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2900000044

第44章 打题

若是苏木还在场,肯定会吓得惊叫起来:靠,给言官送钱,这不是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吗?

言官是什么,他们干的就是风闻奏事,鸡蛋里挑骨头的事情。

有明一朝,最不能得罪,甚至最不能接触的就是都察院的御使,看到他们,不但不能凑上去讨好,还得赶快绕路走。否则搞不好你就被人家给留意上了。

自弘治皇帝登基以来,有感于当年厂、卫专权的恶例,限制锦衣卫和宦官的权力,重用文官。于是,文官的力量得到了极大的膨胀。

御使言官们大多是进士出身,品级不高,只有七品,可他们有项特权,可以乱说话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又因为把持了朝野舆论风向,一个个更是在朝廷中呼风唤雨。

大到国政,小到官员的私德都在他们的监察范围之内,就算是皇帝一句话没说对,晚上和不该睡的女人睡了,他们也敢指着万岁爷的鼻子破口大骂。偏偏遇到这种情况,皇帝还不敢发怒,只能默默抹去脸上的唾沫星子,将头缩了回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言官就是整人的官。

这群人虽然清贫,可正因为穷惯了,又在清水衙门熬了那么多年,都熬得有些变态,对获取个人名声有强烈的个人嗜好。到明朝末年,更是有人故意顶撞皇帝,惹得龙颜大怒,吃一顿板子。

只要被皇帝这么一打,这个言官就能得个直言诤臣的好名声。你做御使的,不吃皇帝一顿打,好象就不算是真君子纯名士,都不好和人打招呼。

于是,朝廷中对这恶意获取名望的行为有个形象的称谓:骗廷杖。

弄到最后,皇帝也醒过神来。碰到强硬些的君主,比如嘉靖:你要讨打,好直接打死干净。

至于性格温和的皇帝,则是一翻白眼:你要骗板子,朕偏偏不遂你的愿,惹不起,还躲不起。传下去,但凡有都察院的人来,一概不见。

……

胡百户你给巡按送钱,搞不好前脚送过去,后脚人家就是将这些礼物公布于大庭广众,以示自己是个一毫不取的清官。

朝廷每年都会派不少巡按巡视地方,言官们好不容易得了这么单干的机会,自然要抓住一切机会为自己获取名声,小小一个百户军官,正好拿来开刀。若事情真这么发展下去,胡百户绝对会成为一个丑角,以后也没脸再活在世上了。

当然,这一切苏木并不知道。

他心中存了科举之心,又想就近向韶泰讨教学问,一时倒没急着离开胡家。

时间已经到了三月中旬,春雨淅沥落下,一直没有停,整个世界都被朦胧的水气笼罩了。

府试之期定在四月初一。学堂里的其他童生大多是今年在入学,也不需要参加这场考试。

韶泰一向看重苏木,也知道他对这场考试志在必得,对于苏木的督促比往日更严格了许多。

同时,保定城中的读书人好象一下子多了起来,一问,才知道是各县前来赴考的童生。

保定城下辖十六县,每届府试都有上千童生涌进府城。因为路途有远有近,最远的束鹿离保定有好几百里,光走都需要三四天。

若不提前到府邸城,路上若是耽搁了,就得再等上一年。再加上长途跋涉,身体和精神也需要调整,不少考生都会提前半个月抵达,温习功课或是于同道交流学问。

清苑县和保定府的治所同在保定老成,苏木也免得路途劳顿之虞,到考试那一天,只需不行三里地,十几分钟就能到保定府学衙门。

府试和县试一样,也需有一个廪生做保才能报名,不过,有韶先生在,苏木也免去了许多麻烦。

这几日胡百户和帐房老李又出了门,同时跟着去的还有胡进学得几个胡家子弟,说是又要去倒马关。行李颇多,满满地装了两辆牛车。

或许胡百户和老李听了自己的建议,去搞定巡按吧,胡百户这人虽然可恶,我却希望他能够平安度过这一关。苏木这么想。

毕竟在这里工作了一个月,同胡进学他们也混熟了,在没有拿到秀才功名以上之前,这地方还是很不错的。

胡百户和老李走了,巡按政考的阴影又笼罩在胡家头上,胡家货栈的生意也停了下去,帐房里也没什么活儿,苏木也乐得清闲。

每天上午在帐房写两千字的《西游记》,在货栈混一顿午饭,下午照例去学堂读书,晚上回家再背上几千字《四书》《五经》,读几篇八股范文。

还别说,在韶先生座下读了一个多月书,苏木对即将开始的府试也有些概念。

同县试只两道八股小题不同,府试要复杂些。除了两道八股,还加入了贴经,要求通三经。

这已经是五经的范畴,所谓五经就是《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出题的三经中〈礼记〉和〈尚书〉是必选,其他三本中可选一题。

听到韶先生说到这事时,苏木还真有些紧张。这五经在后世自己可没怎么研究过,现代国学首推〈论语〉和〈孟子〉,然后是〈大学〉、〈中庸〉。而且,最近韶先生在课堂上也没怎么讲解五经义,就这么仓促上场,只怕要糟。

看到苏木有些紧张,韶泰冷哼一声:“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也来不及了,若你落榜,须怪不得别人。四书五经倒背如流乃是我辈读书人的基本功夫,丝毫取不得巧。依我看,你若能得这么一个教训,对你的将来也有好处。“

苏木听得一楞,突然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倒背如流,恩师能不能详细说说这帖经题是怎么考的?”

韶泰见苏木不解,道:“考试时,考官会从五经中抽出一段,让你默写补全整个篇章,考的就是你的记性和书法。若是一字写错,或者考卷上有污迹,整张卷子就要作废。”

“啊,默写?”

韶泰:“子乔你的行书很好,卷面应该没有问题,但须注意,得用标准的三馆体,考场之中,由不得你挥霍才华。至于五经文若记不全,那也是没法子的事情。”

苏木一笑:“恩师放心,学生定然不会给你丢脸的,不就是五经文而已,苏木早就背得溜熟了,要不你出个题目现场试上一试。”

呵呵,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这还不简单。以前那个苏木虽然脑筋不灵光,可十多年下来,却已经将这几本儒家经典剩吞活剥地记了下来。若是出别的题目,我苏木或许还真要抓半天头皮,可默写,这不平白送分给我吗?

韶泰见苏木如此自信,一张请水脸终于露出一丝笑容:“这样就好,若是如此,这一关你就算是过了,唯一担心的就是两道八股小题。我同知府也认见过几次,对他的学问和脾性也有些了解。我拟了二十道题目,你拿去作好交来,我批改之后,你仔细背下。”

说着,就将一张写满的字的纸条递了过来。

苏木接过来一看,全是〈论语〉上的句子,可以说,这本书的重点基本上都被韶泰一网打尽了。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打题?”

实际上,打题这种事情在后世也很正常。任何一个老师,在学生参加高考之前都会圈出重点,甚至拟出题目让学生作好背熟。是否能够准确猜中高考题目,也是衡量名师的标准,后世的的黄岗中学就有一批这样的高手。

而打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你得弄明白出题人是什么性格,又什么出题习惯。不同的性格的人,出的题目也不尽相同。有的人注重基本功,出的题目多是最最基础的学问;而有的人则在意考生的才华和急智,专出偏题难题。

因此,尤其是在院试和乡试这种重要的考试时,中央一旦派下考官,地方上的缙绅名流官员都会试着同他们接触,以便摸清他们的脾气,好对症下药,猜中题目。

韶先生本就是县学教喻,老举人出身,干了一辈子文教,加上又认识知府,肯定知道知府出题的思路。

又这些题目得知,知府大人肯定是个〈论语〉达人,出题范围肯定也在这本书里。

知道这一点,接下来的考试就容易了。

苏木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现在的文言文写作也算是过关了,不会犯低级错误,文章也作得四平八稳。可真上了考场,同整个保定府的精英比起来,也算不得什么。

有了韶先生出的题目,再经老夫子的修改润色,背得精熟,进了贡院,也不需要全中,只要猜对一题,这场考试就算是过了。

苏木不禁感慨:有良师在,少走弯路,少奋斗二十年啊!

就是题目太多,写起来麻烦。

没办法,只能先将〈西游记〉写作停下来,打点起精神对付。

写完,交给韶先生修改。

然后再发回来,背诵。

事关自己前程,苏木重新拾回当年高考时的心境,只将这二十篇文章,一万多字反复背熟,静候考期。

眼见着日子一天天近了,又六日,距离进考场还有九天,胡百户等人回来了。

雨下个不停,一行人浑身都是泥点子,说不出的颓丧晦气。

胡百户病了,一脸的蜡黄,回家之后,就将货栈的伙计都放了假,又让学堂的学生都散了,一个人躺在床上再不起来。

苏木想:估计是没搞定巡按吧?

他本就对胡百户不感冒,再说,就算有些帮忙也插不上手。他不过是一个普通市民,对明朝官场的事情也是一无所知。

既然学校散了,苏木短期内也不用来这里上班,就去老李那里算了工钱,回家备考。

老李瘦了一圈,一看到苏木就不住流泪:“败了,败了,胡家这回是真的败了。我在胡老爷这里呆了二十年,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家。本以为会侍奉老爷一辈子,老死在这里。可没想到,却要散了,飞鸟各投林了。以后离开这里,天大地大,却不知道去哪里?”

苏木心中替他难过,忍不住问究竟怎么了。

李帐房才道,胡百户这次去倒马关给巡按送钱,结果人家见都不见,直接将银子扔了出来。胡百户在巡按门口跪了一整夜,又淋了雨,回来的路上就发起了高烧。

“送钱,给御使……”苏木口吃,这这这,这真是二到家了。你一个连品级都没有的百户军官,就想贿赂中央派下来的巡视员?

送礼贿赂这种事情也得讲究级别,双方地位差距太大,就等同于一种侮辱。打个比方,你一个小民要给一个普通局长送礼,人家或许会收下替你把事给办了。可你若是想去给省高官行贿,那就是找死。

苏木本想说些什么,想了想,只能摆摆头,安慰了老李几句。

看了一眼门口罗雀的胡家货栈,苏木叹息一:声:看来得重新找个工作了。

还有几日就要进考场,为了避免和上次县试时那样摆乌龙,苏木决定去买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

既然有志于科举,有的东西还是需要准备的,比如考篮。

县、府两场考试就一天,当场就能被录取,倒不要紧。可只要到了院试以上,一进考场就要封场,不关个八九日,根本出不来。里面又不提供伙食,所有用具大到做饭有的木炭、炉子,米菜,小到解手用具都要自己准备。

因此,考蓝虽然不大,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分几个大小不一几个格子,分别放着文房四宝、柴米油盐等杂物。前面还装两个背带,方便人携带。

模样有些类似电影〈倩女幽魂〉中宁采臣背上的那个背篓。

这东西各大书店有卖,索性就去问林老板要一个,顺便再将前些日子写的稿子交了。

从林家书坊弄了一口考篮背上,回到家,却看到小蝶手足无措地站在院子里,一脸的古怪。

同时,灶房里冒出滚滚浓烟雾。

“怎么回事?”苏木有些惊讶。

“太不象话了,一个大姑娘家,跑我们家来做什么?我看她也不是什么正经女人。”小蝶低声回答,一脸的恼怒。

显然是以为自家少爷在外面欠了什么风流帐。

同类推荐
  • 镰刀锤子话风云

    镰刀锤子话风云

    本书以20世纪八十年历史进程脉络为文化背景,内容涉及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逸事,朴素,纯真,于细微中见精神
  • 茅台故事365天

    茅台故事365天

    本书艺术地记录了茅台酒的千年史,从不同的侧面,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全维呈现了茅台酒的成长和发展。所收故事成稿以三种方式构成:一是作家自己的故事,二是从公开征集的茅台酒故事中择优选取的别人的故事,三是从茅台酒集团公司获取和从网络上搜索到的与茅台酒相关的民间传说、外交轶闻等历史的故事。
  • 中国史纲

    中国史纲

    本书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以丰富的文史资料和自由的行文风格阐释主题。
  •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继《历史的坏脾气》之后,推出了第二本《历史的底稿》。两本书的观察怎样另类,有何特别,用张鸣的话概括,可以是四个字“不合时宜”。《历史的底稿》的序言里,他说出了“不合时宜”的原因:在社会生活里,一个稍有个性的人,常常会感到窒息。打破这种窒息,对我来说,就是时不时地发一点不合时宜的怪论。其实也不怪,都是些用常识的理性判断出来的常识而已。张鸣写晚近中国的两本书,引述的不是什么大事件和大话题,都是些逸闻趣事中的人情世故。《历史的底稿》里,牙刷、辫子、人头像章文人的舌头以及义和团的药方都被作者拿来当题目,乍一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了历史这本大书的,却又能被作者扯出不简单的命题来。
  • 恋上唐朝公主

    恋上唐朝公主

    裴宇翱在一次好友的聚会上,他偶然发了一枚很特别的玉佩。裴宇翱有了一次,实现自己小时候的梦想的机会。时空穿越,让他来到了唐朝。无奈之下成为了一个刚出生的婴孩,并与当朝公主苏瑰相遇。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磨合,两人渐渐暗生情愫。爱情的火花就此点燃,两人之的故事也就在此展开......
热门推荐
  • 让成功来敲门

    让成功来敲门

    天资+机遇+优良性格=成功。从这个人生成功的公式出发,本书分别探讨了天资——人生成功基础,本书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认为,机遇人生成功阶梯,优良性格人生成功的关键。围绕成功公式,进一步分析和诠释如何开发天资潜力、如何把握机遇、如何认清自己的性格以及修炼性格的八大途径和方法
  • 胃肠病食疗谱(美食与保健)

    胃肠病食疗谱(美食与保健)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胃肠病的食疗谱:素菜、荤菜、粥菜、主食、药茶和药酒。
  • 小幽默大智慧大全集(超值金版)

    小幽默大智慧大全集(超值金版)

    聪明人不一定善于幽默,但幽默的人一定聪明。我们不要抱怨自己没有幽默感,其实,生活中不能没有幽默,只要留意一下,我们都在有意无意地创造幽默佳境。有了幽默,在人生困惑纷至而来中,它会帮你变被动为主动,幽默是人生的智慧之花,以轻松的微笑代替沉重的叹息;当你在严重的沮丧中不能自拔时,它会给你心灵的翅膀,让你精神得以超越。幽默也许从来没有登上大雅之堂,至多不过是博人一笑。但其中的智慧又有谁深深地体悟?其中的道理又有谁静静地反思?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老公,我们离婚吧

    老公,我们离婚吧

    张小易觉得,自己最幸福的事情,是嫁给了自己喜欢的男人易修远;当然,这是张小易一年前的想法,天真的想法;一年后,如果有人再问张小易最幸福的事情,张小易的嘴角露出一抹苦涩的笑,然后,摇头;一年后,她还有最幸福的事情吗?不,只有最伤心,最难过,最绝望,最不幸的事情。那是什么呢?当然是------嫁给易修远。于是,在伤心绝望后,张小易终于将一张离婚协议书,送了出去......
  • 许你一吻天荒

    许你一吻天荒

    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人生三苦,他年纪轻轻已然全部体会。明知道得不到,却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求,企图抓住那万分之一的渺茫机会,可是,他忘记上帝不曾优待他。想爱不敢爱,想放却又放不下,求不得,爱不得,放不得,只能于痛苦中沉沦。在认识她之后才发现原来世界比想象中的要大,原本以为是上天的眷顾让他遇到她,可是,这一切不过是上帝精心安排的恶作剧。并肩看遍繁华的烟火,蓦然回首时才发现,人生不过是一场一个人的修行。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是太阳

    我是太阳

    故事讲述了军人关山林传奇的一生,以及他与妻子乌云在那种在特殊年代中孕育出的极具革命色彩的爱情。在作者磅礴厚重的笔触下,关山林及乌云以及他们一家人在那种特殊时代背景下跌宕起伏的生活经历让人唏嘘不已,悲恸感叹!整个故事大气浪漫,尖锐的性格矛盾和复杂的心理冲突穿插其中,对读者而言,这是个虽远离当下时代,却极具冲击力的故事。
  • 禽难自禁

    禽难自禁

    因为我终会让他成为过去时!醉酒那夜,某只对她说:我不介意你喜欢他,她以为自己和乔二,最后却发现,居然是乔大。这可怎么是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居然回去了

    我们居然回去了

    假如给你一个回到十年前的机会,你会做什么?跟错过的人表白?珍惜虚度的时光?买一注能够中大奖的彩票……男女主角(曹沃、米几何)大学毕业踏入社会后,十分后悔当年因为对方而虚度年华放弃了努力奋斗的机会。每天害怕未来,沉迷过去。梦想着能回到过去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改变现状。然而当某一天他们真的回到了过去,一切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最后他们终于明白,就算未来没有人等你,至少此时此刻有人陪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