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000000012

第12章 战争与和平的结果:死亡(2)

这篇诔辞,表达了中国士人“兵乃不祥凶器”的观念,于抒发悲天悯人情怀中,蕴涵着强烈的道德批判。这是中国主流文化对战争的基本态度。

欧亚间的战争,就是东西方文明的撞击。而一种文明的扩张,往往也必须由死亡开道。

西方世界一直流传着一个神话,那就是他们的历史所拥有的亚历山大大帝——他想要做的和他已经做过的事情,都是神才有力量去想和去做的。对于古代希腊来说,亚历山大,是他们的英雄;对于东方的埃及、波斯和印度来说,亚历山大却使他们感受到耻辱。

公元前336年,位于希腊半岛最北端的马其顿腓力二世遇刺身亡。年仅20岁的亚历山大继任为国王。此时的希腊,颇类华夏的春秋战国。马其顿志在夺取全希腊的控制权,在腓力二世占领色雷斯海岸后,已将兵锋直指希腊各城邦。威逼利诱之下,终于在公元前337年召开了科林斯大希腊会议,确立了马其顿的盟主地位,并决定由马其顿领导希腊对波斯开战。亚历山大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匆匆接任统帅的。他必须成为希腊各邦心悦诚服的领袖;他必须转移反对派反马其顿的视线,特别是转移雅典人的注意力。他似乎只有一个选择——东征。

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率三万步兵和五千骑兵,开始了对波斯帝国的远征。也许神特别眷顾这位年轻英俊的国王,给予了他一个极好的出战时机——波斯帝国其时正为争夺王位的内乱所苦;帝国西部的小亚细亚、腓尼基、埃及各地宁可依附希腊以伺机独立,而不愿继续被波斯压迫。

亚历山大以180艘舰船进入小亚细亚,傲慢的波斯人对此完全不当回事,等到他们清醒过来并派出300艘舰船前往狙击时,亚历山大已经登陆了。本来波斯人应该考虑到:亚历山大显然需要就地解决军队给养,那他必定急于开战,以求速战速决;而波斯的正确做法就该是拒不出战,以拖垮这支由海上长途而来的疲惫之师。但波斯将军却在邀宠心理支配下积极应战,而且把他们精锐的骑兵布置在格拉尼库河陡峭的河岸上!两军遭遇之后,亚历山大身先士卒,比他的士兵更像战士,很快便将敌军逼进了河中,首战告捷。

其后,他迅速以外交笼络手段,使小亚细亚各城市纷纷倒戈,不战而降,其中包括萨迪斯、以弗所这样重要的城市。

公元前333年秋,亚历山大挥师进抵叙利亚。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Darius,?~前330)率军数十万迎击,这是亚历山大第一次与大流士在战场相遇。两军在伊苏展开会战。皇帝气派很大,在他率领的几十万人中,非战斗人员占了大部分,据巴比伦的一份官方文件,每名波斯骑兵,可带12名仆人随军。后来在大马士革俘获的波斯随军宫廷人员中,光皇帝的厨子就有319名!这一次的战场对作战仍然极为不利:一边是大海,一边是山岭。波斯精锐骑兵无用武之地。在波斯败局已定的时刻,大流士仓皇逃走,丢下了各种象征权力的标志:王袍、弓和战车;最重要的是,大流士居然丢弃了他的母后西西冈比斯(Sisygambis)、皇后斯塔泰拉(Stateira)及他的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在西西冈比斯率领被俘的所有眷属,匍匐在征服者亚历山大脚下听候发落的时候,这位欧洲的年轻君主吩咐说:“今后给我写信,要把我当做亚洲之王,不准用对等的口气!”——难道这就是对敌人的处置?是的。亚历山大以礼貌来对待敌人的家属,为后来的欧洲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但是亚历山大高傲地拒绝了西西冈比斯和解的请求,这表明战争并未结束。史学家狄奥多罗斯(Diodorus,前90~前21)写道:“他的蔑视使她惶恐不安,她又向亚历山大拜倒下去。但是亚历山大说:‘不用担心,母后,他也是亚历山大。’他叫这位老太太‘母后’,证明他懂得善待这些女人。”事实上,在以后的戎马生涯中,亚历山大一直把西西冈比斯带在身边,就像对自己的母亲那样伺候着。就高尚品德和博大胸怀而论,历史上确实没有哪位领袖人物能及得上亚历山大。史学家普鲁塔克(Ploutarchos,46~120)曾记述过另一件亚历山大善待妇女的事——

底比斯城蒙受了无数可怕的灾难,提莫克瑞娅的财产遭色雷斯士兵洗劫一空,就是一桩惨事。提莫克瑞娅是位以美德著称的女人,但是色雷斯人的头目用暴力玷污了她,还问她把金银财宝藏在什么地方。她把他独自带到花园里,指着一口井说,里面有她存放的珍贵财富。当这个色雷斯人俯向井口时,提莫克瑞娅把他推入井中,又扔进一大堆石头砸死了他。其他色雷斯人把她绑起来,带到亚历山大面前。亚历山大从她的神情举止上,立刻看出她是个高贵勇敢的女人:她跟着那些带领她的人,镇静自若,毫不畏惧。国王问她是什么人,她说:“我是泰阿瑞奈斯的妹妹,他曾为了希腊的自由和腓力打仗,在喀罗尼亚指挥战斗的时候阵亡了。”亚历山大钦佩她的回答和勇气,下令放她带孩子们离开。

被亚历山大放走的这位提莫克瑞娅,其兄是跟他父亲在阵前较量过的,而色雷斯人却是马其顿军中的主力!正是这份高贵的宽容和理智,为亚历山大赢来了被征服领土的妥协,也为他的军队赢来了文明之师的荣誉。

公元前332年秋天,亚历山大进入埃及,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在孟菲斯他受到了埃及人的欢迎,同时他也祭祀了埃及的神。为了控制占领后的沿海地区,亚历山大在尼罗河三角洲建立了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的城市——亚历山大城,此后这座城市成为埃及的首都。

三年来,亚历山大的军队转战数千公里,所向披靡,但始终未能彻底打垮大流士。为此,两军都在紧张地备战。公元前331年春,亚历山大决定从埃及回师美索不达米亚,与大流士进行决战。为了这次战役,大流士调集了一切可能的兵力,其中包括著名的大夏骑兵、来自中亚草原的斯基泰人的装甲兵,以及200辆杀伤力极强的刀轮战车,总兵力据古代学者估计在50万~100万之间——研究者认为去掉水分,可能为20万步兵、4.5万骑兵。大流士将胜算寄托在他的刀轮战车上,为此他选择尼尼微附近的高加米拉这块便于奔驰的平原,并将战场加以整理,以便战车发挥作用。这种战车“车轭两边的辕木后面,都有带铁尖头的长枪伸出来,并有三把刀指向车外。车轮的辐条之间也有一些枪尖,还有勾刀装在轮箍上,能把马匹在路上遇到的障碍全都砍倒。”

10月1日,两军在高加米拉开战。亚历山大命令马其顿军避开刀轮战车锋芒,弓箭手集中射击刀轮战车的驭车兵,“马其顿人开始包围战车,把战车上的人打倒在地,他们大开杀戒,阵地上马匹和车夫四散;车夫无法驾驭发狂的牲口,它们拼命地晃着头,车轭掉了下来,甚至弄翻战车。马儿受了伤,拖着尸体狂奔,因惊恐万分而不敢停,直到精疲力竭才倒下……”“有一小队战车跑到最后几排的士兵中,砍杀所碰到的人,遍地是断肢残臂。士兵刚受伤时还不觉得疼痛,所以尽管缺臂少腿,精疲力竭,却未放下武器,直至倒地而死……”(昆图斯·库尔克)

经过长时间恶战,波斯军阵营开始动摇,大流士再度选择了逃跑。波斯的4000塔兰特(约100吨白银)珍宝及战略物资,全部落入马其顿人之手。

大流士逃窜之后,亚历山大没有追击,而是径直挺进波斯首都巴比伦。大流士的军事支柱之一马泽,在这里向亚历山大无条件地投降了。波斯人将他们的御库钥匙交给了年轻的马其顿征服者。颇有政治头脑的亚历山大,不仅向巴比伦诸神献祭,而且任用了波斯人马泽为总督,这样,就成功地安抚了战败国的上层人物,消除了他们的疑虑。之后,亚历山大没有在极其腐化的巴比伦享受一天安乐,即迅速东进,占领苏撒、帕赛波里斯,在那里掠取了12万塔兰特金银,将波斯旧都的辉煌建筑付之一炬。公元前330年,大流士在东逃途中,为巴克特利亚总督伯索斯所杀。亚历山大将他的遗体妥善运送到帕赛波里斯,按波斯人的传统进行了安葬;同时下令处死了参与谋杀大流士的凶手。此举使得亲大流士的波斯贵族,成批地归附了亚历山大。

数年征战,波斯和马其顿都遭受了沉重的损失。伊苏一战,双方共有10万士兵丧命;而高加米拉战役,留下了30万具尸体!此数尚不包括伤者。补充兵源的需要,使亚历山大开始了跟波斯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这时候,马其顿军中一度地产生了思乡的情愁,士兵们觉得差不多了,应该回家了。然而对于亚历山大来说,这只不过才刚刚起步——他的宏伟目标,乃是建立一个融合东方的崭新的大民族:他想合并欧亚两洲!

亚历山大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说,重新点燃了马其顿士兵的征服欲。公元前330年夏天,亚历山大率军东进中亚的大夏(今阿富汗一带),秋天到达了坎大哈(阿富汗南部城市),准备休整过冬。为此,马其顿人在这里建造了一座新城,被称为“阿拉科西亚的亚历山大城”。在东进的途中,亚历山大摧毁过不少城市,但是他建造的城市却多于被破坏的城市,仅在阿富汗境内,就创建了“阿利亚的亚历山大城”、“高加索的亚历山大城”、“奥克萨斯河的亚历山大城”、“埃沙特的亚历山大城”、“马尔吉亚的亚历山大城”等等城市……

第二年春天,亚历山大军穿过喀布尔地区,向北进发。他们翻过兴都库什山,遭遇了帕提亚、索格第安那、巴克特尔人的猛烈抵抗。在奥克萨斯河附近,索格第安那部落屡屡击败亚历山大,双方对峙达两年之久。恶劣的战争形势,迫使亚历山大采取了严酷手段:在锡尔河地区士兵们得到命令:杀死所有男人,妇女作为奴隶运回后方。经过十分激烈的战斗,亚历山大才得以渡过奥克萨斯河,经马拉坎达(在今阿塞拜疆)到了查克萨提河。

北上受阻之后,亚历山大决定南下印度,以征服印度河流域。行前,他必须解决的问题是,中亚被占领的大片土地需要加强控制;远征印度需要新增兵源。为了利用波斯人在中亚的潜在势力,同时从斯基泰人(今乌克兰人)、大夏人、粟特人中招募新兵,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带头跟波斯贵族联姻,迎娶了美丽的罗克珊(Roxane)公主,并鼓励他的士兵们娶亚洲老婆,跟当地人通婚。

亚历山大一再优抚波斯王族,也许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大流士一世曾于公元前6世纪末期入主印度半岛,成为犍陀罗(Grandhara,今巴基斯坦西北部)和信德(Sindu,印度河)的王;两个世纪之后,波斯人已风光不再,几个印度小王国瓜分了印度河上游的领土。此番南下,正可打出“恢复波斯主权”这张牌。

霸气十足的马其顿军一到达印度河流域,就强迫印度王公们提供战象,并强化训练战象战术。在尼赛过冬之后,亚历山大兵分两路,一路溯流而上,平定犍陀罗;另一路由他自己率领,前往喜马拉雅山下谷地,扫荡高山部落。据印度文献记载,那些高山部落听说亚历山大来了,都群情激昂,誓死抵抗“蛮族入侵”。但他们的战斗能力实在不能与亚历山大相抗衡,纷纷败北投降。在这场史称“高山之战”的战役结束后,这位希腊人派出来的军事统帅,第一次流露出他对和平的思恋:他命令从掳获的23万头牛之中,挑选出一批最漂亮健壮的——他想把它们运回希腊去耕地!

接着亚历山大顺流而下,强渡希达斯普河。在这里他遇到了真正的印度国王、印度半岛最勇敢威武的干城——波罗斯(Poros)。这位身高超过2.2米的巨人般的国王,根本不承认亚历山大的权力,也不到边境迎接;国王为对手准备的是一场战争。

狄奥多罗斯说,战斗开始后,“波罗斯把40头战象集中在自己周围,然后发动象群冲向敌人……士兵被象鼻卷起,抛到空中,死状凄惨;许多人遭象牙穿透,遍体鳞伤,甚至断送性命。”面对波罗斯列在前线的300辆战车和200头战象,亚历山大率投枪和弓箭队集中攻击战象驭手,许多马其顿士兵死于战象脚下。由于战斗场面极其混乱,印度战车陷入泥泞中失去作用。据阿里安(F. Arrianus,95~175)记载,“印度步兵死近两万人,骑兵约三千,战车全毁。波罗斯的两个儿子战死。其他丧生的还有战象、驾驶战车的人、骑兵指挥官,以及波罗斯军队里的所有将军。”在最后关头,波罗斯骑在一头异常高大的战象背上,他已多处负伤,不得不向亚历山大投降。亚历山大对波罗斯极为钦佩,在这位魁梧挺拔的勇士面前,亚历山大问他想得到什么?波罗斯回答说:“把我当成国王!”亚历山大于是让波罗斯保住了他的王国,封他做了“已被征服的印度国王”,义务是向马其顿派出的总督腓力浦斯纳贡。安顿好了波罗斯之后,亚历山大又马不停蹄地继续东进希发西斯河……

但此时马其顿的士兵再也不愿向前了,尽管在一路的征服中,有许多人有机会留在被占领地当总督或地方长官。他们实在太想家了,想回祖国去;他们已经在外8年,征战里程达两万公里!经过一整天的考虑,亚历山大向他的士兵让步了:他只在乎他的士兵。

公元前325年年初,亚历山大率军抵达印度河三角洲首府帕塔拉(Pattala),在这里结集数月之后,沿阿曼湾和波斯湾,返回巴比伦尼亚。

亚历山大的东征,在整个世界史上留下了说不尽的话题。把东西方融为一个民族的理想,使他在治军时塑造出了一支威武之师,仁义之师;他造成了大面积的毁灭与死亡,也大面积地创建了城市与交通;他掠夺,但他从不把财富放在眼里,当波塞波利斯的皇家御库向他敞开,面对3000吨黄金和数不清的珍宝时,他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把它们投入到流通之中。他把优秀的希腊文化带向了东方,从东方带回了大量文化与科学的标本。在他的军中,有一支强大的学者队伍。他是亚里士多德谦恭的学生,从东方采集回来的学术资料他都交给了亚里士多德。但是当亚里士多德建议他在外征战中把俘虏当做动植物来对待时,他拒绝了。他没能将欧亚两洲合并,但他打通了两洲间的壁垒。一个在30岁就跑遍了半个世界的人,绝对不可能是个腐化懒惰或卑鄙庸俗的人。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在巴比伦因疟疾病逝,死时年仅32岁……

亚历山大的东征,是为“征服”这个词注入文明成分的战争。十多个世纪之后,蒙古人西征。他们又为世界带来些什么呢?

与地中海的蔚蓝色文明正好相反,这里将要述及的,是从干燥的黄土高原,由东向西席卷而来的“黄色文化”——欧洲人称其为“黄祸”——不管人们是否愿意,高原上的骑马民族曾以武力统治了大半个世界。它可能把人类的文明向后拉动过,但是它仍然是一种文化形态。

同类推荐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本书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求知格物、创立“心学”的经历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分析了心学中蕴涵的强大能量。比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能量。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王阳明的智慧中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
  • 北大哲学课

    北大哲学课

    历经沧桑的北大,以其“兼容并包”的风范,将古今中外百家思想融会贯通,同时以“思想自由”的理念培养出了一大批学者,他们对于人生有着独特的经验与智慧。本书汇聚中外哲学大师的思想精华,穿插北大人的生命体悟,不仅是一本哲学思想著作,也是一本指导现代人生活的著作。
  •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本书由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燃灯者》作者赵越胜先生亲自选编,精选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辅成先生的十三篇文章,并将其分成四个单元,勾勒出周辅成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道精神,也体现那一代学者的风骨和学识。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总裁的琉璃小新娘Ⅲ亲上加亲【完结】

    总裁的琉璃小新娘Ⅲ亲上加亲【完结】

    段熏独爱桃花,在桃花盛开之时墨玄在断壁残垣上将她带回了那为她准备了十年的家,在桃花落尽之时段熏入宫为后,只因为新皇墨夏以墨玄的命要挟。步步为营,处处心机,墨皇以墨玄性命要挟段熏入后宫,她要凤临天下。新婚之夜百般刁难得熏美人一句:仅仅狭路相逢而已。唐氏族长与墨夏以物易物,墨国皇后,成了他墨夏续命的筹码!族长一见倾心万般迁就,熏美人指尖茶色沧桑抹瞎自己的眼,亦不多言。昆仑国蛮夷男子视她为女神,用自己的半只臂膀换得熏美人的双眼安好,换得熏美人浅笑转身折桃花一枝和一句“这桃花真好看!”。墨玄看着段熏一路走来,步步准备,落棋声声震耳。她段熏以为墨玄给不了她要的自由,墨玄放手让她离去。墨玄只想带她策马狂奔逍遥天下。一如多年来,墨玄一直在段熏身后看着她。待时光再次静默,回头看年少轻狂,待光阴落尽,段熏才发现,她要的自由只有墨玄能给。既然如此,那么,趁着潋潋之时,夜还未央,我要与你策马狂奔看遍天下美景!
  • 刹那行年

    刹那行年

    秦锦秋遇见林嘉言,是她生命中一场最美丽的意外。林嘉言被寄养在小镇的奶奶家,秦锦秋和他青梅竹马地长大。少女初初有了懵懂情怀,他却突然离开了小镇,消失了音讯。
  • 家庭小茶方,小病烦恼一扫光

    家庭小茶方,小病烦恼一扫光

    本书定位为一本结构系统全面、内容丰富实用的饮茶养生全典。包括三个大块:从养生和养心两个方面介绍中国茶的健康养生功效。从历史的角度、中医的角度、现代科学的角度等不同层面介绍饮茶的各种好处。还介绍了其他一些茶饮养生的基础知识。介绍我们最常见的7大茶类,已经因为加工方法的不同,造成这7大茶类的养生功效各不相同,同时简单介绍一些这些茶的家庭冲泡方法、宜忌一些名茶的简单介绍。从九大体质、家庭常见健康问题、四季茶饮、不同人群、常见病等5个方面为读者提供最实用的茶饮偏方。
  • 那些给我勇气的句子(每天读一点英文)

    那些给我勇气的句子(每天读一点英文)

    这是一套与美国人同步阅读的中英双语丛书,该丛书由美国英语教师协会推荐,特点有三:内文篇目取自世界上最经典、最有影响的寓言故事,适于诵读,“实战提升”部分,包括单词注解、实用句型和智慧点津。
  • 爸爸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爸爸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爸爸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内容丰富,系枕边书“父母给孩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丛书”之一。全世界的孩子都在用不同的文字,阅读着书里这些流传百年的经典故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捣蛋江湖:师傅别跑!

    捣蛋江湖:师傅别跑!

    穿越古代,她就遇到了一个好看到人神共愤出门必须带面具的师傅,一个邪气外露的魔教教主,以及腹黑无比的小王爷!虽说一切不外乎就是见招拆招,但她真的扛不住啊!还有!师傅,你是我的!别想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