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川酒发展战略研讨会
百余名专家学者、厂长聚集长宁县竹海,研讨川酒发展战略,虽素不饮酒,却躬逢其盛,一抒己见。
万里醉飘香,
底味悠长,
更期川窖酿新芳。
争献锦囊①谋战略,
热气高扬。
酷暑栖幽篁②,
无意贪凉,
冥思灯下理提纲。
满座高朋皆善饮,
独我杯藏。
1986.7.25
题解
作者时任四川省轻工业厅副厅长,后兼任省食品协会副会长,白酒协会副会长。会后曾将发言写成论文《川酒发展战略之我见》,载于《轻工业经济研究》《食品发酵》等刊物,并被收入《川酒发展战略探讨》书中。
注解
①锦囊:出自成语“锦囊妙计”,比喻能解决紧迫问题的办法。
②篁(音皇):竹林。
$七绝——赴甘肃举办四川食品展销会
阳关西进探商情①,
川货远征浩荡行。
消费多元天地广,
攻城对路凯歌鸣。
1986.12
题解
为了强化生产企业自产自销的市场经济理念,开拓新的市场空间,作者(时任省轻工业厅副厅长)倡议并率领五十多家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赴兰州举办“四川食品展销会”,取得丰硕成果。开幕当天,甘肃省三百多家从事食品生产、销售、科研的企业单位代表前往参观。《甘肃日报》与《兰州日报》均在头版发表报道与评论,给予高度评价。
注解
①阳关:汉代关隘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因唐代诗人王维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扬名后世。作者借阳关泛指甘肃。
$七绝——贺宜宾纸机厂建厂廿周年
青春二十正芳华,
硕果盈枝誉迩遐①。
更喜嘉辰逢吉世,
再图万紫绽新葩。
1988.11
题解
四川宜宾纸机厂系全省生产造纸机械的最大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享有盛誉,该诗系作者任省轻工业厅副厅长时应厂领导邀约题词而作。
注解
①迩(音尔):近;遐(音峡):远。“誉迩遐”:形容远近闻名。
$浪淘沙——发表《再思考》论文
把脉细寻源,
透视疑斑。
开方治本应前瞻。
切戒跟风头脑热,
教训千千。
套话忌沾边,
探索新天,
更需文采说真言。
一片掌声难自喜,
落实尤艰!
1990.2
题解
1990年1月作者撰写《新形势下的再思考——对四川轻工结构调整若干认识的探讨》一文,不仅针对上年全省轻工业速度效益的全面下滑进行理性剖析,提出了结构调整的思路、目标及可供操作的对策措施,并且还对经济工作多年盛行的“一窝蜂”、“一步走”、“一刀切”、“一锅端”等政策现象提出质疑。该文发表于《轻工业经济研究》《四川日报》等报刊。中共四川省委曾予转发;省委常务副书记顾金池批示给予充分肯定;轻工业部负责人给予赞扬;四川资深的老领导、著名经济学家辛文给作者写信予以高度评价。作者因此文而获得全省首届经济政策研究成果奖的最高个人奖项。
$五古——访沪随感
汝岱同志访沪,与市委书记吴邦国等晤谈,言及沪川关系犹如长江首尾,而沪市领导则以江尾自谦。
君住江之首,我住江之尾。
首尾难区分,同饮一江水。
上下永贯通,东西大融汇。
悠悠一脉情,滔滔气魄伟。
更喜春风涌,蓄势奔壮美。
1992.8.20
题解
1992年8月,作者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在上海考察。时值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后第二年,全国正掀起改革开放新热潮。
$西江月——会见日本首相宫泽记事
随团访日,会见宫泽首相,因问及小平同志近况,汝岱同志答曰上月曾在北戴河游泳。数日后抵香港,新华分社副社长秦文俊告知,此讯经传媒迅速报道,港股连日全线上扬①。
速速警车开道,
幽幽官邸通园。
小厅入座未寒暄,
已是闪光不断②。
关注南巡风后,
略谈北戴河前。
轻松说笑二三言,
港股涨声一片!
1992.8.31
题解
1992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率团访问日本,省长助理、省建委主任甘宇平(后任重庆市委副书记)和作者(时任省经委常务副主任)随行。25日中午,日本首相宫泽喜一在首相官邸会见代表团成员,日本前首相竹下登、中国驻日本大使杨振亚等陪同会见。
注解
①小平同志在1985年7月30日会见泰国乌吉?蒙空那温率领的国会代表团时曾说:“测量我的健康有两条标准:一是游泳,二是打桥牌。能打桥牌说明我的大脑还能起作用,能游泳说明体力还可以。哪一天我不能到北戴河来,就是我差不多的时候了。”此后在会见其他外宾时也曾多次讲过类似的话。
②闪光不断:会见时,二十多家媒体记者争相摄影。
$浪淘沙——出席巴黎工商会研讨会
遵外交部安排,应法方邀请急飞巴黎参会,演讲并答问。会后应众多法商邀约洽谈。
飞越万重山,
跨国牵缘,
从容巧答释疑团。
待嫁市场人过亿①,
魅力非凡。
新约赴频繁,
务实详谈,
时添幽默氛围欢。
切莫招商严肃脸,
僵化宣传。
1993.2.20
题解
法国巴黎工商总会决定对中国长江沿岸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寻求投资与贸易机会,并将四川作为首选,定于1993年2月在巴黎举办四川经济研讨会。我国外交部获悉后请示国务院领导同意,责成四川省派员参加,蒲海清副省长决定由作者(时任省经委常务副主任)和省计委常务副主任刘伯华赶赴巴黎出席会议及有关活动。
注解
①当时重庆市和川东三个地区(万县、涪陵、黔江)属四川省管辖。全省人口一亿一千多万。
$七绝——百名厂长站柜台
信息如流涌柜台,
产销应变调研来。
市场胜负谁家定?
上帝钟情财运开。
1993.3.14
题解
经作者筹划组织,四川省百家企业的厂长、经理在成都人民商场的柜台前,开展咨询服务,听取消费者对商品质量、款式和售后服务的意见。此系“质量万里行”的首创,意在推动企业负责人强化市场观念和质量观念,进一步树立“用户是企业的上帝”的理念。此举同作者随后倡导的实施名牌战略一样,曾产生较大影响。
$七律——五十自慰
幸逢国运转春秋,
航道渐明好弄舟。
偶遇小弯风乍起,
无妨大势浪奔流。
既然冷眼厚兼黑,
何必热心兑与勾①。
苦辣酸甜归一笑,
奋摇桨橹不图收。
1993.7.21
注解
①勾兑系四川白酒生产工艺的一道工序,后被四川人引申形容为人际公关的一种手段。
$蝶恋花——“峨眉雪”饮料入榜感慨
名饮川西谁补缺?
仙水清醇,
开发倾心血。
声誉渐隆销势热,
甘泉新秀《峨眉雪》。
孰料枝头通暗穴,
果实将丰,
易主轻松撷。
枉自钟情亏一蹶,
未谙世事多奇绝。
1994.8
题解
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暨中国企业信息交流中心于1994年联合开展了对三十多种主要消费品的市场竞争的调查评价。为了确保评价的客观性,首次将中外产品置于同一考核范围,其结果在《经济日报》及《1993年全国市场产品竞争力排行榜》连日刊载。其中矿泉水排行,四川峨眉山矿泉饮料在“心目中的理想品牌”和“1993年实际购买品牌”中均名列第二,仅次于山东崂山矿泉水。
此前,鉴于四川虽有饮料资源却无名牌产品的现状,作者主动请缨,负责开发峨眉山矿泉水饮料的组织协调工作,与乐山市副市长辜仲江一道,多次深入企业协调有关单位现场办公,作者还为该饮料起名为“峨眉雪”。
$七绝——试点城市企业改革调研
体制周身一发牵,
单兵难破旧城坚。
突围联动奏奇效,
政改当思布阵前。
1996.3
题解
1995年国家有关部委决定,为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在全国十八个城市开展优化资本结构的试点,并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该诗系作者参与对成都等试点城市的企业调研后所作。
$七律——考察军工亏损企业感叹
三线大军铸国安,
八方才俊涌高端。
当年备战山散洞①,
今日扭亏老大难。
皆道青春无悔恨,
唯求子女莫贫寒②。
且留功过史家定,
新策还须大局观。
1997.5
题解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提出了从战备需要出发,将我国各地区分为一、二、三线,四川作为战略大后方的重点三线地区,建设了一批军工企业,聚集了一大批来自祖国各地的专家人才和技术员工,为建设国防做出了重要贡献。到了80年代,由于军工产品生产任务减少,加之工艺装备普遍老化,原有管理体制存在弊端,致使有些未曾搬迁的军工企业多年亏损,发展陷入困境。
注解
①山散洞,即“靠山、分散、进洞”的简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防备侵略战争,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国防尖端项目要搬到三线地区,按照“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进行建设,有的还要进山洞。业内人士通常将此简称为“山散洞”。作者写入诗中,破格未讲平仄。
②当时,一些军工企业的部分老员工流传着“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