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面前,东汽人擦干眼泪、挺起胸膛,在抢险救灾与恢复重建中,不仅以众志成城、排山倒海的气势压倒一切,而且以只争朝夕、快马加鞭的劲头迅速崛起。其中,既有党和国家的有力支持,也有东汽精神的强力支撑。东汽人在抗震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中体现出来的那种“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坚韧不拔、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正是砥砺弥坚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升华。
东汽是大三线建设的产物。1965年6月,来自哈尔滨汽轮机厂、上海汽轮机锅炉研究所等单位的第一批创业者,凭着一腔热血和激情在曙光山下的汉旺小镇拉开了“十里东汽”的建设序幕。“边建设边生产、先生产后生活”,这既是东汽建厂初期力争大干快上的指导方针,也体现了东汽创业者的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在那个多事之秋的动荡年代,老一代东汽人为了早日为祖国的电力事业贡献力量,完全凭着一股拼搏奉献的精神和斗志,在基建仅完成60%、生产条件远未配套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制造出了第一台7.5万千瓦汽轮机。
艰难起步之后,东汽的发展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尤其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进行企业整顿,工厂面临任务不足,甚至国家计划为零的严峻形势,在生存危机面前,东汽人不等不靠、自立自强,在老厂长丁一的带领下,坚持“做行商、吃杂粮、创名牌、争大上”。营销队伍主动走出去到社会上揽活干,工厂放下电站装备大厂的架子打菜刀、做椅子,包括制造榨糖机,生产机库大门,只要能干的样样都干。东汽硬是闯过了难关并做到不亏损,企业进一步赢得了生存和发展空间。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期,东汽第一台30万千瓦汽轮机的自主研发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在这期间东汽人克服了各种阻力和重重困难,上级拨不出研发经费,东汽人就自筹资金添设备、买材料,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解决技术难题、攻克生产难关,终于研制出首台国产30万千瓦汽轮机,缩短了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并使东汽与上汽、哈汽在开发大型发电机组方面并驾齐驱,处于行业“三足鼎立”的重要地位。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东汽人的执著追求既为企业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因如此,从30万千瓦到60万千瓦再到100万千瓦,从火电到核电再到重型燃气机和风电,从发电设备到太阳能再到海水淡化,东汽从产品到产业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百亿企业的规模越做越大,综合实力越来越强,并形成了“多电并举”的发展格局和强劲势头。这种跨越式发展速度的主要支撑就是东汽精神,是东汽人在艰难困苦和逆境坎坷中拼搏奋斗的结果。正是有了这种精神的强力支撑,东汽才能在艰难中起步、在奋进中腾飞,顺利渡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跨上一个又一个台阶。也正是有了这种精神的支撑,东汽人才没有在灾难面前倒下,而是在大震中挺起了如山的脊梁!
据《中国工业报》记者描述:
那个坐落在距汶川大地震震中仅数十公里的汉旺镇上的企业,那个在8.0级大地震中顷刻间塌了厂房、倒了宿舍、埋了学校的东汽,那个在这次大地震中损失最严重的央企,就是东方汽轮机厂。42年前,按照国家三线建设的战略布局,东汽在汉旺建厂,与东方电机和东方锅炉并称东方三大动力。也许是出生的背景和使命使然,从建厂的第一天起,东汽的血脉里便搏动着自力更生、百折不挠的精神气质。当“十里东汽”从汉旺镇拔地而起,当山沟中接连运出20万千瓦、30万千瓦、60万千瓦乃至100万千瓦汽轮机组,其发出的电力,照亮了大江南北,温暖了长城内外。东汽已累计生产各种类型电站设备900余台,装机容量超过一亿千瓦,汽轮机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30%。产品从火电、水电,到核电、风电以及气电、太阳能发电,形成“多电并举”的完美阵容。比起其他国内外同类企业的客观地理环境,东汽是最为不利的,但今日的东汽,无论是业绩还是产能,都是业内公认的最好企业。
“十里东汽”有一条特殊的小路,那是当年第一任厂长丁一在荒山上蹚出的崎岖小路。后来东汽人为纪念当年创业之艰难,发扬企业奋斗之精神,将其命名为“丁一小道”。如此的非同寻常,又如此的出类拔萃,这就是我们认识的东汽。在地震的大灾大难面前,东汽精神和东汽人的不屈性格经受了严峻考验!
东汽精神在这片热土的劳动生活中处处可见,尤其在这场与特大灾难的抗争中,它在东汽人身上体现得更加质朴而又更加深刻。在艰难困苦的抗灾重建过程中,众多东汽人都有着自己感人的故事,他们的身上闪烁着东汽精神的光亮,他们的行动,演绎着执著追求的精彩人生。
与死神赛跑的车轮
“把所有的车辆都派过来,运送伤员到医院,帮助群众撤离!要快!”这是大震中指挥部发出的最早的指令之一。灾难发生时,运业公司接到命令,火速要求所有驾驶员到岗参加抢险救灾,在第一时间运送伤员、转移群众。其中许多司机同志的家都在汉旺,地震后汉旺周边的房屋基本上倒塌完了,但为了东汽的受伤员工和受灾群众,为了哭泣的孩子和悲伤的老人,他们无法顾及近在咫尺的家人的安危,日夜驰骋在抢救生命、运送伤员的第一线。驾驶员郭刚在抢险过程中,知道自己的女儿还被埋在武都小学的废墟下,而他驾驶的车辆经过女儿所在的学校只不过200米,却没有停下来去看看正在抢救中的女儿,而是继续前行运送着车上亟待救治的更多生命。驾驶员刘东、黄勇、李伟、任泽俊、朱瑞斌等人分别有自己的父母、妻子、孩子等亲人在灾难中离去,但他们都没有因为悲伤痛苦而离开岗位,始终在抢救生命的运输线上与死神赛跑和抗争。
为了死者的安宁
灾难的洗劫,使东汽小学操场成为临时停放遗体的地方,昔日的欢声笑语已被一片悲凉死寂的气氛取代。面对如此多的遇难者遗体需要及时安葬,许多人都自觉到人力资源处报到,志愿加入为死者送上最后一程的行列中。其中,有位东汽小学的体育老师唐万红,在紧急处理遇难者善后的那几天里,他时刻在尹守军的身边跑前忙后。“我看到尹处长他们那时非常忙,我就想跟着他搭个帮手!”他们就是这样一直忍着干渴饥饿、冒着日晒雨淋,分担着遇难者家属的痛苦悲伤,夜以继日地与尸体和坟墓做伴,以让更多的家庭能够尽快找到遇难亲人的遗体,让更多的遇难者早点得到安息,同时使逝者亲属的心灵得到更多的慰藉。
清点人数的变化
5月下旬救人告一段落,由于汉旺随时会有余震和次生灾害发生,工具分厂已将重心转移到德阳,每天只安排30余名年轻人留守汉旺抢救资产。“因为在废墟中作业很危险,为确保不出意外,每天到岗都要清点人数。但出乎意料的是,每天清点的人数总是超出预先的安排,有时甚至超过一倍以上,而且其中还有很多是老同志。”分厂厂长龚双龙在谈及这种情况时感叹颇多,这说明大家都觉得有厂才有家,对自己辛勤劳作过的工厂有着深深的眷恋。分厂设备管理部50多岁的刘平师傅,在地震发生当天就加入到自救行列,与年轻人一起冒着危险救出多名被困战友。在此后的恢复重建中,他已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和体能,坚持奋战在第一线。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分厂废墟旁时常有个拿着手电筒到处巡查的身影,那正是累了一天顾不上休息的刘师傅在守护工厂的财产。这个平凡普通的老员工就是这样坚持下来的,始终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
“重振隔板”的信念
面对大家辛勤打下的基业被毁于一旦,隔板工段遭受的损失更是令人心痛。焊接分厂在震前有400多名员工,任职刚两个来月的党总支书记杨钧对分厂员工的名字都记不全,但在抢救汉旺生产设备资料的时候,许多职工每天都争着向他报到:“杨书记,我今天干啥子?给我派任务!”……虽然每次见到遗体、闻到异味,新来的大学生以及女职工总会感到恶心,甚至连饭都吃不下,但他们仍然咬牙坚持留在汉旺,战斗在抢险救灾的最前线。这场灾难夺走了隔板工段23名员工的生命,生产设备几乎全部被震毁破坏。许多职工都在安全帽上写上“重振隔板”的字样激励自己,无论是转移到德阳、绵竹,还是在附近租用厂房和设备,他们都时刻把它作为一种责任和使命,通过重振隔板工段的实际行动来续写东汽的辉煌。
“救生罩”下的不屈
震后的汉旺时刻面临着余震不断、危房继续垮塌的威胁,但是不屈的东汽人为了生产自救全然顾不了这些。在东汽总部撤离之后,主机四分厂、工业透平事业部、铸铁车间、焊接探伤工段等单位每天仍有上千名职工继续留在汉旺基地,就地恢复生产。在这些生产车间的现场,我们到处可以看到一种非常显眼的“铁笼子”,这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不熟悉的人都十分纳闷。事实上,这是工厂为了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在对厂房进行加固排危的同时,还在每台机床设备旁安置了一个可容纳三四个人的自制“防震救生罩”,在厂房内交通要道等重点部位还设置了可以容纳10人左右更大的救生罩。这种救生罩是工人们自己动手用钢管、角钢和铁板焊接而成的,以供余震发生时生产职工临时避险之用。这种厂房内随处可见的救生罩,已经成为东汽汉旺基地废墟上的一道特殊风景线。
回家中途的折返
叶片分厂青年技术员曾敬平在地震中被埋40多个小时,他获救后接到湖南老家亲人的电话,急盼他能够回家一趟,可当时他却作出了另外的选择。“当时家人都以为我不在了,爷爷奶奶也都80岁了,他们听说我出来后一定要见我,否则很不放心。但当我走到半路快到重庆的时候,我心里感到很不好受,朝夕相处的同事去世的太多了,分厂各方面也是最困难的时候,特别是技术岗位上最缺人,这个时候回家在良心上更过不去。于是我打电话跟家人说,我现在不是要回家团聚的问题,而是尽自己的一份责任的问题。我说不管以后情况如何,反正都跟公司在一起。就这样走到半途又返回来,我就没有回家了。”返回后,曾敬平又立即同其他幸存的东汽人一道,投入到了艰苦的抗震自救战斗中……
证明书上的忠诚
地震当天下午,质量管理处青年技术员徐小艳、李丹一上班就去焊接分厂隔板工段提供技术服务。强烈的地震发生时,她们正专注于工作并未感觉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以为是车间吊车或是其他缘故造成的抖动。当整个厂房开始剧烈摇晃时,她们才意识到是地震了。可是在往厂房外跑的过程中,隔板工段的高墙开始坍塌,房顶上的水泥板不断地往下掉,车间内凄惨的呼喊声、哭叫声不绝于耳。徐小艳就在快跑到大门口时,被坠落的横梁无情地夺去了她如花似玉的年轻生命,而李丹也被乱飞的砖块砸倒在地,她的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本主机证明书。李丹的伤势幸亏不很严重,经过几天的治疗伤势有所好转。后来,灞桥电厂反馈信息急需这份技术文件,质量管理处员工翻遍了平时存放技术文件的地方,就是找不到这份材料。就在大家茫然的时候,李丹拖着还未完全康复的伤腿来到临时办公点,从怀里拿出了这本具有特殊意义的主机证明书。这可是她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出来的啊!
清扫女工的留守
在通往东汽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那段道路上,人们当时经常可见到两位清扫女工的身影,她们都是实业公司聘用的保洁人员。地震发生后,大家都是人心惶惶,到处都是人去楼空,但她们却在无人安排的情况下,一直留在这里清理垃圾、打扫卫生,甚至没有人关心、没有报酬也都无所谓。后来人们陆陆续续都撤走了,她们依然留在那里像战士一样坚守阵地,她们的心里早已与东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因为在东汽工作使她们有着依靠,也有着太多难以割舍的依恋……
储运中心王代儒的妻子也是如此,她在地震发生时也经历了地动山摇的恐惧,但在厂里组织老弱妇孺撤离时她却没有走,而是选择了与自己的丈夫一起留在汉旺,想为抗震救灾做点事情。在震后的那段非常时期,离东汽指挥部不远的储运中心厕所,也就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场所。由于上厕所的人流不断、非常拥挤,加上受地震破坏而断水堵塞,厕所的粪便无水冲刷而堆积,又脏又臭。见此情景,她就带领几名女工主动承担了清除厕所粪便的任务。在她们身上,体现着一种东汽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退休人员的责任
在东汽受灾职工安置点里,每天都能看到忙碌服务的老志愿者。他们进进出出、搬搬扛扛,与年轻人一起装车卸货、送水运粮,自发地为安置点的治安值班巡逻。这些老同志大多都已过了70岁,有的自己家庭也有亲人伤亡。其中老党员龙遂福、周继东、曾道明、叶建、杨永生、杨天华、周广全等,他们虽然人已退休,却在抗震救灾斗争中主动参与、积极奉献,心甘情愿地为东汽父老乡亲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