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4800000004

第4章 旧年的血迹(4)

嘎洛曾经问过我:“这像什么声音?”

“像种子播进地里的声响。”

那些木桩般的身躯都随之摇晃了一下,当时正在讨论的是要不要把储备的种子分了度过面临的春荒。

“头人家的孩子毕竟是头人家的孩子。”一个唐突而满含妒意的声音说。

“说不定他爷爷是跟达赖到印度去了。”

“他们的人不少。”

“加德满都,新德里,加尔各答,加、加拿大。”

“我喝过从加尔各答来的咖啡。”

“焦锅巴味。”

“那是你没放糖的缘故。那次,若巴头人请我喝那玩意儿,他是在银壶里熬的,我说,焦锅巴味,头人说,蠢猪,他替我放进一块四四方方的四方糖……啧!”

“我当红军时也吃过那鸦片一样的东西。”嘎洛说。

“红军还吃鸦片。”

“刚到若巴家,伤痛时头人就叫我和他抽上两口。”

“你不是说当红军的事你不记得了。”

嘎洛一挥手,说:“算了,算了,还是说说留不留种子的事吧,啊。”

那些年头,人们总聚在一起,排遣愁苦与孤寂。母亲带着我坐在会场的某一角落,我总要千方百计摆脱母亲,在火堆边找到一个温暖的地方。这时,总有人把粗砺的大手放在我头顶,我坐在一大堆细腻的尘土上,听话题不时转向我们家族昔日的富贵与荣耀。而使我与这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家族发生关系的父亲却是村里唯一不在会场的人,他只能坐在自家矮小土屋的火塘旁,手中攥着一张我从学校借回家的《参考消息》。他曾经向我详细讲述过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中间怎么会隔着一个印度这样与我们生计无关的问题。

一夜会议不得结果,并不意味着下一夜聚会就会使我们全村人的肚皮做出获得一个令人感到实在可靠的保证。这仅只意味着在一大溜袒着肚皮贴着墙根晒太阳的社员们注视下,父亲又得从残雪斑驳的树林中背回五大背干柴。冬天里无所事事的男性社员们漠然望着父亲一次次穿过广场,望着大片冻结的土地上野鸽和轻捷的云雀成群飞起又降落。

冬天林中的积雪被风聚集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漩涡。我总要尾随父亲身后,帮他拾掇柴火。父亲毫不领情地用刀背砍我,用绳子抽我,我一切都能忍受而不哭泣。终于有一天父亲动用了拳头,他恶狠狠地把我打翻在蒙着一层青色苔藓的岩石上,看到我口中的血一滴滴顺下颌慢慢地淌,把地上的积雪染红,父亲膝头一软,差点就跪在我面前。风在树林上空打着尖厉的唿哨。我想我看到了泪水怎样在他眼眶中打转,我转身奔下山冈,母亲把我搂在怀里,我差点哭出声来,可她替我揩净血迹时又开始恶毒地诅咒我父亲。我咬伤了她的手,我恨她,她恨父亲,她和彩芹老师无法比拟。

后来,父亲就默许我跟他上山了。

我们坐在雪地上歇息时,父亲说:“你大了,阿来。”

一股暖流从头顶滑向脊梁,然后蹿向十根冻木的脚趾。我把脚趾紧紧蜷拢,不让这暖流从趾尖溢出。

我说:“阿爸。”我想像猫一样蜷缩在他脚前,我冷。

挂在冬日灰色天空中的太阳像一只迎风流泪的眼球。

“那天,你从对面坡地上下来,我才觉得你长高了。我想我看错了,我把挂书包的钉子往上移了,可你还是一伸手就挂上去了。”父亲笑笑,这是多少年以来,父亲第一次露出微笑。

父亲掏出一支经济牌纸烟点燃。

他又递一支给我。我摇摇头,泪水就下来了。

他又尴尬地笑笑。

“我想你饿了,抽烟抗饿。营长叫我抽烟时就说饱吃冰糖饿抽烟。”父亲粗糙的手指从我脸腮上刮去泪水,说,“大了,娃娃,男娃大了,鸡鸡上就要长头发一样的东西了。就要想女人了。”

我趴在地上,屁股朝天撅起,哭着说:“阿爸阿爸。”

在当时我差点就要对彩芹老师重复父亲对我说过的那句话。

她却趴在地上,看几只蚂蚁排成单行,从一片草叶渡向另一片草叶。茅草叶又瘦又长,闪烁着接近透明的翠绿。

至今,我仍把珍藏于心中的这个秘密,视为深长纯洁的初恋。

我们走出树林,站在村后的山丘上,妇女们一边筛选麦种一边等待分配锅里的杂碎。年轻人把宰杀出来的牛羊肉背到沟口,装上等在那里的供销社的卡车。我们站在山上,广场上的人被我高高在上的目光压成了一些蠕动的扁平的物体,强烈的日光使他们的躯体失去了明晰的轮廓,使他们实在的肉体与只是一片虚空的阴影——他们自身躯体的影子团在一起。他们的背像是沉甸甸的龟类的甲壳,壳下伸出摆动的四肢,短小而又缺乏呼应,真正龟类行动时肢体间协调的那种呼应。那些和我们同一个村子的人的行动笨拙而可笑,双腿沉重,仿佛被噩梦扼住喉咙时乏力的四肢一样。关键在于他们不是别的什么人,他们中有我母亲,我的堂兄妹,表兄妹和我同村的乡亲。我心情沉重。林中一阵凉风吹在背后。少年时代的我俯视那热闹的沉迷于节日气氛的广场,就已经深刻感受到命运的沉重,我敏感的心胸被颓丧与虚无的情绪无情咬噬。

下山时,我用一根坚韧的桦树条拦腰扫断许多碧绿的野草。

彩芹老师执意要我把一朵紫罗兰色的复瓣的小花插在她头上。

我插了。

她说我好看吗?

我说不知道。

她说花一定好看我一定不好看。

一直到广场上我都还猜不透她那样说究竟是什么意思。

父亲已放下了柴捆。他捧着盛满蘑菇的旧军帽,昂昂然穿过人群。他瞥了我一眼,我还看见他看见彩芹老师头上的那朵小花。父亲的眼光像一团无形无色的火苗在小花旁跳荡一下又熄灭了。

这时,我不再视父亲为情敌,一变又为彩芹老师的同谋:“他看见了。”

“看见什么了?”

“花。”我悄悄说,说出来我才知道我说错了。

“看见花没有看见我。”

所以,我干脆横下心说:“我阿妈昨天又生了。”

“昨天我在报纸里给他夹了条子。”彩芹老师说,“报纸他看了吗?”

“看了,阿爸只说美国人跟苏联怎么怎么了。”

“谈判,武器谈判。”

“晚上,阿妈就生了。” 我想这时父亲正腾手推开院子的栅门,随之仿佛又听到了饿猫一样的婴儿啼哭。晚上我梦见了这种啼哭。梦中我也知道这啼哭不是虚假而是真实。就在一年以前我也曾听到过这种令人心悸的嘶哑的哭声,也是一样的夜半。第二天早上母亲拥着牛毛毯子啜饮一碗热茶,上面浮着一层厚厚的陈年的酥油。当时我就嗅出了血腥味。一抹阳光照在黄土墙上,火塘中的松木劈柴上袅袅几缕淡淡的青烟。母亲把碗举到我嘴边,我使了很大劲才克制住了没有呕吐,父亲从外边赶回来,他迅疾和母亲交换一下目光,母亲就放下碗嘤嘤地哭了。直到我背上书包出门,父亲都没敢看我一眼。

我出门时又悄悄折了回来。

听见母亲说:“你真担保他断气了。”

“都僵硬了。”

“把他送走了?”

“一直送出沟口,才放进大河的急流中间,他平平顺顺地走了。”

“要是他生下来哭声都没有……”

“……你也就不伤心了。”

“我……”

这天早晨我从毯子中探出头来时,看到母亲对父亲微笑。母亲嘴唇不停地翕动,吐出的不再是诅咒父亲的刻毒语言。她 对着一团偶尔蠕动一下的破布细语喃喃。她半躺在新打的地铺上,掏出的奶子又大又饱满。婴儿嗞嗞的吮吸声像一只钻子在我脑勺上旋转。

母亲把那团破毡片举到我面前:“看看你妹妹。”

隐隐绰绰一团红肉从毡片里漏了出来,我突然想起在收割后的地里捡麦穗时也见过这样的颜色,这样的皮肉,那是一窝没有长毛的吱吱乱叫的耗子。

我说:“看见了。”

父亲正弓腰把一块陈年的猪油放进铜罐,呼呼作响的火苗在罐子周围缠绕跳跃。

一阵冷风挟带着广场上到处都是的草屑,特别是翻卷的牛胃中那些细细的被日光晒干的草屑吹在我们背后。我想父亲正把新采的蘑菇下进铜罐。他的腰弯下去,腰上的长绳勒进腹肌。而彩芹老师眼中仍然摇曳着痴迷的光芒。

这时,那三口巨大铜锅里的头蹄和肚肠已经捞了起来,晾在临时架起的案桌上。这些东西散发出热腾腾的蒸气。许多孩子在喷香的雾气中穿过。

嘎洛盘腿坐在三石灶前,烘烤风湿严重的膝头。通红的火烤得他龇牙咧嘴。他大声地呻吟着却又一点不肯后退。锅边溅出的油汤不时溅到火里,发出滋啦啦的声音。

他叫道:“唉,唉哟哟。”

快乐的孩子们齐声应和。

——唉!

——唉哟,唉哟,唉哟哟哟哟。

嘎洛骂:“小土匪,打嘴!”

——打!打!打打打打打嘴!

嘎洛终于转过头来。因为关节僵化,他实际上是整个肩背和头颈一起别转过来。他的脸皱巴巴的像干旱年头的核桃一样。那只独眼,独眼上粗大而又泛出淡淡金黄的眉毛使他的面容看上去十分和善。我伸长颈项咽下一口唾沫。

他扶着拐杖慢慢站起身来,他儿子走过去替他放下挽起的裤腿,他说:

“娃娃们到沟边掏些野葱来。”

我们快活地叫喊着。吆喝着几条肚皮被牲血胀得溜圆而脊背骨却像一串算盘子一样支棱在皮下的瘦狗们,奔向玛岗觉卡岸边潮湿的灌木丛。

只有我家皮毛光滑的黑狗追风虎踞在那根木头前对着我们的背影凶恶地吠叫。

它是在提醒我,像父亲提醒过的那样:不要和这群被少油水的肚皮弄贱了骨头弄厚了脸皮的孩子们搅在一起。父亲曾用极其鄙屑的神情对我讲过:过去,每当收完了若巴家的庄稼,头人就吩咐宰杀三头牛,牛血用以衅鼓,牛肉挂在家里的寨楼横梁上风干以备随时佐酒,头蹄和肚肠则像这样煮好犒赏小民。

同类推荐
  • 温凉盏

    温凉盏

    《温凉盏》,满汉合璧写本,现仅存于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这是一部罕见的以满文“单字还音”的珍本。全书以口语创作,其中大多以说书内容出现。考据本书,要么根据弹词改编,要么是满文作者的一种创作习惯。
  • 命运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

    一曲命运之歌,唱不完她的前半生和后半生,飞来横祸更或天降奇缘,演不尽爱恨情仇,美丽善良的郝安琪与大学学长刘辰熙在校园里相识相知相爱。
  • 柔软的一团

    柔软的一团

    作者以惯有的幽默、犀利之笔,将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层层剥开,《柔软的一团》是短篇小说怪杰劳马继《潜台词》之后精心创作的一系列优秀短篇集。角色各式各样。内容包含当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让人在笑中体略一种辣呛的味道,发人深省。正所谓“带泪的微笑,含笑的讽刺”
  • 情人在前魔鬼在后

    情人在前魔鬼在后

    一个资深的心理治疗师,在治疗别人心理疾病的同时,却治不了自己的心理顽疾;一个痴情的妙龄漂亮女子,却在现实的面前不由自主地破败、堕落;一个痴情并才华横溢的画家,却由于懦弱始终不敢表白最后自杀而亡;一个出身社会底层最后获得成功的高智商恶魔一次次地挑衅警察……《情人在前魔鬼在后》由弃城编著。
  • s女奋斗记

    s女奋斗记

    她们是宅女、是白领,是飞特……她们时而像奔奔族一样忙碌,时而像活乐族一样悠闲。在暗潮涌动的社交场,她们上演了一出跌宕起伏又笑料不断的风魔好戏!幽默堪比石康,京味儿更胜赵赵。若说三个女人一台戏,那四个女人岂不是要闹翻了天?我们的口号是:嫁不出去也要性感下去!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推理心理学

    神推理心理学

    如何仅仅通过笔迹就推理出老板变化多端的性格?如何巧用心理博弈推掉上司扔过来的烫手山芋?如何使用心理暗示说服同事你是自己人?如何仅凭微妙的表情就能洞察同事掩饰的秘密?如何赢得大家好感而又避免锋芒毕露?如何运用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判断周边人的行为方式?如何不动声色地提问以获得更多对方不愿透露的信息?国内首部完整分析推理能力的心理学读物,世界上最难最神奇心理学教你拥有最强大脑!
  • 我本猖狂

    我本猖狂

    前期大虐,虐身,虐心,虐肝,虐脾,虐肺。。。。能虐的全虐了,没有强大的心脏请慎入!至于结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她,前世是国家安全局反恐处的高级特工,武器、格斗、医术、语言、舞艺、心理学,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卧底、追捕、辑毒、灭杀,数十种工作种种在行,是令恐怖分子闻风散胆的女中豪杰。一朝被同伴出卖,落入恨她入骨的恐怖分子手中,注射毒品、百般凌辱、万种酷刑,终致香消玉殒。再度醒来,穿越到一个同样被百般凌辱至死的王妃身上,身残体弱,更兼所有的特长,在这以军治府的战神王府里,在这以内力至上的武林高手面前,成了个一无是处的贱货,王府之内,无论主子仆人,人人见而骂之,虐之,无比鄙夷。避?无法可避!逃?无处可逃!也无力能逃!何时,这暗无天日的日子才有个尽头?!何时,她才能在这异世活出她的精彩?!何时,她才能得到真正属于她的幸福?!他是战无不胜的的战神王爷,也是恨她入骨的她的夫君,百般折辱,只为她的姐姐曾经给自己带来的耻辱。却不料,自己竟然会有爱上她的那一天。。。。只是,要得到她的爱,恐怕只是奢望,那么,她的原谅呢,今生今世,能得到么?!他是一名弱不禁风,随时可能灰飞烟灭的书生,年纪轻轻,却已经是文坛的泰斗。身体的羸弱,不代表就是弱者。是他,第一个向她伸出了象征着温暖和希望的手,是他,做了她最坚实的后盾,是他。。。。只是,他最后只想成为她的唯一。他是黑暗势力实至名归的皇帝,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掌控的世界却受到一个弱女子的挑衅。哼,就是动了老子的一根汗毛,都要一条命来偿,而她竟敢。。。。只是,自己怎么没有觉得吃亏,而是占了便宜呢,而且还巴不得她来占!男配若干,有可能升级成男主。谢谢冰蓝细雨为本文制作的美丽封面!【PA社团出品】http://m.pgsk.com/g/q520推荐郁的完结文:《独行天下》链接地址:推荐郁的连载文:《嫁否》链接地址:《独行天下》与《嫁否》为上、下部。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绵羊王妃要起义》
  • 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当你学到越来越深入,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已经在转行学数学了!确实,现在的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借助数学这个工具,甚至有人莫名其妙地认为,如果你的研究中没有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肯定就算不上高深、前沿,称不了“专家”,拿着这样的“研究成果”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但是,本书完全没有数学公式,规避数学公式深奥难懂的缺点,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一个个关于经济学的故事。并从这些有趣的故事中教会读者什么是经济学,经济的逻辑是什么,以及怎样运用经济学理论来撬开经济之锁,还原会融真相。
  • 儿科病调养食方

    儿科病调养食方

    《儿科病调养食方》中介绍了多种小儿常见疾病的饮食疗法,包括小儿发热、小儿肺炎、小儿腹泻、小儿腹痛、小儿厌食、小儿便秘、小儿寄生虫病、小儿夜啼、小儿遗尿、小儿汗症、儿童多动症等。书中的饮食疗法均按方名、组方、制法、功效、适应证的规则进行编写,以病统方,便于读者查找。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1938—1941重庆大轰炸

    1938—1941重庆大轰炸

    血腥轰炸,惨烈惊世。政要、平民,空中搏杀、外交风云……四个家庭演绎血与火中的人生命运、民族命运。周恩来运筹帷幄,蒋介石“以拖待变”,汪精卫无耻叛国……本书披露个中情景。中国脊梁,抗战史诗。把日本法西斯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 误惹腹黑师弟

    误惹腹黑师弟

    新书已发《傲娇小萌妃:殿下太腹黑》--一朝穿越,别人都在豪华王府,为何她却在道观里……这满地的道士都尊称她一声大师姐,真是感觉倍儿棒!“喂,那边那个小道士,呃,小师弟,你为何不叫我师姐?”“……”“你是哑巴吗?”“……”“给师姐笑一个??”“……”从此她每日的生活都以戏弄小师弟为乐,只是她却万万没想到,有朝一日,这小师弟竟然长成了一个大腹黑,还将她拆分入腹,吃干抹净…
  • 人性的优点(大全集)

    人性的优点(大全集)

    作者为了撰写这本书,曾经读过所有作者能找到的、有关此题意的资料。包括迪克斯报纸信箱回答、离婚法庭的记录、双亲杂志,以及多种著名的著述。同时,作者还雇用一位受过训练的人去研究、探索。他费了一年半的时间,在各图书馆中阅读作者所遗漏了的资料,探究各种心理学的专集,阅读多种杂志文章,探索无数的伟人传记,要找出各时代大人物是如何应对人生的。可以说。作者是世界上听过“克服忧虑”的演讲最多的人。除此之外,作者还接触过成百上千的“克服忧虑”的经验。有些是他人寄给作者的,还有一些是在班上得过奖的。总之,这本书绝非来自象牙之塔,也不是如何克服忧虑的学院派研究报告,而是一本记录成百上千位成年人克服忧虑的报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