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6000000046

第46章 卢作孚:一个没有现代个人享受的现代企业家(1)

传略

卢作孚(1893—1952),重庆市合川人,民生公司的创始人、中国航运业的先驱,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自幼好学,天资聪颖。因家境贫寒,小学毕业辍学,自学成才。后开馆办补习学校,讲授中学数学。边教书边自学,编著有《卢思数学全解》《中等代数》、《三角》、《几何学最新讲义》等,所著《应用数题新解》一书,当即由重庆中西书局出版发行。辛亥革命初,宣统二年(1910年)在成都参加同盟会,从事反清保路运动。1914年周游上海、北京,后回乡在合川中学任教,参与编写《合川县志》。后去成都,相继担任成都《群报》、《川报》编辑、主笔和记者,1919年接任《川报》社长兼总编辑。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参加***等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主张“教育救国”。1921年任泸州永宁公署教育科长,积极开展通俗教育活动,聘请中国少年学会会员王德熙和恽代英分别担任川南师范学校校长和教务主任,开展以民众为中心的通俗教育与新教育试验,影响全川。后因四川军阀混战,中途被迫夭折。1924年,到成都创办民众通俗教育馆,担任馆长,在少城公园内建起了各种陈列馆、博物馆、图书馆、运动场、音乐演奏室、游艺场、动物园等文化娱乐场所,集中了成都各种工程技术人才和文学艺术专家,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才智。然而红火一阵,又蹈川南教育实验的覆辙。由此转而产生了“实业救国”的念头,于是,他在1925年秋,弃学从商,奔回合川,创办了民生实业公司,设想以办轮船航运业为基础,兼办其他实业,把实业与教育结合起来,促进社会改革,以达到振兴中华的目的。

卢作孚白手起家创办航运,当初筹资极为困难,幸亏得到友人支持,筹得8000元资本,亲赴上海订购载重70.6吨浅水铁壳小船一艘,于1926年秋驶回重庆,取名“民生”,开辟嘉陵江渝——合航线。他们除了总揽岸上事务外,竭尽全力改善经营管理,卢还亲自上船接待旅客,并提出“一切为了顾客”的口号。1927年春,卢作孚到北碚出任江(北)、巴(县)、璧(山)、合(川)峡防团务局局长,他在清剿匪患的同时,对峡区进行乡村建设实验。在这里建成了四川第一条铁路——北川铁路;组建了当时四川最大的煤矿——天府煤矿;创建了西南最大的纺织染厂——三峡织布厂;创立了中国唯一的民办科研机构——中国西部科学院;在四川率先架建成了乡村电话网络;开辟了被誉为重庆北戴河的北温泉公园。他在这里修公路、开运河、办农场、建工厂、辟公园、修建体育场、改造旧城市,并在城镇中设医院、建立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各种学校。与此同时,民生公司也发展很快,到1929年又新制了“民用”、“民望”两艘轮船,总吨位230吨,航线从嘉陵江渝——合线扩大到长江渝——涪、渝——沪线。当年,卢被刘湘任命为川江航务管理处处长。此间还曾担任四川省建设厅长、交通部次长、全国粮食管理局局长、全国船舶调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为抗战时期的军需民运作出了重大贡献。此时正值外国船只横行川江,日本的太古、信和、日清及美国的捷江等轮船公司,凭着强大的实力,大幅度降低水脚,企图挤垮华轮公司,独霸川江。华轮公司面临破产境地。面对这种形势,卢作孚挺身而出,明令中外轮船进出重庆港,都必须向川江航务管理处结关。迫使日清公司接受中国海关检查,开创了外国船只接受中国地方政府检查的先例,废除了甲级船员必须用外国人的陈规,提出外轮冲翻中国木船必须赔偿损失,和“中国人不搭外国船,不装外国货”的口号等等,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严重打击了外轮的气焰,维护了民族尊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化零为整”统一川江航运,主张将川江所有华轮公司联合组成一个公司,一致对外。于是从1930年起,在川江航线上以民生公司为中心,开展了“化零为整”统一川江航运的活动。凡是愿意售卖轮船的公司,民生公司予以收买,凡愿意同民生合并的公司,其轮船财产均以较高价格折价,然后用部分现金偿还原公司的债务,其余作为加入民生公司的股本,人员全部接收,量才录用。如此,不到一年,即合并了重庆以上航线的7个轮船公司。接着便向重庆下游扩展,又合并了7个公司。刘湘、刘文辉等军阀的船只亦以高价收买入股的方式,变成了民生公司的产业,从而合并和收买华商轮船28只。到1935年,美国捷江公司和一个英国轮船公司在竞争中垮台,11只大轮船为民生公司收购。日清公司由盈转亏,太古、伯和见势不妙,亦悄悄退出川江航运。这时民生公司拥有轮船42只、吨位16884吨、职工2836人、有股本120万元、资产730万元,经营了川江航运业务的61%。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任命卢作孚为军事委员会水陆运输管理委员会主任,卢坐镇武汉、宜昌等地,具体指挥。1938年秋,武汉失守,大量后撤重庆的人员和迁川工厂物资近10万吨,屯集宜昌无法运走,不断遭到日机轰炸。卢作孚集中全部船只和大部分业务人员,采取分段运输,昼夜兼程抢运,不顾日机狂轰滥炸,经过40天的奋战,终于在宜昌失陷前,将全部屯集的人员和物资抢运到了四川。这次抢运行动,瞩目中外,被誉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在抗战期间,民生公司收买了由沦陷区逃出的长江中、下游华轮公司轮船70多只。是时,船只最高时达到137只、36000余吨位、拥有职工17000余人。不仅独占了川江航运,成为战时中国最大的航运企业,而且还控制了许多其他重要企业,除附属民生机器厂,为大后方最大的机器制造工厂外,并向矿冶、航运、机械、纺织、食品、贸易、保险、新闻等各行各业中的78个企、事业,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卢本人曾担任了几十个企业的董事长或董事。在整个抗战期间,民生公司共抢运了各类人员150余万人、物资100万余吨,遭日机炸毁船只16艘、牺牲职工100余人。抗战胜利时,国民政府授予卢作孚一等一级奖章。

战后,卢作孚把长江航线的重点移至上海,以此作为向沿海、远洋发展的基地,增辟由上海到台湾、汕头、香港等南洋航线和由上海到连云港、青岛、天津、营口等北洋航线。并在台湾、广州、香港等地设立民生公司分公司或办事处。同时又与金城银行集资100万美金,创办“太平洋轮船公司”,购入海轮3艘,把航线延伸到越南、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和日本。到1949年拥有各种船舶150余只,吨位72000吨,职工9000余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卢作孚于1950年6月由香港回到北京,他所组织的18艘海外轮船陆续从香港驶回大陆,他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二次会议,并担任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北碚文化事业管理委员会主任等职。1951年春,卢作孚逐步将滞留香港的船只驶回中国,同年冬天,卢赴京开会,周恩来表示希望他到交通部担任负责工作,卢决定处理完香港撤船事宜后再赴任。但1952年1月初离京返渝时,正值“五反”运动高潮,他被指为“不法资本家”无情斗争,他不甘受辱,遂于1952年2月8日在重庆服用大量安眠药后辞世。

印象

在卢国纶眼里,卢作孚是个非常善于克制自己感情的人,不管在外面有多累,或受了什么气,回家从来不说。卢国纶说他们从未见到父亲发怒,更没见过他哭。

卢作孚面庞清瘦,稍稍凹陷的眼睛很有神,精神总是那么饱满,行动总是那么敏捷。他和员工一样穿粗布“民生服”,蓄平头或剃光头,穿布鞋甚至草鞋,看上去像小公务员或小学教师,没人会想到他是大名鼎鼎的实业家。

1932年乘“民贵轮”入川的植物学家胡先说:卢作孚当年虽不到40岁,看上去貌若五旬,须鬓苍白,但一经接触,就能感受到他的理想家气质,目光冥然而远,声音清而尖锐,办事的热忱,舍己为人的精神,处处都像个宗教改革家。

1932年到中国西部科学院工作的徐崇林第一次见到卢作孚,印象极深的就是他穿着一身土麻布制服,完全没有官气。卢作孚做四川建设厅长时,曾去川大讲演,学生们记住了这个“穿土布制服的厅长”。

有一次张群和卢作孚开玩笑:“你的跟班都比你穿得漂亮。”果然,1938年夏天,在武昌,有一次军事委员会第三厅战干团请他演讲。他穿的是“民生服”,跟班翁祥福穿着派力司中山服,头戴巴拿马草帽,手拿公文皮包,神气十足,接待的人误把翁祥福当做了嘉宾。此前1936年的一天,卢作孚到上海最豪华的国际饭店访友,因为他所穿的灰麻布“民生服”,“颇似穷工人”,电梯司机不许他进去。

宜昌抢运时,他经常在夜晚亲临码头指挥,一个像是报关行的人不认识他,见他穿着粗布衣服,土里土气,却在指挥这、指挥那的,不客气地问他姓什么?当得知眼前就是大名鼎鼎的卢作孚时,此人灰溜溜地消失了。

1944年10月,卢作孚到美国出席国际通商会议,中国代表包括张公权、陈光甫、李铭、范旭东、贝祖贻,他也是穿着这身粗布“民生服”去的,而且光头。正在美国为乡村建设学院募款的朋友晏阳初说:“作孚,外国人很注意衣冠。你这样不修边幅,恐怕会吃亏。”就带他到裁缝店去做西装,并教他打领带。穿上西装、领带,晏阳初又对他说:“阁下这个头,外国人看,会以为来了一个和尚。”听了晏阳初的劝告,他才留起头发,而且很用心地学梳头。

1945年7月25日,卢作孚回国两个多月后,身穿西装,留着拿破仑式的头发,出现在民生公司周会上,青年员工何现伦在日记里对他颇有微词:“在八时半,他同郑主任秘书一道而来,身着雪白哔叽西服,内衣也是白府绸,鼻烟色的领带,头也梳得光光的,大约都擦有发油。如其没有发油的话,它哪里会亮而发光呢!手上还戴有手表,大约都是美国的东西。他未到美国前,在国内时,随时都身着粗布麻制服装,很朴素的样儿,头也未能梳,很实行新生活似的。可是他此次出国去过一趟,也合国外的潮流,回国之后,随时与那些外国人一道东玩西玩的。”

1901年,卢作孚八岁时,进了瑞山书院。桃片是卢作孚故乡合川的特产,因为家贫,他就挑桃片卖了作学费、生活费,因此成为切桃片能手。后来他小学毕业后就辍学,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他再没有进过任何正规的学校。但这绝不等于他从此停止了学习,恰恰相反,他开始了另一种方式的学习,更加艰辛的学习——刻苦自学。

辍学的第二年,即1908年,为了减轻家中的困境,卢作孚决定一面自学,一面收教中学补习生,借以获得一点收入,不再要家里捎来生活费。年仅15岁的卢作孚,毅然离开家乡合川,前往成都。到成都后,就住在合川会馆里。他开始进了一个收费低廉的补习学校,专攻数学,仅仅学了两个月,觉得补习学校教的课本内容太浅,徒然浪费光阴,于是决定自学。他首先自学数学,学习效率惊人,仅仅几个月,便把所有中文版本的数学书籍学完。在这期间,他还解了大量的数学难题。这是卢作孚第一次显示出自己坚忍不拔和聪颖过人的能力。这样的能力,在他一生的工作和学习中,曾经多次非常突出地显示出来。

一个小学毕业生,仅仅经过一年多的自学就开始教中学补习生,为别人补习中学数学,这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在这一时期,卢作孚还先后编著了《代数》、《三角》、《解析几何》、《应用数题新解》等书籍,并以“卢思”名义在成都替学使署立案,但迟至1914年夏秋间始交重庆铅印局出版。因为资金困难,后来仅《应用数题新解》正式发行。

数学学完后,卢作孚转而倾注全力学习古文、历史、地理、物理和化学,扩充自己的基础知识。在学习古文中,他特别喜欢韩愈的文章。他曾花了三年时间逐字逐句地研究韩愈的著作,并逐段逐章作了批注。这对于他后来讲话和写文章都简洁有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到49岁他还下决心用业余时间学习英语,利用每个机会练习听说能力,把一切会英语的人当做老师(包括晏阳初的妻子雅丽、乡村建设学院的教授孙恩三等)。孙恩三说,卢作孚刚开始学英语时,掌握的词汇只相当于二年级学生的水平。两年后,他就能轻松地阅读英文报刊,听得懂罗斯福、丘吉尔的广播演讲。

罗家伦曾邀请卢作孚到中央大学演讲,他笑着说:“我怎么能在大学讲演,我仅仅是个被人称为‘小学博士’的人!”

简朴

卢作孚生活非常简朴,常年穿着一套中山装,或者民生服。做了交通部次长仍是如此。夏天他到四川下面视察,下属见他一件白布衬衫、麻色粗布长裤,常常惊讶、发愣。妻子和他一样从来都穿粗布衣服,子女穿的粗布衣服,几乎都是她一针一线缝出来的。为了节省梳头时间,卢作孚平时都是剃光头。他人长得瘦小,属于瘦有瘦劲一型。

在公司,他和职工一样排队就餐,按民生规矩,包括他在内都在一个食堂同桌站着吃饭,战前一桌六菜一汤,抗战发生后改为四菜一汤,有荤有素,凑齐8人即可,公司免费供应。伙食标准分“船上”和“岸上”,船上分三等,岸上分两等,总经理和一般办事员为一等,小工、茶房为一等,差距只是前者多两个菜而已。

卢作孚定期和船上、岸上人员共餐,了解情况。每次到轮船或栈、厂检查工作,他也和基层职工同吃同住,没有什么特殊。在公司招待所吃饭,他一律照实付钱,记在账上,按月在工资里扣除。平时吃饭不过三小碟菜,当交通部常务次长时,吃饭多是一荤一素,两碟小菜。有客人只是加几个小碟。有时因公事请客人吃饭,也记在自己账上,不要公司负担。

他宴请客人,也十分朴素。有一次,四川省的省主席刘湘到北碚游览参观。卢作孚“设宴”招待他。排场很隆重,餐桌上除了铺着雪白的桌布,放着花瓶外,还用花瓣在桌布上拼了抗日救亡的口号,筷子也用白纸包着。但吃的是什么呢?是南瓜焖饭,外加每人一小碟泡豇豆炒碎肉末。既无珍肴,也无美酒。但客人们却吃得津津有味。卢作孚喜欢请重要客人吃豆花饭。除豆花外,再加上一样两样“翘荤菜”,就算佳肴了。

曾任卢作孚机要秘书的中共地下党员肖林曾这样回忆卢作孚:“卢先生一生为人勤奋简朴,不抽烟、不喝酒、无不良嗜好、不贪污、不舞弊、不谋私利。民生公司有盈余,多用于扩大再生产,他在社会上兼职所得舆马费、津贴费都捐给北碚中国西部科学院、地方医院、兼善中学等单位,自己两袖清风,在农村没有土地,在城市没有房地产。”

同类推荐
  • 超级记忆力训练

    超级记忆力训练

    学会这些易学易记的诀窍后。再去记忆需要记忆的...,记忆是思考的基石。倘若脑海中没有已经记住的知识,你就不会深思熟虑,不能定义周遭,亦不可能以理服人,自作决策,更不要提自主创新或是贡献社会了。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请你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我想你肯定已经意识到了,否则你就不会拿起这本书。没有记忆是没有知识可言的(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如果你忘记了拼音和汉字,你就读不懂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了)。《超级记忆力训练Ⅰ》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会教给你许多记忆的诀窍,让你学起来容易,用起来也有趣。这些诀窍不仅对你的学业会有所帮助,而且对于你日后的生活也会大有裨益
  • 长得漂亮不如说得漂亮:女人享用一生的口才书

    长得漂亮不如说得漂亮:女人享用一生的口才书

    一个女人可以生得不漂亮,但是一定要说得漂亮。无论什么时候,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文明的举止、优雅的谈吐、出口不凡的表达,一定可以让她活得足够漂亮,一个女人只要口才佳,相信没有谁可以阻碍她幸福的脚步。
  • 现代人必上的10堂心灵修炼课

    现代人必上的10堂心灵修炼课

    如果一个人仅仅追求奢华的生活,其灵魂也只能匍匐而行。如果一个人追求的是德高望重、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奉献社会,那么他的灵魂会在不断地自我实现中直立行走。如美味佳肴、锦衣华服、别墅豪宅等等,那么他拥有再多的金钱、再高的地位、再大的权力,并不是所有人的灵魂都可以自由的飞翔。如果一个人拥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仰、执著的追求、睿智的思想和持久的行动力,在现实生活中,那么他的灵魂就会在一次次自我挑战、自我超越中升华,最终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 王石财富密码:全面揭开万科地产成长之谜

    王石财富密码:全面揭开万科地产成长之谜

    随着国家在房地产行业展开的大规模整顿进入到实质层,中国房地产行业正经历一场改变竞争格局的行业洗牌,“强者恒强”的格局必然成为一大趋势。于是,众多的分析都一致认为,“万科作为地产领导者的地位会越来越明显”。其先前所积累下来的各种优势条件,将进一步强化万科作为未来中国房地产行业长跑冠军的基因特征。与此对照的是,万科战略的制定者王石,更是已经就万科未来10年的目标给出了明确的定位——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 10天打造强大气场

    10天打造强大气场

    人人都在培养强大气场,追求成功,但成功的人却是少数,有宏大气场的人也并不是随处可见。很多人都在思考究竟自己与成功者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是天赋?是头脑?是家境?或是运气?其实这些都是成功的要素。我们光顾思考了,对于自己的行为,也没怎么在意。对于成败,常常归结于自己运气不佳,而从来不去考虑为什么会失败。可是仔细想想,我们和成功者只有很小的差距,这点小小的差距来源于自己平时的行为气场。古今中外,大凡是走向成功的各界人士,之所以能站在成功的巅峰,是因为他们都拥有良好的气场,而良好的气场不仅赋予了他们热情洋溢的生活式,而且赋予了他们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
热门推荐
  • 人情世故一本通

    人情世故一本通

    《人情世故一本通》内容简介:有的人,也许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却不得人缘,屡遭人忌;有的人,也许刚正不阿,品德高尚,却常遭暗算;有的人,也许勤奋努力,满腔热忱,。却不被赏识,郁郁终生…… 你可以说,他们对为人处世缺乏了解;也可以说,他们在办事求人方面缺乏手段;还可以说,他们的人生经营得很失败。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他们不懂人情世故。不通人情世故的人是不成熟的人,这种人不但在社会上吃不开、行不通、玩不转,而且还会时时受掣肘,处处碰霉头。即便是那些有着一技之长的人,如果不通达人情世故,最终也将难成其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极品剑道至尊

    极品剑道至尊

    重生少年林逸成偶然间得到了一把被封印亿万年前的北冥剑,从此神龙大陆乃至众多位面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剑在手,天地我有。剑道天下,为我独尊。
  • 最囧蛇宝:毒辣娘亲妖孽爹

    最囧蛇宝:毒辣娘亲妖孽爹

    她是嚣张猎蛇师,他是腹黑妖孽蛇王,她将他扛回家,结果一夜之后发现不知身在何处,而且最要命的是她居然将一个男人当垫背用了!在她准备离开这莫名其妙的地方,却被告知那一颗蛋是她下的,尼玛,老娘只生人不生蛋好吗?靠,想用一个蛇蛋就绑住她吗?没门!“你别动,否则我就把蛋捏碎!”还没有出生的蛇宝宝饱受摧残,爹不疼娘不爱,有没有比他还有苦逼的小孩?
  • 第一伯爵夫人

    第一伯爵夫人

    【同类完结文《限时婚令:帝豪的VIP夫人》】“BOSS,夫人带走了一半公司机密文件。”坐在真皮大椅上的俊魅男子,唇一勾:“把剩下的一半给夫人送去。”威尔瞬间黑线,照做。“BOSS,夫人说今晚不去你家。”“告诉夫人,我去她家。”威尔再次黑线,照做。“BOSS,夫人抢了我们下午的合作商。”“把明天、后天的都给夫人。”“BOSS,夫人公开跟您宣战了。”“告诉整个商业界,我认输。”“BOSS,小天王约夫人吃饭,夫人答应了。”啪,笔断了,东方夜怒道:“该死的小子,敢打我女人的主意,送一百个女人给他。”【PS:绝对宠文,一对一,无虐!】
  • 破空

    破空

    一把破空神剑,叫他们再次相遇于寒绝顶孤寂了数十年的寒绝顶何时那般热闹过?江湖上人人畏惧的见空岛少主,掌握整个江湖经济命脉的韩家全都齐集。但他们却只为了一个名为絮儿的女子。千年前的神族如今的凡人,絮墨两族纠葛了上千年的恩怨能否真正的解开,墨氏的诅咒能否化解?是否成为破空宿主就能打破宿世命运?
  •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本书精选了曾氏家书两百封左右,由著名作家、研究曾国藩的专家唐浩明点评,结合时局以及曾国藩的前后经历,唐浩明将曾氏的一生串联起来,评析独到,深入浅出。让读者由家书及人,对晚清政局以致整个历史的道德、文章、仕宦心理都有所了解。
  •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介绍马上皇帝——赵匡胤的有关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学会弯腰 懂得迂回

    学会弯腰 懂得迂回

    做人该弯腰时一定要弯腰,做事该迂回时一定要迂回,韩信没有胯下之辱,他能成为大将军吗?这本书从细节入手,精辟地讲述了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