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000000012

第12章 战争与和平的结果:死亡(2)

这篇诔辞,表达了中国士人“兵乃不祥凶器”的观念,于抒发悲天悯人情怀中,蕴涵着强烈的道德批判。这是中国主流文化对战争的基本态度。

欧亚间的战争,就是东西方文明的撞击。而一种文明的扩张,往往也必须由死亡开道。

西方世界一直流传着一个神话,那就是他们的历史所拥有的亚历山大大帝——他想要做的和他已经做过的事情,都是神才有力量去想和去做的。对于古代希腊来说,亚历山大,是他们的英雄;对于东方的埃及、波斯和印度来说,亚历山大却使他们感受到耻辱。

公元前336年,位于希腊半岛最北端的马其顿腓力二世遇刺身亡。年仅20岁的亚历山大继任为国王。此时的希腊,颇类华夏的春秋战国。马其顿志在夺取全希腊的控制权,在腓力二世占领色雷斯海岸后,已将兵锋直指希腊各城邦。威逼利诱之下,终于在公元前337年召开了科林斯大希腊会议,确立了马其顿的盟主地位,并决定由马其顿领导希腊对波斯开战。亚历山大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匆匆接任统帅的。他必须成为希腊各邦心悦诚服的领袖;他必须转移反对派反马其顿的视线,特别是转移雅典人的注意力。他似乎只有一个选择——东征。

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率三万步兵和五千骑兵,开始了对波斯帝国的远征。也许神特别眷顾这位年轻英俊的国王,给予了他一个极好的出战时机——波斯帝国其时正为争夺王位的内乱所苦;帝国西部的小亚细亚、腓尼基、埃及各地宁可依附希腊以伺机独立,而不愿继续被波斯压迫。

亚历山大以180艘舰船进入小亚细亚,傲慢的波斯人对此完全不当回事,等到他们清醒过来并派出300艘舰船前往狙击时,亚历山大已经登陆了。本来波斯人应该考虑到:亚历山大显然需要就地解决军队给养,那他必定急于开战,以求速战速决;而波斯的正确做法就该是拒不出战,以拖垮这支由海上长途而来的疲惫之师。但波斯将军却在邀宠心理支配下积极应战,而且把他们精锐的骑兵布置在格拉尼库河陡峭的河岸上!两军遭遇之后,亚历山大身先士卒,比他的士兵更像战士,很快便将敌军逼进了河中,首战告捷。

其后,他迅速以外交笼络手段,使小亚细亚各城市纷纷倒戈,不战而降,其中包括萨迪斯、以弗所这样重要的城市。

公元前333年秋,亚历山大挥师进抵叙利亚。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Darius,?~前330)率军数十万迎击,这是亚历山大第一次与大流士在战场相遇。两军在伊苏展开会战。皇帝气派很大,在他率领的几十万人中,非战斗人员占了大部分,据巴比伦的一份官方文件,每名波斯骑兵,可带12名仆人随军。后来在大马士革俘获的波斯随军宫廷人员中,光皇帝的厨子就有319名!这一次的战场对作战仍然极为不利:一边是大海,一边是山岭。波斯精锐骑兵无用武之地。在波斯败局已定的时刻,大流士仓皇逃走,丢下了各种象征权力的标志:王袍、弓和战车;最重要的是,大流士居然丢弃了他的母后西西冈比斯(Sisygambis)、皇后斯塔泰拉(Stateira)及他的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在西西冈比斯率领被俘的所有眷属,匍匐在征服者亚历山大脚下听候发落的时候,这位欧洲的年轻君主吩咐说:“今后给我写信,要把我当做亚洲之王,不准用对等的口气!”——难道这就是对敌人的处置?是的。亚历山大以礼貌来对待敌人的家属,为后来的欧洲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但是亚历山大高傲地拒绝了西西冈比斯和解的请求,这表明战争并未结束。史学家狄奥多罗斯(Diodorus,前90~前21)写道:“他的蔑视使她惶恐不安,她又向亚历山大拜倒下去。但是亚历山大说:‘不用担心,母后,他也是亚历山大。’他叫这位老太太‘母后’,证明他懂得善待这些女人。”事实上,在以后的戎马生涯中,亚历山大一直把西西冈比斯带在身边,就像对自己的母亲那样伺候着。就高尚品德和博大胸怀而论,历史上确实没有哪位领袖人物能及得上亚历山大。史学家普鲁塔克(Ploutarchos,46~120)曾记述过另一件亚历山大善待妇女的事——

底比斯城蒙受了无数可怕的灾难,提莫克瑞娅的财产遭色雷斯士兵洗劫一空,就是一桩惨事。提莫克瑞娅是位以美德著称的女人,但是色雷斯人的头目用暴力玷污了她,还问她把金银财宝藏在什么地方。她把他独自带到花园里,指着一口井说,里面有她存放的珍贵财富。当这个色雷斯人俯向井口时,提莫克瑞娅把他推入井中,又扔进一大堆石头砸死了他。其他色雷斯人把她绑起来,带到亚历山大面前。亚历山大从她的神情举止上,立刻看出她是个高贵勇敢的女人:她跟着那些带领她的人,镇静自若,毫不畏惧。国王问她是什么人,她说:“我是泰阿瑞奈斯的妹妹,他曾为了希腊的自由和腓力打仗,在喀罗尼亚指挥战斗的时候阵亡了。”亚历山大钦佩她的回答和勇气,下令放她带孩子们离开。

被亚历山大放走的这位提莫克瑞娅,其兄是跟他父亲在阵前较量过的,而色雷斯人却是马其顿军中的主力!正是这份高贵的宽容和理智,为亚历山大赢来了被征服领土的妥协,也为他的军队赢来了文明之师的荣誉。

公元前332年秋天,亚历山大进入埃及,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在孟菲斯他受到了埃及人的欢迎,同时他也祭祀了埃及的神。为了控制占领后的沿海地区,亚历山大在尼罗河三角洲建立了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的城市——亚历山大城,此后这座城市成为埃及的首都。

三年来,亚历山大的军队转战数千公里,所向披靡,但始终未能彻底打垮大流士。为此,两军都在紧张地备战。公元前331年春,亚历山大决定从埃及回师美索不达米亚,与大流士进行决战。为了这次战役,大流士调集了一切可能的兵力,其中包括著名的大夏骑兵、来自中亚草原的斯基泰人的装甲兵,以及200辆杀伤力极强的刀轮战车,总兵力据古代学者估计在50万~100万之间——研究者认为去掉水分,可能为20万步兵、4.5万骑兵。大流士将胜算寄托在他的刀轮战车上,为此他选择尼尼微附近的高加米拉这块便于奔驰的平原,并将战场加以整理,以便战车发挥作用。这种战车“车轭两边的辕木后面,都有带铁尖头的长枪伸出来,并有三把刀指向车外。车轮的辐条之间也有一些枪尖,还有勾刀装在轮箍上,能把马匹在路上遇到的障碍全都砍倒。”

10月1日,两军在高加米拉开战。亚历山大命令马其顿军避开刀轮战车锋芒,弓箭手集中射击刀轮战车的驭车兵,“马其顿人开始包围战车,把战车上的人打倒在地,他们大开杀戒,阵地上马匹和车夫四散;车夫无法驾驭发狂的牲口,它们拼命地晃着头,车轭掉了下来,甚至弄翻战车。马儿受了伤,拖着尸体狂奔,因惊恐万分而不敢停,直到精疲力竭才倒下……”“有一小队战车跑到最后几排的士兵中,砍杀所碰到的人,遍地是断肢残臂。士兵刚受伤时还不觉得疼痛,所以尽管缺臂少腿,精疲力竭,却未放下武器,直至倒地而死……”(昆图斯·库尔克)

经过长时间恶战,波斯军阵营开始动摇,大流士再度选择了逃跑。波斯的4000塔兰特(约100吨白银)珍宝及战略物资,全部落入马其顿人之手。

大流士逃窜之后,亚历山大没有追击,而是径直挺进波斯首都巴比伦。大流士的军事支柱之一马泽,在这里向亚历山大无条件地投降了。波斯人将他们的御库钥匙交给了年轻的马其顿征服者。颇有政治头脑的亚历山大,不仅向巴比伦诸神献祭,而且任用了波斯人马泽为总督,这样,就成功地安抚了战败国的上层人物,消除了他们的疑虑。之后,亚历山大没有在极其腐化的巴比伦享受一天安乐,即迅速东进,占领苏撒、帕赛波里斯,在那里掠取了12万塔兰特金银,将波斯旧都的辉煌建筑付之一炬。公元前330年,大流士在东逃途中,为巴克特利亚总督伯索斯所杀。亚历山大将他的遗体妥善运送到帕赛波里斯,按波斯人的传统进行了安葬;同时下令处死了参与谋杀大流士的凶手。此举使得亲大流士的波斯贵族,成批地归附了亚历山大。

数年征战,波斯和马其顿都遭受了沉重的损失。伊苏一战,双方共有10万士兵丧命;而高加米拉战役,留下了30万具尸体!此数尚不包括伤者。补充兵源的需要,使亚历山大开始了跟波斯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这时候,马其顿军中一度地产生了思乡的情愁,士兵们觉得差不多了,应该回家了。然而对于亚历山大来说,这只不过才刚刚起步——他的宏伟目标,乃是建立一个融合东方的崭新的大民族:他想合并欧亚两洲!

亚历山大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说,重新点燃了马其顿士兵的征服欲。公元前330年夏天,亚历山大率军东进中亚的大夏(今阿富汗一带),秋天到达了坎大哈(阿富汗南部城市),准备休整过冬。为此,马其顿人在这里建造了一座新城,被称为“阿拉科西亚的亚历山大城”。在东进的途中,亚历山大摧毁过不少城市,但是他建造的城市却多于被破坏的城市,仅在阿富汗境内,就创建了“阿利亚的亚历山大城”、“高加索的亚历山大城”、“奥克萨斯河的亚历山大城”、“埃沙特的亚历山大城”、“马尔吉亚的亚历山大城”等等城市……

第二年春天,亚历山大军穿过喀布尔地区,向北进发。他们翻过兴都库什山,遭遇了帕提亚、索格第安那、巴克特尔人的猛烈抵抗。在奥克萨斯河附近,索格第安那部落屡屡击败亚历山大,双方对峙达两年之久。恶劣的战争形势,迫使亚历山大采取了严酷手段:在锡尔河地区士兵们得到命令:杀死所有男人,妇女作为奴隶运回后方。经过十分激烈的战斗,亚历山大才得以渡过奥克萨斯河,经马拉坎达(在今阿塞拜疆)到了查克萨提河。

北上受阻之后,亚历山大决定南下印度,以征服印度河流域。行前,他必须解决的问题是,中亚被占领的大片土地需要加强控制;远征印度需要新增兵源。为了利用波斯人在中亚的潜在势力,同时从斯基泰人(今乌克兰人)、大夏人、粟特人中招募新兵,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带头跟波斯贵族联姻,迎娶了美丽的罗克珊(Roxane)公主,并鼓励他的士兵们娶亚洲老婆,跟当地人通婚。

亚历山大一再优抚波斯王族,也许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大流士一世曾于公元前6世纪末期入主印度半岛,成为犍陀罗(Grandhara,今巴基斯坦西北部)和信德(Sindu,印度河)的王;两个世纪之后,波斯人已风光不再,几个印度小王国瓜分了印度河上游的领土。此番南下,正可打出“恢复波斯主权”这张牌。

霸气十足的马其顿军一到达印度河流域,就强迫印度王公们提供战象,并强化训练战象战术。在尼赛过冬之后,亚历山大兵分两路,一路溯流而上,平定犍陀罗;另一路由他自己率领,前往喜马拉雅山下谷地,扫荡高山部落。据印度文献记载,那些高山部落听说亚历山大来了,都群情激昂,誓死抵抗“蛮族入侵”。但他们的战斗能力实在不能与亚历山大相抗衡,纷纷败北投降。在这场史称“高山之战”的战役结束后,这位希腊人派出来的军事统帅,第一次流露出他对和平的思恋:他命令从掳获的23万头牛之中,挑选出一批最漂亮健壮的——他想把它们运回希腊去耕地!

接着亚历山大顺流而下,强渡希达斯普河。在这里他遇到了真正的印度国王、印度半岛最勇敢威武的干城——波罗斯(Poros)。这位身高超过2.2米的巨人般的国王,根本不承认亚历山大的权力,也不到边境迎接;国王为对手准备的是一场战争。

狄奥多罗斯说,战斗开始后,“波罗斯把40头战象集中在自己周围,然后发动象群冲向敌人……士兵被象鼻卷起,抛到空中,死状凄惨;许多人遭象牙穿透,遍体鳞伤,甚至断送性命。”面对波罗斯列在前线的300辆战车和200头战象,亚历山大率投枪和弓箭队集中攻击战象驭手,许多马其顿士兵死于战象脚下。由于战斗场面极其混乱,印度战车陷入泥泞中失去作用。据阿里安(F. Arrianus,95~175)记载,“印度步兵死近两万人,骑兵约三千,战车全毁。波罗斯的两个儿子战死。其他丧生的还有战象、驾驶战车的人、骑兵指挥官,以及波罗斯军队里的所有将军。”在最后关头,波罗斯骑在一头异常高大的战象背上,他已多处负伤,不得不向亚历山大投降。亚历山大对波罗斯极为钦佩,在这位魁梧挺拔的勇士面前,亚历山大问他想得到什么?波罗斯回答说:“把我当成国王!”亚历山大于是让波罗斯保住了他的王国,封他做了“已被征服的印度国王”,义务是向马其顿派出的总督腓力浦斯纳贡。安顿好了波罗斯之后,亚历山大又马不停蹄地继续东进希发西斯河……

但此时马其顿的士兵再也不愿向前了,尽管在一路的征服中,有许多人有机会留在被占领地当总督或地方长官。他们实在太想家了,想回祖国去;他们已经在外8年,征战里程达两万公里!经过一整天的考虑,亚历山大向他的士兵让步了:他只在乎他的士兵。

公元前325年年初,亚历山大率军抵达印度河三角洲首府帕塔拉(Pattala),在这里结集数月之后,沿阿曼湾和波斯湾,返回巴比伦尼亚。

亚历山大的东征,在整个世界史上留下了说不尽的话题。把东西方融为一个民族的理想,使他在治军时塑造出了一支威武之师,仁义之师;他造成了大面积的毁灭与死亡,也大面积地创建了城市与交通;他掠夺,但他从不把财富放在眼里,当波塞波利斯的皇家御库向他敞开,面对3000吨黄金和数不清的珍宝时,他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把它们投入到流通之中。他把优秀的希腊文化带向了东方,从东方带回了大量文化与科学的标本。在他的军中,有一支强大的学者队伍。他是亚里士多德谦恭的学生,从东方采集回来的学术资料他都交给了亚里士多德。但是当亚里士多德建议他在外征战中把俘虏当做动植物来对待时,他拒绝了。他没能将欧亚两洲合并,但他打通了两洲间的壁垒。一个在30岁就跑遍了半个世界的人,绝对不可能是个腐化懒惰或卑鄙庸俗的人。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在巴比伦因疟疾病逝,死时年仅32岁……

亚历山大的东征,是为“征服”这个词注入文明成分的战争。十多个世纪之后,蒙古人西征。他们又为世界带来些什么呢?

与地中海的蔚蓝色文明正好相反,这里将要述及的,是从干燥的黄土高原,由东向西席卷而来的“黄色文化”——欧洲人称其为“黄祸”——不管人们是否愿意,高原上的骑马民族曾以武力统治了大半个世界。它可能把人类的文明向后拉动过,但是它仍然是一种文化形态。

同类推荐
  • 庄子白话全译

    庄子白话全译

    ,使《庄子》更加清晰易懂。译文字斟句酌。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庄子的思想,本书的导读是对《庄子》各篇思想的总结和梳理,让读者对庄子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其间的精妙故事,不仅保证准确无误,还力图还原庄子汪洋恣肆的语言特色,为人处世上或许于读者会有感悟和帮助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沉思录

    沉思录

    本书由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热门推荐
  • 日光倾城

    日光倾城

    我做过最勇敢的事,就是爱你。——献给天下每一位有幸遇见爱情的女孩:越勇敢,越幸福!!你笑了,所以我爱了。你皱眉了,所以我来了!乐观搞笑又古灵精怪的张笑影打着志向远大的幌子顶着父母的唠叨虚度光阴,外貌酷似男人的她一大把年纪连个男朋友都没有,当上帝终于赐给她一个男人的时候她却给了他一个过肩摔,性情凉薄的他讥讽她的性别擅自帮她点碗蛋炒饭,这个梁子结大了。当张笑影意外看到他的裸体时,眼前却出现两个他!这是一对孪生兄弟,性格迥异又水火不容的孪生兄弟——纪言和纪深。强大的张笑影做梦也没想到他们将成为自己生命的劫。
  • 溺爱逆天邪凤

    溺爱逆天邪凤

    她本应是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天家公主,只是后宫争斗自来无情,公主自然比不得皇子,所以她是注定被遗弃的那一个:
  • 沦落风尘的公主:倾国倾城

    沦落风尘的公主:倾国倾城

    一千年前的雪和一千年后的雪没有两样。一千年前的人却和一千年后的人大不相同。一千年前的她是皇宫内那个温婉如玉的女子,一千年前的他是笔端生花的画师。只是因了一次偶然的邂逅,这个女子便凝住在那画师的深情笔端……而这个女子也就此发誓——若有来世,请给我以轨迹,叫我寻到那位画师,给他以我的感激和回报……穿越千年之后,她能否找到那位她心目中念念不忘的人?……
  • 克隆赢家

    克隆赢家

    成功最快的方法,就是克隆已经证明有效的方法。要成功,快速成功,就一定要研究成功学,研究已经成功的实例。
  • 随身空间之莲耀末世

    随身空间之莲耀末世

    如果末世来临,丧尸横行,你会怎么办?惊慌失措???兴奋刺激???NONONO!淡定人生才是王道!林如夏上一次初遇末世,却悲催地死于"朋友"之手。蒙受上天眷顾,她幸运地重生回了最初,并得到了一个神奇的上古修真空间——莲斋。这一次,她下定决心要重新改写自己的结局!圣母神马的,都去死吧!莲斋在手,末世不愁!
  • 榆树保卫战

    榆树保卫战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冷酷相公现代妻

    冷酷相公现代妻

    姻缘宫内住着传说中的月老与他的小徒儿,一位白胡子白头发的老头躺在一张悬空的摇椅上半眯着深遂的眼睛,嘴里喃喃道:“徒儿,你要注意哦,千万别牵错线。”“师父你放心吧。”看着月老快睡着的样子,徒儿两眼放出贼光来。月老在摇椅上慢慢的进入了梦乡,而他那调皮的徒儿这时突然奇想,如果把这个长得胖乎乎的小脸的女娃与另一个时空的几个男子用红线牵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想罢便行动起来,牵完后,看着自己的杰作,期待着人间将会发生的一切……要知道天上一天,人间十年。月老打盹之际人间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呢?她没钱没文化,但是可爱活泼,调皮搞怪。他文武全才,长相帅气,冷酷无情。她一个21世纪的新新人类,思想开放。他一个满脑子的封建思想,男尊女卑的一个迂腐古人。看她怎么改变他--------走过路过的读者们,请动动你们的纤纤玉手点击一下收藏,曦儿在此谢过!
  • 我为伊人狂

    我为伊人狂

    以大型百货商场为背景,讲述男主从学生时代的纯洁初恋,到进入职场的勾心斗角,十几年间经历了感情的跌宕起伏,事业的峰回路转……
  • 小小龙女很倾城

    小小龙女很倾城

    她叫龙浅歌,是神龙族最小的公主,排行老九,却打出娘胎便怕水,在其即将成年时被龙族所弃,流落凡间;他叫凌破晓,是人族首领,保卫人间和平,却碰上胆小的她,命中注定二人恩怨纠缠;他叫裂宇,是狼族尊主,野心勃勃,势欲统领人间,偏偏计划每次都被龙浅歌破坏,可他偏偏倾心于她。
  • 农村大学生奋斗记:漂泊的城市

    农村大学生奋斗记:漂泊的城市

    程文志、朱宝达、罗雪洁、唐旭、曾美格是五个刚从大学校门步入社会、怀惴各色梦想的热血青年;他们全都来自农村,渴望能够留在大都会中京市有一番作为,但每个人却画出了不同的人生轨迹。程文志想当作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先后做过化工厂工人、勤杂工,经过努力成了省报的一名记者;最后,他又奔向了北京。朱宝达不安心当副厅长的舅舅给他安排的市人事局的工作,一心想着开公司做买卖;历经几近破产的失败后,他东山再起,如愿以偿,成了年轻的富豪。罗雪洁和唐旭是高中同学,上大学时起两个人就开始了同居生活。在经过一场惨痛的生意失败后,唐旭竟然干出了携款外逃的傻事,落得个锒铛入狱的可悲下场。青春貌美、性格倔强固执的曾美格不愿回家乡小城工作,为此和恋爱四年的男友赌气分手。她被公司老板设计占有后,用腹中孩子逼迫老板离婚,最后却成了一个在火车站广场流浪的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