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大学》之道
严永奎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释文】大学者,是指大人的学问。大人者,君子也。大学的学问是什么呢?当然是指人应该回归到大道。显而易见,人是光明的、正大的、无私的、是无我的,有别于小人之学。小人之学是指用的学问。学成了也是奇谋机巧,小知小见,不同于重视自我修养,道德品质的学问。
小人如果能够反省认识自己,一旦开悟,当下就是大人。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大学方法没有多少,没有多知多见,一切放下,是一个不执著、没有分别取舍计较得失的人。
大人之学有三件事必须做。第一:悟得自己心体。要明白什么是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参究之意,后一个“明”德是指光明无染,没有善恶,来去的本体。自己悟了还不够,定要保住涵养,壮大,保住管好。然后,最有效就是自利利他,帮助别人开悟,叫新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利他当中,自然学习差别智,帮助别人一分,去掉自己的一分烦恼。佛教说是发菩提心,希望大家一样都能开悟。见道,都能革故鼎新,把过去的想法看法全部放下,做一番新的事业,使人间成净土。
最后才能达到至善。“止于至善。”至善就是随心所欲不逾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自在,但又没有犯过失。根本智和差别智交相辉映。
这里一定要把两个明字搞清楚,前一个明是在参究、审察、观照,是行动实践功夫。第二个明德是指本体的光明,不是外来的,本自具足。《楞严经》讲,演若达多本来就是有头,突然一天照镜子,发现自己的头不在了,惊慌失措到处找头,发疯地向外跑,突然间一摸头,上好的,在此处,于是狂心顿息。一下子好了,成为正常的人,原来头本没失落。人人自性本来光明,广大,不欠分毫。不管男女老少,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觉性,良知,这便是本有的明德。一念回光,悟此明德,立地成佛。
问: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是“明德”呢?
答:自古以来,人人都认为善恶是矛盾的,不相容的。只管教人改恶迁善,这是很好的,但不够,也是一般的见解,把善恶看成二法,各是各。我们应该审察,善恶是相对的,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独立存在的善,也没有独立存在的恶,善恶是手的两面。手心是善,手背是恶。它们是一体二面,是相互可以转化的。如果是独立存在的话,就是死的人,是变化无常的。去掉恶,抓住善,那善也是恶了,仍然是没有放下,仍然是执著。金子虽贵,放在眼里,眼睛是受不了的,也会把我们心眼堵塞了。《金刚经》云:佛说善法者,即非善法,是名善法。这里说的明德,一定是无善无恶的。一定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更没有思维概念的心体。要悟到无内无外,无古无今,无我无人,无是无非,无善无恶。在真理上面一点儿情思也沾不得。以善破恶,是一期方便。一定要善恶两忘,物我绝迹,才是到家的时候。这个时候不见有可明之德,不见有众生可新,内外浑然一体。到此,才止于至善。
知道止于什么,这是真知灼见,心才坦然得定,这个定是永悟的大定。定而后能静。心平静,安闲无事了,在有事的时候也是无事。但尽心尽力地做,做好了也不执著。这一定是法尔如是,不是强制去定。
历代祖师千辛万苦,参学,习禅,为的就是这个。这个得到,生死就了了。
很多修学的人不知道这个,茫然地造作,强制定,又将平生学的知识,以生灭心强制去定,这样,不生不灭的境界是永远达不到的。这好比用烛火去烧须弥山,以妄想止住妄想,不可能达到的。
【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释文】心定了,心自然静,心静了才能做事,才能真正帮助别人,才能真正诲人不倦。如果将心止心,以妄止妄,永远心不能静。必须见这个明德本体,自然安定了,安稳快活。
这个是解释本末,先后的顺序,用以达到明明德、新民的效果作用。先要成就自己,就必须以明明德为本,这是大前提,先自度自证自悟,自己开悟了,才是根本,也就是说,我达到目的,见到了根本,才能推己及人,去度化他人,那就是新民了,是第二步。以前的功夫是从致知上,做到虑而后得。万物归一,归到我方寸中来。今天发愿了,以我悟的明德本体,这个本体人人都有,因此应该昭示天下,同证菩提。先从一国做起,古时一个国家方圆百里,尧舜、汤武、文王就是明明德天下的最典范的君王。最后都归结在修身上。修身又归结到正心诚意上,可见修身是紧要的事。
修身全在心上下工夫。如:颜回问什么是仁?孔子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此正是真正修身的样子,后又告诉他,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同仁。这就是一人仁,天下仁,治国平天下必须从自己当下下手,必须克去当下自己一念私心。克去贪、嗔、痴,正心诚意。
颜回再请问其仁时,孔子说四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人有忿恨,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这就落实在修心的事上了。克己就是审察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都是时时观照自己心念,照顾心念的工夫,心念动,便是机关。出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可不慎乎。因此,必须慎独。这就是明明德,天下归仁就是新民。为了仁,大公无私,必须正己。此己才是真己,才是至善之地。因此,颜子堕肢体,黜聪明,心斋坐忘。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乐天知命故不忧也。
我们之所以达不到至善的地方,是由于见闻觉知障碍而已,把见闻觉知当为实有,执著了。真心是本体,人人都有,必须把意识下一切思虑妄想,一齐斩断,如斩乱麻,一念不生,则心体统一无妄,就是正心诚意,诚意就是无妄想的境地。因此孔子的弟子要说,欲正其心先诚其意。
日复一日,用功下去,自然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天都是个新人。因此,我们要练习回到良知上来,真知是本具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唤醒良知,因此,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良知才是主人。以前一向昏迷不觉,今天致知,就是要练习清醒请它出来做主,使它醒悟,是唤醒的意思。但必须自己练习,别人帮不了你的忙,如果真心一悟,则奸邪不再作怪作祟了。因此诚其意,先致其知。我们来此就是做致知的功夫。此一个“知”字就是开悟之源。“知”之一字就是本有良知,良知是宇宙的精灵,天堂、地狱、圣贤、凡夫都是由它生出来的,没有良知,就没有天地,就没有宇宙万物。至诚可以贯穿金石,没有一丝杂念可以通神,不可思议,以良知真知可以感化妄想,不与妄境作对。格物致知,就是审察,探索,什么是真,什么是妄,就是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观察烦恼,痛苦,和心作怪的根源,蒙蔽真知的来由处。格物致知就是要回复本心,回复良知,看到妄念,断除妄想。良知一立,顿悟本性,一切法空。明德立,没有丝毫心上的造作,心得解放自由。没有挂碍阻挡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要环节就是良知。良知一出现,一切问题都解决化为和谐。
问:《大学》的纲领说明明德,新民,止至善,分明是三件事,今天为什么说只有格物致知?
答:圣人格物致知最妙处就是回归到自己的心地上用功,不识自心,学什么法都没有作用,一定要反观,自知。反观的“观”,就是只有通过觉知,才能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有没有执著,造作有无贪心、嗔心、嫉妒心、我慢心等心的习气烦恼作怪,三件事实际上是一件事。以下八个次第功夫总归是一个觉知、良知。这个知就是明德本体,正心诚意修身的事完善了。一切事上,都能念念觉知到、觉察到、不遗漏,那么就是脚跟点地了,没有什么能障碍你了,你就慢慢地消掉习气而证道。
自天子以至庶人,以修身为本,只是一个“知”字,所以古时圣人分明已经开示清楚。孟子继承孔学的心学,反复倡导良知良能,再三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矣。到王阳明先生,集心学的大成,彻底谈致良知了。王阳明的“至善”与大学讲的“至善”是一个东西。
至善是心的本体——无一毫人欲之私者。是纯然的善,不是与恶对立存在的善,完全超越善恶、公私及人欲上绝对的善。王阳明又进一步说:“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里提出的重点就是“良知”。
知道善知道恶,知道是知道非的那一“知”是良知。
王阳明有个弟子,于房内提得一贼,便对贼讲了番良知的道理,贼讪笑而问:“我的良知在哪里?”他让贼脱光上衣,还要让他脱掉裤子。贼犹豫地说:“这不太好吧!”良知是当下的,不假思维分别的直觉。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乃是天命之性,我们每个人的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这个良知人人都有。
王阳明有诗为证:
咏良知四首之示诸生
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
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
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中秋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山河大地拥清辉,赏月何必中秋节。