生命与佛法融合的境界呈现。故“一切现成”表明了世间万象、宇宙万法“它的存在意义,就是它本身的自己存在,不须我们去揣摩、造作”,“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存在”,是全理的展现,体现了理事圆融的精神,故有学者也指出,“万象本身就是全理的展现者”。所以,“一切现成”是本自具有,故也就无须他求,只需放下,一旦放下所有执著,则本心自然显现,如此才能洞悉“法尔如然”之真理。故有学者也认为,“真理就在万象之中,如实体证万象之如是如是本身存在,就能超越一切偏执,获得无上智慧”。罗汉桂琛的“若论佛法,一切现成”,就是要破除分别知见,表现出的即是“直截地把握万象,不落入本心、理体之歧路中”的心灵智慧,这犹如一道划过长空的慧光,也似一股流入心中的甘泉,是一种顿入佛法境界的心灵体悟。文益禅师正是沐浴在这“一切现成”的春风里而得到开悟并证验了自己生命的真实。因此,“一切现成”成为了文益禅师悟法之象征性符号,以至于它能成为法眼宗用以开示学人的重要思想与方法也就不难理解。故有学者指出,“‘一切见成’就成了法眼禅的特征”。而吕澂先生则直接将“现成”视为法眼宗的“宗眼”,尤见“一切现成”在法眼宗思想体系中的特殊意义。

法眼宗提出“一切现成”的思想,不仅与桂琛对“若论佛法,一切现成”的具体言说和文益因之而悟道有关,而且也反映了“一切现成”与玄沙师备的“法法恒然,性性如是”的思想有着学源上的渊源关系。师备曾云:“法法恒然,性性如是,切忌外觅。若具大信根,诸佛只是诸人自受用三昧,行住坐卧未曾不是。”意思是说法是亘古亘今的自由状态,心性是如如的呈现,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无需思量,不要向外求法,只要有具足信念,行走坐卧皆是禅,则能体悟到无处不是自在和解脱的境界,这的确是一种“一切现成”的境界。据载:

(玄沙)师上堂,示众云:你诸人还委得清净本然性相般若智海也未?若未委得,只如诸人相聚在此,还见面前青山么?若道见,且作么生见?若道不见,青山作么生说不见,还会么?诸上座,只是你诸人清净本然性相般若智海具足见闻。若会,也只如然。若不会,也只如然。久立,珍重。

这即是说清净本然性相般若智海如同青山一样自然,无处不是、无处不在,所谓“法法恒然,性性如是”,即是“名相无体,道本如如,法尔天真”的自由显现,且这一论见也是慧能大师“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言说的翻版。有学者也指出,“玄沙师备‘法法恒然、性性如是’的观念,也就是罗汉桂琛对法眼文益说‘若论佛法,一切现成’的旨意”。可见,法眼宗的思想与玄沙师备的思想有紧密的联系,禅史上对清凉文益禅师一派在金陵传播禅法的兴盛局面有“玄沙正宗,中兴于江表”的称誉,也足以表明文益与玄沙禅法思想的密切关系。

由于德韶师承清凉文益与罗汉桂琛,故其思想自然要受到二人思想之直接或间接影响。德韶有一诗偈云:“通玄峰定,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其中“心外无法,满目青山”一句所表达的即是“一切现成”的思想,这即是满目之青山即是佛法境界自然而然的真实呈现,也是“事即理”的真实显现,与“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所表现出的自然任运境界也是一致的。文益曾对德韶的这首诗偈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此偈“可起吾宗”,这也充分表明文益对门人的印可之标准也即是“一切现成”。不过,德韶在继承法眼宗“一切现成”这一思想传统的基础之上又对它有了新的发展,他提出了“佛法现成,一切具足”、“一切有为世界悉皆明现”和“法尔如然”的思想观点,是对“一切现成”思想的进一步展开。这既是徳韶禅师对桂琛、文益诠释佛义中的照着说,也是他对佛理自己领悟的接着说。在德韶看来,“佛法现成”还远远不够,佛法自然显现不仅能够显露出自身的本来面目,而且还要包含宇宙、世间之万象,涵盖一切,遍周法界,具足一切,所谓“良由法界无边,心亦无际,无事不彰,无言不显”,“无刹不彰,无尘不现”。德韶禅师又进一步阐释“佛法现成,一切具足”的佛法思想云:

佛法现成,一切具足。岂不见道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若如是也,且谁欠谁剩,谁是谁非,谁是会者,谁是不会者?所以道东去亦是上座,西去亦是上座,南去亦是上座,北去亦是上座,因甚么得成东西南北?若会得,自然见闻觉知路绝,一切诸法现前。何故如此,为法身无相,触目皆形,般若无知,对缘而照,一时彻底会取好。

同类推荐
  •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心与禅

    心与禅

    《心与禅》是弘一法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要义。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女作家谭天,在沉寂几年后,集自己数年的修学和写《宽霖法师传》《能海上师传》的经验,发力在《持一句佛号?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中,用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四川乐至报国寺主持、四川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93岁高僧昌臻老法师一生修行的展示,告诉我们:切勿外求,回照自心,去掉执着,学会放下,完善人格,烦恼自解,为我们呈现了一条回归心灵家园的路。同时明示我们,在浮躁的当今,回归心灵家园的重要!在不安的2012年,为我们带来一抹清凉。
热门推荐
  • 末端弃妇

    末端弃妇

    ★★★★★★★★★★★★★★★★★★推荐小丫的新文:绝情总裁的复仇妻★★★★结婚三周年纪念日,★★★★她被自己的老公蒙着眼睛带上了山顶。★★★★“老公,你今天又要玩什么浪漫?”★★★★他一向都是浪漫高手,★★★★结婚三年以来,无论什么节日,她都过得无比的开心。★★★★“宝贝,今天我们来一个终极浪漫。”★★★★他在她耳边轻语,邪佞阴森一笑,随即解开她眼睛上的布条。★★★★“啊!”★★★★她触到下面的万丈深渊,瘫坐在地上。★★★★“林小雅,从我们开始到现在,我没有一分钟爱过你!★★★★跟你新婚时的第一次,是为了得到你们林家的信任;★★★★跟你的第二次,是为了让你交出保险柜的钥匙;★★★★跟你的第三次,也就是昨晚,是给你举行的告别仪式!”★★★★他面目狰狞的说道。★★★★她周身冰冷,僵在原地,“你说什么?”★★★★“你还跟她废什么话!”★★★★身后一声娇喝,一张熟悉的面孔映出眼底。★★★★“那,竟是她.....”★★★★“啊——”★★★★她死死攀住他的脚,身体悬在半空。★★★★他冷凛一笑,躬下身将她和鞋子一并扯开,★★★★身后传来她凄厉的呼喊,渐渐消失不见。★★★★他拥着她相视一笑,★★★★“可以开始新生活了。”★★★★一年以后,,一个‘反小三会所’在城市的角落悄然而至。★★★★随着知名度的扩大,这里的客人越来越多,★★★★这里,慢慢云集了众多社会顶尖的人。★★★★所有人都想要知道这会所的老板是谁,★★★★可是却从来没有人得以见过,这会所因此而神秘。★★★★★★★★★★★★生日宴会上,老公送给她一个精美包装的礼物。“打开看看~”他扯起一抹迷人的微笑。小末笑着打开那个盒子时,惊呆了,不是项链,是一封折得整整齐齐的信,情书?“老公,你给我写的情书哦~”严奕没有表情,俊眸发出寒光,冷冷盯着她,一言不发。欢快的打开那张纸,四个大字映入小末的眼帘,在瞳孔内渐渐放大开来。离婚协议!“不,老公,这不是真的,你在跟我开玩笑,对不对?”泪水夺眶而出。“三天内不签字,我让你生不如死!”他甩下这句话转身离去。她拒绝了一千万的分手费,换回了生下宝宝的权利。“孩子生下来不准他叫我爹地,你自己酿的苦果自己尝!”她拖着单薄的背影离去,后面传来他恶狠狠的声音。推荐襄儿的文:我的古代小夫侍
  • 无心之剑

    无心之剑

    溪桥柳下不经意的一瞥,倾国倾城,可是任世间路千条万条,终没有一条能与你同行!搅起江湖的血雨腥风,只为再见你一面,可是我爱的究竟是你,还是他?重入江湖只为以牙还牙,可是那铭心刻骨的一眼,我真的能忘记?
  • 百乐门杀人事件

    百乐门杀人事件

    大上海当红歌星横死尹府!谁能知这富丽的尹府竟是个杀人之地。为了妹妹的离奇死亡,她重回旧地。却发现那个杀人者竟和她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那被深藏的秘密,也重见天日。是爱,是恨,她躲不了,逃不掉。
  • 弑仙

    弑仙

    神秘的巨鼎,竟内含惊世功法!幸运的小子,天生孕育天地之根,意外获得神鼎传承,从此踏上成仙之路!激烈争夺,成昆仑外事弟子,潜入湖泊获五行之力,狂刀傲剑挑战极品神力!修仙路,登天而行,不是仙,却能弑仙!
  • 藏地密码2

    藏地密码2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极限爱好者的探险经典。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0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总裁绝宠绝色佳人

    总裁绝宠绝色佳人

    “改到明天,直到遇见她,如春水映梨花,并把今天所有的行程取消,一眼万年,从此为她痴,我今天就不回公司了”某可怜的助理嘴角抽了抽,入了心,着了魔,肯定和夏小姐有关的事情,转身迅速的往尹斯的院长办公室走去,忠犬类的男人什么的真是伤不起啊……卓梓浩;那一眼,唯美的怦然心动,砰的一下推开院长室的门铁青着脸道,就成了我这辈子求而不得的梦。闻人御玄:我的温柔只属于你,她叫夏沐是n城里面一个隐藏天才光芒的普通人,“你们怎么照顾人的,人呢,她才刚刚被车撞,还没有过两个小时人就不见了,不是让你好好照顾她吗,你是怎么照顾的?”凌厉的眼神射向在身边的尹斯身上,若是眼神能够杀人,她是那个z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天才作家三月,她是那个z国国宝级的天才画家生如三月,只是很少人知道她们同一个人,若是眼神能够杀人,尹斯想他的身躯已经被射穿了,是n城第一大财团闻人集团的现任总关于他:他叫闻人御玄,这辈子,不过还是迅速的反应了过来,商界传闻他是个gay,不会结婚,我对所有的女人冷漠,每每都幸福的想掉泪,,然后把所有的温柔都收藏,这个世界女人在他看来都是虚伪做作而又势力的,直到遇见你,为她狂,他的秘书和助理都是男的,他讨厌接触女人,你才见了人家第一眼是不是担心的有点过头了,不是最讨厌女人的吗,你这是要闹哪样啊,,,“……”第二场第一场“什么,关于他们:她以为这辈子她都不会谈恋爱,该死的南无疆,爱情对她来说就是个毫无关系的字眼,她会这么一直一个人生活下去,他怎么会来n城,只是后来遇见了他,从此为她苍白的生命里画上了浓重绚烂的一笔,好好的给我盯着,,,我马上就到”某人迅速转身,,往外走.当他急匆匆赶回病房的时候,发现房间空无一人,瞬间脸色黑如锅底,然后只为给你更多。他以为他这辈子一定不会爱上一个女人,会不开了?所有人都在等着呢……”梁绍辰跟着后面喊穆谨然:你之于我,是我一辈子最痛苦也最幸福的事,这个世界任何人都比我幸运.“我给她检查过了,没有什么大碍,就是受了点惊吓才会晕倒,醒来就没什么事了,我劝了好久,她还是坚持要出院,……我也拦不住.”尹斯顿时被这突然其来的怒吼吼懵了头,看着某人凌厉的眼神,裁,是z国最具价值的神秘单身汉,南无疆:傻丫头,你的幸福比什么都重要.“赶紧查清楚有关她的所有,三天之内就要”接着对身边的助理下了一道急令.
  • 谁说农妇没有春天

    谁说农妇没有春天

    重生,落入一贫穷小山村,她认了!重生,成为这山村最贫穷一家的农妇,她也认了!重生,二十岁居然有五岁的孩子和一个丈夫,她更认了!但是--为什么她不是村花,算不上清秀,反而五大三粗!为什么她的丈夫没有大男子主义反而一副小受样!不行,她要改变!重生嘛,就是重新生活,什么豪门公子,什么小侯爷,什么杀手组织!且看现代刚毕业大学生,如何缔结自己农夫山泉有点田的古代悠闲生活!【注】本文是温馨种田文,细水流长,算是随心之作。亲若喜欢,欢迎收藏支持!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极品农妇惹桃花》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重生复仇:异能废嫡女

    重生复仇:异能废嫡女

    上一世,她是南宫将军府的废物嫡女,为庶母庶妹所迫害,被打入天牢,与鼠蛇蚁虫为伍,最后被庶妹一箭穿心而死。这一世,她因恨重生,身上还带着不为人知的异能,她誓要将那些害过她的人都千刀万剐,下斩庶母庶妹,上将太子拉下马。南宫凰:“我欠你一条命,你有什么要求?”拓跋战睿:“我只想宠你、纵你一世!”
  •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以风趣的语言将世界历史分为:上古部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中古部分:封建社会与基督教的千年两部分。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