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0000715

第一百三十章 布衣单剑朝天子(四)

“为什么?”就在风雪之中,范闲陷入了沉思,他本来不需要任何思考的时间,因为从很多年前,他就知道,总有一天他会迎来这样一句问话,他这些年一直在准备着,在逃避着,但是从来没有真正地逃开过。这是一个他曾经思考了无数次的问题,便在最近的那七暝七rì的苦思,亦是如此。

“为什么?”他缓缓地抬起头来,在雪中眯着双眼,看着皇帝陛下缓声说道:“今天在太学里,我对那些年青人讲了讲关于仁义的问题,关于真正大义的问题。”

范闲叹了口气,带着一抹复杂的神sè说道:“我以往本以为这些都是虚伪的,虚假的,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位人臣应该拥有的,不应该拥有的,我都拥有了,然而直到此时,我才发现,原来除却那些所谓的准则之外,世间再也没有什么能够让你的生命更真切。”

皇帝陛下淡淡地看着他,薄唇微启,冰冷的声音复述着范闲今天晨间在太学里的说话:“庶几无愧,自古志士,yù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

晨间范闲在太学里对那些年青人们的讲话,很明确地让胡大学士体会到字里行间里隐藏着的杀气和决绝之意。胡大学士惶恐入宫,自然将太学里的那一幕讲述给陛下知晓,皇帝竟是将范闲的这段话能够背出来。

范闲也感到了一丝诧异,有些苦涩地笑了笑,说道:“我不是这种以大义为人生准则的人,我也不是一个道德至上的圣人,我的根骨里,依然只是一个除了爱自己,尊重自己之外,什么都不是的人。”

“这大概是藏在我骨子里的东西,被自我隐瞒封闭了二十余年的东西。”范闲看着皇帝,十分认真说道:“我这生要抡圆了活,要放肆地活,要活的尽xìng无悔,所以我要心安理得,而如果就这样下去,那些埋在我骨子里的东西,会让我终生不得心安理得。”

“这世间繁华权位令人眼盲耳聋,我却依然无法装做自己不知道,没听过,那些当年曾经发生的事情,这个秋天发生的事情。”范闲的面庞上浮现出一丝淡淡的悲伤,缓缓说道:“陈萍萍回京是要问陛下一句话,而我却不需要去问,我只知道这些事情是不公平的,而且这种不公平是施诸于爱我及我爱的那些人身上,如果世间再没有我,再没有今天这样勇敢走到陛下身前的我,那些已经逝去的人,又到哪里去寻觅公平?”

“他们不应该被这个世界忘记,他们所受的不公,必须要通过某种方式得到救赎。”范闲望着皇帝陛下说道:“这是陛下您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

皇帝听到了范闲自抒胸臆的这番话,沉默了很久,语声寒冷缓缓问道:“你为何不问朕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你为何不问朕?莫非朕就没有苦衷?”

“靖王府,也就是当年的诚王府里,至今还留着很多母亲私下给您的奏章之类的文字。”范闲沉默片刻后应道:“我都看过,我不需要问什么,我知道当年的事情是因何而发生。至于对这片大陆,亿万百姓,究竟她的死亡是好事还是恶事,我并不怎么在意。”

他笑了笑,有些困难地笑了笑,说道:“陛下,其实这不是有关天下,有关正义的辩论,这不是公仇,这只是……私怨。”

“好一个私怨。”皇帝陛下也笑了起来,双手负于后,孤立风雪中,整个人说不出的寂寞,“她是你的母亲,莫非朕便不是你的父亲?”

范闲的身体微微一僵,没有就这个问题继续说下去,而是转而平静说道:“陛下胸中有宏图伟业,您按照您所以为正确的道路在行走,然而在我看来,再伟大光荣正确的目的,若用卑鄙的手段做出来,其实都不值得尊敬。”

皇帝陛下的唇角泛起一丝讥诮的笑容,看着范闲无所畏怯的眼眸说道:“莫非你以为今rì在京都大杀四方,就是很光彩的手段?”

范闲笑着摇了摇头,应道:“我的目的只在乎了结数十年前一段公案,撕毁我这一生头顶最大的yīn影,一切都只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正如先前所言,此乃私怨,本来就没有什么伟大光荣正确的意味。既然如此手段如何卑鄙又算得什么?”

他顿了顿,用一种复杂的眼神,有些感慨有些感叹的眼神望着皇帝陛下说道:“在这些方面,我似陛下更多,对陛下与我而言,好人是一个多么奢侈的形容词啊……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才没有像她那样,直到死都还糊里糊涂,莫名其妙,至少我在死前,还可以问陛下一句。”

这句话说的是叶轻眉与范闲两个人之间根本xìng的差别,然而世事无常且奇妙的是,范闲在这个世间奔波享受上升,最后竟还是慢慢地偏着叶轻眉的路子去了。因为这一对前后降世,隔着时光互相温暖的灵魂,大概是这世间唯一对于皇权没有天然敬畏心的存在,从最内在的那个部分说起,他们在龙椅面前,都有笔直站立的yù望吧。

皇帝陛下平静着,微笑着,带着一抹古怪情绪看着范闲,不知道他是不是感觉自己似乎在隔了很多年之后,又看见了那个女子。

迎接着范闲看似平静,实则字字诛心地感叹,皇帝陛下没有动怒,没有yīn郁,反而平静地开始说起别的事情:“当年太平别院之变,朕并没有奢望你能活下来。”

范闲微微点头,当年太平别院血案,叶轻眉刚生下自己不久,正是最孱弱的时候,而自己只是一个婴儿,怎么可能在皇后一族的疯狂追杀,秦家大军的冷漠监视下存活?皇帝当年既然营织了这个卑鄙冷血的计划,自然也冷漠地不理自己的死活。

如果不是老范家拼了命,如果不是五竹叔赶回来的快,如果不是陈萍萍发现事情不对劲,提前从北方的边境上赶了回来,如今的庆国哪里会有自己的存在。

“然而你终究是活了下来,而且被送到了姆妈那里,朕在略感惊诧之余,不可否认,心里还是松了一口气,毕竟你是朕的骨肉。”皇帝望着范闲平静说道:“如今想来萍萍那时候便已经对我动疑了,不然不可能同意老五的要求,把你送到澹州,他知道在这个世上,我对太后,对姆妈都是以母视之,只有眼睁睁看着这成为既定事实。”

“若事情就这样下去也便罢了,顶多朕在京都,你在澹州,逢年过节的时候,朕会想起还有一个私生子在遥远的澹州海边,给范府再加些赏赐,送到你的身边。”皇帝陛下的发上沾着雪花,一时间竟分不清楚究竟是雪还是如雪的发丝,整个人已经渐渐有了一种老态。

“然而陈萍萍似乎不这么想,你四岁的时候,他就把费介送到了你的身边,并且暗中调了一批监察院的密探交给了姆妈使唤。这件事情,他入宫告诉过朕,朕本来以为他有些多此一举……”

皇帝的眉头皱了起来,似乎是在回忆这十几年里的过往,说道:“然而你十二岁那年,便遭了刺客。”

皇帝看了范闲一眼,摇头说道:“那些年你在澹州,想必不知道,澹州的消息通过监察院一直送到陈萍萍的案头,那个老跛子竟是拿出了比cāo持院务更浓烈的热情,时时入宫,将你的一举一动告诉朕。”

“你在澹州调戏丫环,你在澹州登上屋顶大呼小叫,你开始亲自下厨给姆妈做菜了,你体内修练的异常凶险的霸道真气……”皇帝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怪异的笑意,“你的一举一动朕都知晓,甚至比在京都的这几个儿子还要清楚,于是乎,你虽远在澹州,但朕似乎却习惯了你就在朕的身边。”

“然后你来到了京都,来到了朕的身边,在庆庙,在别院外的茶铺里。”皇帝看了范闲一眼,笑容渐渐敛去,“你入了监察院,你上了悬空庙,你陪朕入了小楼,你被朕支去了江南,朕必须承认,你就是朕的儿子,还是朕最喜爱的那个。”

“你母亲曾经说过一句话,喜爱就是习惯,朕习惯了你的存在,当你还小的时候。”皇帝忽然仰头望着雪空,不知道是在看着谁,忽然点了点头,说道:“然而朕最喜爱的儿子,却不肯当朕的儿子,这时候还站在朕的身前,要挑战朕的权威,要为当年的事情寻觅一个公平。”

他低下头,冷漠地看着范闲,说道:“你我父子之间,没有胜负,细细算来到如今,终究还是陈萍萍赢了。”

范闲听明白了这句话,所以他陷入了沉默之中。

…………“既然你不是一个以天下为念的仁义之人,既然你所寻求的只是解决私怨,非为公义,那朕不是很明白你今rì的选择。”皇帝陛下没有给范闲更多感受自己更像一位亲人的模样,直接冷漠开口质问道。

既然只是为了报私仇,既然只是为了求痛快的公平,为什么范闲先前还要以雪地为天下,与皇帝陛下摆事实讲道理,扔出那么多的筹码,只求将战场局限在皇城内,将敌我双方限定在父子之间?复仇向来没有什么仁慈可言,这庆国,这天下,都可以是范闲的利器。

范闲沉默片刻后说道:“我在府里想了七rì。”他笑了笑,继续说道:“所谓闭关都是假话,七天七夜锁在房里,那会把人逼疯的,我也要吃东西,散散风。”

他的表情渐渐柔和平静起来,说道:“夜深的时候,婉儿她们都睡了,我会一个人偷偷摸摸地从房里出来,披着一件单衣,就像一个游魂一样,在府里的园子里逛着,那些天京都一直继继续续地有雪,夜里冷的厉害,看园子的老婆子们都躲在角房里喝酒,也没有人注意到我。”

“我就一个人逛啊逛啊逛。”范闲看着皇帝陛下,睁着那双眼,极为认真说道:“我这才发现,原来范府的园子竟然这样大,平rì里一直忙于政务,忙于勾心斗角,竟是连自家的园子都险些忘了模样。直到这七天才注意到这一点,范府的园子,竟是比江南的华园面积都还要大些。”

“南城那条街上不知道有多少府邸,不知占了多少地方。”范闲认真说道:“还有那些吃穿用度,平rì里不起眼的地方,在我看来是很寻常的事物,实际上对于那些平民百姓来说,都是极奢华的享受。”

他指着这片迷雪中的皇宫,说道:“当然,最大的园子,还是这座皇宫。”

…………“过往这些年,我在过好自己小rì子的同时,顺手帮衬一下那些黎民百姓的生活,不论是内库是河工衙门还是杭州会,很是得了些名声。我本以为是我在帮助他们,但忽然才明白,原来其实只不过是他们在供养我们。”范闲面sè平静,看着皇帝陛下说道:“既然如此,我又凭什么向他们要求感恩之心?”

“我不是圣人,我什么缺点都有,只是这些年比较好的,虚伪地隐瞒了起来,可是扪心自问,我终究还是爱庆国的。”

“这个国度就算再不好,可是在陛下的统治下,百姓们过的还算幸福,有内库有监察院,如果我不瞎搞,至少这种好rì子还可以过上几十年。”

“先前说了,连感恩之心,我都不配有,那我凭什么仅仅因为自己的私仇,却去祸害他们?把这天下搞的动荡起来,四处杀人放火,天下分崩离析,害得他们凄惨不堪,难道我就会很快活?”

“如果为了复仇,我选择了那条道路,且不说天上那个老跛子会怎么看,但我想,母亲大人她定是不欢喜的。”

“既然是为他们觅求公平,那又怎么能选择一条她们不喜的道路?”

“我爱庆国,所以我希望这仅仅是一场陛下与我之间的战争,这只是我们之间的事情,最好不要拖太多人进来。”

“以前有人说过,人生于世当依正道而行。什么是正道?是做对的事情……然而我一直想不明白,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我怎么能以自己的是非来判断陛下的是非,以一己之是非来天下之是非?判断对错是非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这终究只能是主观的感受。”

“若说正道是做对的事情,那么所谓对,便是让自己心安理得的方向。今rì我入宫与陛下说这些,做这些,便是想让自己心安理得。”

…………范闲一句一句地缓缓说着,将这七rì里的所思所想说了一大半出来,至于剩下的那一小半,则涉及到他与陛下之间的较量,不止今rì,包括可能将来的较量。这种心意上的互相伤害与试探,多说无益,只有坏处。

“这世上没有真正的圣人。”皇帝微垂眼帘,雪花在他的睫毛上挂了少许,“或许你母亲算一个,而你今rì说的话,至少算是靠近了此间真义,你母亲若知道你成长成今rì这样的年青人,想必心里会很安慰才是。”

范闲安静地看着皇帝老子的清瘦面容,忽然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内心深处涌起一股让他自己都感到害怕的同情,悲伤,这种在不适当的时机出现的不适当的情绪,让他感到了惶恐。面对着这样一座雪山似的绝顶人物,还同情对方什么?

或许只是同情这位皇帝直到今时今rì,依然将范闲看成自己最得意的骨肉,而根本不知道范闲的躯壳里藏着一个早已定xìng的灵魂。或许范闲是同情对方被自己的演戏功夫一直瞒着,而注定到你死我活的那刹那,范闲依然不可能袒露真正的心声。

这些年里,范闲在皇帝的面前扮演忠臣孝子,孤臣孽子,便是今rì大杀京都,入宫面斥,依然是扮演的如此纯良中正肃然,以言辞为锋,以表现为刃,一步步一句句地刺进了皇帝的内心。

这便是心战,当年范闲要对付北齐圣女海棠朵朵,在京都里开始准备,在北海里荡漾,在上京城酒楼里佯醉真醉,摇啊摇啊摇到了一起,再至江南那一触手的温柔,终于实实在在地胜了这一仗。

皇帝陛下不是海棠,范闲在他的面前演的更久,演的更辛苦,却不曾知道是否可以真的触动对方那颗风雪不化的心。然而这场戏注定要一直演下去,哪怕范闲死在对方的手里,也要继续演下去,不如此,不能将此人从神坛,从龙椅上拉下来,不如此,不能将那些范闲想保护的人保护好。

破罐子破摔,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范闲能够无耻厚黑到此程度,以杀戮对杀戮。然而庆帝又岂是这般容易击败的对手,范闲够冷血,对方更冷血,所以今天这场眼光能见的杀伐冷血绝决,其实都是铺垫和序言。

真正的大幕便在此时就要拉开。

风雪不再在空中卷动,而是直直洒洒地落了下来,由小花骨朵儿变成了一片片的鹅毛,带着一种沉甸甸的美感,落在了皇帝与范闲的身上。

由门下中书行至深宫,一番长谈,范闲体内大小两个周天里xìng质截然不同的真气早已温养完毕,整个人的身体都晋入到一种无喜无悲的境界之中,体内的真气充沛到了极点,只等待着哪一片雪花触到那个时机。

风雪之中,庆帝负手而立,身上挟着一股天然的无上威势,他微眯着眼,带着一丝讥讽的微笑看着范闲。

范闲所挟之实早已借风雪之势释了出去,然而一触陛下身周方寸,便似碰到了一座坚可不摧的大雪山,再也无法前进一步。

大宗师的修为境界,不是凡人所能触及,庆帝只是这般冷漠淡然地看着范闲,目光所及,便将范闲压制在雪地中。

君臣父子二人对峙良久,皇帝忽然讽意十足地笑了:“即便是要成全你的心安理得,总是需要时间的。”

说完这句话,皇帝负手于后,洒然抬腿,一步便走了出去。

…………走了出去,在这样充溢着两股霸道雄浑真气的风雪中,皇帝陛下说走就走,毫不在意,潇洒随心,就像是此时势的迭加,风雪的狂舞,根本不可能困住他的步伐。

这一步看似简单,实则大有深意,大不简单。

喀喇无数声碎响,清清楚楚地风雪声中响了起来。范闲站在积雪之上的双脚,忽然毫无来由地向下沉了一寸!

以范闲的双脚为圆心,无数道细细的裂纹伸展出去,就像是闪电一样,却长久不褪,留在雪上,又如蛛网,虽在风雪之中,亦不轻断。

这些细细的裂纹伸展的极广极远,竟是清清楚楚地现出了下面的黑土,看上去就像一种难以言喻的符文,有一种奇妙的美感。

范闲孤伶伶地站在这些裂纹正中,沉默许久,面sè平静冷漠,全势而出,竟是困不住对方一步,对方那一步,便轻轻松松走了出去,竟似已不在这天地之间了。

他忽然想到澹州悬崖上五竹叔说的那句脱了衣服去,先前皇帝陛下的那一步,已然完美地达到了这句谒子的完美境界,不止抛却这残躯,更早已走出此间了。

然而范闲没有任何绝望失望之意,因为他本来就知道,自己面对的是如今这片大陆仅存的大宗师,本来就已经快要超出凡俗范畴的人物。

他在雪中思忖片刻,然后抬膝,踩着陛下留下来的足迹向着小楼里走去。

同类推荐
  • 一本书读懂英国史

    一本书读懂英国史

    要了解一个国家就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有人称它是“小店主国家”,它却自称“日不落帝国”!有人说它偶然发现现代之路,它却说这是历史的必然!它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来,却开创了文明之光!它曾执世界权力之牛耳,却在时代潮流中没落!大国的兴衰与崛起,殖民的辛酸与血泪,皇室的阴谋与爱情,文人的才情与抱负,一幅绅士般优雅、海盗般冷酷的英国历史画卷就此徐徐展开……
  • 唐非唐:盛世帝国的谎言与真相

    唐非唐:盛世帝国的谎言与真相

    这个朝代给了我们太多的骄傲,太多可以炫耀的资本,太多可以旧事重提的履历大事。这不是正儿八经的所谓真相史,更不是天马行空的无厘头。作为一本试图解读唐朝历史真相的书,作者只能尝试着去反映那个时代多姿多彩的境遇和心路历程。
  • 读史阅世

    读史阅世

    本书收录著名学者张元济先生的史学文章,出经入史,旁征博引,通畅中蕴含深奥,随意中透出匠心,以大手笔写小品文。
  • 大秦王朝3

    大秦王朝3

    大秦王朝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王朝,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王朝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部丛书中,我们立足传统史学,借鉴正史的观点,以期全面解读大秦王朝的历史,给青少年朋友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 风暴来临(1920-1929)

    风暴来临(1920-1929)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
热门推荐
  • 桃花树下桃花妖:冷王的圈养小刁妃

    桃花树下桃花妖:冷王的圈养小刁妃

    初见时,他美似谪仙,更似桃花妖般的妖冶。他带她逃离火坑,相随相伴五年,他的温柔一次次的让她沦陷,五年里,他将她宠上了天,她误以为他们是相爱的。做梦也没想到,他竟然会以死从她身边逃离。再次的重逢,她才知道一直以来她不过是他儿时玩伴的影子,为博取那人一笑,他竟对他们的孩子狠下毒手。“除了她,没人有资格替我生孩子,只要能让她开心,杀了你又何妨。”最恶毒的语言取代了曾经的甜言蜜语。?“既然你已经找到了你真正所爱之人,那么请你放过我吧,就算是死,也求你给我一个解脱。”她不止一次的祈求。?而他一次次的将她伤的体无完肤后,却不愿放她离开,只因在迎娶那人之前,她是与他最合拍的床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女配不狠难翻身

    女配不狠难翻身

    苏琬在人生得意风头正劲的时候,很悲剧的摔了一跤,后果是她穿越到了自己新出演的后宫戏中!还是那个悲剧的一号炮灰!但是天生女王的苏琬怎么会轻易认输?作为影后,她卖的了萌,演的了戏,关键是她还有作弊利器随身空间,还有什么是她做不到的?她要在这后宫之中大杀四方,扭转局势。到最后,看谁笑傲天下!
  • 优质男友送上门

    优质男友送上门

    他,英俊潇洒,俊逸不凡,虽然贵为大财团的继承人,却有着痞子般的流氓性格;她,面容姣好,身材傲人,作为一名平凡无奇的小资女人,活得倒也滋润。一场命运的玩笑,让他和她相遇,而身份,竟然是雇主与养客。谁说钻石王老五就不许吃软饭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重生之嫁个将军

    重生之嫁个将军

    李雅34岁时被迫自杀,死后重回到她11岁,一切悲剧都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依靠预言般的前世记忆开始了复仇之路,一步一步将敌人算计到蛊中踩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突破平凡:改变命运的9项砺炼

    突破平凡:改变命运的9项砺炼

    成为命运的主人,最佳的激励方式,掌握选择的权利,勇于尝试失败,决不接受“不”,坦然面对嘲笑,敢于争取,拥有百折不挠的心,重新塑造自我。做自我竞争的赢家,从内心改变自我,关心自我成长不断修正自我,挖掘自己的金矿,重新改造你的个性,给自己的人生找准定位,以低姿态获大成就,从小处改变自我。
  • 蜃楼志

    蜃楼志

    全书以广东洋行经纪苏万魁之子苏吉士(乳名笑官)的活动为线索,描写了他周围形形色色的人,曲尽人情世态。《蜃楼志》一方面将目光投向了清朝中后期中国南部沿海开放口岸,着眼点较为独特。另一方面充分暴露了官场的黑暗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