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6900000030

第30章 创业者之歌(1)

◆从输出到“回引”

地处成都平原东北丘陵区的金堂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一个人口大县。县治所在地赵镇居于长江支流沱江上游,中河、毗河、北河三条美丽的河流穿过境内,被称为“天府花园水城”。沱江在民间和历史上曾被称为巫江,相传古蜀时期鳖灵(丛帝)曾受望帝委托在此治水,凿通了造成“蜀水不流”的金堂峡。金堂峡入口上游与旧城相对处曾有巫江镇,这里至今还有众多鳖灵治水的记载和遗迹,沱江小三峡也被今人称作鳖灵峡、明月峡和九龙峡。1998年以前,由于鳖灵峡峡宽仅40多米,洪水时节常因江水堵塞酿成水灾,让赵镇一片汪洋,1998年后开展了拓峡工程,峡口拓宽到90多米,赵镇水灾便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金堂县全县的地貌似乎是四川的一个缩影,10%为平原,70%为丘陵,20%为山地。这里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人口大县,常住人口近百万,一半以上是农业人口。据统计,在全县的29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约有20万人常年在外打工。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汹涌的、闻名于世的“民工潮”,成千上万农民——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民,为了生存,为了摆脱贫困,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远赴东南沿海打工,省吃俭用地把挣得的血汗钱寄回故乡。于是劳务输出在有的地方曾被称作“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改革开放的春风,也给金堂人带来了外面的信息和致富的神话,于是一批勇敢的开拓者突破了“昧于远图”的传统文化束缚,去寻找外面的世界。早在1985年金堂县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劳务输出,外出打工的农民常有20多万人,因而被称作“中国打工第一县”。

农民工在许多时候总是拿着极低极低的报酬,干着最苦最累、城市人不屑一顾的活,似乎没有人注意到他们的存在,然而,他们却支撑着城市的发展,许多企业也是依靠他们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金堂的农民工创作了一首歌曲:“高楼大厦是我建,光明大道是我修,我们是新时代的劳动者,堂堂正正打工吃饭最光荣……”是的,在共和国的经济发展史上,已经刻上了“农民工”光辉的名字。

金堂县的农民工伴随着共和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历程,金堂县的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曾获得了9个“第一”:

第一个开展外派劳务;

第一个开展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和引导性培训;第一个由政府组织输出农民工;

第一个在劳务输出地建立就业社保服务站;

第一个为农民工在乡镇开通可视电话;

第一个为农民工开通跨省客运班车;

第一个为农民工包机;

第一个探索解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

第一个建立“打工者回乡创业园区”。

在这9个“第一”之外,还应该加上一个“第一个成立了‘中国农民工博物馆’”,这是全国唯一的农民工博物馆。

自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成都的劳动力需求便开始增长,民工便开始回流,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候鸟回巢”;2005年以后,随着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金堂县更有计划地变劳动力输出工程为劳动力“回引”工程;特别是2008年全球爆发了“金融海啸”之后,沿海一些外向型小企业纷纷裁员、减产、倒闭,而在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中,四川和成都又急需大量劳动力,更为“回引”工程提供了契机,当年一年返乡人数便超过了4万人。再加上位于金堂县淮口镇的“成都—阿坝工业集中发展区”于2009年正式开工,这是全世界唯一的地震灾后异地产业重建园区,是全国唯一的跨民族、跨地区合作的园区,它得到了来自安徽、吉林、江西、广东、山西、海南6个对口援建省的援助,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短短一年内便有近40个项目入驻,总投资超过百亿元,这些项目都急需大量劳动力,于是金堂县的“回引”工程全面打响了。

20多年来,金堂县政府一直坚持了输出就业和回乡创业两手抓,走出了一条“转移输出——积累资金、掌握技术——注重历练、提升素质——返乡创业——推动本地发展”的输出回引之路,推动了本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009年,金堂的“打工者回乡创业园区”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民工创业示范园”;2010年金堂县被国家人社部确定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创业就业课题组在调查报告中指出:“金堂县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成功实践是我国农民工发展的缩影,金堂县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就业作为工作重心,通过集中优势资源,大力、持续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农民工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同时,金堂县依托城乡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的措施,有助于引导我国农民工的有序流动,推进‘三农’事业健康发展,将为全国其他农村劳动力输出地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候鸟回巢”——打工仔的创业示范区

金堂南部的“下五区”是出“打工仔”最多的地方,而其中的竹篙镇又被称作“全国打工第一镇”,全镇3万多农业劳动力中,外出务工的便有1.5万多人。按照著名的“马太效应”,“孔雀东南飞”曾长期是这里人口流动的趋势,为了摆脱贫困,外出务工是许多人唯一的出路。

然而,自中央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以来,竹篙镇便逐渐出现了打工仔回乡创业的情况,“东南飞的孔雀”开始回到了家乡。1998年,竹篙镇被确定为“全国打工仔开发区”和“金堂县回乡创业示范区”后,竹篙镇便形成了“打工挣家业,回乡干事业,百姓创产业,干部建功业”的劳务经济发展理念,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回乡创业。而2003年成都市推行统筹城乡发展以后,回乡创业的人更逐步增加,2010年全镇各类企业已有69家,就业人数4000多人,其中回乡人员创办的企业便有15家,解决了劳动力就业上千人。这些企业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1家,年销售收入上百万元的8家。目前,占地30余亩的回乡创业园一期工程已于2008年元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当然,严格说来,由于资金的匮乏和体制、观念上的一些问题,回乡创业园各种基础设施还大大落后于其他一些工业园区,这里没有高大的、标准化的厂房,没有美丽的绿化带,也没有科技含量较高的实验室以及自动化设备,处处都可以让人感觉到农民企业家们创业的艰辛。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竹篙镇出现的许多鞋厂、服装厂,老板都是外出打工后又回乡创业的,年龄一般为40岁左右,在外出打工的经历中,他们曾吃过许多苦,忍受了让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甚至毫不夸张地说,有些经历是“血泪斑斑”的,但是他们也经历了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的洗礼,打开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变得更加聪明,更加雄心勃勃,和自己的祖辈大大不同。

面对2008年出现的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沿海地区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2009年,金堂全县返乡的农民工达8万余人,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努力下,开办了各类专题培训和专场招聘会,帮助7万多农民工实现了再就业,而有一部分农民工则揣着打工挣来的血汗钱,毅然结束了四处漂泊的生涯,下决心回乡创业自己当老板了。

这是农民工创业的一代,也是勇敢而勤劳的一代,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一些著名的企业家就会在他们之中诞生。

听说打工农民张礼贞2008年回乡创办的永达鞋厂,是竹篙镇目前规模最大的企业,解决了当地300多名农民就业,于是我很想到这家企业看一看,但不巧的是,因为修路,通往企业的道路被彻底“封闭”了,于是我只得随机找了家企业走进去。

这家企业也是一家制鞋厂,由于回乡创业园的规划迟迟没有得到批准,无法为创业者们提供标准化的厂房,因此企业只得租用狭窄的农房。楼下进门处不高的土坡边杂乱而拥挤地停放着二三十辆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扔了上百只用过的胶水桶;楼上300多平方米的“厂房”里挤放着缝纫机、工作台、产成品以及100多个工人,天很热,吊扇呼呼地转动着,空气中弥漫着粘贴鞋帮的胶水味……所有的工人都专心致志地工作着,没有人因我们的进入而好奇地抬头看看。

鞋厂的老板是易遵雪和她的老公袁定军,易遵雪负责生产,袁定军负责后勤和对外联络。易遵雪是一位皮肤白皙、眉目清秀、说话细声细气的女人,提起过去的打工经历,她说:

“1992年我15岁初中毕业就去了广东东莞,在一家鞋厂打工……”

“15岁?那你还是个童工啊!”我惊叹地插了嘴。

她嘴角露出了一丝苦笑,点了点头:“是童工……最初是踩缝纫机,”她摇了摇头,“我拼命干活,后来成了‘基层领导’,2008年担任车间管理……”

“多少工资呢?”

“我记得很清楚,第一个月只拿到了148元,两年后每月1400元,2008年每月3000到4000元了。2009年我回到了竹篙。”

“每个月有三四千元工资,又搞了车间管理工作,你为什么还要回来呢?”

易遵雪又苦笑了一下:“哪个不想念自己的家乡呢?打工的日子不好过啊,我做梦都想回家,都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近几年,广东的制鞋业已经逐步向内地转移,十几年来我已经学会了制鞋方面的技术,现在成都的农村富裕了,金堂都成了‘天府山水田园城’,在家里就可以找到钱,何必还要出去受罪?再说,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我和老公的父母亲都在这里,老人们需要照顾;儿子才10岁,在竹篙镇小学读书,成绩不错,我们不想让他缺少父母亲的教育和关爱……至于劳动力呢?我们这里在广东学会做鞋的人很多,他们回乡后已经不适应干农活了,招工很容易。”

易遵雪的制鞋厂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是专门生产运动鞋鞋帮的,成型的工序仍然在广东,产品全部向日本出口。最初企业的规模很小,只招聘了60来个工人,后来政府给予了贴息贷款,扩大了规模,增加到100多人了。每月全厂可以生产3万双鞋帮。工人中除4名男工外全是女工,年龄22至44岁,包吃包住,企业为工人安排了住宿,家远的可以住下,工资全部计件,低的每月可以拿到1000多元,高的可以拿到两千三四百元。按易遵雪的说法是:“这里的收入肯定比在广东更高,还可以顺便照顾自己家里。”

我问易遵雪目前有什么困难,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她带着一丝不安,叹了口气,仍然细声细气地说:

“最困难就是没有厂房,我们的产品销售没问题,要是能解决厂房,规模早就可以扩大了……”

竹篙镇的干部们说,现在全镇已经规划了一个占地4平方公里的回乡创业工业园,李春城曾来考察过,我们曾向他反映希望快点把规划批下来。

当地的基层领导们希望能把竹篙变成一个以回乡创业带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典型乡镇,甚至把这里打造成一座创业新城,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民生,但是人们都知道,批准新的规划过程复杂而漫长,他们的设想什么时候能真正落实呢?

我在心里一直担心着制鞋工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走上过去乡镇企业污染环境的老路,但竹篙镇的回乡创业者中还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她走了另一条道路,她是2009年成都市劳动模范、33岁的陈仕琼,一位穿着白色连衣裙、白色凉鞋、长长的秀发绾成发髻、皮肤被太阳晒成了淡琥珀色的年轻女人。她是投资近2000万元的金堂鹏程畜牧公司总经理,也是一位回乡创业的打工仔。

这家公司是一个倡导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畜牧业的企业,早期投入200多万元,以后陆续增加投资,建成了占地30多亩的养殖场,引进了约克、长白、杜洛克等良种猪,波尔多、鲁比羊等良种羊,新西兰、比利时等良种兔,黑凤、青脚等良种鸡。每年可出栏4000头猪、5万只鸡。除此之外,公司还承包了土地和荒山1000多亩,种植无公害蔬菜、油菜、果树、巨桉等。在林地里喂养了生态鸡,猪粪、鸡粪等粪便一方面转化为沼气,一方面通过转化沼气过程中的高温杀菌后,又用于对菜地和林地的施肥,形成了循环的生物链和经济链,让企业达到了“零排放”的标准,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发展了附加产值较高的绿色食品。

这是一条符合现今世界潮流的正确道路。和许多远赴广东的打工仔一样,陈仕琼也有一段极其艰难的经历。

陈仕琼的父母亲都是普通农民,生了五个孩子,陈仕琼是最小的一个。因为穷,初中毕业后没办法继续上学,1994年17岁便远赴广东在一家鞋厂打工,最初每月的工资只有300元,到了1997年,每月的工资约1200元。

在广东打工时,陈仕琼不仅工资不高,而且几乎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疲惫的陈仕琼常常在凌晨1点多的时候瞌睡极了,站起来,喝口水摇摇头又继续干;有一次凌晨2点多的时候,她迷迷糊糊地竟一头撞到了机头上,额头上撞得鲜血淋漓……陈仕琼咬着牙坚持了4年之后,1997年她返回了故乡,后来便到成都一家宾馆打工,从服务员逐渐升任领班和主管。

人们常说,苦难也是一种财富,也许正是在广东那一段极其艰辛的经历,铸就了陈仕琼和别的回乡创业者坚韧的性格。她不愿回忆在广东时的那一段遭遇,但有时偶然涉及,又有说不完的话题,她常说:“筹办畜牧公司最初的确很苦、很累,但想想在广东的日子,啥苦都能忍受了!”

我曾问她:“为啥要离开宾馆回农村搞畜牧公司呢?”

她的回答很简单:“我喜欢农业,想搞种养结合,也希望乡亲们能共同富裕起来,再不会和我一样跑到广东去受苦。”

陈仕琼是一个有心人。在宾馆工作期间,这位年轻的姑娘一面努力学习企业管理知识,一面有意识地为家乡“招商引资”,曾多次向自己打工的宾馆老板介绍金堂县和竹篙镇的情况。良好的工作表现和踏实诚信的作风取得了老板的信任,在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政策的推动下,2005年,老板终于决定增加自己的经营项目,组成有限责任公司,采取股份制形式,投资兴办养殖业和农业种植项目,陈仕琼用多年的积蓄入了股,并被委任为公司经理。于是,鹏程畜牧公司在竹篙镇诞生,而自这一年开始,陈仕琼也告别了城市,回到家乡,全力以赴地管理和发展这个新的企业。

同类推荐
  • 实用科技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科技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实地介绍了文书教研论文及科技报告各部分的写作内容及写作规范,并附上真实的案例,让您即使没写过类似的文书也能轻松上手!
  • 进退博弈

    进退博弈

    进退之间方显英雄本色,博弈之道尽现历史风云。
  • 中国“超级”大学

    中国“超级”大学

    本书作者在十余年大学生与大学教师的生涯中,对当今中国大学的一应信息、数据和知识进行了横向对比、纵向解剖的综合分析和思考。在资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上,充分体现了全面性、真实性、实用性、时新性,加上作者的简要精彩注评,相信能给高三即将高考的学生、大四即将考研的学生、研三即将考博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很好的参考。
  •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一个效应就是一把钥匙,开启你尘封已久的生存智慧;一个效应就是一股不息的力量,帮助你不断地修正从前不正确的观念和做法;一个法则就是一根魔杖,点开你成功人生的洞天,让你窥见其间的奥妙;一个定律就是一条花香小径,让你从此开始梦想的实现之旅……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
热门推荐
  • 你的口才价值百万

    你的口才价值百万

    本书在充分展示口才的巨大威力和价值的基础上,以丰富的事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练就卓越口才的基本途径、必须知道的各种说话技巧,以及口才在面试、推销、谈判、与同事和上司相处、恋爱、交友中的实际运用,帮助读者掌握各个领域的说话艺术,练就高超的沟通技巧,提前进入成功之途。
  •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

    主人公克利斯朵夫6岁就在乐坛上崭露头角,11岁担任宫廷乐师,并成为引人注目的青年音乐家。他正直、勇于反抗。这使他的音乐生涯充满了坎坷和不幸。世俗的偏见、权势的压迫、舆论的抨击,使他成为孤独的反叛者。在异国他乡,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以勇敢和乐观的态度面对逆境和挫折。
  • 大汉遗梦 :凤仪天下

    大汉遗梦 :凤仪天下

    穿越成汉朝的一个小女孩也就算了,竟然还会在“母亲”的按排下嫁入皇宫,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这一切,都太疯狂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重生之杀死公主

    重生之杀死公主

    在重生回到过去之前,如果你还有三天的时间留在阳世,都能让人活的更加潇洒,你打算做些什么?安阳公主比较倒霉,第三次等等。安阳公主重生的时候,她在自己的灵堂上,也许你还需要第二次,发现了一个秘密……,不是每一次的重生。发现自己还能够以魂魄的姿态在阳间先逗留三日
  •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菩萨金乔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新罗国17岁的王子,在战场上带兵打仗,抵御倭寇。在登基成为国王之前,意外痛失好友,自此一蹶不振,整日游山玩水,不务正业。幸而在金刚山山顶遇无名老僧点化,浅尝佛门智慧,心有所悟,国王也不当了,转身出家,法名释地藏。
  • 解放锦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锦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经纪实手法纪录了锦州攻坚战中,林彪指挥大挖交通壕:国民党明堡、暗垒逞淫威。蒋介石亲临葫芦岛督战,对拿下塔山信心十足。会战老城区解放军31小时全歼守敌十万,活捉范汉杰,锦州得解放……
  • 至尊嫡颜

    至尊嫡颜

    一朝重生,翻手为云,扭转乾坤,继母嫡姐渣男统统见鬼去!玩心思,耍手段,施毒计,难道就你们会?重生复仇路,活出精彩人生!只是,男人心,海底针,某个人,怎么甩都甩不掉呢!这可如何是好!
  • 小银,我可爱的憨驴

    小银,我可爱的憨驴

    《小银,我可爱的憨驴》娓娓道来的是作者与一头毛驴(小银)齿唇相依的真挚的情感。小银是作者的兄弟,朋友,或者孩子,他们亲密无间。在作者眼里,毛茸茸的小银玲珑而温顺,外表是那样的柔软,软的就像一腔纯净的棉絮,没有一根骨头,唯有一双宝石般发亮的眼珠,坚硬得像两颗精美明净的黑水晶……
  • 小细节大关键

    小细节大关键

    一个马蹄钉可以毁掉一个帝国,可见细节决定成败。但不是所有的细节,只有那些关键的细节才能决定我们的成败。本书从为人处世,人际交往,饭局应酬、工作方法等方面,多角度地揭示了许多容易被我们忽视而又至关重要的关键细节,以及把握这些关键细节需要注意的细节。
  • 傻王的代嫁丑妃

    傻王的代嫁丑妃

    她是西楚国丞相府不受宠的庶女沐心冉,天生丑颜成笑柄,受虐多年含恨终;她是现代的顶级杀手,亦是妙手神医,却因一枚硬币,魂入异世,重生在沐心冉身上,睁开双眼,未及适应,已被塞入花轿代妹出嫁。*新郎是谁?是年仅十三岁便成为天下四公子之一的西楚睿王爷!难不成天上掉馅饼?错错错!曾经的天才王爷已经成了人尽皆知的傻王爷。丫的,还奇怪她这个爹不疼娘不在的庶女一朝成凤了,原来是只被拔光了毛的落魄凤凰!靠!姐为一毛硬币舍身忘我,一个偌大的王府竟然给姐吃咸菜稀粥?还有这些比主子还嚣张的狗奴才打哪里来的?老虎不发威,千万别当是病猫;拔毛的凤凰那也是凤凰,岂是尔等小杂碎能欺压的!治恶仆,惩毒妹,进了宫里找皇上,干什么?算账呗!“皇上,这是您十年来欠王府的账!”掏出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字。钱有了,奴才听话了,闲来无事捣鼓捣鼓草啊药的…嗯,生活似乎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娘子——”一声软软的呼唤传来。擦!忘了还有个傻王爷夫君没甩掉!*“娘子,我要和你一起。”某男抱着枕头过来。“滚回自己窝去。”某女小脚一踹,某男瞬间滚到床角下。“娘子——”某男从地上爬起来,两眼泪汪地叫道。某女很霸气地吐出一个字:“滚!”“娘子,管家把门锁了。”某男无奈地叹了口气。某女沉默了一会儿,掏出九根金光闪闪的长针,“要在这也行,先让我在你身上扎几针吧。”某男抽了抽嘴角,小心翼翼地瞟了眼她手上耀武扬威的金针,忽的嘴角一扯,笑得好不灿烂,“行!等我把他叫醒,扎完了再换回来。”【简介小白文不小白,请看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